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 河流 第3课时 优秀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 河流 第3课时 优秀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8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8-24 23:52: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河流》教学方案
(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读图说出黄河的长度、发源地、流经的省区、注入的海洋和上、中、下游的分界点。
2.掌握黄河上、中、下游存在的问题及治理黄河的措施。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
黄河的忧患及治理。
难点
探究黄河“地上河”的成因。
三、教学准备
制作PPT
四、相关资源
黄河水系图
课本“黄河的忧患”相关图文资料等
五、教学过程
【课堂引入】
教师:我们中国文明的发祥与哪条河流有关?
回答:黄河
过渡: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我们的母亲河——黄河。
【新知讲解】
一、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1.黄河的概况
多媒体出示“黄河流域水系图”,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地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设置:
(1)黄河的发源地和注入地是哪里,及黄河的形状像汉字中的哪个字
(2)黄河自上而下依次流经的省区。
(3)黄河的主要支流及上、中、下游的分界点。
(4)黄河流经的主要地形区。
(5)著名的旅游景点黄河壶口瀑布位于黄河哪一河段?
(6)在黄河上、中游已建成的有哪些水电站或水利枢纽工程?它们各位于哪个省区?
(7)黄河流经哪些干湿地区?
学生读图讨论并回答,教师总结以上知识点并板书。
(1)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注入渤海,形状像“几”字。
(2)黄河自上而下流经的省区有:青、川、甘、宁、内蒙古、晋、陕、豫、鲁。
(3)上游:源头—河口;中游:河口—桃花峪;下游:桃花峪—入海口。
(4)流经的地形区: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5)黄河著名的旅游景点黄河户口瀑布位于黄河中游。
(6)青海省内有龙羊峡、李家峡;甘肃省内有刘家峡;宁夏有青铜峡;河南有三门峡、小浪底等。
(7)干旱—半干旱—半湿润。
活动:对比分析,为什么只能说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
教师引导学生对比长江与黄河流量和年径流量,说明黄河为什么是我国第二长河,并简单阐述原因。
2.黄河的奉献
长度 (千米) 流域面积 (万平方千米) 年径流量 (亿立方米)
长 江 6 300 180.9 9 513
黄 河 5 464 75.2 661
松花江 2 308 55.7 762
辽 河 1 390 22.9 148
珠江 2 214 45.4 3 338
海 河 1 090 26.4 228
淮 河 1 000 26.9 622
教师承转: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为我们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哪些贡献?
学生回答,黄河的贡献有:
(1)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可供人们饮用和灌溉农田。
(2)上中游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可供人们发电。
(3)塑造了肥沃的冲积平原,使“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成为“塞上江南”。
教师及时点评学生回答,做适当讲解。
讲解:几千年来,黄河流域的人民正是在黄河的哺育下才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
3.黄河的忧患
承转:黄河对中华民族的贡献很大!这是它的“利”。但是,在中国历史上黄河多次给沿岸的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它是中国的一大忧患。那么,黄河的忧患具体指的是什么呢?
学生分小组交流,合作讨论后发言,教师引导总结。
师生总结:黄河的忧患主要表现在下游的“地上河”,容易决口泛滥。
小组讨论:“地上河”的形成。
黄河干流泥沙沿途的变化
提问:(1)黄河在流经哪个地形区后,产生的泥沙最多? 这是为什么?
(2)“地上河”是如何形成的?
学生A: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支流较多,黄土高原土层疏松,植被破坏严重,一遇到暴雨,大量泥沙被雨水冲刷,汇入黄河,使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高的河流。
学生B:黄河过了黄土高原,进入下游的华北平原,流速减慢,河水携带的泥沙沉积,使河床抬高,人们不断地加高堤坝,成为“地上河”,汛期时容易决口改道,泛滥成灾。
教师总结:面对黄河的种种忧患,我们并不惧怕,只要我们遵循自然规律,加上科学的治理措施,就能将黄河的最大价值发挥出来!
过渡:黄河的忧患,历史上多是指它的水患问题,然而历史发展到今天,黄河面临的问题已经不仅仅是水患问题,还有哪些方面的问题呢?
探究活动
多媒体展示“黄河的忧患”图文资料。师生合作完成教材中的活动“认识黄河的忧患”。
(1)黄河的忧患在上、中、下游各有哪些表现?
学生:黄河的忧患在上游的表现主要是草地退化,荒漠化严重,初春季节凌汛严重;在中游的表现主要是黄土高原土层疏松,植被破坏严重,夏季多暴雨,水土流失严重;在下游的表现主要是地处平原,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河水流速减慢,泥沙淤积较多,河床抬高,形成“地上河”,易产生洪涝灾害;初春易发生凌汛;近年来断流现象严重,影响了流域内人民的生产和生活。
(2)这些忧患形成的自然和人为因素各有哪些?
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和补充。
自然因素:气候集中,纬度位置偏北,冬季气温偏低。
人为因素:过度开垦、放牧。
(3)这些因素可能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分别应当采取哪些措施?
学生: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原因,黄河下游经常断流,而且断流的天数越来越多,长度越来越长,严重影响两岸居民的生产和生活。由于水土流失严重,使黄河的泥沙量增多,形成“地上河”,暴雨季节,易发生洪灾。
上游:植树造林,保持水土,兴修水利设施;
中游:在黄土高原地区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下游:加固黄河大堤。
典型例题
例1.黄河干流流经的地形区有(   )
A.青藏高原、四川盆地、华北平原
B.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华北平原
C.青藏高原、黄土高原、东北平原
D.内蒙古高原、四川盆地、华北平原
答案:B
解析: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北麓,干流先后流经青海四川等9个省区,注入渤海。黄河自西向东流经的主要地形区有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依据题意,B为正确选项。
例2. “治黄百难,唯沙为首。”说明治理黄河的关键在于(   )
A.上游兴建大中型水库 B.下游加固大堤
C.中游的水土保持工作 D.中下游疏通河道
答案:C
解析:“治黄百难,治沙为首”,这句话说明了治理黄河的关键在于中游治沙,其措施是植树种草,加强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工作。故选C。
六、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黄河的开发和治理,了解了黄河的概况,黄河对中华民族做出的巨大贡献,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同时,黄河自古多忧患,在历史上也多次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所以今天我们对黄河的开发和利用是首先治理好黄河。
七、板书设计
河流 第3课时
三、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1.黄河概况
2.黄河的贡献
塑造平原、提供灌溉、水能资源
3.黄河的忧患
上游:草地退化、荒漠化严重
中游:土质疏松、植被破坏、夏季多暴雨,水土流失严重
下游: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形成地上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