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小升初专项攻略:课文相关(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作品与作者不对应的是哪一项?( )
A.《汤姆·索亚历险记》——马克·吐温 B.《匆匆》——朱自清
C.《骑鹅旅行记》——丹尼尔·笛福 D.《腊八粥》——沈从文
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出自杜甫的( )
A.《蜀相》 B.《登高》 C.《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D.《望岳》
3.下列关于课文内容的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宇宙生命之谜》中,我们知道了太空中可能存在生命。
B.《少年国土》节选自鲁迅的短篇小说《野草》。课文通过“我”的回忆,刻画了一个十一二岁的农村少年——闰土的形象。
C.《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中,作者通过回忆鲁迅先生的几件事,表达了对鲁迅先生的怀念和敬佩之情。
D.《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辛弃疾在江西闲居时写的,写出了乡村夏夜的宁静优美。
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美国作家丹尼尔·笛福,他被誉为“美国小说之父”。
B.杜甫,字子美,与李白合称为“李杜”“大李杜”,后人称他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C.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
5.对清代诗人郑燮《竹石》一诗赏析不正确的是( )
A.本诗托物言志,诗人借竹子坚韧的傲气,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刚正不阿、铁骨铮铮的气节。
B.首句开头一个“咬”字把竹子拟人化,“不放松”写出了竹子意志坚定。
C.前两句写出了竹子的品格,后两句写出了竹子的特点。
D.“千磨万击还坚劲”,一个“还”字,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
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作者是( )
A.李白 B.文天祥 C.杜甫
7.古诗《江上渔者》的作者是( )
A.李白 B.韩愈 C.范仲淹 D.白居易
8.下列对于课文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桥》和《穷人》这两篇小说都有着出人意料又感人至深的情节,体现了小说中人物的人格魅力。
B.《七律·长征》中的“七律”是词牌名,“长征”是题目。
C.写倡议书要注意依据倡议的对象写称呼。有时也可以不用称呼,在正文中点出即可。
D.《好的故事》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
9.下列关于古诗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浪淘沙》(其一)表达了诗人逆流而上、一往无前的豪迈气概。
B.《春日》诗中“泗水”暗指孔门,“寻芳”是寻求圣人之道。
C.《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描写的是夏季骤雨前后洞庭湖的美景。
D.《回乡偶书》贺知章借儿童的“乐”表达自己久客伤老的无奈和感慨。
10.下面( )一句出自爱国主义诗人陆游。
A.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B.位卑未敢忘忧国。
C.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二、填空题
11.默写。
(1) ,快走踏清秋。(李贺《马诗》)
(2)粉骨碎身浑不怕, 。(于谦《石灰吟》)
(3) ,冷露无声湿桂花。(王建《十五夜望月》)
(4)盈盈一水间, 。(《古诗十九首》)
(5)“风”是古诗中的常见意象, ( http: / / www.21cnjy.com )诗人经常借“风”传情,比如韩翃在《寒食》中写到 ,郑燮在《竹石》中则说 ,你还能想到哪些含有“风”字的诗句,请再写出一句(本试卷中出现的除外)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2.来到传统节日诗词馆,有很多同学在进行诗词比赛。下面是小嘉和小周的赏读对话,请你一起参与。
小嘉:重阳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王 ( http: / / www.21cnjy.com )维在重阳节直接表达对故乡和亲人思念之情的诗句是: , 。21教育网
小周:王安石在《元日》中用“ ,春风送暖入屠苏”两句描述了正月初一辞旧迎新,春风送暖的情景。【版权所有:21教育】
小嘉:在杜牧的笔下,清明时节的雨让人感怀故人,诗中是这样描述的:“ ,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小周:从古诗词中我们还可以了解传统节日的有关传说呢!当我读到“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就会想起这首诗和 节有关。21*cnjy*com
13.填空。
(1)《塞下曲》中描写敌军溃逃的诗句是“ , ”。
(2)儿童是那样天真可爱 ( http: / / www.21cnjy.com ),诗句“ , ”写出了儿童剥莲蓬时的淘气顽皮。21*cnjy*com
(3)在诗人王冕的《墨梅》中,诗句“ ( http: / / www.21cnjy.com ) ”写出了墨梅的色彩,诗句“ ”写出了墨梅的气味,亦是诗人借梅花自喻。
(4)读书益处多,请坚持天天读书吧,古人云“ ,一日不读十日空。”
14.根据提示填诗句。
诗中有花。在唐代诗人杜甫的眼里,桃花是那样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可爱:“ , ?”儿童追逐黄蝶,黄蝶飞入菜花是宋代诗人杨万里见到的春日美景:“ , 。”元代诗人王冕借梅自喻,用诗句“ , ”表达了自己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伟大领袖毛泽东笔下的梅花,高洁而又乐观:“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 。”
15.根据你所积累的知识填空。
(1)恻隐之心, 。(《孟子》)
(2) ,甚聪慧。(《杨氏之子》)
(3) ,子规声里雨如烟。(翁卷《乡村四月》)
(4)稚子金盆脱晓冰, 。敲成玉磬穿林响, 。(杨万里《稚子弄冰》)
16.根据古诗词积累填空。
(1)童年是最美好、最深刻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回忆,古诗中儿童也一样。《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中“童孙未解供耕织, ,”描写了一个 的儿童;《 》中“ ,彩丝穿取当银钲”的是一个 的儿童;《 》中“牧童归去横牛背, ”是一个 牧童。www-2-1-cnjy-com
