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二节声音的特性——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高效课堂】学案(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章第二节声音的特性——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高效课堂】学案(人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8-26 23:15:06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高效课堂培优讲义
第2节 声音的特性
(
01
新课知识解析
)
(
知识点一:
音调
)
1. 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女高音”“男低音”中的“高”和“低”指的都是音调,一般来说,儿童发声的音调比成人高,女声比男声音调高。
2.物体振动得快,发声的音调就高;振动得慢,发声的音调就低.。
3.频率
(1)定义:物体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用字母f表示。
(2)物理意义: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
(3)单位:赫兹,简称赫,符号为Hz.如果一个物体在1s的时间内振动100次,它的频率就是100 Hz,即f=100 Hz。
(4)音调与声源振动频率的关系:频率决定声音的音调高低。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声音听起来越清脆;频率越低,音调越低,声音听起来越低沉。
(5)音调不同的声波波形图
4. 超声波与次声波
(1)声音:人能感受的声音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大约为20 Hz到20 000 Hz.物理学中把人类能听到的声叫做声音。
(2)次声波:频率低于 20 Hz的声叫做次声波。
(3)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叫做超声波。
注意:
(1)超声波和次声波人类都无法听到,但是有些动物可以听到。声音、超声波、次声波统称声。超声波和次声波也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超声波和次声波的传播也需要介质,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3)在相同条件下,超声波和次声波的传播速度与声音的传播速度相同。
5.人和一些动物的发声和听觉频率范围
(1)人和动物的听觉频率范围各不相同.不同人的听觉频率范围也是略有不同的,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年龄听觉频率范围也不同,所以听觉频率范围20~20000 Hz仅仅是理论上的。
(2)地震、海啸、台风、火山喷发等一般会伴有次声波的产生,很多动物都能听到,如狗和大象等。
(3)海豚、蝙蝠等能发出超声波,而大象可以发出次声波,它们可以用人类听不到的声音完成交流和捕食。
【典型例题】
(2023八上·杨浦期末)在进行管乐器的演奏过程中,当用手指堵住管上不同位置的孔时,就改变了振动部分空气柱的长度,从而改变了所产生的乐音的()
A.音色 B.音调 C.响度 D.振幅
【答案】B
(
知识点二:
响度
)【解析】用手堵住管住不同位置的气孔时,就改变了振动部分空气柱的长度,而改变空气柱的长度也就改变了气体振动的频率,气体振动的频率改变了,也就意味着发出的发出声音的音调发生了改变,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1.响度:也指声音的大小。物理学中,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平常我们说的“高声喧哗”低声细语”都是指响度。
2. 响度的影响因素:声音的响度与发声体振动的幅度有关.发声体振动的幅度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发声体振动的幅度越小,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小。除此之外,还跟人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3.振幅:物体振动的幅度,物体的振幅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物体的振幅越小,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小。
4.响度不同的声波波形图
5.减少声音分散的办法
(1)将手做成喇叭状或用喇叭形的传声筒喊话,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使处于喇叭前方的人听到的声音更响,也可以使声音传播得更远。
(2)利用管状物(如听诊器),也能减少声音分散,增强传声效果。
注意:减少声音分散的办法并不能使响度增加。
【典型例题】
(2023八上·宁强期末)如图所示为音乐家正在吹奏民族乐器唢呐的情形。下列关于唢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去掉唢呐前端的喇叭,会改变声音的响度
B.改变吹奏时的力度,主要是改变了声音的音调
C.吹奏时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主要改变了声音的响度
