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一号】2014-2015学年高中地理必修三(中图版):第三章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同步练习(4份)

文档属性

名称 【名师一号】2014-2015学年高中地理必修三(中图版):第三章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同步练习(4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4-12-06 22:06:51

文档简介

课堂即时练
高效课堂 活学活用
一、单项选择题
1.全球定位系统(GPS)是利用卫星网络来获得地面某点的经纬度和高程的系统,它最先是由________(国家)提出的。(  )
A.美国         B.德国
C.俄罗斯 D.英国
答案 A
2.全球定位系统建立的最初目的是为了满足________需要。(  )
A.测量 B.军事
C.农业 D.交通
答案 B
3.全球定位系统的3个组成部分不包括(  )
A.空间部分 B.地面监控部分
C.用户设备部分 D.卫星发射系统
答案 D
4.奇瑞“东方之子”05款汽车的导航面板用到的技术是(  )
A.彩信 B.遥感
C.对讲机 D.GPS
答案 D
2012年12月27日,我国自行研制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空间信号接口控制文件正式版正式公布。北斗导航系统是与现有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的全球卫星定位与通信系统,致力于向全球用户提供高质量的无源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据此回答5~6题。
5.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能够完成的任务是(  )
A.分析地震灾害损失 B.获得森林分布信息
C.探明矿产资源储量 D.短信通讯服务
6.我国建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意义在于(  )
①巩固国防,维护国家安全 ②提高应对灾害能力
③发展国家经济 ④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5~6.解析 第5题,由材料可知我国北斗导航系统是与现有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的全球卫星定位与通信系统,因此具有短信通讯服务。分析地震灾害损失属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获得森林分布信息和探明矿产资源储量都属于遥感的功能。第6题,北斗卫星导航可以为军事、灾害救援提供定位、导航服务,利于我国经济发展和维护国家国防安全。同时,建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也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创新能力,提高我国在高科技领域的影响力。
答案 5.D 6.D
7.在沙漠中迷路时,可用哪种方式获知自己所处的具体位置信息(  )
A.指南针 B.GPS设备
C.政区图 D.地形图
解析 GPS的具体应用是本题考查的主要目的,GPS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但其应用时都是利用了GPS的导航、定位功能,GPS可以进行准确的定位,即可以确定具备GPS接收机所在地的经度、纬度、高度等位置信息。
答案 B
8.有的渔民使用GPS技术寻找鱼群,如果渔业生产普遍引用这一技术,则(  )
A.可以使渔获量持续增长
B.可能导致过度捕捞
C.大幅度增加渔业生产成本
D.促进渔业生产,加大渔业资源的开发利用
答案 B
9.关于全球定位系统在交通运输中的作用,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车辆跟踪 B.合理分配车辆
C.降低能耗 D.提高营运成本
答案 D
二、综合题
10.阅读材料,结合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国家测绘局表示,2005年珠峰测量在技术和精度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把传统的测量技术和当代先进的GPS技术结合起来,把测量的数据进行了加工处理,最后互为参考,互相通过权重的分配得出精确的数据,应该说比1975年在技术上是上了一个很大的档次,精度比1975年提高了一个数量级,最新公布的精度是正负0.21米的岩石面高。
(1)此次公布的珠峰高度为________米。
(2)珠峰所在的喜马拉雅山隆起是________板块与________板块相碰撞的结果。
(3)此次利用GPS技术对珠峰进行测量,须同时收到________颗以上卫星的信号才能正常进行,而GPS卫星的分布排列决定了在测量时至少可以收到________颗卫星的信号,为测量的进行提供了保障。
