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
1.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及其主要类型。
2.了解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和人均量之间的矛盾。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
1.自然资源的分类及利用。
2.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难点
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
三、教学准备
制作PPT。
四、相关资源
制作PPT所需的资源。
五、教学过程
【课堂引入】
让学生寻找自然界中的自然资源,说出自己知道的自然资源,并提出“是不是在自然界中存在的物质都是自然资源”引起争论,激发兴趣。
学生:农业生产需要的土地、阳光、水;冶炼钢铁需要的铁矿;开动汽车需要的汽油、天然气等。这些土地、阳光、水、铁矿、石油等都是自然资源。
提示:自然资源符合两个条件:一是在自然界中,二是对人们有利用价值。
过渡: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新知讲解】
一、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
1.自然资源的概念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说说什么是自然资源。
回答: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离不开自然界中的物质和能量,自然界中对人类活动有价值的土地、阳光、矿产、森林、水和水能等,统称为自然资源。
出示以下名词,让学生判断是否是自然资源:
动物、小麦、森林、日光、闪电、甘蔗、铁矿石
教师根据回答,进一步延伸自然资源的三层含义:
(1)必须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即具备“自然属性”;
(2)必须能用于生活生产,即具备“经济属性”;
(3)既包括物质也包括能量。
讨论:自然资源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有哪些生活用品与自然资源有关呢?
学生联系生活,自由讨论,教师引导。
多媒体展示铁矿石到车身,土地到瓷砖,土地、阳光、水分到面食,森林到纸张,加深学生对自然资源利用到生活用品中的印象。
图片见PPT。
2.自然资源的类型
问题:自然资源分几类?请举例说明你熟悉的、常见的自然资源分别属于哪一类。
回答: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土地、阳光、森林、水和水能等,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可以循环使用,称为可再生资源。煤炭、石油、铁矿等,形成再生过程非常缓慢,相对于人类历史而言形成,几乎不可能再生,用一点就少一点,称为非可再生资源。
教师:请列表比较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
教师指导填写下表:
项目 可再生资源 非可再生资源
定义 在较短时间内可更新、再生或者可以循环使用的资源 相对于人类历史时期,几乎不可生产的资源
区别 短时间内再生或循环使用 几乎不可再生,用一点就少一点
种类 土地、水、森林等 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
提问:可再生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
回答:可再生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首先,人类对于自然资源的利用总是在特定的时间、空间内进行的,自然资源在一定的地区、一定时间内都只有一定的数量;其次,在一定的条件下,人们利用资源的能力、范围和种类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像本题所列举的实例,水虽然是可再生资源.但由于污染,短时间内无法治理,使人们生活受到极大的影响。正因为如此,才要求我们对各种自然资源都要合理利用和保护。否则,无论是非可再生资源,还是可再生资源,都会面临枯竭的危险。
多媒体出示下列自然资源名称:
温泉 树木 草地 潮汐能 藏羚羊
风能 海鱼 核能 天然气 花岗岩
问题:区分下列自然资源中哪些是可再生资源,哪些是非可再生资源,并说出理由。
可再生资源有: 。
理由: 。
非可再生资源有: 。
理由: 。
回答:可再生资源有温泉、树木、草地、潮汐能、藏羚羊、风能、海鱼。理由是这些自然资源有的可以再生,有的可以循环使用。非可再生资源有核能、天然气、花岗岩,理由是这些自然资源用一点就少一点,不能循环使用。
过渡:我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可有人说我国地大物薄,你觉得这两种说法都对吗?带着疑问,我们一起来认识我国的自然资源的基本国情。
二、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1、总量丰富。
多媒体展示“我国某些自然资源的总量在世界上所占的位次”表。
自然资源 陆地面积 已探明矿产资源 耕地面积 河流年径流量 森林总面积
总量排名 3 3 4 6 6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看表中的每一项内容,谁能总结说明资料所反映出的我国自然资源的状况?
学生回答:略。
师生小结:从数据中可以看出,我国的自然资源是非常丰富的,可以称为自然资源大国。这也是我国进行经济建设的一大优势。我国自然资源不仅总量大,而且种类多。以矿产资源为例,我国已发现并探明储量的矿产种类就有160多种,是世界少数几个矿种比较齐全的国家之一。
2、人均不足
多媒体展示“我国某些自然资源的人均量占世界平均水平比重”表。
教师引导:通过以上数据,大家能否说出我国资源状况除了资源总量丰富外,还有什么特点?
回答:我国自然资源人均不足。
提问:比较上面两表,说明了什么问题?联系实际分析原因。
学生畅所欲言,最后教师引导归纳要点。
归纳总结: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由于人口众多,如果以人均资源占有量这一指标衡量,就不能说我国资源丰富了。随着我国人口的增长,我国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势必还会继续减少。自然资源人均不足、相对短缺的状况,是我国国情不可忽视的方面。因此,对于我国的自然资源,我们既要看到资源总量丰富的一面,更要看到人均资源不足的一面。
举例说明,多媒体展示以下资料,阅读资料,思考问题。
我国煤储藏量达6000亿吨,居世界第三位,石油储藏量约39亿桶(1997年探明),石油的储藏量居世界第八位。但是,根据国家发改委最新公布的数据,2012年我国生产原油20748万吨,比上年增长1.9%;进口原油27109万吨,增长7.3%;出口244万吨,减少3.5%;原油表观消费量47613万吨,增长了4.9%,对外依存度56.4%,我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能源消费国。我国人均占有的煤、石油、天然气资源只及世界人均水平的55%、11%、4%。虽然我国石油资源潜力较大,但随着勘探总体程度的逐渐加深,我国油气储藏类型日趋复杂,资源品质明显变差,勘探难度越来越大。
问题:
(1)我国自然资源相对短缺,人均不足,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发展带来哪些影响?
回答: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对自然资源的需求还将大幅度增加,我国自然资源相对短缺,人均不足且仍在下降的状况更加突出。
(2)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保障资源供给呢?
回答:培养节约意识;改进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开发新能源。
总结: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善待地球也就是善待了人类自己,我们也应积极参与到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的实际行动中去,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作一名小环保主义者。
思考:还有哪些保护资源的好办法呢?
典型例题
例1.下列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
①太阳能 ②天然气 ③核能 ④风能 ⑤地热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④⑤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的分类。可再生资源是指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 者可以循环使用的资源,选项中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是可再生资源,其他都为非可再生资源。故选D。
例2.下列关于我国自然资源基本国情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是世界上的资源大国,许多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居世界首位。
B.我国自然资源数量大,但种类少。
C.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
D.就自然资源总量来说,我国是世界上的“资源大国”;就人均资源占有量来说,我国是世界上的“人均资源小国”。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自然资源的现状。从总量看,我国有许多自然资源位居世界前列,是名副其实的资源大国,不仅数量大,而且种类多。但由于人口众多,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不足,并且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我 国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势必还会继续减少。根据题意选D。
六、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是自然资源,自然资源与我们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根据其循环周期长短,是否可以更新、再生,可分成两大类: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它们虽有不同的特性,但都需要合理地开发和利用。
我国自然资源的总特点是总量丰富、人均不足,面对严峻的资源形势,希望大家把学到的知识用于平常的生活实践,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时时讲环保,处处当节约。
七、板书设计
一、自然资源
1.概念
2.分类
二、我国自然资源特征
1.总量丰富
2.人均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