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版九上数学1.2矩形的性质与判定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版九上数学1.2矩形的性质与判定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2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8-25 18:50: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北师版九上数学1.2矩形的性质与判定 同步练习(含答案)
一、 选择题 (共10题;共20分)
1. (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
B . 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C . 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D . 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
2. (2分)如图,在矩形ABCD中,E是AD边的中点,BE⊥AC,垂足为点F,连接DF,分析下列四个结论:①△AEF∽△CAB;②CF=2AF;③DF=DC;④S△ABC=2S△ABF . 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
A . 4个
B . 3个
C . 2个
D . 1个
3. (2分)如图,在 ABC中,AB=10,AC=8,BC=12,AD⊥BC于D,点E、F分别在AB、AC边上,把 ABC沿EF折叠,使点A与点D恰好重合,则 DEF的周长是( ).
A . 14
B . 15
C . 16
D . 17
4. (2分)如图,将正方形ABCD的一角折叠,折痕为AE,∠FAD比∠FAE大48°,设∠FAE和∠FAD的度数分别为x°,y°,那么x,y所适合的一个方程组是( )
A .
B .
C .
D .
5. (2分)如图,在2×2正方形网格中,以格点为顶点的△ABC的面积等于 ,则sin∠CAB=( )
A .
B .
C .
D .
6. (2分)如图,Rt△ABC中,∠ACB=90°,∠A=50°,将其折叠,使点A落在边CB上A′处,折痕为CD,则∠A′DB=( )
A . 40°
B . 30°
C . 20°
D . 10°
7. (2分)如图,在 中, , 平分 .若 则 的长为( )
A .
B .
C .
D .
8. (2分)(2011 朝阳)如图,沿Rt△ABC的中位线DE剪切一刀后,用得到的△ADE和四边形DBCE拼图,下列图形:①平行四边形;②菱形;③矩形;④等腰梯形.一定能拼出的是( )
A . 只有①②
B . 只有③④
C . 只有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9. (2分)如图,已知⊙O的半径为5,AB⊥CD,垂足为P,且AB=CD=8,则OP的长为( )
A . 3
B . 4
C . 3
D . 4
10. (2分)如图,矩形ABCD的对角线AC与数轴重合(点C在正半轴上),AB=5,BC=12,点A表示的数是﹣1,则对角线AC、BD的交点表示的数是( )
A . 5.5
B . 5
C . 6
D . 6.5
二、 填空题 (共5题;共5分)
11. (1分)如图, 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点E是CD的中点,△ABD的周长为16cm,则△DOE的周长是________ cm.
12. (1分)如图,在△ABD中,∠ADB=90°,C是BD上一点,若E、F分别是AC、AB的中点,△DEF的面积为3.5,则△ABC的面积为________ .
13. (1分)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 ,M、N分别是AC、BD的中点,则线段MN的长为________
14. (1分)如图,等边三角形AOB的顶点A的坐标为(﹣4,0),顶点B在反比例函数y= (x<0)的图象上,则k=________.
15. (1分)如图,矩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CE∥BD,DE∥AC.若AC=4,则四边形CODE的周长是________ .
三、 解答题 (共5题;共50分)
16. (5分)如图,矩形ABCD的对角线相交于点O,DE∥AC,CE∥BD.
求证:四边形OCED是菱形.
17. (20分)如图,在矩形ABCD中,AB=4,BC=3,点O为对角线BD的中点,点P从点A出发,沿折线AD﹣DO﹣OC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C运动,当点P与点A不重合时,过点P作PQ⊥AB于点Q,以PQ为边向右作正方形PQMN,设正方形PQMN与△ABD重叠部分图形的面积为S(平方单位),点P运动的时间为t(秒).
(1)求点N落在BD上时t的值;
(2)直接写出点O在正方形PQMN内部时t的取值范围;
(3)当点P在折线AD﹣DO上运动时,求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4)直接写出直线DN平分△BCD面积时t的值.
18. (10分)猜想与证明:
如图,摆放矩形纸片ABCD与矩形纸片ECGF,使B、C、G三点在一条直线上,CE在边CD上,连接AF,若M为AF的中点,连接DM,EM.
(1)试猜想写出DM与EM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拓展与延伸:
(2)若将“猜想与证明”中的纸片换成正方形纸片ABCD与正方形纸片ECGF,其他条件不变,则(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请直接写出你的判断.
19. (6分)如图, 中,AD⊥BC于D,BE⊥AC于E,AD与BE相交于点F,BF=AC.
(1)求证:△BDF≌ADC
(2)若∠CAD=20°,则∠ABE=________°.(直接写出结果)
20. (9分)一位同学拿了两块45°的三角尺△MNK,△ACB做了一个探究活动:将△MNK的直角顶点M放在△ABC的斜边AB的中点处,设AC=BC=a.
(1)如图1,两个三角尺的重叠部分为△ACM,则重叠部分的面积为________,周长为________;
(2)将图1中的△MNK绕顶点M逆时针旋转45°,得到图2,此时重叠部分的面积为________,周长为________;
(3)如果将△MNK绕M旋转到不同于图1,图2的位置,如图3所示,猜想此时重叠部分的面积为多少?并试着加以验证.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共10题;共20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二、 填空题 (共5题;共5分)
11-1、
12-1、
13-1、
14-1、
15-1、
三、 解答题 (共5题;共50分)
16-1、
17-1、
17-2、
17-3、
17-4、
18-1、
18-2、
19-1、
19-2、
20-1、
20-2、
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