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1、小金买了一杯330mL的珍珠奶茶,为了测量奶茶中“珍珠”占了多少体积,小金拿1个500mL的烧杯,3个100mL的量筒。先将珍珠奶茶全部倒入烧杯中,再把烧杯里的奶茶全部倒入三个量筒中,直到液体全部倒完,结果如图所示,则“珍珠”的体积约为( )
A.260cm3 B.70cm3 C.170cm3 D.240cm3
例2、小科用量筒量取液体时,操作如下:量筒放平稳,面对刻度,仰视液体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20毫升,倾倒出一部分液体,又俯视液体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8毫升。小科倒出液体的体积为( )
A.等于12毫升 B.小于12毫升 C.大于12毫升 D.无法判断
例3、塑料盒不能沉入水中。为了测量它的体积,某同学采用了如图所示的方法(绳子体积忽略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塑料盒的体积是1cm3
B.没有步骤A和C也能测出塑料盒体积
C.根据C和D可以测出塑料盒的体积
D.塑料盒浸没深度的大小对测量结果有影响
例4、有三只量筒,量程和最小刻度如下:
甲 乙 丙
量程(mL) 100 50 10
最小刻度(mL) 2 1 0.5
现要一次性尽可能准确地量取15毫升酒精,最好选用哪只量筒( )
A.甲 B.乙 C.丙 D.甲乙均可
例5、实验室用排水法测量形状不规则的小石块体积时,老师总是强调先要在量筒中加入“适量的水”。
(1)“适量”是指能用排水法测量出小石块体积的水量范围,其中最多水量是指小石块放入量筒后,会使液面上升到最大刻度线处的水量;最少水量是指小石块放入量筒后,量筒内的液面满足 ________的水量。
(2)现有 100 毫升的量筒,用排水法测出体积为 15 立方厘米的形状不规则的小 石块,需加入“适量的水”的体积合适是 _____。
A.5 毫升 B.50 毫升 C.80 毫升 D.95 毫升
1.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小明正确读出液体的体积80毫升,然后倒出部分液体后,采用仰视读数,读出液体的体积为55毫升,则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 )
A.小于25毫升 B.等于 25 毫升 C.大于 25 毫升 D.都有可能
2.如图所示,一个饮料瓶装有大半瓶水,用刻度尺测量出水的深度为h1,然后将该瓶倒置,水面到瓶底的高度为h2,若再用三角板和刻度尺配合,测量底的直径为D,那么,该瓶的容积大约为( )
A.πD2(h1+h2) B.πD2(h1+h2)
C.πD2(h1+h2) D.2πD2(h1+h2)
3.下列是用量筒量取液体的一些操作,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向量筒内倾倒液体,当液体接近刻度时,改用滴管向量筒内滴加液体
B.当量筒放置在较低的桌面上,不便于观察读数时,把量筒举起
C.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D.首先要选一个量程合适的量筒,把它放在平稳的桌面上,并使量筒的刻度线正对自己
4.小明咳嗽就医后,医生建议使用止咳药水每次20毫升,一日三次。在量取20毫升止咳药水时,小明视线如图,则实际所量取药水可能是( )
A.19毫升 B.20毫升 C.21毫升 D.22毫升
5.用量筒测量热水瓶软木塞的体积时,某同学记录了以下几组数据:①用天平称得软木塞的质量m;②量筒内盛水时的读数;③把铁块放入量筒内水中时的读数;④把铁块和软木塞捆在一起放入水中的量筒读数,其中多余的是( )
A.① B.①② C.①③ D.①②③
6.小金买了一杯330mL的珍珠奶茶,为了测量奶茶中“珍珠”占了多少体积,小金拿1个500mL的烧杯,3个100mL的量筒。先将珍珠奶茶全部倒入烧杯中,再把烧杯里的奶茶全部倒入三个量筒中,直到液体全部倒完,结果如图所示,则“珍珠”的体积约为( )
A.260cm3 B.70cm3 C.170cm3 D.240cm3
7.量取液体时,某学生俯视量筒,读数为50mL,将液体倒出一部分后,仰视量筒,读数为30mL,则该同学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为 ( )
A.大于20mL B.小于20mL C.等于20mL D.无法确定
8.有甲、乙、丙三种量筒,它的测量范围和最小刻度分别为甲:500毫升,10毫升;乙:100毫升,1毫升;丙:50毫升,1毫升。现要量取42ml水,应选择上述哪一种量筒进行测量( )
A.甲 B.乙 C.丙 D.都可以
1.石蜡不会沉入水中。为了测量石蜡的体积,小科采用了如图所示的测量方法,下列关于该实验过程叙述错误的是( )
A.此实验过程测得石蜡的体积是
B.此实验过程也可以测得铁块的体积是
C.此实验过程也可以测得石蜡和铁块的总体积是