D.用钢琴和唢呐演奏同一个音符时,两种乐器发出的声音的音调不同
【答案】A
【解析】
A.唢呐前端的喇叭主要是使声音放大,改变声音的响度,A符合题意;
B.改变吹奏时的力度,空气柱的振幅会发生变化,主要是改变了声音的响度,B不符合题意;
C.吹奏时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空气柱的长短发生了变化,振动的频率改变了,主要改变了声音的音调,C不符合题意;
D.用钢琴和唢呐演奏同一个音符时,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是不同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
知识点


音色
)
1.音色:音色又叫音品,它反映声音的品质与特色。我们能区分不同人、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主要就是根据音色的不同。
2.影响音色的因素: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结构等因素有关,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同一发声体的结构发生变化,音色也将发生变化,可借此判断物体内部是否损坏。
3.音色不同的声波波形图(音色是否相同看波的形状是否相同)
4. 声音的三特性的比较
音调 响度 音色
定义 声音的高低 声音的强弱 声音的品质
影响因素 声源的频率,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声源的振幅,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声源的材料、结构等
例子 男高音、女高音、男低音、女低音 响度大:“震耳欲聋” 响度小:“轻声细语” 不同声源发出的声音,即使音调、响度相同,听起来也有差异
5.乐音和乐器
种类 实例 振动部位 提高音调的方法 增大响度的方法
打击乐器 鼓 鼓面 使鼓皮绷紧 用力敲
弦乐器 二胡 琴弦 使琴弦紧、短、细 用力拉
管乐器 长笛 管内空气柱 使振动的空气柱变短 用力吹
【典型例题】
(2023八上·离石期末)乡村的夏夜,常常听到青蛙“呱呱”的叫声,下列关于“呱呱”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它是由青蛙鸣囊振动产生的
B.它的传播需要介质
C.根据音调可以辨别它是青蛙的声音
D.关闭门窗是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它的干扰
【答案】C
【解析】A.青蛙的叫声是鸣囊振动产生的,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我们听到的蛙鸣是靠空气传播的,说明声音传播需要介质,B正确,不符合题意;
C.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我们是根据音色不同来辨别它是青蛙的声音,C错误,符合题意;
D.有效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条:①在声源处;②在传播过程中;③在人耳处。关闭门窗是在传播过程中控制蛙鸣的干扰,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
0
2
题型专场
)
题型一:声音特性的分辨
(2023八上·永吉期末)校鼓号队和合唱团奏唱了《天天向上》,其中陶笛声是由于   的振动而发出的,同学们的手指在演奏过程中,不停地变换位置,其实是在改变声音的   。
【答案】空气柱;音调
【解析】陶笛是由于空气柱的振动而发出的。
同学们的手指在演奏过程中,不停地变换位置,实际上是改变笛子内部空气柱的长度,从而改变空气柱振动的频率,改变声音的音调。
题型二:声音波形图
(2022八上·阳高期中)如图是敲击同一音叉时,示波器在相同设置下所显示的两列声波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的音调与乙的音调相同 B.甲的响度比乙的响度大
C.甲、乙的音色不相同 D.甲的振幅比乙的振幅大
【答案】C
【解析】由图可知,两幅图中音叉振动的快慢相同,因此音调相同;偏离原位置的程度不相同,因此响度不相同,甲偏离程度大,所以甲的响度大;两个波形相同,音色相同。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题型三:实验探究影响声音特性的因素
(2023八上·丹东期末)在学习“声现象”的知识时有以下几个实验:如图甲所示,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入盛有水的水槽中会看到“水花四溅”;如图乙,拨动同一把钢尺,在保证其振幅相同的情况下,改变其伸出桌边的长度,观察钢尺振动的快慢和发出声音的变化。
(1)图甲实验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水花的作用是   ;
(2)如图乙实验是在探究声音的音调跟   的关系;实验时发现,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越长,其振动发出声音的音调越   ;如果将乙图实验放在月球上进行,实验者   (填“能”或“不能”)听到声音的变化;
(3)如图丙中   (选填“a”或“b”)显示的声音属于噪声,可以看出噪声发声体的振动是   (选填“规则的”“无规则的”)。
【答案】(1)振动;放大音叉的振动
(2)频率;低;不能
(3)b;无规则的
【解析】(1)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入盛有水的水槽中会看到“水花四溅”,因此图甲实验说明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水花可以起到放大振动的作用,属于转换法的运用。
