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课《古诗三首-芙蓉楼送辛渐》教学设计
-感悟一种精神,传承一种文化
【教学目标】
1.正确、有感情地朗诵诗歌,能背诵《芙蓉楼送辛渐》。
2.通过理解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朋友间深厚的情谊。
3.抓住“冰心”“玉壶”并联系写作背景,理解诗人不会因横遭谤议贬谪而改变志气的决心。
4.通过书法创作,激发学生热爱中华文化、传承民族精神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学会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可以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含义。
2.通过诗句的内容,感受诗人送别时的孤寂之情,体会诗人开朗的胸怀和坚毅的性格。
【教学过程】
一、读好一首律诗
1.导入新课。
师: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那你还想知道什么?
2.初读古诗,读得正确、读好停顿。
师: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开始今天的学习。
(1)自由朗读,读流利、读准确。
(2)借助注释,读好停顿。
(3)多种形式朗读。(指名读,师生对读)
二、读出一幅画面
1.一读说景物
师:光读出节奏还不够,古人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我们在读诗的时候,要读出诗中的景物,想象诗歌的画面,这样能很好地帮助我们理解诗歌的内容。轻轻地再读上两遍,看看诗中都写到了哪些景物?在你的脑海中分别出现了哪些画面?
2.二读想画面师:听老师范读,你的脑海中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迷蒙的烟雨在夜幕中笼罩着吴地,与浩渺的江水连成一片,天亮时王昌龄将送辛渐启程,而他却要独自留下,如同这形单影只的楚山。
指导朗读,读出画面。
三、感受一份情感
1.紧扣“寒”“孤”,感受离愁
师:此情此景,给你什么感觉?其实诗中有两个表示感觉的字。
再读第一句话,读出离愁。
师:此时天色已明,辛渐啊,你也该出发了。故乡的亲友们见到你的时候,会问些关于我王昌龄的什么事呢?
2.理解“冰心”“玉壶”,探寻初心
师:我想此时的王昌龄一定有千言万语要对辛渐说,要对远在洛阳的亲人朋友们说,他为什么只说了这么一句话呢?作者究竟想表达什么含义呢?
指导朗读第二句话,读出玉洁冰清。
四、感悟一种精神
1.拓展生平,感受初心
师:其实要真正理解这句话,我们要了解诗人,走进诗人
2.理解冰心、玉壶,联系生平,发现“物”与“人”的契合点
(板书:正直无私、清正廉洁、忧国忧民等)
3.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
师:同学们,王昌龄将“冰心玉壶”留在了自己的心中,而王昌龄又把他的什么留在了你的心中?
4.自学古诗,体会品格
师:请大家自学《塞下曲》《墨梅》这两首古诗,先请两位同学读一读这两首诗,你从诗句中又体会到诗人怎样的精神。
学生小组讨论、回答、评价。
五.详读古诗 深度理解
一读古诗,读出节奏。
1.出示自读要求:
(1)放声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自学生字词。
(2)试着读出诗的节奏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辅导。
3.检查自学情况。
(1)交流生字,重点指导“冰心”的读音,“芙蓉”的写法。
(2)指名朗读,教师相机指导。
(3)教师范读,学生练读。
(4)采用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等形式进行朗读练习。
二读古诗,理解诗意。
1. 大屏出示自读要求:
1)默读古诗,联系上下文理解“吴、平明、冰心”等词的意思。
2)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2.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辅导。
3. 小组交流,取长补短
4. 全班交流,引导提升。
前两句诗句:
1)引导学生理解“芙蓉楼、孤”等词的意思。
2)指名说说前两句的诗意,教师相机评价。
预设:冷雨连夜洒遍吴地江天,清晨送走你后,独自面对着楚山离愁无限。
后两句诗句:
1)指名交流“相问、冰心”等词的意思。
2)引导学生理解后两句诗的意思。
预设:到了洛阳,如果洛阳亲友问起我来,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玉壶里的冰那样晶莹纯洁。
5. 同桌互说诗意。
三读古诗,体会情感。
1. 同学们,理解了古诗的含义,现在请同学们再读古诗,细细体会,思考: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呢?
2. 学生自读并体会。
3. 同桌交流收获。
4. 全班交流。
指名交流,教师相机指导,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友人的不舍以及诗人高尚的情操。
5. 再读古诗,采用不同的形式朗读。
6. 练习背诵。
六、传承一种文化
1.教师书法示范,谈感受。
2.学生创作作品,谈收获。
3.进行作品展示。
七、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芙蓉楼送辛渐》这首古诗,了解诗人在冷雨连夜洒遍吴地江天这样的天气,清晨送走好友,独自面对着楚山离愁无限,希望友人到了洛阳,如果洛阳亲友问起他来,就转告他们,他的心依然像玉壶里的冰那样晶莹纯洁。希望同学们像诗人一样,拥有宽广的胸怀和坚毅的性格。
板书:
古诗三首
芙蓉楼送辛渐
正直无私
一片冰心在玉壶 清正廉洁 中国精神
忧国忧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