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纲要(上)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教学设计
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指导思想:2017版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以立德树人作为历史课程的根本任务;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为目标。本课设计时将侧重于唯物史观的培养,注重让学生通过对本阶段思想文化基本史实的掌握,进一步理解“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这个基本原理。理论依据: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蕴含高中历史课程性质重新定位的价值取向,体现了高中管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虽然不能“占领”课堂,但是要起到充分的引导作用。教师在课堂的引导作用很重要,不能弃引留导,更不能只引不导。本课的教学设计力图通过对“美”的感悟这条线索的铺设,将学生的对文化之美的认识与历史时空连接在一起,反复铺垫“美”与时空的联系,从而突破唯物史观的知识构建。通过“情景—探究—感悟”的教学模式,可以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潜移默化的融入课堂,更好的完成教学内容并且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
课标要求: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思想文化领域的新成就。具体目标:1、了解儒、佛、道的思想特点及社会地位的变化。(素养目标:时空观念)2、通过鉴赏和分析文学艺术作品,了解这一时期文学艺术的变化特征,认识社会变迁对艺术的影响作用。(素养目标:唯物史观、历史解释)3、梳理这一时期的科技成就,并通过材料分析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认识到传统思想对科技发展的重要影响。(素养目标:唯物史观)4、总结文化新成就,并认识这一时期中外交流的历史意义,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素养目标: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三国至隋唐的文化成就的表现及所反映出的社会背景。难点:通过思想文化发展和变迁的社会条件学会使用唯物史观的哲学原理。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资源 漫画图片 历史图片 文字材料 多媒体(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探究法、课堂讲授与教材阅读相结合、引导以及课堂情境创设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引读 在课前给学生印发“读史·小报”,引导学生拓展阅读。让学生梳理本课的时间线索。 阅读教材及小报等拓展资料,思考问题。 拓展阅读,激发学生兴趣,学生通过阅读以及时间轴梳理,初步了解本课框架。
一、导入:何以为美? 探讨“美”是什么。(可以发散来看,先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再将焦点落实到魏晋时期的“美”)引入魏晋时期的材料,构建历史时空情境。(面对同样的社会环境,也会存在不同的社会意识,在魏晋时期,有人选择长生之方、登仙之术,也有人选择西方极乐,来世安稳,当然还会有其他不同的选择。比如有些人,身负才华却选择避世,有的通过艺术来宣泄内心的情感。此处可以略微讲述一下魏晋玄学。魏晋300年,个体的自我意识在秩序解体的痛苦中觉醒。书法和绘画也从旨在教化转向对个体情感与多元价值的表达。) 学生自由讨论,美是什么。 激发学生兴趣,便于构建本课的历史情境。
二、美从何而来?引入唯物史观 提出问题:魏晋的审美是怎么来的?(美,来自时代——引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利用表格,进一步引出问题:引导学生用唯物史观的方法分析,为什么魏晋时期独尊的儒学地位会受到挑战?(社会环境的变化使得儒学不适应社会的精神需求,因此给了佛教、道家发展的空间。)素养培养:从文学艺术领域看唯物史观——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我们通过儒佛道思想的发展,雕像、书法、绘画作品的品评,能够看出,文学艺术作品,是能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时的社会背景的。这就告诉我们另外一句话,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素养提升:以唐诗为例,探讨诗词背后所折射出的社会时代特征。(李白的诗风开朗奔放、刚健清新,反映了这时的唐朝国力强盛、文化开放的社会背景。杜甫的诗风平实浅进,讽喻诗作大量涌现,反映了唐朝的社会弊端日益暴露。李商隐诗风凝重沉郁,反映了唐朝由盛转衰。) 阅读教材、材料,完成表格,思考问题。通过品评魏晋及唐的艺术品,用掌握的魏晋及隋唐时期的时代特征,进一步落实“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这一主题。 培养学生从教材及图文资料读取信息的能力。尤其是结合史实社会环境与思想文化之间存在的内在逻辑关系,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和唯物史观等核心素养。
三、审时代之美提升唯物史观 鉴赏分析(彩绘捧手仕女俑)插入视频进一步理解大唐的强盛与自信。完成表格,掌握魏晋时期中国的科技成就。(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大部分与农业有关,或者为农业服务,通过探讨中国古代的科技特征,也能反映出唯物史观。) 审美是每个人的本能,在审美中融入核心素养,可以使枯燥的哲学观点变得生动有趣,通过设置情境,能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
四、美的历程中外文化交流 简单梳理中外文化交流的内容。 梳理基础知识 自主学习,掌握基础知识。
五、课堂小结 小结:李泽厚《美的历程》“美之所以不是一般的形式,而是所谓‘有意义的形式’,正在于它是积淀了社会内容的自然形式。” 审美升华及基础知识的课堂小结 对本课进行系统小结。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课的时间跨度大,是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的阶段,更是中国古代文化史上多元繁荣的一个阶段。从内容角度来说,内容杂但难度小,单纯梳理和展示都可以完成,但是单纯的知识堆砌枯燥也不能达到核心素养的落实。所以,我将本课设计成为主题探究课,更多侧重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这一主题的理解。本课试图通过“感悟文化之美”这条线索展开,让学生在审美的过程中,对文学艺术品的鉴赏,来协助完成教学目标,并落实唯物史观。但这种审美鉴赏存在一定的难度,也可能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学设计目的是想层层铺垫:引出主题——分析主题——运用主题,为了完成这一目标可能会涉及到过本课多的要素,略显杂乱堆砌。而且为了烘托主题,在基础知识的处理上就会略显单薄,需要在正式授课之前辅之以学案进行基础落实。在课件设计上,呈现出表里两个主题。表主题是“感悟文化之美”,内主题是“唯物史观”。两个主题相互配合,用表主题牵引线索,带动气氛,而达到落实内主题的目的。这种做法,会使学生上课时的难度有所增加。而且为了服务于主题,还需要老师进行大量的背景介绍以及情境引导,尤其本课以魏晋之美进行切入,学生对这部分历史背景并不熟悉,也给教学带了了难度。 关于主题式教学,情境教学时课堂问题、情境、主题的设计,如何能做到既可以调动学生兴趣,寓教于乐,又能够落实基础,升华教学目标,是一个需要持续探索的话题,我也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做出新的尝试,希望能够呈现更多有趣、有料的课堂。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