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课件(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课件(2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8-25 10:33: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课程标准:通过北魏孝文帝改革,初步理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


西晋




北朝
南朝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回顾已学
东晋
十六国
前秦
东魏
北齐
西魏
北周
北魏
淝水之战

蜀 吴
一、金戈铁马战淝水
阅读教材93、94页,
完成下面表格内容。
淝水之战示意图
时间
作战双方
兵力对比
特点
结果
383年
前秦VS东晋
87万 VS 8万
以少胜多
前秦失败
01
02
03
材料一:以吾之众旅(军人),投鞭(马鞭)于江,足断其流。
——《晋书》
材料二:见部阵整齐,将士精锐,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木,皆类人形……有惧色。 ——《晋书》
材料三:余众弃甲宵遁(连夜逃跑),闻风声鹤唳,皆以为王师已至。
——《晋书》
风声鹤唳
草木皆兵
投鞭断流
透过成语看淝水之战
一、金戈铁马战淝水
材料四:(淝水之战后)前秦这个由各个民族各个势力组成的马赛克般的政权,瞬间瓦解。
——《中华的崩溃与扩大:
魏晋南北朝》
影响:前秦很快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
一、金戈铁马战淝水
思考:苻坚拥有八十多万兵力却不能战胜东晋,这是为什么?
材料五:苻融哭着对苻坚说出自己最大的心事:鲜卑人、羌人、羯人布满在长安附近一带,他们都是前秦的仇敌,大军一旦南下,关中会发生极大危险。 ——王仲荤《魏晋南北朝史》
材料六:出师前,苻坚自恃兵多势强,号称自己百万大军,投鞭于江,足断其流。 ——部编版七上《中国历史》
前秦民族矛盾尖锐
苻坚骄傲轻敌
材料七:东晋团结一致,从容应对,以8万精兵应战,在淝水与前秦军前锋隔岸对峙。 ——部编版七上《中国历史》
东晋团结一致
二、汉化改革促发展
建立时间:
民族:
都城:
统一时间:
统一意义:
4世纪后期(386年)
鲜卑族(拓跋部)
平城(山西大同)
439年
结束了十六国以来
分裂割据的局面
1、北魏的建立与统一
386年,拓跋珪趁前秦四分五裂之际建立代国。
398年,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迁都平城。
二、汉化改革促发展
2、北魏的社会背景
鲜卑族 汉族
生产方式
社会形态
生活方式
政治制度
以游牧为主
以农耕为主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逐水草而居
定居
比较欠缺
较为完备
完成表格,根据表格,你能得出什么信息?
鲜卑的经济文化落后
二、汉化改革促发展
2、北魏的社会背景
民族(胡汉)矛盾尖锐
材料八:北魏建国至孝文帝执政前近一百年间,北魏境内以汉族人民为主体的各族人民起义多达八十余次。
——张泽威、朱大渭《魏晋南北朝农民战争史料汇编》
据材料八,你能得出什么信息?
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实行汉化政策。
二、汉化改革促发展
人物 目的 措施
孝文帝(拓跋宏)
加强对北方的控制,学习汉族先进文化
迁都洛阳(494年)
阅读教材P95,填充表格内容。
3、孝文帝改革概况
北魏孝文帝即位时才五岁,由祖母冯太后临朝听政。冯太后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推动了民族融合。孝文帝深受其影响,冯太后死后,他继续推行改革。
二、汉化改革促发展
4、孝文帝为何要迁都洛阳?
材料九:(平城春天)野无青草,
“饿死衢[qú]路,无人收识”。
——《魏书·高祖纪》
受到北方柔然的威胁和骚扰
经济落后,粮食供应困难
材料十:……平城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治,信为甚难。
——《魏书·任城王传》
平城保守势力的阻挠
加强对北方的控制,学习汉族先进文化。
二、汉化改革促发展
5、了解汉化措施
材料十一:“今欲断诸北语(鲜卑语),
一丛正音
(汉语)。”
——《北史
·魏咸阳王禧传》
图片资料
改穿汉服
改说汉语
二、汉化改革促发展
5、了解汉化措施
鲜卑姓 改为汉姓 鲜卑姓 改为汉姓
拓跋 元 步六孤 陆
拔拔 长孙 贺兰 贺
达奚 奚 独孤 刘
乙旃(zhan) 叔孙 勿扭于 于
丘穆陵 穆 尉迟 尉
改用汉姓
二、汉化改革促发展
5、了解汉化措施
材料十二:孝文帝择中原大姓(汉族贵族)子女作后宫,并分别为五个皇弟娶中原大姓女子为王妃,很多鲜卑公主也嫁给汉族高门。 ——《从平城到洛阳》
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
影响: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二、汉化改革促发展
孝文帝改革与商鞅变法对比
商鞅变法 孝文帝改革
目的
作用
成功的原因 启示 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
加强对北方的控制
学习汉族先进文化
秦国国力大增,提高军队战斗力,
为秦统一全国奠定基础
促进了民族交融
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坚持改革
统治者的大力支持
任何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的,要有抵御阻力的勇气
三、民族交融新变化
胡床
椅子
方凳
北方少数民族《耕耙图》
汉人《牧马图》
汉人胡食画像砖
汉族妇女蒸馍烙饼图
穿裤褶服的南朝汉族乐队
生产生活:
少数民族向汉族学习农业技艺;
汉族向少数民族学习畜牧经验,
学习和接受食物、服装、用具等
农业生产
饮食
服装、生活
三、民族交融新变化
北魏拓碑
政治制度:沿袭汉族传统,实行君主专制制度
三、民族交融新变化
汉人演奏少数民族乐器图
《敕勒歌》鲜卑语译成汉语
胡旋舞
思想文化:
少数民族学习汉族文化;
汉族学习少数民族乐舞。
三、民族交融新变化
材料十三:当时(北魏)所谓胡人汉人,大抵以胡化汉化而不以胡种汉种为分别,即文化之关系较重而种族之关系较轻,所谓有教无类是也。 —史学大家陈寅恪先生
民族心理:胡汉关系淡薄,民族隔阂与偏见逐渐减少
根据材料并结合教材95页思考,你能从中得出什么信息?
材料十四: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
——陈寅恪《李唐氏族推测之后记》
三、民族交融新变化
1、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根据材料并结合教材96页思考: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有何影响?
材料十五:北朝的强盛来自……变替的“胡化”和“汉化”……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 ,并构成了……通向重振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
——摘自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三、民族交融新变化
2、为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