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5课
课题:第三单元复习
内容分析:本单元故事吸引学生的眼球,可以让学生复述本单元的故事,同时锻炼学生的写话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认识本单元要求认识的汉字,会写要求会写的汉字。 语言运用:复述课文的内容。 思维能力:阅读课文,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审美创造:培养学生的认读,识字能力。
重、难点: 完整讲完一个故事。
活动流程: 情境导入:谈话导入 环节一:复习生字词语 环节二:讲故事 环节三:评选“故事大王”。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一: 谈话导入
今天我们复习第三单元,请同学们认真复习。本单元我们学过《曹冲称象》《玲玲的话》《一封信》《妈妈睡了》。 回忆学过的课文
活动意图:回忆学过的课文,引入复习。
环节二: 复习生字词语
听写词语 1.听写本单元词语:称象 柱子 到底秤杆站出来洪评奖时间来不及 时候只要一封信今天写信麦笔雷笔 电灯 哄我 先后 闭上 上 赶事窗户 2.同桌互批 3.提出易错字,共同修改,再写一遍,加深印象。 (二)易混清的字 1.让学生读一读识字表上本单元的字,指出易混淆的字:曹操 柱子 大秤 为止 重量一幅 削好 冷清 一束 哄我 红润 窗外 沙沙 2.指导学生多读几遍 (三)易写错的字 站:第五笔是提 今:最后一笔是横撇。 灯:第四笔是点不是捺 电:“日”字写扁 师巡视,根据学生做的情况,再重点讲解。 (四)形近字与同音字 1、出示形近字,让学生组词 柱( ) 秤( ) 副( ) 候( ) 住( ) 称( ) 福( ) 侯( ) 2、师巡视,根据学生做的情况,重点强调,加深印象 (五)近、反义词 1.出示词语,让学生说出近义词,师指正。 高兴一(愉快) 一同一(一块) 议论一(讨论) 办法一(方法下沉一(下降)果然一(果真) 端详一(打量) 满意一(合意)收拾一(整理) 亲爱一(心爱)冷静一(清静) 美丽一漂亮 乌黑一漆黑 明亮--透亮 红润一润泽 温柔一温和 出示词语,让学生说出反义词,师指正 高兴一(难过) 下沉一(上浮) 得意一(失意) 懒情一(勤奋)开心一(难过)冷清一(热闹) 美丽一(丑陋) 明亮一昏暗乌黑一雪白 笑一一哭3.让学生多读几遍,理解字义,加深印象 听写词语 区分易混淆的词语。 识记易写错的字 区分形近字。 5.识记近义词和反义词
活动意图:识记生字词语,懂得运用词语。
环节三:句子复习
填一填,记一记 1.我有个( )。把大象( )到一( )大船上,看船身下( )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 )上画一条线。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 ),装到船下沉到( )的地方为止。然后称一称船上的石头。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2.玲玲得意地( )着自己画的《我家的一角》。这( )画明天就要参加( )了。 她打开空调,又洗了一些土豆,( )好后放在( )里。她( )窗外望了一眼。好了,她想,现在可以开始写信了。她拿出一( )纸,一支( )笔。 睡梦中的妈妈( )。明亮的眼睛闭上了,紧紧地闭着;( ),也在睡觉,睡在妈妈红润的脸上。 蓬头( )学垂纶, 侧坐( )草映身。 ( )借问遥招手, ( )鱼惊不应人。 1.按照课文内容填空。
活动意图:回顾课文的内容,识记重点词语。
环节四:教学内容回顾
《曹冲称象》讲了一件什么事? 《曹冲称象》叙述了一个七岁的孩子曹冲,想出了比众官员更好的称象方法,从而称出了大象的重量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平时多观察,遇事多动脑筋,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玲玲的画》讲了一件什么事? 《玲玲的画》写玲玲不小心把画弄脏后,在爸爸的启发下把画修补好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肯动脑筋,坏事有时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一封信》讲了一件什么事? 《一封信》讲述了小女孩露西给爸爸写信的故事。露西前后写了两次,第一次的内容很伤感,第二次在妈妈的感染下,露西告诉爸爸,在家生活得很好,传达了浓浓的亲情。告诉我们家人之间应该互相理解,默默支持。 《妈妈睡了》讲了一件什么事? 《妈妈睡了》以孩子的口吻对睡梦中的妈妈进行了描绘,写出了睡梦中的妈妈真美丽、好温柔、好累,反映了妈妈对孩子浓浓的爱以及孩子对妈妈深深的爱。 回顾课文内容
活动意图:回顾课文内容,懂得道理。
课堂小结:本单元复习了词语,句子还有课文的主要内容,希望同学们课下多读书,识记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