(2)从王昌龄《从军行》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诗句“ ,不破楼兰终不还”中,我们仿佛看到戍边将士脸上 的表情,仿佛听到他们 的誓言;读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 ,南望王师又一年。”我们深深感受到诗人 的感情;读杜甫《 》中的“剑外忽传收蓟北, ”,我们仿佛站在诗人身边,感受到诗人 的心情。
17.经典诗歌填空。
(1)最喜小儿亡赖,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2)桃花一簇开无主,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3) ,惟有蜻蜓蝶飞。(范成大《四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4)天上的风雨来了, 。(冰心《繁星(一五九)》)
参考答案:
1.C
【详解】本题考查作品作者。
A.《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小说家马克·吐温1876年发表的长篇小说。正确。
B.《匆匆》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写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正确。
C.《尼尔斯骑鹅旅行记》是瑞典女作家塞尔玛·拉格洛夫创作的童话。错误。
D. 《腊八粥》的作者是沈从文。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选择C。
2.B
【详解】本题考查对诗词的识记能力。
出自唐代杜甫的《登高》
全文: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3.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A、C、D正确
B.有误。《少年闰土》节选自鲁迅的短篇小说《故乡》,而不是《野草》,说法错误,当选。
4.A
【详解】本题考查作家作品。
A项:《鲁滨逊漂流记》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的一部长篇小说。该作主要讲述了主人公鲁滨逊·克鲁索出生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一生志在遨游四海的故事。一次在去非洲航海的途中遇到风暴,只身漂流到一个无人的荒岛上,开始了一段与世隔绝的生活。他凭着强韧的意志与不懈的努力,在荒岛上顽强地生存下来,在岛上生活了28年2个月零19天后,最终得以返回故乡。【来源:21cnj*y.co*m】
B项: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 ( http: / / www.21cnjy.com )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C项:苏轼,字子瞻,一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5.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的赏析能力。
《竹石》的全诗为: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意思为:紧紧咬定青山不放松,原本深深扎根石缝中。千磨万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东西南北风。
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 ( http: / / www.21cnjy.com )而又执着的品质 。是一首赞美岩竹的题画诗,也是一首咏物诗。开头用“咬定”二字,把岩竹拟人化,已传达出它的神韵和它顽强的生命力;后两句进一步写岩竹的品格,它经过了无数次的磨难,才长就了一身英俊挺拔的身姿,而且从来不畏惧来自东西南北的狂风的击打郑燮不但写咏竹诗美,而且画出的竹子也栩栩如生,在他笔下的竹子竹竿很细,竹叶着色不多,却青翠欲滴,兵权用水墨,更显得高标挺立,特立独行。
C.诗中的前两句写竹子的特点,后两句写竹子的品格。此说法错误。
6.B
【详解】本题考查作家作品的识记。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出自宋代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意思是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
7.C
【详解】本题考查作家作品的识记。
《江上渔者》是范仲淹的一首五言绝句。全诗为: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译文:江上来来往往的人只喜爱鲈鱼的味道鲜美。看看那些可怜的打鱼人吧,正驾着小船在大风大浪里上下颠簸,飘摇不定。
8.B
【详解】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
有课文理解,有实践作业,有作者生平及代表作,有文化及文学常识,回答这些问题,都要通过平时的积累完成。
B项,《七律 长征》一首七言律诗,“七律”不是词牌名。表述不正确。
9.C
【详解】本题考查古诗理解和诗词解释。
A项:唐代刘禹锡的《浪淘沙·其一》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这首绝句模仿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们对淘金生涯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厌恶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是在河边生活,牛郎织女生活的天河恬静而优美,黄河边的淘金者却整天在风浪泥沙中讨生活。直上银河,同访牛郎织女,寄托了他们心底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这种浪漫的理想,以豪迈的口语倾吐出来,有一种朴素无华的美。
B项:宋代朱熹的《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首句“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 ( http: / / www.21cnjy.com )点明天时;“泗水滨”点明地点;“寻芳”,点明主题。一句中分三层叙说,特别是以“泗水滨”结穴,是作者的有意安排。“寻”字不仅写出作者逸兴,也给诗歌添了不少情趣。“泗水”暗指孔门,“寻芳”是寻求圣人之道。
C项:宋代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这首诗是作者游览西湖,在船上看到奇妙的湖光山色,再到望湖楼上喝酒,写下的绝句。而不是洞庭湖。
D项:唐代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就全诗来看,一二句尚属平平,三四句却似峰回路 ( http: / / www.21cnjy.com )转,别有境界。后两句的妙处在于背面敷粉,了无痕迹:虽写哀情,却借欢乐场面表现;虽为写己,却从儿童一面翻出。而所写儿童问话的场面又极富于生活的情趣,即使读者不为诗人久客伤老之情所感染,也不能不被这一饶有趣味的生活场景所打动。
