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部编版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册历史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课时训练
一、基础巩固
1.《陕西通志》记载,1628年陕西北部遭受旱灾,“民争采山间蓬草而食……至十月以后而蓬尽矣,则剥树皮而食……”这一社会现象直接导致了( )
A.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B.崇祯皇帝自缢身亡
C.吴三桂引清军入关 D.努尔哈赤建立后金
2.“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描述的是老百姓对“闯王”的欢迎、支持。与“闯王来时不纳粮”相符的史实是( )
A.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
B.严明军纪,不许妄杀一人
C.提出了“均田免赋”的口号
D.进攻北京城,灭亡明朝
3.客观来说,明朝的灭亡是多种因素造成的。下列说法不符合明朝灭亡史实的是( )
A.明朝最终被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推翻
B.驻守山海关的明朝将领吴三桂降清,加速了明朝的灭亡
C.女真族在发展过程中,与明朝不断斗争,消耗了明朝国力
D.明朝末年政治腐败,导致民不聊生,失去了民心
4.下图是沈阳故宫,建成于1636年。该建筑群( )
A.见证党项族兴起 B.是元朝政治中心
C.由努尔哈赤建成 D.在皇太极时建成
5.在中国历史上,有两个少数民族建立过统一全国的封建王朝,这两个少数民族分别是( )
A.藏族、回族 B.蒙古族、满洲
C.党项族、契丹族 D.壮族、维吾尔族
6.17世纪中期的中国,硝烟弥漫,出现了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的战乱和动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神宗时,南京一带有的豪富之家占地7万顷;明熹宗时,赏赐给瑞王、惠王、桂王的田地每人以万计,魏忠贤占地万顷以上;明崇祯帝时,云南沐氏占地万顷以上,占云南耕地的1/3。
材料二:1640年,李自成率军进入河南,吸纳了一些失意的知识分子,如牛金星、宋献策、李岩等先后投奔起义军,他们为李自成出谋划策,制定和推行一系列很有见识的政策,如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
材料三:“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拜闯王,管叫大小都欢悦。”
材料四:在这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北京城里自杀了一个皇帝,逃跑了一个皇帝,又从关外杀进来一个皇帝。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社会问题
(2)依据材料二和材料三,说说“均田免赋”的含义。材料二和材料三反映的不同史实之间有什么关系
(3)材料四中“自杀的皇帝”是谁,他的死宣告了什么 “逃跑的皇帝”是谁,他的结局如何 “从关外杀进来的皇帝”是谁,他是哪一民族的首领
二、思维进阶
7.以史为鉴,是历史学的社会功能。隋末农民大起义、唐末黄巢起义和明末李自成起义,能给统治者的借鉴有( )
A.当以民为本,关注民生 B.需严厉控制,坚决镇压
C.应以君为本,加强专制 D.当吸取教训,强化军队
8.图史结合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面的地图有助于哪一具体内容的学习( )
A.元末社会动荡的表现 B.清兵入关的路线
C.满洲的兴起 D.李自成起义的过程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李自成起义
【解析】【分析】《陕西通志》载1628年陕西北部遭受旱灾“民争采山间蓬草而食……至十月以后而蓬尽矣,则剥树皮而食……”这一社会现象直接导致了李自成起义。明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是明朝末年,政治腐败越发严重,国家财政危机深重,朝廷不断加派赋税,民众怨声载道,阶级矛盾尖锐。当时陕西北部一带连年大旱,庄稼颗粒无收,官府不顾民众死活,催征如故,广大农民纷纷起义。其中,李自成的队伍发展成为起义的主力,排除BCD,选项A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解答此类必须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观点。
2.【答案】C
【知识点】李自成起义
【解析】【分析】明朝末年流行着这样的歌谣,“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以此判断是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进入中原以后,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队伍很快发展到100多万人。C符合题意;
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和进攻北京城,灭亡明朝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AD;
严明军纪,不妄杀一人说明李自成军纪严明,与“与闯王来时不纳粮”不符,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李自成起义的相关史实。
3.【答案】B
【知识点】满洲兴起与清兵入关
