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
毕业升学(部分市县)真题精选(五)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一、[湖南中方县]积累与运用。(40 分)
1.请按书法要求写出黄庭坚作品《清平乐》的前三句。(4 分)
书写要求:(1)注意从右至左顶格写;(2)字距要比行距小;(3)字的大小要基本一致;(4)两边留的空白大致相等;(5)还要注意符合竖幅书法版面的审美特点。
2.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2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拼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和稀泥(huò) 掺和(huo) B.哀思(shī) 徘徊(huái)
C.暂时(zhàn) 抽噎(yán) D.念叨(diao) 坚劲(jìng)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无误的是( )。
A.通宵 板栗 畏俱 书籍 B.惆怅 惊皇 鞭炮 轿车
C.帐篷 严峻 依偎 远眺 D.代款 军阀 绞刑 彻底
(3)下列画线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风格看,李白的诗飘逸豪放,杜甫的诗沉郁顿挫,各有千秋。
B.篮球赛输了,不应该怨天尤人,而应该吸取教训,提高技艺。
C.中华民族历史悠久,许多的名胜古迹令人流连忘返。
D.看了这个幽默喜剧,他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
(4)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弈秋,通国之善弈者。(全国) B.穷则变,变则通。(不受阻塞)
C.道旁之李(道理、道德) D.博学多通(通晓,明白)
(5)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
B.“咯咯哩咕,”公鸡叫道:“他活该,咯咯哩咕,他扯过我的鸡冠!”
C.小战士拨弄着火柴,口里小声地数着:“一二、三、四……”
D.如果你想知道汤姆的其他故事,就去读一读《汤姆·索亚历险记》这本书吧。
(6)下列年龄的说法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是( )
①花甲之年②及笄之年 ③耄之年 不惑之年 ⑤弱冠之年
A.④③⑤①② B.②⑤④①③ C.③④⑤② D.④③①②⑤
(7)诗词朗诵大会上,主持人想请你明诵一首能表现对生活、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的诗或词,你认为下面最恰当的一首是( )。
A.曹植的《七步诗》
B.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
C.苏轼的《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8)在下列语段处补充句子,最恰当的一组是( )。
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了,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以至于变化气质;,譬如漫游十里面归。虽珍奇满目,徒惹得眼花缭乱,空手而归。,如暴发户炫耀家产,以多为贵。这在治学方面是自欺欺人,在做人方面是趣味低劣。
①多读如果彻底 ②少读如果彻底 ③多读而不求甚解 ④少读而不求甚解⑤世间许多人读书只为装点门面 ⑥世间许多读书人只为装点门面
A.①④⑥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②③⑤
3.根据诗词内容和你的积累填空。(12 分)
(1)我爱读名著。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中,我最喜欢的是《 》,作者是
,我能说出其中的一个故事名: ;外国名著中,我最喜欢的是《 》,著中的主人公是: ,其性格特点是:
。
(2)看到右边的图片,我想到了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 》。这首诗最能体现诗人依依不舍之情的诗句是: , 。
(3)书法、武术、中医、 被称为我国的四大国粹。我知道的古代著名的书法家是 ,他的作品的特点是 。
二、[山东高密]阅读与欣赏。(30 分)
父爱陷阱
①那年,他随父亲去狩猎,不慎掉进陷阱。突如其来的一阵黑暗,使他无法适应。他拼命挣扎,拼命呼喊父亲,但是这一切都是徒劳的。他清楚,不久前,父亲出猎时,耳朵受了伤,一直没康复。他所有的呼喊,父亲可能真的听不到。
②可是,他居然看见井口边,父亲正在伸头探望。他喜出望外,挥动双手,大声地喊着:“爹,我在这儿!爹,我在这儿!"父亲还是没听见。也许是陷阱内的光线太暗,父亲看了一会儿,没发现他,就转身离开了。那一刻,他急得哭了。
③他沿着井壁走了一周,没发现任何能攀援的地方,要想离开陷所,凭他的能力,
亲能早点再找到这里,并能发现他。 几乎是不可能的。他绝望地坐在地上,等待救援。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他期待着又
④井下昏暗潮湿,坐在井底,他感到了阵阵寒意。更精糕的是,他感觉肚子前所未有地饥饿。父亲一时找不到他,可能回村里喊教兵了。他意识到,即使父亲能以最快的速度赶回来,也需要两天的时间,那么,他能坚持两天吗 而他现在唯一能做的,只有耐心地等待。
⑤周边非常安静,他知道,夜幕开始降临了。忽然,他听到一阵寒高窣窣的声音,好像是井边的草丛在响,可能是危险动物向井边靠近了。他无法想象,即使是一只常见的獾子,跟他同时窝在一个陷阱内,后果也难以接受。更何况在森林里,危险的动物不计其数。
⑥他提起警觉,掏出那把猎刀,作好了随时跟动物拼命的准备。幸运的是那声音一会儿又消失了--动物可能转个方向离开了。他松了一口气,再次坐到地上。
⑦没多久,因意向他袭来,他闭上了眼睛。忽然那声音再次响起,他重新提高了警惕。他意识到,在井内比在任何地方都危险,他没有退路,他必须时刻保持清醒。但是坚持不了多久,他又松懈了,只有听到井口的声音,他才又振作起来。
⑧如果父亲真的不来,那么,他将永远被困在井内。对于他来说,等待或许才是最危险的。想到这里,他再次站起来,沿着井壁寻找出路。他发现,井壁其实都是些松软的泥土,他掏出猎刀,在井壁上挖出阶梯,挖一步,向上爬一步。他相信,只要他能坚持住,不久就可以爬出陷阱。
⑨他终于成功了!当他爬到井口时,黎明的霞光正照射过来,明亮而美丽。他几乎耗尽了所有力气,一屁股坐在草地上。
⑩突然,他一跃而起,好像踩上了毒蛇一般--他发现了父亲!父亲竟然就站在一棵大树后面,静静地看着他,身边的草丛凌乱不堪。那一刻,他几乎气晕了--父亲竟然一直守在井口,任由他在井内痛苦地挣扎。他没想到父亲竟然如此冷漠绝情。
父亲满脸憔悴,看到他,显得非常兴奋,赶忙跑过来拥抱他。
他一把将父亲推开,气急败坏地说:“我没有你这个见死不救的父亲!”