贺知章借儿童的“乐”表达自己久客伤老的无奈和感慨。
10.B
【详解】本题考查作家作品的识记。
A“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自三国曹植的《白马篇》,意思就是抱着为国家为正义而死的决心奔赴国难,把死亡看得就像回家一样。表现为国捐躯、视死如归的爱国精神和崇高思想。【来源:21·世纪·教育·网】
B“位卑未敢忘忧国。”出自宋代陆游的《病起书怀》,意思是虽然职位低微却从未敢忘记忧虑国事。
C“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 ( http: / / www.21cnjy.com )何不丈夫。”出自近现代鲁迅的《答客诮》,意思是 对子女没有感情的人不一定是真的豪杰,怜爱孩子怎见得就不是大丈夫呢?21·世纪*教育网
11. 何当金络脑 要留清 ( http: / / www.21cnjy.com )白在人间 中庭地白树栖鸦 脉脉不得语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详解】本题考查诗句默写。
(1)书写时注意“络”“脑”的正确写法。
(2)书写时注意“留”“清”的正确写法。
(3)书写时注意“庭”“栖”的正确写法。
(4)书写时注意“脉”“得”的正确写法。
(5)书写时注意“春”“御”“柳”“磨”的正确写法。
含有“风”字的诗句还有“不知细叶谁 ( http: / / www.21cnjy.com )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等等。
12.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爆竹声中一岁除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七夕21·cn·jy·com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古诗词的理解,需要学生熟练地掌握古诗词的运用以及积累。
唐代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译文:独自远离家乡难免总有一点凄凉,每到重阳佳节倍加思念远方的亲人。远远想到兄弟们身佩茱萸登上高处,也会因为少我一人而生遗憾之情。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孤独之感,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宋代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译文: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 ( http: / / www.21cnjy.com )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描述了正月初一辞旧迎新,春风送暖的情景。
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译文: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表达了诗人对于已故亲人的思念以及触景伤怀的凄凉之情。
自唐代诗人林杰的《乞巧》,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译文:七夕晚上,望着碧蓝的天空,就好像看见 ( http: / / www.21cnjy.com )隔着“天河”的牛郎织女在鹊桥上相会。家家户户都在一边观赏秋月,一边乞巧(对月穿针),穿过的红线都有几万条了。
《乞巧》是唐代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诗。表达那些少女们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美好心愿。
13. 月黑雁飞高 ( http: / / www.21cnjy.com ) 单于夜遁逃 最喜小儿亡赖 溪头卧剥莲蓬 朵朵花开淡墨痕 只留清气满乾坤 一日读书一日功21cnjy.com
【详解】本题考查古诗词及谚语的掌握。
(1)“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自唐代诗人卢纶的《塞下曲》,全诗: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意思是:死寂之夜,乌云遮月,天边大雁惊飞,单于的军队想要趁着夜色悄悄潜逃。正想要带领轻骑兵一路追赶,大雪纷纷扬扬落满了身上的弓刀。
分析可知,描写敌军溃逃的诗句是“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2)“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 ( http: / / www.21cnjy.com )蓬。”出自宋代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全诗: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这两句意思是:最喜欢的顽皮的小儿子,他正横卧在溪头草丛,剥着刚摘下的莲蓬。该句形象地刻画出孩童无忧无虑、天真活泼的神态。
(3)《墨梅》是元代诗人王冕 ( http: / / www.21cnjy.com )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意思:我家洗砚池边有一棵梅树,朵朵开放的梅花都像是用淡淡的墨汁点染而成。它不需要别人夸奖颜色多么好看,只是要将清香之气弥漫在天地之间。
此诗开头两句直接描写墨梅,最后两句盛赞 ( http: / / www.21cnjy.com )墨梅的高风亮节,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4)“一日读书一日功,一日不读 ( http: / / www.21cnjy.com )十日空。”这是一句关于学习的民间谚语,这句话的意思是指读书学习要坚持不懈,才有功效。学习中途停顿就会前功尽弃。今天读书是今天的功夫,今天不读书,相当于十日没有读。
14. 桃花一簇开无主 可爱深红爱浅红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