【解析】【分析】 明朝灭亡后,正当李自成力图推进全国统一的时候,驻守山海关的明军将领吴三桂降清,引清兵入关,并与清军联合夹击李自成的军队。李自成在山海关交战失利,退回北京,随即离京西行,最后失败,排除ACD,选项B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属于教材基础知识的考查,只要学生熟练掌握教材知识,即可回答好本题,难度较小。
4.【答案】D
【知识点】明朝的建筑与文学——明长城和北京城、小说和戏剧
【解析】【分析】沈阳故宫又称盛京皇宫,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由女真族兴建,为清朝初期的皇宫。沈阳故宫始建于清太祖天命十年(1625年),建成于清崇德元年(1636年)。总占地面积63272平方米,建筑面积18968平方米。它不仅是中国仅存的两大皇家宫殿建筑群之一,也是中国关外唯一的一座皇家建筑群,选项D符合题意;
选项ABC均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沈阳故宫的相关史实。
5.【答案】B
【知识点】满洲兴起与清兵入关
【解析】【分析】1271年蒙古族忽必烈建立元朝,1276年元灭南宋,统一全国;1616年女真族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继承汗位,改女真族名为满洲,1636年皇太极建立清朝,1644年清军入关,逐步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排除ACD,选项B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元朝和清朝的统一,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元朝和清朝分别是蒙古族和女真族建立的。
6.【答案】(1)明末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2)“均田免赋”就是要平均分配土地,免除赋税。因为有了材料二中提出的“均田免赋”口号,所以才有了材料三中百姓热烈欢迎李自成起义军的情况,二者是因果关系。
(3)“自杀的皇帝”是指明朝崇祯皇帝,他的死宣告了明朝的灭亡。“逃跑的皇帝”是指李自成,他领导的起义最终失败。“从关外杀进来的皇帝”是指清朝顺治皇帝,他是满洲的首领。
【知识点】满洲兴起与清兵入关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信息“明神宗时,南京一带有的豪富之家占地7万顷;明熹宗时,赏赐给瑞王、惠王、桂王的田地每人以万计,魏忠贤占地万顷以上;明崇祯帝时,云南沐氏占地万顷以上,占云南耕地的1/3。”可知权贵王室大量占有土地,反映了明朝末年土地兼现象非常严重。
(2)含义: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均田免赋”就是要平均分配土地,免除赋税。
根据材料三“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拜闯王,管叫大小都欢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李自成“均田免粮”反映了人民对土地和废除赋税的愿望,使农民起义获得了人民的支持,由此可知,正是因为有了材料二中提出的“均田免赋”口号,所以才有了材料三中百姓热烈欢迎李自成起义军的情况,二者是因果关系。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清之际,社会动荡,朝代更替,斗争激烈,所以“自杀的皇帝”是指明朝崇祯皇帝,他的死宣告了明朝的灭亡。“逃跑的皇帝”是指李自成,他领导的起义最终失败。“从关外杀进来的皇帝”是指清朝顺治皇帝,他是满洲的首领。
故答案为:
(1)明末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2)“均田免赋”就是要平均分配土地,免除赋税。因为有了材料二中提出的“均田免赋”口号,所以才有了材料三中百姓热烈欢迎李自成起义军的情况,二者是因果关系。
(3)“自杀的皇帝”是指明朝崇祯皇帝,他的死宣告了明朝的灭亡。
“逃跑的皇帝”是指李自成,他领导的起义最终失败。
“从关外杀进来的皇帝”是指清朝顺治皇帝,他是满洲的首领。
【点评】(1)本小题考查了土地兼并现象,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与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根据材料关键有效信息,结合学生自身知识积累,即能得出正确答案。
(2)本小题主要考查的是明末李自成起义的“均田免赋”,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均田免赋”提出的时代环境,结合材料理解运用。
(3)本小题考查了明末清初,改朝换代,政权变更的历史现象,是对学生基础识记的检测,解题关键是掌握明清之际朝代更替方面的基本史实。
7.【答案】A
【知识点】李自成起义
【解析】【分析】从隋末农民大起义、黄巢起义、李自成起义爆发的共同原因中说明了统治者当以民为本,关注民生,发展经济,注重民生,让百姓吃饱穿暖,安居乐业,统治才能长久,排除BCD,选项A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8.【答案】D
【知识点】李自成起义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李自成被称为“闯王”,得到了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提出了“均田免赋”口号,率军攻入西安,建立政权,国号大顺,后来攻入北京,灭亡了明朝。图片是李自成起义的过程,排除ABC,选项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明朝的衰弱与灭亡。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部编版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册历史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课时训练
