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我国民族的构成状况,正确区分民族和少数民族的差异。
【过程与方法目标】
了解我国一些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了解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我国的民族政策。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我国民族的构成和分布特点。
【教学难点】
说明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教学准备
制作PPT。
教学过程
【课堂引入】
多媒体播放视频资源【课程引入】民族,让学生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和我国的民族政策,通过观看视频,感受本课内容,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
教师:前面我们学习了我国人口数量、人口分布的特点,我们知道在我国辽阔的国土上,几十个民族一起生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中国的民族。
(以上为素材库中【课程引入】民族截图)
【新知讲解】
一、中华民族大家庭
1.民族的构成
多媒体展示民族构成图,结合课本,回答问题。
提问:我国大家庭中共有多少个民族?多少个少数民族?
学生回答,教师根据回答讲述: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大家庭,这个家庭里有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朝鲜族、满族等56个民族组成。
提问:汉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是多少?其他民族呢?
回答:在我国各民族中,汉族人口最多,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1%(板书),其他55个民族人口较少,总共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因此被称为少数民族。
承转:我们把除汉族以外的民族叫少数民族,是因为这些民族的人口少,那么这些少数民族的人口到底有多少呢?
多媒体展示“我国少数民族的名称和人口”图。请学生仔细阅读表格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民族名称 人口 数(万) 民族 名称 人口 数(万) 民族 名称 人口数(万) 民族 名称 人口数(万)
蒙古族 581.4 瑶族 63.7 土族 24.1 塔吉克族 4.1
回族 981.7 白族 185.8 达翰尔族 13.2 怒族 2.9
藏族 541.6 土家族 802.8 仫佬族 20.7 乌孜别克族 1.2
维吾尔族 839.9 哈尼族 144.0 羌族 30.6 俄罗斯族 1.6
苗族 894.0 哈萨克族 125.0 布朗族 9.2 鄂温克族 3.1
彝族 776.2 傣族 115.9 撒拉族 10.5 德昂族 1.8
壮族 1617.9 黎族 124.8 毛南族 10.7 保安族 1.7
布依族 297.1 傈僳族 63.5 仡佬族 57.9 裕固族 1.7
朝鲜族 192.4 佤族 40.0 锡伯族 18.9 塔塔尔族 0.5
满族 1068.2 畲族 71.0 阿昌族 3.4 京族 2.3
侗族 296.0 柯尔克孜族 16.1 普米族 3.4 独龙族 0.7
鄂伦春族 0.8 拉祜族 45.4 纳西族 30.9 珞巴族 0.3
赫哲族 0.5 水族 40.7 景颇族 13.2 基诺族 2.1
高山族 0.4 东乡族 51.4 门巴族 0.9
问题:
(1)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哪个?人口有多少?
(2)我国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是哪个?人口有多少?
(3)人口数在100万以上的少数民族有哪几个?人口在400万以上的少数民族有哪几个?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根据回答归纳:
(1)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有1617万人口。
(2)我国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是珞巴族,人口只有3000人。
(3)人口在100万以上的少数民族有18个,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满族、土家族等九个少数民族的人口在400万以上,属于我国比较多的少数民族。
拓展提问:与美国、日本民族构成相比,我国有什么异同?
学生讨论,发表看法。
教师总结:美国被称为“民族的大熔炉”,主要由白种人、黑种人和黄种人共同融合构成统一的美利坚民族;日本主要是由大和民族构成的;而我们中国则是由包括汉族在内的56个民族组成的团结和睦的大家庭。
过渡:我国56个民族,各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文化艺术和传统的体育活动,有的还信仰宗教,了解民族文化对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对民族团结具有重要意义。
民族文化
教师:猜一猜,不同币值人民币上的头像,分别代表什么民族?
学生:藏族和回族;维吾尔族,彝族。
(2)探究文字之谜:人民币背面的奇怪文字,隐藏着什么信息呢?对照参考教材中的插图“几种民族文字”,都是什么民族的文字?
教师讲解:第四套人民币是1987年4月27日开始陆续发行的1980年版人民币。从10元钱开始到1角钱,正面主景都是我国有代表性的民族人物头像,每张票面两人,栩栩如生。这些民族人物头像是多民族国家的象征,不仅反映了我国各民族的大团结,而且反映了各族人民意气风发、斗志昂扬的主人翁精神。全套票券继续采用蒙、藏、维、壮四种少数民族文字,以方便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使用。
展示部分少数民族的风情图片(服装、饮食、民俗活动、节庆、艺术、体育、宗教等文化精粹等),并做相关介绍,增加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了解。
课堂活动,教师通过使用【活动设计】制作民族风情画廊,让学生在了解完民族文化后通过习题进一步巩固民族文化这部分内容,并通过分析文化与地域的关系,引出民族的分布这部分内容。
(以上为素材库中【活动设计】制作民族风情画廊)
过渡:在55个少数民族中,不同的民族人口数目不同,分布区域也有所不同。
二、民族分布特点
多媒体展示 “我国民族的分布”图。
我国民族的分布
(以上为素材库中【地理地图】我国民族的分布图)
学生读图、看视频,分析、思考、回答以下问题。
(1)汉族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2)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分布在哪些省区?是否存在没有汉族人或少数民族分布的省区?