【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诗歌的积累与默写。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 http: / / www.21cnjy.com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出自唐代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 其五》。意思:黄师塔前江水向东流去,温暖的春天使人困倦,只想倚着春风小憩。一株无主的桃花开得正盛,究竟是爱深红还是更爱浅红呢?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此句写桃花的绚烂美丽,表现出诗人的赏春之乐。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儿童 ( http: / / www.21cnjy.com )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出自宋代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意思:稀稀落落的篱笆旁,一条小路通向远方,路旁树上的花瓣纷纷飘落,新叶刚刚长出还未形成树荫。小孩子奔跑着追赶黄蝴蝶,可是蝴蝶飞入菜花丛中就再也找不到了。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此句通过对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物的动作描写,“急走”与“追”相结合,反映了儿童们的天真活泼,“无处寻”展现出儿童们东张西望,四处搜寻的焦急状态,颇具生活情趣。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 ( http: / / www.21cnjy.com )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出自元代王冕的《墨梅》意思:我家洗砚池边有一棵梅树,朵朵开放的梅花都像是用淡淡的墨汁点染而成。它不需要别人夸奖颜色多么好看,只是要将清香之气弥漫在天地之间。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 ( http: / / www.21cnjy.com )乾坤。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出自毛泽东的《卜算子 咏梅》。意思:风风雨雨把春天送走了,漫天飞雪又把春天迎来。悬崖已结百丈尖冰,但梅花依然傲雪俏丽竞放。梅花她虽然美丽但不与桃李争艳比美,只是把春天消息来报。等到满山遍野开满鲜花之时,她却在花丛中笑。
15. 仁之端也 梁国杨氏子九岁 绿遍山原白满川 彩丝穿取当银钲 忽作玻璃碎地声
【详解】本题考查古诗、文言文和名言的默写。
(1)“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出自《孟子》,意思:同情心就是施行仁的开始。
(2)选自文言文《杨氏之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原文: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3)出自宋代翁卷的《乡村四月》,全诗: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4)出自南宋杨万里的《稚子弄冰》,全诗: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www.21-cn-jy.com
16. 也傍桑阴学种瓜 天真可爱 稚子弄冰 稚子金盆脱晓冰 自得其乐 村晚 短笛无腔信口吹 悠闲自在 黄沙百战穿金甲 坚毅 豪迈 遗民泪尽胡尘里 渴望国家早日统一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喜极而泣2·1·c·n·j·y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古诗词积累和理解。
(1)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译为小孩 ( http: / / www.21cnjy.com )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荫下学着种瓜。描写了一个天真可爱的儿童。全诗: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出处:21教育名师】
《稚子弄冰》的作者是宋杨万里。全诗:稚子金盆 ( http: / / www.21cnjy.com )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译为清晨,满脸稚气的小孩,将夜间冻结在盘中的冰块脱下,用彩线穿起来当做一种打击乐器。描写了一个自得其乐的孩子。
《村晚》全诗: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描写了一个悠闲自在的孩子。
(2)唐代王昌龄的《从军行》全诗:青海长 ( http: / / www.21cnjy.com )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意思是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南宋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感》全诗: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译文:三万里长的大河向东流入大海,五千仞高华山高耸接青天。北宋的遗民对着这样的河山也只能伤心欲绝,满怀希望地望着江南,盼望南宋军队收复失地,如此又一年。
唐代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 http: / / www.21cnjy.com )全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全诗情感奔放,处处渗透着“喜”字,痛快淋漓地抒发了作者无限喜悦兴奋的心情。
17. 溪头卧剥莲蓬 可爱深红爱浅红 日长篱落无人过 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详解】本题考查诗词的默写。
(1)“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出自 ( http: / / www.21cnjy.com )宋代词人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意思是:最令人喜爱的是淘气的小儿子,他正横卧在溪头草丛,剥着刚摘下的莲蓬。
全诗为: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2)“桃花一簇开无主, ( http: / / www.21cnjy.com )可爱深红爱浅红。”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意思是:一丛丛盛开的桃花好像没人经管,你喜欢深红色,还是浅红色的桃花?
全诗为: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3)“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 ( http: / / www.21cnjy.com )飞。”出自唐代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意思是:白天变长了,大家都在田间忙碌,篱落边无人经过,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2-1-c-n-j-y
全诗为: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4)“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自冰心的《繁星(一五九)》。原文: 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