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第3课
秦代时间轴
课程标准
1.通过了解秦朝的统一业绩,秦王朝创立中央集权制度的原因和内容,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
2.通过了解秦朝时期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秦朝崩溃的原因。
课程标准
秦朝的统一
壹
(1)秦统一的历史条件
1.秦统一的历史条件和过程
客观条件:
①背景:春秋战国长期战乱给社会经济带来巨大灾难,人民渴望安定统一。
②准备:兼并战争使众多分散小国被大国兼并,实现了区域性的统一。
③经济:各地域经济的发展,民族之间、地域之间联系加强,要求打破政治分裂所带来的阻碍。
一、秦朝的统一
(1)秦统一的历史条件
1.秦统一的历史条件和过程
一、秦朝的统一
b、主观条件:
④地理:秦国占渭水平原和川西平
原,地理位置优越,物质基础雄厚。
⑤变法:商鞅变法后,秦尊奉法家,
奖励耕战,国家日益强盛。
⑥政治:历代秦王励精图治,广纳
贤才,吏治较为清明。
材料一 (秦)其固塞险,形势便,山林川谷美,天材之利多,是形胜也……及都邑官府,其百吏肃然莫不恭俭、敦敬、忠信而不楛(kǔ),古之吏也。 ——《荀子·强国篇》
材料二 以人事论,则能用法家之说,实为其一大端。盖惟用法家,故能一民于农战,其兵强而且多。亦惟用法家,故能进法术之士,而汰淫靡骄悍之贵族,政事乃克修举也。
——吕思勉《先秦史》
秦如何吞并六国,建立起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的?
1
诸侯势力逐渐强大,破坏礼法制度。
春秋时期 诸侯争霸
2
4
3
西周时期
分封制与宗法制
秦朝统一
经济发展,农业、工商业繁荣。
战国时期 变法运动
层层分封,宗族统治。
(2)秦统一的过程
1.秦统一的历史条件和过程
一、秦朝的统一
秦国采取“远攻近交”的策略,公元前230年挥师灭韩;公元前228年破赵逼燕; 公元前225年引水灭魏;公元前223年平定楚国;公元前222年攻克燕国;公元前221年吞灭齐国。
从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仅用了10年的时间,秦国就完成了统一大业,从此揭开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新篇章。
——赵毅、赵轶峰主编《中国古代史》
六王毕
秦灭六国路线图
(2)秦统一的过程
1.秦统一的历史条件和过程
一、秦朝的统一
四海一
秦北击匈奴 南征越族路线图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 ,委命下吏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却匈奴七百余里。
——贾谊《过秦论》
(2)秦统一的过程
1.秦统一的历史条件和过程
一、秦朝的统一
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君主专制:主要指一种决策方式,指君主独立掌握政权。与民主制度相对,体现在帝位终身制和世袭制。主要的特征是君主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 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皇权与相权
中央集权:相对与地方分权而言的一种国家体制,其特点是地方绝对服从中央,中央控制地方,地方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没有独立性。其积极作用主要有: 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巩固与发展;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政治环境。
中央与地方
二者关系:地方和中央都必须服从皇帝一人,皇权的强弱与中央集权
的程度紧密相关。
2 巩固统一的措施
一、秦朝的统一
我统一天下
德盖三皇
功过五帝
伏羲、神农、燧人
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秦始皇头上戴的叫冕,前后垂挂的玉串称旒Liu,穿的衣服称衮服,有12种图案。这种装饰为皇帝独有。
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朕”。
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与上。上至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
“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史记》
皇帝独尊
皇权至上
皇位世袭
君主专制
定鼎天下——皇帝制度
嬴政为什么要确立“皇帝”称号?
