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 年级 五年级
题目 22、四季之美 设计者
课型 精读课 课时 第二课时
相对应的课标要求
(-)识字与写字 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 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力求美观,有速度。4.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二)阅读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有一定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字。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3.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彩,体会其表达效果4.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已的判断。
学习目标
1.认识“旷、怡”等5个生字,会写“黎、晕”等9个字,会写“黎明、红晕”等13个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借助关键语句,联系上下文,初步体会景物的动态描写
学习重难点
1.能抓住表示时间的词了解作者描写景物的顺序,感受四季之美。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自然对生命的爱。3.背诵课文。
评价任务
1.通过检查词语读音、词语的理解与运用。完成目标1。2.通过阅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完成目标23.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细节描写中四季之美。完成目标3
学习活动过程 评价标准
第二课时(一)复习回顾,引入新课1.上节课,我们欣赏了四季之美,同位之间说一说四季之美,美在哪里?2.听写词语。 黎明 红晕 漆黑 夜幕 降临 愈发 心旷神怡 闲逸 和谐 扫兴 3.多媒体出示本节课学习目标(二)精读理解,语意兼得1.作者抓住了天空颜色的变化写出了春天黎明之美,同学们默读二、三、四自然段,小组合作交流:夏天的夜晚,秋天的黄昏,冬天的早晨又分别美在哪里?作者如何描写出这些独特的美的?(1)默读课文,自主学习。(2)小组内交流。(3)交流汇报。夏天——夜晚①美在哪里?作者如何描写出这些独特的美的?(美在萤火虫翩翩飞舞。作者通过萤火虫的动态描写,写出了夏天的夜晚独特的美)②同学们见过萤火虫吗?请你想象无数萤火虫在漆黑漆黑的暗夜翩翩飞舞的情景,再读一读本自然段。③电脑出示:无数萤火虫在漆黑漆黑的暗夜翩翩飞舞的画面,学生小组内练习朗读。④指名班级内朗读,学生评价朗读。⑤配乐朗读。⑥指导背诵。(关注“漆黑漆黑的夜晚”“蒙蒙细雨的夜晚”。)秋天——黄昏;冬天——早晨①美在哪里?作者如何描写出这些独特的美的?(秋天的黄昏美在乌鸦归巢,成群大雁,风声、虫声。作者通过鸟儿的动态描写,写出了秋天的黄昏独特的美;冬天的早晨美在落雪、白霜人们闲逸的心情。作者通过落雪、白霜的静态描写和人们的动态描写,写出了冬天早晨独特的美。)②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想象作者描述的画面,有感情地朗读三、四自然段。③小组内情感朗读,推荐读的好的同学班内展示。④指名情感朗读,评价朗读。⑤配乐朗读。⑥指导背诵。(第三自然段关注“夕阳斜照西山时”“夕阳西沉,夜幕降临”;第四自然段关注“落雪的早晨”“无雪无霜的凛冽的清晨”“只是到了中午”)小结:通过学习课文,我们发现作者在描写四季的时候,抓住了每个季节最具有代表性的景物,通过动态描写,展现了四季之美独特的韵味。(三)回归整体,总结提升1.这篇课文采用什么顺序来描写的?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是按照时间顺序来描写的。从“春、夏、秋、冬”这四个季节看出来的。2. 自由朗读课文,尝试背诵课文。3.出示课后第二题,再一次体会文中的动态描写。(四)作业安排,巩固提升1.背诵课文,积累动态描写的句子。2.推荐阅读《烟台的海》。 正确默写本课生字新词能根据自己的理解,抓住四季中典型的事物特点,说出四季独特 的美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背诵课文,做到不添字漏字
板书设计
22 四季之美春天——黎明 颜色的变化美 动态描写夏天——夜晚 萤火虫 动态描写秋天——黄昏 鸟儿,风声、虫声 动态描写冬天——早晨 落雪、白霜 静态描写 人们 动态描写
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