一、基础巩固
1.《陕西通志》记载,1628年陕西北部遭受旱灾,“民争采山间蓬草而食……至十月以后而蓬尽矣,则剥树皮而食……”这一社会现象直接导致了( )
A.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B.崇祯皇帝自缢身亡
C.吴三桂引清军入关 D.努尔哈赤建立后金
【答案】A
【知识点】李自成起义
【解析】【分析】《陕西通志》载1628年陕西北部遭受旱灾“民争采山间蓬草而食……至十月以后而蓬尽矣,则剥树皮而食……”这一社会现象直接导致了李自成起义。明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是明朝末年,政治腐败越发严重,国家财政危机深重,朝廷不断加派赋税,民众怨声载道,阶级矛盾尖锐。当时陕西北部一带连年大旱,庄稼颗粒无收,官府不顾民众死活,催征如故,广大农民纷纷起义。其中,李自成的队伍发展成为起义的主力,排除BCD,选项A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解答此类必须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观点。
2.“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描述的是老百姓对“闯王”的欢迎、支持。与“闯王来时不纳粮”相符的史实是( )
A.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
B.严明军纪,不许妄杀一人
C.提出了“均田免赋”的口号
D.进攻北京城,灭亡明朝
【答案】C
【知识点】李自成起义
【解析】【分析】明朝末年流行着这样的歌谣,“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以此判断是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进入中原以后,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队伍很快发展到100多万人。C符合题意;
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和进攻北京城,灭亡明朝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AD;
严明军纪,不妄杀一人说明李自成军纪严明,与“与闯王来时不纳粮”不符,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李自成起义的相关史实。
3.客观来说,明朝的灭亡是多种因素造成的。下列说法不符合明朝灭亡史实的是( )
A.明朝最终被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推翻
B.驻守山海关的明朝将领吴三桂降清,加速了明朝的灭亡
C.女真族在发展过程中,与明朝不断斗争,消耗了明朝国力
D.明朝末年政治腐败,导致民不聊生,失去了民心
【答案】B
【知识点】满洲兴起与清兵入关
【解析】【分析】 明朝灭亡后,正当李自成力图推进全国统一的时候,驻守山海关的明军将领吴三桂降清,引清兵入关,并与清军联合夹击李自成的军队。李自成在山海关交战失利,退回北京,随即离京西行,最后失败,排除ACD,选项B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属于教材基础知识的考查,只要学生熟练掌握教材知识,即可回答好本题,难度较小。
4.下图是沈阳故宫,建成于1636年。该建筑群( )
A.见证党项族兴起 B.是元朝政治中心
C.由努尔哈赤建成 D.在皇太极时建成
【答案】D
【知识点】明朝的建筑与文学——明长城和北京城、小说和戏剧
【解析】【分析】沈阳故宫又称盛京皇宫,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由女真族兴建,为清朝初期的皇宫。沈阳故宫始建于清太祖天命十年(1625年),建成于清崇德元年(1636年)。总占地面积63272平方米,建筑面积18968平方米。它不仅是中国仅存的两大皇家宫殿建筑群之一,也是中国关外唯一的一座皇家建筑群,选项D符合题意;
选项ABC均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沈阳故宫的相关史实。
5.在中国历史上,有两个少数民族建立过统一全国的封建王朝,这两个少数民族分别是( )
A.藏族、回族 B.蒙古族、满洲
C.党项族、契丹族 D.壮族、维吾尔族
【答案】B
【知识点】满洲兴起与清兵入关
【解析】【分析】1271年蒙古族忽必烈建立元朝,1276年元灭南宋,统一全国;1616年女真族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继承汗位,改女真族名为满洲,1636年皇太极建立清朝,1644年清军入关,逐步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排除ACD,选项B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元朝和清朝的统一,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元朝和清朝分别是蒙古族和女真族建立的。
6.17世纪中期的中国,硝烟弥漫,出现了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的战乱和动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神宗时,南京一带有的豪富之家占地7万顷;明熹宗时,赏赐给瑞王、惠王、桂王的田地每人以万计,魏忠贤占地万顷以上;明崇祯帝时,云南沐氏占地万顷以上,占云南耕地的1/3。