(2)由图乙可知,改变其伸出桌边的长度,钢尺振动的快慢不同,因此实验探究的是声音的音调跟频率的关系。
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越长时,钢尺就越不容易振动,其振动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
如果将乙图实验放在月球上进行,由于真空不能传声,实验者不能听到声音的变化。
(3)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对比丁图中的ab两图,不难看出:a图波形很有规律,属于乐音;b图杂乱无章属于噪声。
(
0
3
课堂小结
)
(
0
4
巩固提升
)
1.(2023八上·渠县期末)渠县某小区中设置了如图1所示不同颜色的传音筒,现在有三种声音分别从同一根金属管这边喇叭传到另一头的喇叭,如图2中的甲、乙、丙是三个声音在同一设置的示波器中显示的波形图,声音在金属管中传播的路径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个装置只利用了金属管来传播声音
B.甲丙声音的响度相同
C.甲声音的响度比乙声音的响度低
D.甲声音比乙声音的音调要高
【答案】B
【解析】
A.声音在传播过程中会通过两种介质传播,即金属管和管内空气,A不符合题意;
BC.从图2中波形图可知,甲、丙两声音振动的幅度相同,声音响度相同,乙声音的振幅小,响度小,B符合题意、C不符合题意;
D.由图2甲、乙的波形图知:甲、乙两声音在相同的时间里振动次数相同,所以甲声音与乙声音的音调相同,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2023八上·邹城期末)2021年12月9日1540“天宫课堂”第一课正式开讲,“太空教师”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广大青少年带了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授课活动并取得圆满成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飞船的太空舱内,三名宇航员不能直接对话
B.地球上的学生听到航天员的声音是靠声波传回地球的
C.航天员在出征仪式上进行说话发出声音是因为声带在振动
D.不少观众难以掩饰内心的激动引吭高歌,这里的“高”指的是音调高
【答案】C
【解析】
A.太空舱中有空气,声音可以通过空气传播,则在飞船的太空舱内,三名宇航员能直接对话,A不符合题意;
B.由于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所以地球上的学生听到航天员的声音是靠电磁波传回地球的,B不符合题意;
C.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航天员在出征仪式上进行说话发出声音是因为声带在振动,C符合题意;
D.不少观众难以掩饰内心的激动引吭高歌,这里的“高”指的是声音的强度即响度大,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3.(2023八上·秦淮期末)疫情期间,小华居家隔离,自学了声现象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打击乐器发声:以鼓为例,鼓皮绷得越紧,音调越高,反之,音调越低
B.弦乐器发声:材料一定时,弦越细、越短、越紧,音调越高,反之,音调越低
C.管乐器发声:空气柱越短、音调越高,反之,音调越低
D.人们利用超声波监测地震、台风、海啸、火山喷发等自然灾害,监测核爆炸
【答案】D
【解析】
A.击鼓时,鼓皮越紧,每秒内振动次数越多,声音的音调就越高,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当弦越细、越短、越紧,相同的力拨动它时,弦振动的越快,产生的音调越高,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空气柱越短,相同力量吹它时,空气柱振动的越快,音调越高,C正确,不符合题意;
D.人们利用次声波监测地震、海啸,监测核爆炸,D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4.(2023八上·江阴期末)2022年3月23日,“天宫课堂”第二课正式开讲,“太空教师”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王亚平和叶光富两名宇航员音色相同
B.奇妙的实验引得同学们高声喝彩,这里的“高”指的是音调高
C.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D.宇航员说话时声带振动的幅度越大,音调越高
【答案】C
【解析】
A.王亚平和叶光富两名宇航员的声带结构特点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A不符合题意;
B.奇妙的实验引起同学们高声喝彩,这里的“高”指的是声音大,即响度大,B不符合题意;
C.声音既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C符合题意;
D.宇航员说话时发出的声音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声带振动的幅度越大,响度越大。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5.(2023八上·衡山期末)超声波是人耳听不到的声音,它在技术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有关超声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超声波的频率很低,所以人听不到
