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 学年上学期 九年级开学考 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 分钟 总分:100 分
注意事项: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及姓名,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
考生必须把所有的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选项框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选项框,不要填涂和勾划无关选项。其他试题用黑色碳素笔作答,答案不要超出给 定的答题框。
考生必须按规定的方法和要求答题,不按要求答题所造成的后果由本人自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诗歌默写。(每题一分,共 33 分)
,月是故乡明。
寂寂江山摇落处, !
一封朝奏九重天, 。
槲叶落山路, 。
鸟下绿芜秦苑夕, 。
,夜吟应觉月光寒。
,燕儿舞,蝶儿忙。
爱上层楼, 。
浊酒一杯家万里, 。
,西北望,射天狼。
马作的卢飞快, 。
四面歌残终破楚, 。
莫听穿林打叶声, 。
杏花疏影里, 。
一轮秋影转金波, 。
一抹晚烟荒戍垒, 。
,不知贻阿谁!
瀚海阑干百丈冰, 。
何处望神州? 。
人生自古谁无死? 。
伤心秦汉经行处, 。
饿死真吾志, 。
已知泉路近, 。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 ?
官船来往乱如麻, 。
《月夜忆舍弟》诗中似是概括叙述,实为触景生情,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图景,渲染了浓重悲凉的气氛的句子是: , 。
《长沙过贾谊宅》诗中写诗人独自寻觅在斜阳之下的荒草寒林间,四野无人,渲染出一片萧条冷落、荒寒孤寂的日暮秋景图的句子是: , 。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诗中借物寓情,情景完美统一的句子是: , 。
《商山早行》诗中把早行情景写得历历在目,称得上“意象俱足”的佳句是: , 。
《咸阳城东楼》现在常用于比喻重大事件发生前的紧张气氛的千古名句是: , 。
《无题》诗中赞美献身事业、奉献不止的精神的句子是: , 。
《行香子》词中描写词人乘着温和的春风,兴趣正浓地信步漫游村庄,欣赏着春天的风光,表现词人喜爱农村景色的句子是: , 。
《丑奴儿· 书博山道中壁》词中表现了作者历尽世事艰难,满腔愁苦却无从说起的复杂况味的句子
是: , 。
二.诗歌赏析。(4 分)
行路难(其一)
[唐]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两首诗都用到了用典,分别有什么作用?(4 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三.阅读理解(18 分)
( 一) 说明文阅读( 9 分)
“ 不假思索” 的肌肉记忆
① 我们都知道记忆的功能是由大脑完成的,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当人们需要记忆一些必须由身体参与的技能和运动时, 除了通过大脑进行记忆之外, 肌肉自身也会自觉启动记忆功能。
② 肌肉记忆虽然听起来很陌生, 但在生活中却相当常见。用筷子、骑自行车、跳舞、做体操、演奏乐器等等,无一不需要肌肉记忆的配合。就拿弹钢琴来说,有时候一首曲子弹到一半,突然想不起后面的谱子了,这时候无论你怎么绞尽脑汁地回忆,都没有任何进展。但是,如果你能从头开始,再弹一遍曲子,很可能到卡壳的地方就自然而然地顺下去了,这就是你身体的肌肉记忆在起作用。
③ 再比如打羽毛球,所有人都可以用大脑记住一系列规则和技巧,但在实际操作中,一个没有经过训练的普通人可能和林丹打得一样好吗?