材料二:1640年,李自成率军进入河南,吸纳了一些失意的知识分子,如牛金星、宋献策、李岩等先后投奔起义军,他们为李自成出谋划策,制定和推行一系列很有见识的政策,如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
材料三:“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拜闯王,管叫大小都欢悦。”
材料四:在这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北京城里自杀了一个皇帝,逃跑了一个皇帝,又从关外杀进来一个皇帝。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社会问题
(2)依据材料二和材料三,说说“均田免赋”的含义。材料二和材料三反映的不同史实之间有什么关系
(3)材料四中“自杀的皇帝”是谁,他的死宣告了什么 “逃跑的皇帝”是谁,他的结局如何 “从关外杀进来的皇帝”是谁,他是哪一民族的首领
【答案】(1)明末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2)“均田免赋”就是要平均分配土地,免除赋税。因为有了材料二中提出的“均田免赋”口号,所以才有了材料三中百姓热烈欢迎李自成起义军的情况,二者是因果关系。
(3)“自杀的皇帝”是指明朝崇祯皇帝,他的死宣告了明朝的灭亡。“逃跑的皇帝”是指李自成,他领导的起义最终失败。“从关外杀进来的皇帝”是指清朝顺治皇帝,他是满洲的首领。
【知识点】满洲兴起与清兵入关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信息“明神宗时,南京一带有的豪富之家占地7万顷;明熹宗时,赏赐给瑞王、惠王、桂王的田地每人以万计,魏忠贤占地万顷以上;明崇祯帝时,云南沐氏占地万顷以上,占云南耕地的1/3。”可知权贵王室大量占有土地,反映了明朝末年土地兼现象非常严重。
(2)含义: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均田免赋”就是要平均分配土地,免除赋税。
根据材料三“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拜闯王,管叫大小都欢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李自成“均田免粮”反映了人民对土地和废除赋税的愿望,使农民起义获得了人民的支持,由此可知,正是因为有了材料二中提出的“均田免赋”口号,所以才有了材料三中百姓热烈欢迎李自成起义军的情况,二者是因果关系。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清之际,社会动荡,朝代更替,斗争激烈,所以“自杀的皇帝”是指明朝崇祯皇帝,他的死宣告了明朝的灭亡。“逃跑的皇帝”是指李自成,他领导的起义最终失败。“从关外杀进来的皇帝”是指清朝顺治皇帝,他是满洲的首领。
故答案为:
(1)明末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2)“均田免赋”就是要平均分配土地,免除赋税。因为有了材料二中提出的“均田免赋”口号,所以才有了材料三中百姓热烈欢迎李自成起义军的情况,二者是因果关系。
(3)“自杀的皇帝”是指明朝崇祯皇帝,他的死宣告了明朝的灭亡。
“逃跑的皇帝”是指李自成,他领导的起义最终失败。
“从关外杀进来的皇帝”是指清朝顺治皇帝,他是满洲的首领。
【点评】(1)本小题考查了土地兼并现象,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与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根据材料关键有效信息,结合学生自身知识积累,即能得出正确答案。
(2)本小题主要考查的是明末李自成起义的“均田免赋”,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均田免赋”提出的时代环境,结合材料理解运用。
(3)本小题考查了明末清初,改朝换代,政权变更的历史现象,是对学生基础识记的检测,解题关键是掌握明清之际朝代更替方面的基本史实。
二、思维进阶
7.以史为鉴,是历史学的社会功能。隋末农民大起义、唐末黄巢起义和明末李自成起义,能给统治者的借鉴有( )
A.当以民为本,关注民生 B.需严厉控制,坚决镇压
C.应以君为本,加强专制 D.当吸取教训,强化军队
【答案】A
【知识点】李自成起义
【解析】【分析】从隋末农民大起义、黄巢起义、李自成起义爆发的共同原因中说明了统治者当以民为本,关注民生,发展经济,注重民生,让百姓吃饱穿暖,安居乐业,统治才能长久,排除BCD,选项A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8.图史结合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面的地图有助于哪一具体内容的学习( )
A.元末社会动荡的表现 B.清兵入关的路线
C.满洲的兴起 D.李自成起义的过程
【答案】D
【知识点】李自成起义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李自成被称为“闯王”,得到了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提出了“均田免赋”口号,率军攻入西安,建立政权,国号大顺,后来攻入北京,灭亡了明朝。图片是李自成起义的过程,排除ABC,选项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明朝的衰弱与灭亡。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