从理论上讲,秦汉以后的皇帝跟西周和西周之前的王有着本质区别,他不是天下的共主而是独主,是国家所有人唯一的君主。
天下共主
天下独主
共主的意思是大伙都是平等的,只不过我的威望、感召力或军事力量强大,所以大伙都愿意奉我为主
独主的意思就是,皇帝/国君是这个国家唯一的君主,所谓天无二日,国无二主,秦以后都是如此
由“王”到“皇”
皇帝制度的本质是君主专制,由“王”到“皇帝”的变化,说明了中国古代最高统治者权力逐渐走向高度集中。
思考:皇帝制度的本质是什么?由“王”到“皇”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一、秦朝的统一
2 巩固统一的措施 (1)皇帝制度
皇帝
御史大夫
(副相)
太尉
奉
常
郎
中
令
卫
尉
廷
尉
典
客
宗
正
治
粟
内
史
少
府
太
仆
(监察)
(行政)
军事(虚设)
皇帝侍卫首领
皇宫卫戍司令
掌皇帝的舆服车马
皇室事务
司法刑狱
赋税征收管理
工商税务皇室财务
民族外交
祭祀礼教
虎符
丞相
(百官之首)
思考4:有何特色?
秦朝中央官制的特点:
1、以皇权为中心
2、“家天下”
3、官僚政治
三公和九卿以及列卿等,都各有自己的府寺,以及处理日常事务。大事总汇于丞相,或最后请皇帝裁决。 ——《中华文明史》
特点:三公九卿,各司其职,互相牵制,保证皇权。
一、秦朝的统一
2 巩固统一的措施
(2)三公九卿制
郡
郡守
(行政)
(地方最高统治机构)
郡尉
(军事)
监御史
(监察)
县
县令/长
(地方最高长官)
县丞
(行政、刑狱)
县尉
(军事、治安)
乡
三老(教化)
有秩(司法)
游徼(治安)
啬夫(赋税)
里
亭
思考4: 阅读材料,相对于分封制,郡县制有什么特点、作用?
(1)郡县官员由中央任免和考核,不得世袭 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2)中央垂直管理地方 加强中央集权
皇帝:
直接任命
一、秦朝的统一
2 巩固统一的措施 (3)郡县制
御史
大夫
太
尉
皇帝
丞
相
诸卿
郡
县
乡
里
亭
基层具体事务
郡守、郡尉、监御史
县令\长
中央
监察
军事
行政
地方具体政务
形成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体系
地方
项目 分封制 郡县制
时代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官员产生 世袭 由皇帝任免
与中央政府的关系 独立性强 听命中央
性质
影响 容易形成割据势力 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课堂探究】比较分封制与郡县制
贵族政治
官僚政治
实行郡县制的意义: 加强了中央集权, 巩固了国家统一,促进各地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民族融合,建立了我国古代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统一文字(官方:小篆、民间:隶书 )
——加强各地经济联系;促进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
经济:
统一货币(半两钱) : 废止六国货币,指定法定货币,货币由国家统一铸造。
——改变了长期以来币制的混乱状态,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统一。
统一度量衡:度量衡是商品交换的必需工具,又和国家的赋税收入有直接关系
——有利于全国范围内商品经济发展,确保国家的财政收入。
文化:
——有助于国家政教的推行和各地区间的文化交流,对中华民族长期保持文化认同和凝聚力产生重要影响
统一车轨,修驰道、直道
法律:
统一法律,以法为教
社会:
编制户籍,迁徙贵族豪强,整顿社会风俗等
(4)巩固统一的其他措施
秦的统一有何意义?
重点探讨
能创建优良的政治制度来完成其大一统之局面,且能维持此大一统之局面历数千年之久而不败。直到今天,我们得以拥有这样一个广土众民的大国家,举世莫匹,这是中国历史之结晶,是中国历史之无上成绩。
——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
1、国家版图:建立起幅员辽阔的国家,奠定了此后古代中国版图的基本轮廓;
2、国家统一:统一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和客观需求,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发展奠定了基础;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政治体系此后被长期沿用,影响深远;
3、民族交融: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 、交流与交融,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
01
阿房宫仅前殿就有相当于三分二的故宫总面积!