④ 林丹之所以成为“ 超级丹”,不是因为他脑子里羽毛球理论记得比任何人都熟, 而是因为他的肌肉在大量的练习中熟记了各种球的应对模式,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自动给出反应。其实不难理解,当外界刺激出现时,如果完全要靠大脑支配身体肌肉,需要的时间较长,而肌肉依靠自身的记忆支配身体就要快得多了。如果你恶作剧突然偷袭一位武木高手,即使这位高手是你的亲人,你也千万不要以为他会对你手下留情,因为身体的反应绝对要快过大脑,当他后悔时,你可能已经被打 残了。“ 不假思索” 就是肌肉记忆的真实写照。
⑤ 事实上,肌肉记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而这个过程和普通记忆一样,也起源于大脑。当我们的身体学习某种新的技能时,大脑就会激活身体上所有需要配合的运动单元来帮助我们完成一系列的动作。
⑥ 一旦我们的肌肉纤维从大脑处获得了移动的信号,它们便会开始反馈信息。当我们做出某种动作时,肌肉、肌腱以及关节中的“传感器”便会持续不断地将身体当前的空间位置反馈到我们的中央神经系统当中, 以便肌肉得到下一步行动的信息。
⑦ 这一过程是从大脑到肌肉的一个持续不停的反馈循环,久而久之,我们的大脑会创建一条穿过中央神经系统的路径,从此,肌肉的动作也就不再需要一次次通过大脑的指示,而是可以自动进行了。这些一次次经过的路径也就变成了所谓的肌肉记忆。
⑧ 从肌肉记忆的原理中我们不难看出, 想要构建肌肉记忆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动作重复的数量。在刚开始学习某种技能或运动项目时,我们还是需要通过大脑来控制身体协调的,只有在一次次的大脑和肌肉反馈循环之后, 才能构建出便捷的路径, 形成肌内记忆。
⑨ 肌肉记忆有个特点, 那就是形成以后便很难忘记了, 即使我们很长一段时间不再重复那些动作,肌肉记忆也会潜藏在我们的身体中,一旦需要使用就会被再次激活,其效率远比新学者的效率高得多。比如,专业的运动员即使中断训练长达 20 年,当其再次重新训练时, 所需要的时间也比那些新手要短至少 40%。
⑩ 一般来说,记忆花费的时间长,遗忘所需要的时间也就越长,而肌肉记忆是在长期的重复练习中形成的, 因此遗忘得慢也是理所当然喽。
肌肉记忆为什么可以“ 不假思索” ? ( 3 分)
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 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 2 分)
下面这段文字介绍了一种利用肌肉记忆原理发明的新技术。如果你想用它为上文锦上添花,你会把它放在文章的开头部分还是结尾部分? 为什么? ( 2 分)
美国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名叫“ 移动音乐触觉”的技术,你只需要戴上一款特殊的无指手套,把手放在琴键上, 这副手套通过蓝牙与-台笔记本或是手机连接, 科学家设计的计算机程序会将音符转换成震动,并刺激手指移动到正确的位置上敲击琴键。而在这期间,你完全可以背英语单词或者看部新上映的电影。实验证明,这期间背诵单词的效率与正常情况下没有任何区别。
你和小明一起去游泳,他虽然学过,但已经好几年没下过水了,有些犹豫。请你结合文章相关内容, 鼓励他大胆游泳。( 2 分)
( 二) 散文阅读( 9 分)
① 有没有人告诉你, 下雪了?
第一个告诉你下雪的人
② 大片大片的雪花, 像白色的羽毛从天空飘然落下。霎时间, 山峦、田野、村庄、小路都陷入白色的忧郁。
③ 可是对于孩子,这白色永远是快乐的。那是一场罕见的大雪,一夜之间就把村庄包装成了童话世界。童话世界里怎么少得了我们这些可爱的小精灵呢!
④ 清晨起来,房门已经被大雪封住了,母亲正拿着一把小铁锹从门缝处一点一点把雪挖开,慢慢开辟出一条小路来。我和妹妹也陆续穿好了棉袄棉鞋,戴上了帽子手套,跑到院子里和母亲一起 “ 扫雪”,那是最愉悦的劳动。与其说是在帮母亲,不如说是在给母亲添乱,母亲前脚刚扫出来的小道,我们打闹着,又把雪扬得到处都是.可是母亲并不恼,笑呵呵地看着我们,任凭我们在纯洁 的雪里“ 胡作非为” 。
⑤ 树上、房顶、鸡舍、草棚, 闪着亮晶晶的银光, 在与红目的交相辉映中分外妖娆。
⑥ 妹妹欢快地跳着,和我一起堆雪人. 我们用瓶盖做眼睛,用红辣椒做鼻子, 而我总怕小雪人会冷,心疼地把自己脖子上的红围巾摘下来给它围上。一会儿,我们的新伙伴就伫立在庭院里,真是可爱极了!这时, 母亲已经做好了早饭, 开个门缝对着我们高嘁: “ 吃饭啦… … 吃饭啦… … ” 我和妹妹好像都没有听见, 磨磨蹭蹭谁也不愿意回屋。广阔苍穹,母亲是见证这份快乐的唯一观众,望着她的两个白雪公主, 母亲的微笑是甜的。