解析 本题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GPS在测量中的应用。题目以珠峰测量为素材,旨在了解GPS的具体应用。
答案 (1)8844.43
(2)亚欧 印度洋
(3)3 4
课堂即时练
高效课堂 活学活用
一、单项选择题
1.遥感的核心装置是(  )
A.遥感平台       B.电磁波信号
C.传感器 D.卫星
答案 C
2.传感器接收的信息是(  )
A.图像信息 B.电磁波信息
C.质量信息 D.速度信息
答案 B
3.在遥感图像中,能够如实反映地物颜色特征的是(  )
A.黑白影像 B.彩色影像
C.真彩色影像 D.假彩色影像
答案 C
2013年中国正式成为北极理事会永久观察员国。开展对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对促进中国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下图为北极地区冰雪覆盖范围及变化预测示意图。读图,回答4~5题。
4.影响北极地区冰雪覆盖范围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沿岸暖流加强 B.全球气候变暖
C.极昼天数较多 D.太阳辐射增强
5.监测北极冰川面积变化,主要应用的技术手段是(  )
A.遥感技术 B.全球定位系统
C.照相技术 D.扫描技术
4~5.解析 第4题,由图可知,北极地区冰雪范围呈逐渐缩小的趋势,这与目前全球气候变暖密切相关。第5题,遥感技术具有实时监测、瞬时成像的功能,主要用于面状地物分布的监测。
答案 4.B 5.A
受气候影响,我国北方部分河流易发生流凌现象。水务部门利用卫星遥感和实地察看,密切关注凌情变化,以防止凌汛的发生。(流凌:河流封冻前后,冰块和河水一起流动的现象)。据此回答6~8题。
6.利用卫星遥感监测流凌的原理为(  )
A.利用太阳辐射
B.利用地面辐射
C.利用物体辐射或反射的电磁波特性不同
D.利用探照设备
7.河流发生凌汛现象的条件是(  )
A.结冰期长
B.河流由高纬流向低纬
C.有结冰期
D.河流有结冰期且由低纬流向高纬
8.在可见光区,结冰的河流与不结冰的河流相比(  )
A.反射率低 B.吸收率高
C.反射率高 D.不确定
6~8.解析 遥感工作的原理是利用地物辐射或反射的电磁波特性不同来工作。凌汛发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河流有结冰期;二、河流自低纬流向高纬。河水结成冰之后,冰的反射率大于水,因此吸收率降低。
答案 6.C 7.D 8.C
我国是世界上受台风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加强台风的监测和预报是减轻台风灾害的主要措施。据此回答9~10题。
9.我国中央电视台新闻节目后的天气预报中的云图是(  )
A.航空影像 B.地面照片
C.卫星遥感图像 D.航天飞机遥感影像
10.从卫星云图上,能清晰地看到台风的中心位置及其移动方向。卫星云图的获取来自(  )
A.遥感技术 B.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C.GPS技术 D.图书资料
9~10.解析 我国天气预报的影像资料主要是气象卫星拍摄的。对台风的监测和预报主要利用气象卫星风云一号。卫星云图的获取来自遥感技术。
答案 9.C 10.A
二、综合题
11.如图反映了“雪地、沙漠、湿地、小麦的反射光谱曲线”。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可见光的波段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图中可以看出,不同的地物在同一波段其反射率不同。同一地物在不同的波段其反射率也不同,这是在照片上判读各种地物的基础。例如,利用0.4—0.5微米波段的照片,可以把____________与其他地物区分开;利用0.5—0.6微米波段的照片可以把沙漠与小麦、湿地区分开;利用0.7—0.9微米波段的照片可以把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区分开。
解析 地物的光谱特性是遥感技术的重要理论依据。不同的地物对同一波段电磁波的反射率是不同的;即使相同的物体,在不同的波段其反射率也不同,这样我们可以根据它们各自的光谱特性,选择最佳波段、最佳摄影季节和摄影时间的照片进行判读。雪地的反射能力很强,其反射光谱与太阳辐射光谱很相似,在0.4—0.5微米波段,有一个强反射峰值,反射率几乎是100%。随着波长的增长,反射率逐渐降低,在近红外波段变成了选择性吸收体,这种特性是所有地物中独一无二的。在0.7—0.9微米波段,小麦的反射率是几类地物中最大的,这是绿色植物共同的特征。而湿地反射率很低,由此可以把小麦与湿地区分开来。
答案 (1)0.4—0.76微米
(2)雪地 小麦 湿地
课堂即时练
高效课堂 活学活用
一、单项选择题
1.地理信息系统(  )
A.是主要记录地理事物的计算机系统
B.具有空间分析能力,没有动态预测能力
C.就是地图绘图系统的别称
D.是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