B.超声波的传播距离很短,所以人听不到
C.电视机遥控器所发出的就是超声波
D.潜水艇常用超声波进行定位和测量
【答案】D
【解析】
A. 超声波就是由于它的频率高于人耳听力范围而得的,A不符合题意;
B. 利用超声波可以探测潜水艇的位置与深度,因此超声波传播的距离是比较长的,B不符合题意;
C. 电视机遥控器发出的是红外线,而不是超声波,C不符合题意;
D. 利用超声波可以探测潜水艇的位置与深度,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6.(2023八上·中山期末)如图,下列有关声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图甲中敲击鼓面,发现越用力鼓面上的泡沫颗粒跳动振幅越大,说明声音的响度与振动幅度有关
B.图丁中摩托车的消声器,是在传播过程减弱噪音
C.图丙中发声的扬声器外,烛焰晃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D.图乙中直尺伸出桌面,拨动时会发出声音,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答案】B
【解析】
A.敲击鼓面,看到鼓面上的泡沫颗粒跳动,越用力,听到声音越响,鼓面上的泡沫颗粒跳动振幅越大,说明声音的响度与振动幅度有关,A正确,不符合题意;
B.防治噪声可以从噪声的产生、传播、接收三个环节着手,摩托车的消声器是声源处减弱噪声,B错误,符合题意;
C.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发声的扬声器外,烛焰晃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直尺伸出桌面,拨动后,尺子振动,发出声音,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7.(2022八上·陵城期中)如图所示,是博物馆珍藏的古代青铜“鱼洗”,注入半盆水后,用双手搓把手,会发出嗡嗡声,盆内水花四溅。传说,众多“鱼洗”声能汇集成千军万马之势,曾吓退数十里外的敌军。这反映了我国古代高超的科学制器技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水花四溅”说明发声的“鱼洗”正在振动
B.当用力摩擦时,“鱼洗”振动频率变高,音调变高
C.“鱼洗”发出的声音只能靠盆中水传入人耳
D.众多“鱼洗”声汇集改变了声音的传播速度
【答案】A
【解析】
A.“鱼洗”发出的声音是由“鱼洗”的振动发出的,“水花四溅”说明发声的“鱼洗”正在振动,A符合题意;
B.当用力摩擦时,“鱼洗”振动的振幅变大,声音的响度变大,B不符合题意;
C.人能听到“鱼洗”发出的声音可以靠空气传入人耳的,C不符合题意;
D.众多“鱼洗”声汇集改变了声音的响度,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一般是不变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8.(2022八上·建昌期中)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响度来判断的
B.“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
C.“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D.“引吭高歌”“低声细语”里的“高”“低”指的是音调
【答案】B
【解析】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A不符合题意;
B.“隔墙有耳”,声源与人耳之间存在墙这种介质,说明固体也能传声,B符合题意;
C.“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响度大,C不符合题意;
D.“引吭高歌”“低声细语”里的“高”“低”指的声音的大小,即响度,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9.(2022八上·武冈期中)如图所示是探究声现象时常用的装置,用细线吊着一个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
(1)该实验是为了探究发声与   的关系。
(2)乒乓球在实验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实验中应用的实验法是   法。
(3)加大力度敲击音叉,会看到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变大,这表明声音的响度与发声体的   有关。
【答案】(1)振动
(2)转换
(3)振幅
【解析】
(1)乒乓球被弹开说明了发声的音叉在振动,所以该实验是为了探究发声与振动的关系。
(2)用轻质的乒乓球来放大音叉的振动,使现象更易于观察,这是转换法的应用,只是为了研究的方便。
(3)加大力度敲音叉,会发现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变大,声音的响度也变大,说明音叉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声音的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有关。
10.(2022八上·临淄期中)如图四幅图片是有关声现象的四个实验。
(1)如图甲所示,用一张硬塑料片先后快拨和慢拨木梳的齿(两次用的力一样大),听到两种不同的声音,请你据此现象提出一个物理问题:   ?