⑦ 洁白的雪花舞动着我童年的快乐,也翩飞着我少年的轻狂。初三那年寒假,我和同学们约好去县城的书店买些参考书,早上临出门时母亲就叮嘱我穿那件厚一点的棉衣,可是少女的我是爱美的, 怎么能把自己变成臃肿的面包 没想到从县城回来时就下起了大雪, 汽车晚点了两个多小时,当我背着书包又冷又饿走回家时,看见母亲像一座白色的雕像立在门口,睫毛上沾满了霜白,每眨一下眼睛似乎都能发出吧嗒吧嗒的声响。那天我吃饱喝足就有了精神,母亲却病倒了,高烧 40 ℃ 。至今我都不知道母亲那天在家门口迎着风雪, 望着我回来的方向站了多久。
⑧ 多年以后, 我也成为一位母亲。我的孩子和我一样热爱这北方的大雪。
⑨ 春节,我带着孩子回老家。当我们像雪花一样从远方匆匆赶来,哒哒的马蹄声溅起一地飞雪, 朵朵如花。那一天, 村庄如故, 母亲却白发如雪。
⑩ 年迈的母亲依然站在自家的门口张望着、等待着。仿佛这几十年来,一直站在这里, 从未离开过。母亲这几天一直念叨着:“ 要下大雪了,也不知道通不通车。”母亲是不看天气预报的,但每一次比天气预报还要准确。慢慢我才知道, 原来是母亲的老寒腿, 每次下雪前都会疼。
母亲的一生几乎都是在劳动中度过的。夏天她忙着菜国子、庄稼地; 冬闲时她忙着给人做衣服补贴家用。东北的冬天天寒地冻,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们家住的是简阳, 茅草房, 虽然 窗户外面钉上了塑料布,门上也安上了棉布帘, 但墙壁上还是会结霜 , 四处透风。 母亲长时间坐在靠南墙的缝纫机旁做活,两条腿不知不觉中就得了风湿病。母亲腿疼是从来不对我们说的,粗心的我们 怎么会知道母亲的腿病这般严重!
雪花落在村庄, 落在四野, 也落在我隐隐作痛的心里。
这个世界因为有雪, 风景如此美丽, 空气如此清新, 步子变得轻快, 灵魂得到了洗涤。雪, 如母亲的爱,时刻安抚我这颗烦躁的心,让我活得简单快乐,就像一朵雪花吹开了另一朵雪花的春天 。
传说, 第一个告诉你下雪的人是最爱你的人。我相信这个美丽的传说, 因为母亲就是最好的例子。电话嘀铃铃响了,是母亲在叮嘱我,要下雪了,记得多穿点儿衣服— — 母亲的老寒腿又在播送天气预报了。我诺诺地应着, 却透过那场即将到来的雪, 看到了母亲的疼痛。
如果可以, 我多愿意让自己变成一贴温暖的膏药, 贴在她所有疼痛的关节。
( 选自 文苑· 经典美文 2017 年第 2 期, 有删改)
本文写了母亲的哪几次“ 等待” 请简要概括。 ( 3 分)
结合语境, 品味下列句子, 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 4 分)
⑴ 可是母亲并不恼, 笑呵呵地看着我们, 任凭我们在纯洁的雪里“ 胡作非为”。( 句中的加点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
⑵ 至今我都不知道母亲那天在家门口迎着风雪,望着我回来的方向站了多久。( 这句话表现了“ 我此时怎样的心理 )
有人说第⑾ 段不可或缺, 也有人说纯属多余, 你的看法如何 请说明理由。( 2 分)
四.名著(5 分)
请写出《艾青诗选》中你印象最深的两部作品及原因。( 2 分)
请将下列表格中的内容填充完整。(3 分)
第十三回急先锋东郭争功青面兽北京斗武第十七回花和尚单打二龙山 ①“急先锋”是小说中 ②“青面兽”是小说中 ③“花和尚”是小说中 (人名)的绰号。(人名)的绰号。(人名)的绰号。
青面兽双夺宝珠寺
五.作文(40 分)
题目:这次,我没有
要求:①先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 字左右。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心中的味道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 字左右。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云子中学长丰学校2023——2024学年上学期
九年级开学考 语文答案
一.诗歌默写。(每题一分,共33分)
1.露从今夜白
2.怜君何事到天涯
3.夕贬潮州路八千
4.枳花明驿墙
5.蝉鸣黄叶汉宫秋
6.晓镜但愁云鬓改
7.正莺儿啼
8.为赋新词强说愁
9.燕然未勒归无计
10.会挽雕弓如满月
