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二节 农业 第1课时 优秀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二节 农业 第1课时 优秀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1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8-25 07:29: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农业》教学方案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农业的主要部门以及各部门的特点。
2.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成就,了解我国农业的重要性。
3.学会运用我国地形、气候、河流等方面的知识,分析理解我国东西部、南北方农业分布的差异。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
1.农业的主要部门及特点。
2.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的差异及原因。
难点
我国东西部、南北方农业分布差异产生的原因。
三、教学过程
【课堂引入】
教师:我们每天都吃早餐,说一说你的早餐吃了什么?
学生回答:包子、鸡蛋、豆浆……
教师:我们早餐吃的这些来自哪个行业?(农业)
过渡: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农业。
【新知讲解】
一、农业及其重要性
多媒体展示主要农业生产部门的景观图片,学生读图观察。
教师:什么是农业?
回答:我们把利用动物、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各部门,统称为农业。
教师:农业主要包括哪些部门呢?各农业部门有什么特点?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师生共同总结:
农业主要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等部门。种植业是指在耕地上种植水稻、小麦、大豆、棉花等农作物的生产部门;种植、养育、保护、采伐林木以及对树胶、松脂等林产品进行采集和加工的生产部门是林业;靠放牧或饲养牲畜及家禽等而获得产品的生产部门称为畜牧业;在水域中进行天然捕捞,或者人工养殖有价值的水生生物的生产部门称为渔业。
练一练
下列现象属于农业吗?如果是,它属于农业的哪个生产部门?
①种植棉花 ②养猪 ③狩猎 ④植树 ⑤捕鱼 ⑥采草药
学生回答:①——种植业 ②——畜牧业 ④——林业 ⑤——渔业。
提问:我国是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发展农业非常重要,你能说一说发展农业的重要性吗?
(1)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
(2)农业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必需的吃、穿、用等物质资料。
(3)工业生产也需要大量的原料。
请你按照下面的提示再补充例证,具体说明农业与我们生活的密切联系?
   吃
  种植业能提供的食物
  畜牧业能提供的食物
  渔业能提供的食物
   穿
  用种植业的产品作原料制成的衣物
  用畜牧业的产品作原料制成的衣物
   用
  用畜牧业产品加工制作的日常生活用品
  用林业产品加工制作的日常生活用品
教师:农业为人们的生活提供农产品,为工业生产提供原料和消费市场。因此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
二、农业的地区分布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那么我国的农业是如何分布的呢?应该采取怎样的方式让它能持续、高速发展呢?
多媒体展示“中国主要的畜牧业区和种植业区”,学生读图观察,并完成下列问题。
问题:
(1)我国农业分布的地区差异最显著的是在什么方向上?
(2)差异最显著的两部分的分界线大致是什么?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
(3)两部分各是什么农业生产类型?
(4)西部地区要发展种植业限制性因素是什么?该地区种植业分布在哪些地方?
学生分为四个小组进行交流讨论,由小组代表进行讲解。
归纳总结:农业深受自然条件的影响,有较强的地域性。我国地域辽阔,自然条件错综复杂,农业地区分布的差异明显。差异最显著的方向表现在东西方向上,也就是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
造成这两部分地区农业生产差异的主要因素是降水,东、西部的分界线大致与400 mm年等降水量线一致。东部地区为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地势较平坦,水、热、土配合良好,主要是种植业分布区,种植业多分布在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等地区;
西部地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水、热、土配合较差,且人口稀少,农业发展历史较晚,农区小而分散.农业以畜牧业为主。
西部地区发展种植业首先要解决灌溉水源的问题,该地区的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有水源的平原、河谷以及绿洲地区。
教师补充:其他农业生产部门的分布,林业集中分布在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西南的横断山区,东南丘陵地区;渔业分布在我国东南沿海和长江中下游地区。
问题讨论:“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句话中包含了什么道理?其中包含了我国哪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回答: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自然环境条件差异显著,以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这种地理现象包含着我国最重要的一条天然的地理分界线,即秦岭-淮河一线。它把我国东部地区划分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承转:东部地区以秦岭-淮河为界,自然环境条件有着明显的南北差异。所以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不仅存在着东、西部的差异,东部地区的南方和北方也有着显著的差异。
多媒体展示“中国农产品主要产区建设规划示意”。
教师:比较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种植业的差别。
地区 耕地类型 作物熟制 主要农作物
秦岭-淮河以北 旱地 一年一熟 小麦、玉米、 大豆、甜菜
旱地 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小麦、玉米、棉花、花生、温带水果
秦岭-淮河以南 水田 一年两熟或三熟 水稻、棉花、 油菜、甘蔗
典型例题
例1.我国最重要的农业部门是( )
A.种植业 B.畜牧业 C.林业 D.渔业
答案:A
解析:农业是利用动植物的生活机能,通过人工培育以取得产品的社会生产部门。狭义的农业是指从事农作物栽培的生产事业,广义的农业还包括畜牧业、林业、渔业和农村副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我国人口众多,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是我国政府的重要工作之一,因此种植业是我国最重要的农业部门。故选A。
例2.下列是我国水稻主要种植区的是( )
A.华北平原 B.东北平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海南岛
答案:C
解析:东北平原、华北平原虽然位于我国季风区,但是位于秦岭—淮河以北,降水量少于800毫米,从气温上看也不适合发展水稻种植。海南岛气候条件适合,但是土地面积小,不适合大面积种植。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水稻的主要产区,这里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是发展水稻种植业的有利条件。故选C。
六、课堂小结
从我国人口的角度来说,农业是解决人民温饱的基础;从中国实现现代化来讲,农村实现现代化是瓶颈。农业是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农业是发展国民经济的重中之重。正因为如此,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的基础产业。我国农业分布的地区差异不仅体现在东部的差异,而且包括东部地区南北的差异。
七、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