(2)如图乙所示,在探究声音的响度与发声体振幅的关系时,我们可以撒一些黄豆在鼓面上,通过黄豆跳起的高度来反应鼓面振幅的大小,这种物理方法叫    。
(3)如图丙所示,用抽气机抽气,听到振铃声越来越弱,最后几乎听不到铃声,由此现象可推理出:   。这种物理方法叫    。
(4)如图丁所示,将一把长钢尺(足够长)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若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然后用一样大的力拨动钢尺,细心的同学会发现声音的音调变    了(选填“高”或“低”)。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我们再也听不到钢尺振动的声音了,这是因为    。
【答案】(1)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什么关系
(2)转换法
(3)真空不能传声;科学推理法
(4)低;钢尺发声的频率低于20Hz,属次声波,人耳无法听到
【解析】
(1)用硬塑料片先后快拨和慢拨木梳的齿(两次用的力一样大),木梳的齿振动快慢不同(振动频率不同),听到两种音调不同的声音,根据这一现象提出的物理问题是: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什么关系?
(2)敲击鼓使其振动发声,鼓面振动较小,不宜观察,在鼓面放置一些黄豆,敲击鼓面,通过黄豆跳起的高度来反映鼓面振幅的大小,这种物理方法叫转换法。
(3)由实验现象可知,用抽气机抽气,听到振铃声越来越弱,最后几乎听不到铃声,根据空气越来越稀薄,听到声音越来越弱,进一步推理,若抽成真空,则听不到声音,故可推理出:真空不能传声;这种研究方法称为理想实验法或科学推理法。
(4)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然后用一样大的力拨动钢尺,此时钢尺振动变慢,频率变低,所以声音的音调变低;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我们再也听不到钢尺振动的声音了,这是因为钢尺发声的频率低于20Hz,属次声波,人耳无法听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高效课堂培优讲义
第2节 声音的特性
(
01
新课知识解析
)
(
知识点一:
音调
)
1. 声音的高低叫做 。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女高音”“男低音”中的“高”和“低”指的都是 ,一般来说,儿童发声的音调比成人高,女声比男声音调 。
2.物体振动得快,发声的音调就 ;振动得慢,发声的音调就 。
3.频率
(1)定义:物体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叫做 。用字母 表示。
(2)物理意义:描述物体振动 的物理量。
(3)单位: ,简称赫,符号为 .如果一个物体在1s的时间内振动100次,它的频率就是100 Hz,即f=100 Hz。
(4)音调与声源振动频率的关系:频率决定声音的音调高低。频率 ,音调越高,声音听起来越清脆;频率 ,音调越低,声音听起来越低沉。
(5)音调不同的声波波形图
4. 超声波与次声波
(1)声音:人能感受的声音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大约为 物理学中把人类能听到的声叫做声音。
(2)次声波:频率低于 20 Hz的声叫做 。
(3)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叫做 。
注意:
(1)超声波和次声波人类都无法听到,但是有些动物可以听到。声音、超声波、次声波统称声。超声波和次声波也是由物体 产生的。
(2)超声波和次声波的传播也需要介质,在 中不能传播。
(3)在相同条件下,超声波和次声波的传播速度与声音的传播速度 。
5.人和一些动物的发声和听觉频率范围
(1)人和动物的听觉频率范围各不相同.不同人的听觉频率范围也是略有不同的,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年龄听觉频率范围也不同,所以听觉频率范围20~20000 Hz仅仅是理论上的。
(2)地震、海啸、台风、火山喷发等一般会伴有次声波的产生,很多动物都能听到,如狗和大象等。
(3)海豚、蝙蝠等能发出超声波,而大象可以发出次声波,它们可以用人类听不到的声音完成交流和捕食。
【典型例题】
(2023八上·杨浦期末)在进行管乐器的演奏过程中,当用手指堵住管上不同位置的孔时,就改变了振动部分空气柱的长度,从而改变了所产生的乐音的()
A.音色 B.音调 C.响度 D.振幅
(
知识点二:
响度
)
1.响度:也指声音的 。物理学中,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平常我们说的“高声喧哗”低声细语”都是指响度。
2. 响度的影响因素:声音的响度与发声体振动的幅度有关.发声体振动的幅度越 ,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发声体振动的幅度越小,产生声音的响度越 。除此之外,还跟人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3.振幅:物体振动的幅度,物体的振幅越 ,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物体的振幅越 ,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小。