D.此实验过程只需要乙、丁两步就可以测得石蜡的体积
2.用排水法测量一小石块的体积,量筒平稳放置,若测量水的体积时仰视,测量水和石块总体积时俯视,这样得到石块的体积为10立方厘米,则石块的实际体积( )
A.大于10立方厘米 B.小于10立方厘米 C.等于10立方厘米 D.无法确定
3.下列关于“量筒、量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都有“零刻度” B.都需要水平放置
C.刻度线都是均匀的 D.测量20mL水,量筒液面一定比量杯高
4.下列有关实验仪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测量物体长度时,选择最小刻度越小越好 B.量筒、刻度尺都无零刻度
C.刻度尺、量筒、量杯、温度计刻度均匀 D.用体温计不能测冰水或沸水温度
5.测量一枚大头针的体积,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求出一枚大头针的体积V
②将一捆大头针放入水中,读数记为
③向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数记为
④数清大头针的枚数
下列步骤排序正确的是( )
A.②③④① B.③②④① C.②③①④ D.③②①④
6.学习了量筒的使用后,小科同学想测一块空心“乐高积木”的实际体积,做了如下实验。
步骤1: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做好标记1;
步骤2:用针将乐高积木压入烧杯的水中,静止后做好标记2;
步骤3:将水平放置的量筒中放入500毫升的水。
步骤4:将烧杯中的乐高积木小心取出(积木不沾水)。
步骤5:_____;读出量筒内剩余水的体积。
(1)请将步骤5填写完整 。
(2)小科同学测量积木的体积为 厘米3。
(3)小明指出了小科用的量筒量程太大,会引起较大误差。你有什么方法来减小误差?
答: 。
答案及解析
例1、B
【解析】由题图可知,奶茶中液体的体积为
奶茶的总体积为330mL,因此奶茶中的“珍珠”的体积为
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例2、C解:仰视液体,看到的读数偏小,但量取的实际液体偏大,由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20mL实际比20mL大;
俯视液体,看到的读数偏大,但量取的实际体积正好偏小,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8mL,实际小于8mL;
所以倒出的体积大于12mL。
故选:C。
例3、C
【解析】ABC.在量筒中倒入适量水,并将金属环浸没在水中,读出水的体积V1=54mL,再用金属环和塑料盒一块浸没水中,读出总体积V2=60mL,则塑料盒的体积
V=V2-V1=60mL-54mL=6mL=6cm3
据此分析,测量塑料盒的体积只需要C和D两个步骤,故C正确,AB错误;
D.塑料盒的体积等于金属环和塑料盒的总体积和金属环的体积之差,塑料盒浸没深度的大小对测量结果没有影响,故D错误。
例4、B
【解析】因为要一次量取酒精,因此丙量筒不符合要求;最大测量值为100mL和50mL的量筒都可以使用,考虑到要尽可能精确的量取,量筒的分度值越小越精确,因此要选用量程为0-50mL,分度值为1mL的量筒较合适。
例5、(1)石块能全部浸没(2)B,C
【解析】(1)根据量筒内水的“适量”的含义分析解答;
(2)石块和水的体积之和不能大于100mL,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1)“适量”是指能用排水法测量出小石块体积的水量范围,其中最多水量是指小石块放入量筒后,会使液面上升到最大刻度线处的水量;最少水量是指小石块放入量筒后,量筒内的液面满足石块能全部浸没的水量。
(2)5毫升水体积太小,不能将15立方厘米的石块浸没,故A错误;
50mL+15mL=65mL,50mL+15mL=95mL,二者都小于100mL,故B、C正确;
95mL+15mL=110mL>100mL,故D错误。
1.A
【解析】倒出的液体体积是倒出前的体积减去倒出后的体积,倒出后仰视读数会使读数偏小,那么实际的体积就比55毫升大,所以80毫升减去一个比实际体积小的数结果是25毫升,则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小于25毫升。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A解:瓶子的底面直径为D,则底面积S=πr2;
根据左图可知,水的体积为V水=Sh水h1;
根据右图可知,空白部分的体积:V空=Sh空h2;
则瓶子的容积V=V水+V空h1+h2(h1+h2)。
故选:A。
3.B
【解析】A. 向量筒内倾倒液体,当液体接近刻度时,改用滴管向量筒内滴加液体,故A正确不合题意;
B.当量筒放置在较低的桌面上,不便于观察读数时,应该下蹲,视线与凹形液面的最低处相平,故B错误符合题意;