答案 D
2.地理信息系统的简要程序是(  )
A.信息源→数据处理→数据库→空间分析→表达
B.信息源→空间分析→数据处理→数据库→表达
C.信息源→空间分析→数据库→数据处理→表达
D.信息源→数据库→数据处理→空间分析→表达
答案 A
3.如果想查询离你最近的一家书店在哪里,这属于地理信息系统可以解决的四类问题中的(  )
A.与分布、位置有关的基本问题
B.趋势分析
C.模式问题
D.模拟问题
答案 A
4.在抗击“甲型H1N1”中,地理信息系统起到了重要作用。将确诊病人和疑似病人在系统中标定位置后,可以(  )
A.提供查询,对潜在的传染区进行预测,帮助有关部门制定相应的预防策略
B.进行模拟,分析传染途径,减轻病人痛苦
C.进行统计,监测各地的防控工作的进展情况
D.分析病毒结构
答案 A
5.在防汛抗洪中,如果想知道上游地区的降水能否形成洪峰以及洪峰将于何时到达,这属于GIS功能中的(  )
A.设计最短路线
B.城市规划
C.评估损失
D.动态模拟
答案 D
6.通过地图、遥感图像、野外考察等获得的数据在GIS技术程序中属于(  )
A.数据处理       B.信息源
C.数据库 D.表达
答案 B
二、综合题
7.根据枸杞产量与气候条件的关系,把宁夏划为枸杞的适宜、次适宜和不适宜种植区,从而为枸杞种植的合理布局提供了参考依据。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说明该地区主要的生态问题。
(2) 对宁夏枸杞种植区进行规划,所采用的主要地理信息技术手段是________。
答案 (1)土地沙漠化、土壤盐碱化等。
(2) GIS
课堂即时练
高效课堂 活学活用
一、单项选择题
1.“数字地球”即(  )
A.数字化、信息化的虚拟地球
B.用数字度量半径、体积、质量等的地球
C.用经纬网描述的地球
D.“数字城市”和“数字校园”
答案 A
2.数字地球的最大特征与依据是(  )
A.虚拟现实技术      B.摄影技术
C.航天技术 D.航空技术
答案 A
3.下列情形,利用数字地球不能实现的是(  )
A.掌握各地的治安状况
B.掌握作物病虫害及生长状况
C.模拟环境变化对频危物种的影响
D.时装设计
答案 D
4.数字地球在城市管理中的作用有(  )
A.通过GIS分析犯罪模式和犯罪频率,合理分配警力资源
B.利用GIS能把交通状况及时发给驾驶员,但无法帮助驾驶员找出最佳行车路线
C.对城市的火灾无法及时跟踪
D.无法处理地下管线爆裂等突发事件
答案 A
5.数字地球可以使普通百姓(  )
①周游世界各地 ②接受远程教育 ③进行网上购物 ④网上求医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答案 B
6.“数字地球”的核心技术包括(  )
①遥感技术 ②地理信息系统 ③全球定位系统 ④现代通信技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 A
二、综合题
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温州制鞋业发达,企业为了了解世界鞋业新潮流,过去派人去国外购买正宗皮鞋作为参考资料,既耗资又耗时。目前他们利用国际互联网,很快得到许多新款鞋样的彩色照片,为设计新潮鞋子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料。
材料二 中午12点,一位正在进餐的美国人的手机铃声响了,数字显示说明他所拥有的一些股票已达到他预先规定的卖出价,他立即键入“出售”命令,这些股票马上由网络交给他的代理人出售。
(1)国际互联网的使用,“缩小”了____________,“缩短”了______________,使我们生活的世界成为一个______________性的____________村。
(2)国际互联网上蕴藏着巨大的______________,被视为企业发展的巨大____________。
(3)材料中提到,目前温州制鞋业开展______________,促进了经济发展。
(4)当前世界信息领域发展最快、作用最大、影响最广、公众关注程度最高的通信网络是____________,它是______________的具体体现。
(5)1993年,美国政府首先提出了“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计划,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电子信息通信以________________为核心。
(6)现在,当意大利鞋商于2012年9月20日上午9:30,将新设计的皮鞋款式传送到Internet,那么,温州的厂家将于北京时间____________月____________日________时收到新鞋款式的照片资料。
解析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信息高速公路和国际互联网这部分内容的掌握程度。可结合课本知识回答。
答案 (1)空间 时间 同时 地球
(2)商机 助推器
(3)电子商务
(4)国际互联网(Internet) 信息高速公路
(5)信息高速公路 计算机应用
(6)9 20 1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