11.弓如霹雳弦惊
12.八年风味徒思浙
13.何妨吟啸且徐行
14.吹笛到天明
15.飞镜又重磨
16.半竿斜日旧关城
17.羹饭一时熟
18.愁云惨淡万里凝
19.满眼风光北固楼
20.留取丹心照汗青
21.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22.梦中行采薇
23.欲别故乡难
24.当时奢侈今何处
25.全仗你抬声价
26.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27.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28.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29.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30.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3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32.倚东风,豪兴徜徉。
33.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二.诗歌赏析。(4分)
34.两首诗都用到了用典,分别有什么作用?(4分)
行路难诗中借用了姜尚垂钓在碧溪,伊尹梦舟过日边等典故,寄寓了诗人梦想自己有朝一日也能像古人那样为统治者重用,建立伟业的愿望。(2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用典(闻笛赋.烂柯人)。写自己归来的感触:老友已逝,只有无尽的怀念之情,人事全非,自己恍若隔世之人,无限悲痛怅惘之情油然而生。(2分)
三.阅读理解(18分)
(一)说明文阅读(9分)
35.肌肉从大脑处获得移动信号,便开始反馈信息。(1分)在一次次的大脑和肌肉反馈循环之后,就能构建出便捷的路径,形成肌肉记忆。(1分)从此肌肉的动作可以自动进行,不再需要大脑的指示。(3分)(意思对即可。共3分)
36.逻辑顺序(1分) 先举例说明肌肉记忆在生活中很常见,再说明肌肉已忆“不假思索”的原理,最后说明肌肉记忆“形成后很难遗忘”的特点。(1分)(意思对即可。共2分)
37.(共2分)
示例一:放在文章开头部分。用最新的研究成果引出说明对象,(1分)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1分)
示例二:放在文章结尾部分。说明科学家的不断探索会赋予肌肉记忆越来越多的不可思议的功能,(1分)让人感受到科学的无穷魅力。(1分)
38.示例:小明,别怕!你学过游泳,肌肉是有记忆功能的,形成以后很难忘记。你下水游几分钟就能找回熟悉的感觉,快来试试吧。(结合文章内容,1分;用鼓励的语气,1分。共2分)
(二)散文阅读(9分)
39. (1)母亲做好早饭,等待“我,和妹妹吃饭;
(2)母亲在家门口迎着风雪等候迟归的“我”;
(3)年迈的母亲张望.等待春节回家的“我"。
40.(1)“胡作非为”本是贬义词.放在此处却生动地写出“我"和妹妹的淘气。以及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嬉戏的快乐;同时表现出母亲的温柔及对“我”和妹妹的宠爱。
(2)表现了“我”的内疚和自责.以及对母亲的爱心存感恩
41.示例1:我认为第 11 段不可或缺,理由:这一段交代了母亲得风湿病的原因.表现了母亲的勤劳,丰富了母亲的形象,为下文进一步抒情作铺垫。
示例2:我认为第 11 段纯属多余,理由:第11 段主要表现母亲的勤劳.与全文表现母爱的主旨关系不大,且“雪"贯穿全文,第⑩段最后一句写“雪",而第 12 段紧承“雪"来写。表达更加顺畅.
四.名著(5分)
42.(共2分)任选两部(1分),理由(1分)言之有理即可。
如:《大堰河——我的保姆》(诗集)
《我爱这土地》(诗集)
《北方》(诗集)1
《他死在第二次》
《向太阳》(长诗)
《旷野》(诗集)
《反法西斯》(诗集)
《吴满有》(长诗)
《黎明的通知》(诗集)
《愿春天早点来》(诗集)
《雪里钻》(诗集)
《献给乡村的诗》(诗集)
《走向胜利》(诗集)
《欢呼集》(诗集)
《宝石的红星》(诗集)
43.每空1分,共3分。
①“急先锋”是索超
②“青面兽”是杨志
③“花和尚”是鲁智深
五.作文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