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基础知识】
一、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
1.列国纷争
(1)春秋五霸:____时期,____国、晋国、楚国、吴国与越国等先后建立了霸权,史书将这一时期建立霸权的诸侯国国君统称为“春秋五霸”。
(2)____与田氏取齐:春秋后期到战国前期,一些诸侯国的____掌握了实权,晋国的韩、赵、魏三家大夫将晋国瓜分,齐国大夫田氏也取代了原来的姜姓国君。
(3)战国七雄:经过长期纷争,许多中小诸侯国消失了,形成了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大国,史称“战国七雄”。周王室在公元前256年被秦国吞并。
2.华夏认同
(1)华夏含义:春秋时期,____各国因社会发展比相邻的戎狄蛮夷先进而自称为“华夏”。
(2)认同的原因:列国纷争;各民族之间往来频繁、联系密切。
(3)认同的表现:华夏作为文化、政治实体,在春秋战国时被____认同;战国时期内迁各族逐渐融入____族。
(4)影响:华夏族吸收了大量新鲜血液,更加稳定,分布更为广泛。
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
1.经济发展
(1)农业:____农具开始使用,____得到推广;各国纷纷修建水利工程,如都江堰、郑国渠、芍陂。
(2)工商业
①条件:农业进步推动____,促进了工商业的繁荣。
②表现:____分工更加细密,____流通广泛,涌现出一批人口众多、商贾云集的中心城市。
2.商鞅变法
(1)背景
①战国时期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封建土地私有制产生。
②____阶级力量壮大。
③战国时期____日益剧烈。
④法家思想的出现。
(2)目的:为实现____、巩固统治。
(3)开始时间:公元前356年。
(4)内容
①经济:____,奖励耕织;“____,____”,授田于百姓。
②政治:奖励____,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普遍推行____制,其主要官员由____任免。
③社会管理:在民间实行____;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
(5)特点:顺应了____;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____的一次变法。
(6)影响
①推动了社会转型,逐步建立起____的政治制度。
②使秦国____。
③为秦____奠定了基础。
(2)生产力的进步推动了封建生产关系的变革,又进一步推动了社会上层建筑领域的变法改革,使封建制度在各国确立。
三、孔子和老子
1.孔子
(1)地位身世:____学派的创始人,出身于春秋后期鲁国破落贵族家庭。
(2)社会背景:针对____、____的形势,就伦理和政治重建问题提出理论主张。
(3)思想主张
①核心观念是“____”,意为关爱他人,进而主张统治者顺应民心,爱惜民力。
②主张“____”,通过以身作则的道德感化来治理国家。
③主张恢复西周等级森严的____制度,同时也承认制度随着时代变化应当有所改良。
(4)教育成就
①以“____”的思想办学,打破了贵族阶层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推动了私学的发展。
②晚年整理的《诗》《书》《礼》《易》《____》等文献,后来成为儒家的经典。
(5)相关著作:他的主要思想和言论记载在由其____整理成的《____》当中。
2.老子
(1)地位身世:____学派创始人,春秋后期____国人。其观点见于《____》一书。
(2)思想主张
①将天地万物本原归结为“____”。
②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追求 ____,是中国古代朴素的____。
③思想包含着朴素的____,揭示出事物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对立统一的矛盾;认为物极必反,____。
④政治上对现实不满,主张顺其自然,____,甚至退回到_ __的时代。
四、百家争鸣
1.背景——社会大变革(唯物史观)
(1)经济:井田制瓦解、封建经济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
(2)政治: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宗法分封制崩溃,各国统治者争相招揽人才。
(3)阶级:奴隶主贵族衰落,新兴地主阶级兴起;____阶层活跃。
(4)文化:学术下移,出现私人讲学,文化知识向民间普及。
2.主题:针对社会现实问题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
3.主要派别、主张特点、影响
派别 代表人物 主要主张 地位或影响
儒家 孟子 认为____,提倡“仁政”
荀子 认为人性恶 ,主张__ __
道家 庄子 崇尚__ __
阴阳家 邹衍 认为五行间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提出了“____”理论 代表了中国古代对____朴素的____认识
墨家 墨子 提倡____,主张“____”“____”“尚贤” 代表下层平民利益
法家 韩非 主张以____为工具管理国家,控制臣民 体现了____的政治思想
4.百家争鸣的影响
(1)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__ __在思想领域内的反映,是中国历史上第____次思想解放运动。
(2)为新兴____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3)深刻影响后世中华思想文化。
【跟踪训练】
1.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重要礼节和重大典礼,都要在祭祀祖先的宗庙举行;各国君主在政治和军事上有所举措,都要到宗庙向祖宗报告和请示。这反映了( )
A.迷信对政治的影响增强 B.宗法制度维护诸侯统治
C.西周传统仍在影响政治 D.君主专制源自祖先崇拜
2.下表反映出春秋战国的时代主题是( )
学派 主张
儒家 以德治国:有德行的君主能治理好天下
道家 以道治国:遵从规律,无为而无不为
墨家 以爱治国:互爱互助选贤任能争取和平
法家 以法治国:制定法律、制裁民众不法行为稳定社会
A.重建政治秩序 B.变革政治制度 C.发扬民本思想 D.构建官僚政治