04
秦直道,令大将蒙恬率数十万军工、民工突击修筑一条重要军事要道。被誉为人类历史上最早的高速公路。
03
秦长城,每年征发民工40余万人。
02
秦始皇陵,修了30多年。动用徭役、刑徒72万余人。
秦的
“四大工程”
秦始皇统治时期全国总人口不过2000万,其中成年男丁大约450万。为完成“四大工程” ,每年征调服徭役的男丁不下三百万。
阶级矛盾激化
1.大兴土木,劳民伤财
二、秦朝的暴政
死刑
枭首:斩首后,将其首级悬木示众
弃市:在闹市当众处死
斩:分砍头和腰斩两种
车裂:五马分尸
定杀: 即将犯人投入水中淹死
生埋: 又称活埋或坑杀
绞: 用绳子将犯人勒死
肉刑
黥刑: 也叫墨刑,是在犯人脸上刺字
劓刑: 割去犯人的鼻子
刖刑: 斩去犯人的左右脚,或左右趾。
一人有罪,灭绝其宗族。族刑有时株连到父族、母族、妻族。
连坐
连坐 一人有罪,全家、邻里或有关之人同受刑罚。
族诛
抽胁:可能是指抽筋拔骨
铁桎
束颈的铁钳
2.刑法严苛,天下愁怨
二、秦朝的暴政
(1)焚书: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下令天下将非秦国史书,非《诗》《书》等诸子百家书籍全部焚毁。
(2)坑儒:秦始皇以“或为妖言以乱黔首”罪名,将460 余名儒生方士坑杀。
目的:为了钳制思想,加强统治。
3.焚书坑儒,钳制思想
二、秦朝的暴政
丞相李斯曰:……今皇帝并有天下,别黑白而定一尊。私学而相与非法教,人闻令下,则各以其学议之,入则心非,出则巷议……如此弗禁,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禁之便。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制曰:可。
——据司马迁:《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
影响:①钳制思想,摧残文化 ②激化社会矛盾,不利于社会发展,不利于国家长治久安。
【思考】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焚书坑儒”产生的影响?
3.焚书坑儒,钳制思想
二、秦朝的暴政
1.陈胜、吴广起义
陈胜吴广起义示意图
今安徽宿州南
今北京密云西南
①时间
前209年
②地点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大泽乡,又称大泽乡起义
③性质
2.楚汉战争
①背景
陈胜、吴广首义后,天下云集响应,前207年刘邦进占咸阳,秦朝灭亡。为争夺政权,项羽、刘邦进行了四年的战争。
大泽乡起义旧址
涉故台
《史记》陈涉世家书影
南宋黄善夫家塾刊本影像
三、秦末农民起义与秦的速亡
②结果
刘邦战胜项羽,前202年,刘邦称帝,建立汉朝,定都长安。
楚汉战争示意图
今陕西汉中
今江苏徐州
今安徽灵璧
今安徽和县乌江镇
③成败之因
刘邦
约法三章,废秦苛法,善于用人,听取谏言,指挥得当,关中有稳固的根据地。
赏罚不明,烧杀掳掠,刚愎自用,不善用人,分封政策失当,缺乏稳固的根据地。
项羽
书项王庙壁
(明)王象春
三章既沛秦川雨,
入关又纵阿房炬,
汉王真龙项王虎。
玉玦三提王不语,
鼎上杯羹弃翁姥,
项王真龙汉王鼠。
垓下美人泣楚歌,
定陶美人泣楚舞,
真龙亦鼠虎亦鼠。
三、秦末农民起义与秦的速亡
2.楚汉战争
问题探究
严刑峻法;
赋税徭役;
残暴统治。
秦为何短命而亡?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贾谊《过秦论》
秦有天下,……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亟役万人,暴其威刑,竭其货贿,负锄梃谪戍之徒,圜视而合从,大呼而成群,时则有叛人而无叛吏,人怨于下而吏畏于上,天下相合,杀守劫令而并起。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
——柳宗元《封建论》
本课小结
结束分裂实现统一
统一符合国家、民族利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施行暴政短命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