C.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故C正确不合题意;
D.首先要选一个量程合适的量筒,把它放在平稳桌面上,并使量筒的刻度线正对自己,故D正确不合题意。
4.A
【解析】用量筒量取液体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笥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仰视读量筒内液体体积,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小;俯视读数液体体积比实际偏大;故用量筒量取20毫升药水时,读数时视线俯视,导致读数偏大,则实际所量取药水小于20毫升,故A符合题意。
5.B
【解析】实验步骤中测软木塞的体积时,由于软木块漂浮在水面上,要使软木塞浸入水中可采用重物助沉法进行,但不需要单独测量水的体积,只需先测出水和重物的体积,再测出水、重物、软木塞的总体积,就能算出软木塞的体积,水的体积不需要测出,测软木塞的质量也是多余的,故①②多余,故B符合题意。
6.B解:由图知,奶茶中液体的体积为260mL,
已知总体积为330mL,
所以“珍珠”的体积为330mL﹣260mL=70mL。
故选:B。
7.B解:量筒量取液体时,某学生俯视量筒,读数为50mL,实际读数应该小于50mL,将液体倒出一部分后,仰视量筒,读数为30mL,实际读数应该大于30mL,则该同学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应该小于50mL﹣30mL=20mL,故B正确,ACD错误。
故应选:B。
8.C
【解析】选择测量工具时,要求量程要大于被测的物理量,但是稍大即可,这样分度值会更小,测量会更精确,据此分析判断。
三个量筒的量程都大于45mL,但是50毫升最小,且分度值也最小,所以测量最精确,故C正确,而A、B、D错误。
1.C
【解析】A.由图乙丁可知,石蜡的体积 V=V2-V1=59cm3-54cm3=5cm3
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图甲乙可知,铁块的体积 V铁=54cm3-50cm3=4cm3
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由甲丁可知,石蜡和铁块的总体积是 V总=59cm3-50cm3=9cm3
故C错误,符合题意;
D.悬重法测石蜡的体积,具体做法是:在量筒中倒入适量水,并将铁块浸没在水中,读出水面的刻度V1,再用铁块将石蜡坠入水中,读出水面的刻度V2,则石蜡的体积 V=V2-V1
据此分析,测量石蜡的体积只需要乙和丁两次测量,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2.B
【解析】在放小石块前仰视液面,示数为V1,其读数会比实际偏小,放入小石块后俯视液面,示数为V2,读数比实际偏大,则测量的体积 V=V2-V1
因为V1偏小、V2偏大,故V偏大,这样得到石块的体积为10立方厘米,故小石块的实际体积小于10立方厘米,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3.B
【解析】A、量筒和量杯没有0刻度,因此选项错误;
B、“量筒、量杯”量取时需要水平放置,否则读数不准确,选项正确;
C、量筒的上下口径相同,因此刻度均匀;量杯上下口径不同,因此刻度不均匀。量杯越往上,口径越粗,同样的体积,上升的高度就越小,因此刻度越紧密,下面的刻度则越稀疏。所以量杯刻度是不均匀的。选项错误;
D.测量20mL水时,根据不同量程的量筒和量杯则液面高度不同,因此量筒液面不一定比量杯高,选项错误;
故选:B。
4.D
【解析】A.根据不同的测量要求选用不同的刻度尺,并不是刻度尺的最小刻度越小越好,故A错误。
B.体温计、量筒无零刻度,刻度尺有零刻度线,故B错误。
C.刻度尺、量筒的刻度均匀,量杯刻度不均匀,故C错误。
D.人体温度的变化在35℃到42℃之间,所以体温计的刻度是35℃到42℃,用体温计不能测冰水或沸水温度,故D正确。
故选D。
5.B
【解析】测量一枚大头针的体积的步骤:③向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数记为;②将一捆大头针放入水中,读数记为;④数清大头针的枚数;①求出一枚大头针的体积V。
6.解:(1)向烧杯中所添加水的体积就等于积木的体积,通过量筒两次的示数之差可以求出,所以步骤5为将量筒中的水缓缓倒入烧杯中,直至液面到达标记2;
(2)积木的体积为500cm3﹣400cm3=100cm3;
(3)小明指出了小科用的量筒量程数值太大,会引起较大误差,可以选用量程较小,分度值较小的量筒。
故答案为:(1)将量筒中的水缓缓倒入烧杯中,直至液面到达标记2;
(2)100;
(3)选用量程较小,分度值较小的量筒。
2023-2024学年上学期浙教版科学七年级“冲刺重高”讲义(五)
体积的测量
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