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教学方案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水资源的定义及我国主要淡水资源的存在形式。
2.能运用各种资料说出我国水资源的空间、时间分布特点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
三、教学准备
制作PPT。
四、相关资源
制作PPT所需资源.
五、教学过程
【课堂引入】
多媒体展示《中国的水资源》视频或者相关图片。
导语:俗话说“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资源之一。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和我们的生命、生产、生活休戚相关的水资源。
【新知讲解】
一、时空分布不均
1.水资源的定义及作用
学生活动:“话说水资源”。
问题设置:
(1)什么叫水资源?
(2)通常所说的水资源包括哪些?
(3)水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作用?
学生思考,积极回答,教师总结:
(1)狭义的水资源是指淡水资源;广义的水资源是指地球上所有水体。
(2)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指的是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如冰川水、地下淡水和其他淡水。其他淡水又包括湖泊水、河流水等。
(3)水在我们生活中的用处:生活、发电、养殖、航运 灌溉等。
2.水资源的空间分布
过渡: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状况是怎样的吗?
多媒体展示 “我国水资源供需现状图”“中国主要河流径流量分布示意图”和“中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图”。
问题设置:
(1)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均匀吗?有什么特点呢?
(2)根据我国水资源与耕地资源的匹配情况,你发现哪里缺水更为严重?
学生读图思考,小组讨论,小组成果汇报,教师适当点评,引导点拨,师生总结得出:
(1)水资源分布不均,南丰北缺。
(2)华北、西北地区缺水最为严重。
教师小结:我国水资源在空间上分布不均,南丰北缺,东多西少。
拓展提问:我国华北地区和西北地区为什么缺水 说一说你的理由。
学生讨论,教师适当引导,最后总结回答。
回答:华北地区工农业集中、城市人口多,需水量大。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3.水资源的时间分配
多媒体展示“我国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四城市降水季节分布图”
讲解:从时间分配看,夏秋季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丰沛,河流处于丰水期,水资源较为丰富,但容易造成洪涝灾害;冬春季降水少,河流处于枯水期,北方一些河流甚至干涸见底,水资源相对不足。
多媒体展示“北京年降水量的变化图”。
北京年降水量的变化(1951~2010年)
讲解:北京降水最多的年份达1400mm,最少的年份才280mm。降水年际变化很大。
4、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影响
设问:自学教材相关内容,思考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有何影响?
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学生发言,教师积极评价后总结。
影响: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很大影响:造成水旱灾害频繁,农业生产不稳定;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不足严重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
拓展问题:请同学们说说我们当地水资源的状况?存在什么问题? 对当地有什么影响呢?
典型例题
例1.南水北调工程能够反映出我国水资源的特点是( )
A.地区分布不均衡 B.季节分布不均衡
C.年际变化大 D.总量大,人均少
答案:A
解析:我国水资源分布南多北少,南水北调等跨流域调水工程可以解决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均。故答案选A。
例2.我国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势高低的影响 B.人类活动的影响
C.纬度高低的影响 D.季风气候的影响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影响我国水资源季节分配的因素。我国水资源的季节分配受季风气候(夏季风)影响。由于降水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从而造成水资源夏秋多,冬春少。故选D。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了解到:我国的水资源在空间分布和时间分配上都具有明显的不均衡性,这与我国的河流径流量大小有关,而径流量的大小与降水状况有着密切的关系。水资源分布不均衡已经严重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发展。
七、板书设计
水资源(第一课时)
一、时空分布不均
1.水资源的定义及作用
2、水资源的空间分布
空间分布不均,南丰北缺
3、水资源的时间分配
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