父亲伸出的手僵住了,愣了愣,显得很愧疚。父亲说:“对不起。”
他说,“你知道,我在井里多么期盼着你来救我;而你,竟然就一直守在井口看着我痛苦。”
父亲说:“我知道你掉入陷阱,但是,我也知道,凭你的能力,能顺利爬出陷阱。因为井壁的土质很松软,只要有把猎刀就能顺利爬出来,而你身上就有一把猎刀。整个晚上,我守在井口,一步不敢离开,因为随时会有动物靠近陷阱。为了提醒你,我不得不用脚踩草丛,制造声音,幸运的是,昨天晚上一直没有任何动物出现。我知道,你习惯了等待救助,但是,更多的情况下,你等不到救援,你必须学会自救!这便是我挖这口陷阱的初衷。”
他的双眼湿润了,他理解了父亲的苦心。他扑进父亲怀里,说:“爹,对不起!”父亲拥抱着他,开心地笑了。
那年,他才十三岁,却一夜间成熟得像个老猎人。
1.从“不慎掉进陷阱”到“爬到井口”,“他”经历了一个艰难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请根据提示用小标题的形式简要概括。(4 分)
( )→等待救援→( )
2.文中说,第二天早晨父亲已是“满脸惟悴”,结合故事情节说说父亲“满脸憔悴”是因为( )。(多选,4分)
A.父亲出猎时,耳朵受了伤,一直没有康复。
B.父亲守在陷阱边一直都没有离开,整夜无眠。
C.父亲保持十分的警惕,不断脚踩草丛提醒孩子有动物靠近陷阱。
D.父亲整夜都在担心孩子能否做出自救的决定,并进行自救。
3.文中画“ ”的部分,文章前面有多次的暗示,请找出三处,并在文中用“ ”标出。(6分)
4.“夜深了,他不再指望父亲能来救他。”这句话适宜放在第 自然段和第
自然段之间,起到了 的作用。(3分)
5.文中画“ ”的句子运用了 描写,起到的作用是 。(4 分)
6.下列对文章题目“父爱陷阱”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4 分)
A.题目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也提醒我们有时候会陷入最亲近的人设置的陷阱中却不自知。
B.父亲挖陷阱的目的是让孩子克服依赖思想,培养他自强自立的精神。
C.父亲挖陷阱的初衷是让孩子学会自救,这是对儿子一种深沆的爱。
D.父亲对儿子的爱的表达方式是严格的,教育方式也是独特的。
7.文中父亲用为儿子设置陷阱的方式,以培养他的自救能力。你赞同这种教育方式吗 结合文章内容和生活实际,说说你的看法。(5分)
三、[吉林长春]习作。(30分)
校园里有一棵大树,像一把绿伞,让我们在树下休息片刻。再次静静地打开记忆之门,把六年的光阴重新回放,你一定会心潮澎湃。
那么,来,就让我们以“遗憾”或“得意”为题,写一篇习作,用心,用情,用你的智慧记录六年中最让你的心灵受震动的、发生在你身上的一件事。
毕业升学(部分市县)真题精选(五)答案
一、1.春归何处 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2.(1)A(2)C(3)D(4)C(5)B(6)B(7)C(8)D
3.(1)略(2)黄鹤楼送孟浩然之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3)京剧 示例:赵孟颊 运笔自然,点画圆润多姿,具有行书的笔意;结构严谨端庄,平正宽绰;整体上显得秀丽柔美,稳健大方
二、1.向父亲呼救 设法自救
2.B C D
3.(任意三处)他听到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好像是井边的草丛在响,可能是危险动物向井边靠近了。
忽然那声音再次响起,他重新提高了警惕。
只有听到井口的声音,他才又振作起来。
父亲竟然就站在一棵大树后面,静静地看着他,身边的草丛凌乱不堪。
4.⑦ ⑧ 承上启下(过渡)
5.环境 衬托他从陷阱中爬出来的轻松喜悦的心情
6.A
7.示例:我赞成这种方式,因为儿子不可能每次遇见困难都能等到救援,他必须学会自救才能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三、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