4.响度不同的声波波形图
5.减少声音分散的办法
(1)将手做成喇叭状或用喇叭形的传声筒喊话,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使处于喇叭前方的人听到的声音更响,也可以使声音传播得更远。
(2)利用管状物(如听诊器),也能减少声音分散,增强传声效果。
注意:减少声音分散的办法并不能使响度增加。
【典型例题】
(2023八上·宁强期末)如图所示为音乐家正在吹奏民族乐器唢呐的情形。下列关于唢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去掉唢呐前端的喇叭,会改变声音的响度
B.改变吹奏时的力度,主要是改变了声音的音调
C.吹奏时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主要改变了声音的响度
D.用钢琴和唢呐演奏同一个音符时,两种乐器发出的声音的音调不同
(
知识点


音色
)
1.音色:音色又叫音品,它反映声音的 。我们能区分不同人、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主要就是根据音色的不同。
2.影响音色的因素:音色与发声体的 等因素有关,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同一发声体的结构发生变化,音色也将发生变化,可借此判断物体内部是否损坏。
3.音色不同的声波波形图(音色是否相同看波的形状是否相同)
4. 声音的三特性的比较
音调 响度 音色
定义 声音的高低 声音的强弱 声音的品质
影响因素 声源的频率,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声源的振幅,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声源的材料、结构等
例子 男高音、女高音、男低音、女低音 响度大:“震耳欲聋” 响度小:“轻声细语” 不同声源发出的声音,即使音调、响度相同,听起来也有差异
5.乐音和乐器
种类 实例 振动部位 提高音调的方法 增大响度的方法
打击乐器 鼓 鼓面 使鼓皮绷紧 用力敲
弦乐器 二胡 琴弦 使琴弦紧、短、细 用力拉
管乐器 长笛 管内空气柱 使振动的空气柱变短 用力吹
【典型例题】
(2023八上·离石期末)乡村的夏夜,常常听到青蛙“呱呱”的叫声,下列关于“呱呱”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它是由青蛙鸣囊振动产生的
B.它的传播需要介质
C.根据音调可以辨别它是青蛙的声音
D.关闭门窗是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它的干扰
(
0
2
题型专场
)
题型一:声音特性的分辨
(2023八上·永吉期末)校鼓号队和合唱团奏唱了《天天向上》,其中陶笛声是由于   的振动而发出的,同学们的手指在演奏过程中,不停地变换位置,其实是在改变声音的   。
题型二:声音波形图
(2022八上·阳高期中)如图是敲击同一音叉时,示波器在相同设置下所显示的两列声波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的音调与乙的音调相同 B.甲的响度比乙的响度大
C.甲、乙的音色不相同 D.甲的振幅比乙的振幅大
题型三:实验探究影响声音特性的因素
(2023八上·丹东期末)在学习“声现象”的知识时有以下几个实验:如图甲所示,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入盛有水的水槽中会看到“水花四溅”;如图乙,拨动同一把钢尺,在保证其振幅相同的情况下,改变其伸出桌边的长度,观察钢尺振动的快慢和发出声音的变化。
(1)图甲实验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水花的作用是   ;
(2)如图乙实验是在探究声音的音调跟   的关系;实验时发现,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越长,其振动发出声音的音调越   ;如果将乙图实验放在月球上进行,实验者   (填“能”或“不能”)听到声音的变化;
(3)如图丙中   (选填“a”或“b”)显示的声音属于噪声,可以看出噪声发声体的振动是   (选填“规则的”“无规则的”)。
(
0
3
课堂小结
)
(
0
4
巩固提升
)
1.(2023八上·渠县期末)渠县某小区中设置了如图1所示不同颜色的传音筒,现在有三种声音分别从同一根金属管这边喇叭传到另一头的喇叭,如图2中的甲、乙、丙是三个声音在同一设置的示波器中显示的波形图,声音在金属管中传播的路径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个装置只利用了金属管来传播声音
B.甲丙声音的响度相同
C.甲声音的响度比乙声音的响度低
D.甲声音比乙声音的音调要高