3.西周时期,楚国国君熊渠曰:“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战国时期,屈原却认为“帝高阳(颛顼)之苗裔兮”,表示楚人是五帝之一颛顼的后代。这说明( )
A.华夏观念日益增强 B.宗法分封制已瓦解
C.“百家争鸣”影响深远 D.家国情怀根植久远
4.战国时期兼并战争日益剧烈,各国为了富国强兵,纷纷开展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制度改革,变法成为时代风潮。推动这一潮流出现的根源是( )
A.分封制宗法制瓦解 B.富国强兵诸侯争霸
C.百家争鸣思想碰撞 D.铁器使用牛耕推广
5.商鞅变法在政治领域有两个维度,一是要以王权为核心,构建一个不容挑战的政治秩序,二是要推行平民化的社会结构,王权之外的一切政治权力、经济利益、社会荣誉对所有的民众开放。可见,商鞅变法( )
A.缓解了阶级矛盾对整个社会的冲击 B.以稳定社会秩序为根本出发点
C.利于上层意志与中下层利益的结合 D.促使官僚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
6.春秋时期,孔子提出“为政以德”的主张,强调官吏的“正己”是“正人”的先决条件,并从自身做起,“择其善者而从之”,可以说是“清官”出现的雏形。这说明孔子为政的思想是( )
A.把宗族关系作为基础 B.以道德原则治理国家
C.官员考核依据民本思想 D.官员具有共同政治诉求
7.在对待天人关系问题上,孔子重人事,轻鬼神;孟子、荀子分别主张“天人合一”“制天命而用之”;韩非子主张无神论;墨子提出人定胜天的“非命”观点。这表明当时( )
A.唯物思想初步形成 B.百家争鸣局面开始出现
C.人的主体意识增强 D.思想合流趋势愈加明显
答案以及解析
【基础知识】
一、1.(1)春秋 齐 (2)三家分晋 卿大夫
2.(1)中原 (3)周边民族 华夏
二、1.(1)铁制 牛耕
(2)①社会分工 ②手工业 货币
2.(1)①新兴地主 ③兼并战争
(2)富国强兵
(4)①重农抑商 废井田 开阡陌
②军功 县 君主 ③什伍连坐
(5)历史潮流 彻底
(6)①君主专制 ②国富兵强 ③统一中国
三、1.(1)儒家 (2)礼崩乐坏 社会动荡
(3)①仁 ②为政以德 ③礼乐
(4)①有教无类 ②春秋 弟子及再传弟子 论语
2.(1)道家 楚 老子
(2)①道 ②天人合一 唯物论
③辩证法 柔能克刚 ④无为而治 小国寡民
四、1.(3)士
3.人性善 隆礼重法 逍遥自由 相生相胜 自然界 科学
节俭 兼爱 非攻 法 中央集权
4.(1)阶级关系变化 一 (2)地主阶级
【跟踪训练】
1.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西周时期,为强化宗法制以维护统治,规定所有的重要礼节和重大典礼,都要在祭祀祖先的宗庙举行;所有的政治和军事上的大事,都要到宗庙向祖宗报告和请示。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王室衰微,但各诸侯国仍秉承西周时期的礼制,说明西周传统仍在影响政治,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传统礼制,不是迷信,排除A项;春秋时期宗法制度逐渐瓦解,排除B项;春秋时期尚未形成君主专制,排除D项。故选C项。
2.答案:A
解析:春秋战国时期,构建何种政治秩序是当时各学派探讨的主题。各学派提出不同主张都是为了“治”,即治理好天下,构建稳定的政治局面,故选A;儒家不提倡变革,B错误;法家不强调民本,C错误;官僚政治重要的特征是官员的任命和选拔不再依据血缘,与题干无关,D错误。
3.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发展。材料“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表明西周时期的楚国国君不认同华夏文化,而战国时期的屈原认为“楚人是五帝之一颛顼的后代”,表明其认同华夏文化,由此可知,华夏观念日益增强,故A项正确;宗法分封制瓦解材料无法体现,故B项错误;“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学术繁荣的表现,与材料主旨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主旨是华夏观念,并非家国情怀,故D项错误。
4.答案:D
解析:根据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唯物史观可知,战国时期的变法是生产关系的变革,从根本上是由于当时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导致的,即铁器牛耕的推广,D正确;分封制宗法制的瓦解是变法的结果而非原因,排除A;B是变法的目的而非原因,排除;百家争鸣思想是意识形态的现象,其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表现而非原因,排除C。故选:D。
5.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关键信息“以王权为核心”“王权之外的一切政治权力、经济利益、社会荣誉对所有的民众开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利于上层意志与中下层利益的结合,故选C项。A、B两项表述均与材料主旨不符,故而不选;D项“完善”之说材料无法体现,故而不选。
6.答案:B
解析:孔子强调道德对政治生活的决定作用,主张以道德教化为治国的原则,故B项符合题意;把宗族关系作为基础是夏商西周时期,材料中孔子为政的基础是道德教化,故A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提供官员考核的内容和思想,C项不符合题意;D项所说“官员之间”、“共同”、“政治诉求”与本题材料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7.答案:C
解析:题干中的孔子、孟子、荀子、韩非子、墨子都没有提及唯物主义,相反孟子、荀子、墨子还提到了“天命”,故A项错误;百家争鸣的出现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材料未表明是“开始出现”,故B项错误;通过题干中孔子的“重人事”,孟子、荀子的“天人合一”“制天命而用之”,墨子的“人定胜天”可以看出他们都重视人的作用,即人的主体作用被重视,故C项正确;儒家、法家、墨家在“人的主体作用”方面有相似的观点,但这不等于其思想逐渐合流而趋一,故D项错误。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