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 河流 第2课时 优质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 河流 第2课时 优质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8-24 23:48: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河流》教学方案
第2课时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分三部分,一是从整体上介绍了我国河流和湖泊的概况,以内外流区域的划分和河流水文特征的对比为重点;二是以“水能宝库”“黄金水道”“长江水患”为重点介绍了中国最大的河流——长江,最后重点介绍了黄河的泥沙产生的原因及治理问题。每一部分的介绍都不是面面俱到,而是选取最具代表性的内容作细致的讲解,注重培养学生的读图、运用资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黄河的特点,举例说明其对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的影响。
2.能够说出黄河上、中、下游存在的问题及治理黄河的措施。
【过程与方法目标】
1.运用流域图和相关水文资料,描述黄河的主要水文特征,能够说出掌握黄河上、中、下游存在的问题及治理黄河的措施,进一步理解河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2.培养获取图文信息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推理分析的思维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逐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人地协调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黄河的上、中、下游概况及黄河的综合治理。
【教学难点】
举例说明黄河对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的影响。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相关地图与图片。
教学过程
第2课时
【课程引入】
资料:
“世界含沙量最大的河” :黄河每立方米的年平均含沙量约为35千克, 高峰时达到570千克。黄河每年输入下游的泥沙达16亿吨。古人称黄河是“一石水,六斗泥”。如果把这些泥沙铸成高宽各一米的长堤,其长度是地球与月球距离的3倍。
板书:三、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1.中国第二长河
【讲授新课】
师:同学们读“黄河水系图”找出:
黄河的发源地;流经省区、自治区;源头和支流渭河、汾河;上、中、下游的分界点;注入海洋。
生:查阅课本回答问题。
师:编顺口溜,背记流经省区:“巴(颜喀拉)山泉水卡日曲,五千五百(千米)流程长,青、川、甘、宁、内蒙古,晋、陕穿过黄土区,豫、鲁淤成地上河,向东缓流入渤海。”
师:为什么说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而不说黄河是中国第二大河?
生:按径流量黄河排第8位,流域面积排第3位。
板书:2.母亲河的奉献
师:同学们看课本后面的中国地形图,你们知道宁夏、内蒙古(指位置)这两个地方位于什么干湿地区吗?
生:干旱区。
师:你们知道这一大片华北平原是怎样形成的吗?
生:黄河等河流泥沙冲积形成的。
师:(讲述引黄灌溉的历史)从秦代(公元前215年)起,我国劳动人民开凿引水渠(秦渠)之后,汉朝、唐朝相继引黄灌溉农田。黄河水,使干旱土地展现出生机,塑造了“塞上江南”的河套平原、宁夏平原。建国后,又修建完善了排灌设施的引黄灌溉工程,形成今日的商品粮基地。至于华北平原一向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基地,近代现代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师:同学们看“中国地形图”。黄河上中游多在高山、高原的峡谷中穿行,“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金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从龙羊峡到宁夏青铜峡间,穿绕19个险峻的峡谷,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而且集中,有利于兴建大型水利枢纽工程。
师:宣扬新中国开发利用黄河的成就。读“黄河梯级开发示意图”,建国以前,黄河未修建一座水坝。建国以后,实行了黄河梯级开发。在图上找出龙羊峡、刘家峡、三门峡水电站,以及梯级开发最密集的河段(龙羊峡—青铜峡)。
板书:3.中国的忧患
师:古老的黄河如母亲般哺育着她的儿女,但是历史上万古奔流的黄河也曾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20世纪,黄河陷入危机。黄河“忧患”在它的上游、中游和下游有何表现?
黄河上游地区为何会出现荒漠化问题?与哪些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有关呢?
生:黄河上游地区荒漠化严重的原因既有自然因素(降水少,气候干旱),也有人为因素(人们过度放牧、滥垦草地等)。
师:黄河凌汛出现在黄河哪些河段?为什么会出现凌汛?主要与什么因素有关?
生:①上游和下游;②由于黄河干流跨的纬度比较大,南北河段地区的气温有明显的差异,造成河水封冻和解冻的时间不同。凌汛的河段大多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③自然因素。
师:引导学生读图黄河干流泥沙沿途变化图思考:黄河在流经哪个河段后,产生的泥沙最多?黄土高原地形特征是什么?想一想,下雨后千万条沟会是一种什么情形?
生:①黄河中游;②因为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支流较多。③沟壑纵横、黄土裸露、植被覆盖不好、土层疏松。会出现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
师:黄土高原土层疏松,植被破坏严重,又地处温带大陆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集中在夏季,而且七八月份多暴雨,一遇暴雨,大量泥沙与雨水就会一起汇入黄河。因而黄土高原成为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之一。
师:黄河还会什么危机呢?请仔细读一段历史资料。一部黄泛史便是中华民族的苦难史。黄河哪一个河段会容易泛滥呢?
生:下游多泛滥。
师:黄河泛滥给华北平原地区的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出示“地上河”示意图。
生:读图观察认识下游形成“地上河”。
师:黄河下游“地上河”是怎样形成的呢?它的形成与中游地区的问题有关吗?如果有关系,请你讲一讲它的形成过程。
(读图提示:黄河下游的泥沙大多来自于哪个河段?黄河下游进入什么地形区?可以想象一下此时黄河河道、水流速度和泥沙有何变化?)
生:读图思考,指图讲解黄河下游“地上河”的形成过程。①黄河下游的泥沙约90%来自于哪个河段;②黄河流入下游,进入华北平原;③此时黄河河道会变宽,河水流速会变慢,携带的泥沙会越来越多;大量的泥沙日积月累,使黄河越“长”越高,成为“地上悬河”。
师:分析得很好,黄河下游河段的泥沙越来越多,黄河安全吗?为什么?
师:回答,不安全。因为泥沙越来越多,黄河下游的河床逐渐抬高,两岸就可能决口改道,给两岸人民造成洪水灾害。
师: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领导人民治理黄河,60多年黄河治理取得显著成效。尽管我国控制河流的能力已经十分强大,可是黄河多年平均年输沙量16亿吨,其中约1/4淤积在河床,1/4输往深海,1/2在滨海地区填海造田。“悬河”依然是悬在人们头上的一把利剑。只要黄河“悬”着一天,中华民族的心就悬着一天。
师:黄河成为世界上最难治理的河流,也成为中国的一大忧患,给两岸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近年来,黄河又出现了缺水断流,水污染等新问题。
师:同学们能不能提几条根治黄河的设想呢?
生:讨论回答。
师:评价后总结:
(1)治黄的关键——治沙。
(2)治黄的根本——加强中游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
(3)水土保持采取的途径——①生物措施:造林种草;②工程措施:打坝淤地,修筑梯田;③治理黄土高原分割到户,谁治理谁受益,输入黄河的泥沙大大减少。
课外拓展:
课件展示我国河湖之最。
【课堂小结】
带领学生谈谈本节课的学习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