2.(2023八上·邹城期末)2021年12月9日1540“天宫课堂”第一课正式开讲,“太空教师”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广大青少年带了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授课活动并取得圆满成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飞船的太空舱内,三名宇航员不能直接对话
B.地球上的学生听到航天员的声音是靠声波传回地球的
C.航天员在出征仪式上进行说话发出声音是因为声带在振动
D.不少观众难以掩饰内心的激动引吭高歌,这里的“高”指的是音调高
3.(2023八上·秦淮期末)疫情期间,小华居家隔离,自学了声现象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打击乐器发声:以鼓为例,鼓皮绷得越紧,音调越高,反之,音调越低
B.弦乐器发声:材料一定时,弦越细、越短、越紧,音调越高,反之,音调越低
C.管乐器发声:空气柱越短、音调越高,反之,音调越低
D.人们利用超声波监测地震、台风、海啸、火山喷发等自然灾害,监测核爆炸
4.(2023八上·江阴期末)2022年3月23日,“天宫课堂”第二课正式开讲,“太空教师”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王亚平和叶光富两名宇航员音色相同
B.奇妙的实验引得同学们高声喝彩,这里的“高”指的是音调高
C.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D.宇航员说话时声带振动的幅度越大,音调越高
5.(2023八上·衡山期末)超声波是人耳听不到的声音,它在技术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有关超声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超声波的频率很低,所以人听不到
B.超声波的传播距离很短,所以人听不到
C.电视机遥控器所发出的就是超声波
D.潜水艇常用超声波进行定位和测量
6.(2023八上·中山期末)如图,下列有关声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图甲中敲击鼓面,发现越用力鼓面上的泡沫颗粒跳动振幅越大,说明声音的响度与振动幅度有关
B.图丁中摩托车的消声器,是在传播过程减弱噪音
C.图丙中发声的扬声器外,烛焰晃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D.图乙中直尺伸出桌面,拨动时会发出声音,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7.(2022八上·陵城期中)如图所示,是博物馆珍藏的古代青铜“鱼洗”,注入半盆水后,用双手搓把手,会发出嗡嗡声,盆内水花四溅。传说,众多“鱼洗”声能汇集成千军万马之势,曾吓退数十里外的敌军。这反映了我国古代高超的科学制器技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水花四溅”说明发声的“鱼洗”正在振动
B.当用力摩擦时,“鱼洗”振动频率变高,音调变高
C.“鱼洗”发出的声音只能靠盆中水传入人耳
D.众多“鱼洗”声汇集改变了声音的传播速度
8.(2022八上·建昌期中)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响度来判断的
B.“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
C.“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D.“引吭高歌”“低声细语”里的“高”“低”指的是音调
9.(2022八上·武冈期中)如图所示是探究声现象时常用的装置,用细线吊着一个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
(1)该实验是为了探究发声与   的关系。
(2)乒乓球在实验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实验中应用的实验法是   法。
(3)加大力度敲击音叉,会看到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变大,这表明声音的响度与发声体的   有关。
10.(2022八上·临淄期中)如图四幅图片是有关声现象的四个实验。
(1)如图甲所示,用一张硬塑料片先后快拨和慢拨木梳的齿(两次用的力一样大),听到两种不同的声音,请你据此现象提出一个物理问题:   ?
(2)如图乙所示,在探究声音的响度与发声体振幅的关系时,我们可以撒一些黄豆在鼓面上,通过黄豆跳起的高度来反应鼓面振幅的大小,这种物理方法叫    。
(3)如图丙所示,用抽气机抽气,听到振铃声越来越弱,最后几乎听不到铃声,由此现象可推理出:   。这种物理方法叫    。
(4)如图丁所示,将一把长钢尺(足够长)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若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然后用一样大的力拨动钢尺,细心的同学会发现声音的音调变    了(选填“高”或“低”)。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我们再也听不到钢尺振动的声音了,这是因为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