(3)总结出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
教师根据回答,归纳总结:
我国各民族的地区分布状况是:汉族遍及全国,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等边疆地区,在这些地区,汉族与各少数民族杂居在一起。我国几乎没有一个县或市的居民是单一民族的。这充分印证了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
教师通过举例,进一步说明我国民族分布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
在我国的少数民族中,回族的地域分布最为广泛。从全国范围来看,每一个省级行政区域都有回族居民,其中又以宁夏、甘肃、河北、河南、青海等省(区)较多,回族居民的生活习俗有其民族特性,每一个省(市、区)、县、乡的回族居民,往往都集中居住在一个或几个地方。因此,回族居民在各省级行政区域及其内部的分布也具有“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的特点。
教师:哪些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哪些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北?哪些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北?能不能举例说明他们的民居的特点与当地自然条件的关系。
多媒体展示“我国的民族分布”图
我国民族的分布
(以上为素材库中【地理地图】我国民族的分布)
教师指图讲解:
分布于我国西南的少数民族有壮族、彝族、布依族、哈尼族、傣族、傈僳族、佤族、布朗族、仡佬族、怒族、德昂族、独龙族、拉祜族等。我国西南地区地形以云贵高原为主,崎岖不平,气候多为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因此当地少数民族人民的民居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是适应自然的代表性建筑,如壮族的民居“干栏”。
分布在我国西北的少数民族有维吾尔族、塔吉克族,乌孜别克族、俄罗斯族、回族、塔塔尔族、保安族等。我国西北地区最突出的特点是远离海洋,气候干旱,植被稀少,以草原、荒漠为主,因此,当地少数民族的民居也体现了这一自然特点。如维吾尔族的平顶屋,屋顶既可以晾晒东西又可在雨雪天存水。
分布在我国东北的少数民族有满族、朝鲜族、赫哲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等。我国东北地区冬季漫长而寒冷。因此赫哲族早年的住房“故如布”充分适应这种气候特点而修建。“故如布”赫哲语的意思是“地窖子”。这种房子修建很简单。挖地两尺多深,在上面立起柱脚。再架上檩、椽和薄条,铺上草后培土即成。里面既可搭铺,也可挖坑,既适用于过夏,又便于过冬。
讨论:我国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特点,对地区经济发展和文化交融带来什么好处呢?
请学生畅谈讨论结果和个人意见。师生共同归纳为以下几点:
(1)促进了各民族的相互了解和交往。
(2)加强了各族人民的大团结。
(3)有利于地区经济的共同发展与繁荣。
承转:我国的少数民族多分布在边疆,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我国是如何管理的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
三、民族政策
教师讲解: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在我国,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和互助的关系。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发展。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以利于保障少数民族自主地管理本民族事物的权利,利于加快发展民族经济、文化,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在我国,各民族都有使用自己民族的语言文字和保持自己风俗习惯的自由,都有宗教信仰的自由,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展示民族和谐相处的图片。
教师进一步介绍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体现了国家坚持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民族区域自治以领土完整,国家统一为前提和基础。
中国民族自治地方,按少数民族聚居区人口的多少、区域面积的大小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等。目前,中国共有民族自治地方155个,其中包括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白治县(自治旗)。
教师播放视频【地理探索】外国政党政要高度评价中国民族政策和民族团结,让学生领会我国民族政策的优越性。树立民族平等、团结意识。
(以上为素材库中【地理探索】外国政党政要高度评价中国民族政策和民族团结)
典型例题
例1.我国少数民族人口主要分布在( )
A.东北、西北和西南地区 B.西北、华北和西南地区
C.华北、东北和华南地区 D.西南、华南和西北地区
答案:A
解析:中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汉族分布最广,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地区。少数民族则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部地区。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聚居,少数民族地区也有汉族居住。这样的民族分布格局促进了民族之间的交往与合作,为各民族共同繁荣提供了有利条件。
例2.“世界屋脊”上生活的主要少数民族是( )
A.维吾尔族 B.壮族 C.高山族 D.藏族
答案:D
解析:青藏地区除青海省东北部汉族人较多外,大部分地区人口以藏族为主。藏族人民多信奉藏传佛教。位于拉萨市中部的布达拉宫是著名的藏传佛教圣地。故选D。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我国的民族构成和分布情况。知道了我国是一个有着众多人口,56个民族的大家庭;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汉族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则集中分布于我国的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还了解了我国的民族政策。在这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大家庭里,各民族不论大小,相互平等互助,亲密团结,为祖国的强盛,为中华民族的统一不断努力,奋发进取。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