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教学设计-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教学设计-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8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8-25 20:56: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教学设计
一、教学分析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为《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11课。对于本单元,《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要求:通过了解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认识这一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等方面的新变化;通过了解辽夏金元诸政权的建立、发展和相关制度建设,认识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辽宋夏金元是继三国两晋南北朝之后又一个北方少数民族活跃的时期,民族进一步交融。因此,本单元在纵向上体现从并立到统一的脉络,在横向上体现民族进一步交融的趋势。立足单元整体,第9、10课主要是政治领域的变化,附带军事,突出体现民族政权并立、民族交融加深;第11课体现辽宋夏金元时期经济发展新高度、社会领域新气象;第12课则为科技文化领域取得的新成就。
“变化”是从A到B的过程,要理解“新变化”中的“新”究竟体现在哪里,不仅要了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情况,还要与此前时代做对比,以此充分认识这一时期相关变化的重要性和特色。本课教材文本多次体现比较的方法,以学习聚焦为例,如第一子目中“宋元时期的农业和手工业较之前代有明显的发展”,②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呈现辽宋夏金元时期某一领域与前代的对比情况,引领学生思考变化的具体体现。
第11课聚焦经济、社会领域,教材从经济的角度分析社会变化的原因。在教学中,比起平铺直叙地介绍这一时期经济、社会情况,教师可先呈现社会领域的变化,再立足单元教学,从政治、经济等方面分析社会变化的原因,将这一时期的社会变化联系起来。
二、教学目标:
以北宋东京与金中都为例,从国家制度、经济形态和文化传统的视角综合理解辽宋夏金元时期社会出现的新现象;以比较的方式说明这一时期的经济状况,较之前代有了明显的发展;在探寻原因的过程中,认识到辽宋夏金元时期各民族政权往来密切、相互影响的时代底色;感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演进趋势。
三、教学过程
材料1:北宋学者沈括通过研读唐诗注意到,唐朝人写过不少“富贵诗”,描写当时的“奉养器服之盛”,即奢华生活。在沈括看来,这些描写“乃贫眼所惊耳……此所谓‘不曾近富儿家’”,意思就是没见过世面,不值一提。
—《中外历史纲要(上)》②
设问:阅读教材导言,说说北宋沈括怎么看待唐朝人“富贵诗”?他的依据是什么?
设计意图:利用教材史料,展现宋朝比唐朝更繁华的社会气象,宋人沈括所言是对所处时代的观察。以此作为导入,可以唐宋比较作为暗线贯通全课,以《清明上河图》作为明线,认识宋朝经济、社会较之唐代的新发展。
材料2: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虹桥部分(图略)。
材料3:与前代户口相比,两汉人口最高为五千多万;唐代开元、天宝之际的人口六千万上下,这些人口创造了汉唐盛世;宋代自从宋仁宗时候起,户数即超过了一千二百万,已经超过了汉代,与唐相等,到宋徽宗年间,户数超过两千万,每户以五口计算,人口已超过了一亿,远远超过汉唐,几乎是汉唐的两倍。
——漆侠:《中国经济通史·宋代经济卷》③
设问:1.观察《清明上河图》中的虹桥,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2.图中景象反映了北宋东京社会哪些信息?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教材史料,以《清明上河图》设置情境,走进北宋东京,使学生身临其境,以此探究宋朝的经济与社会。虹桥上人很多,此为图片表层信息,以小见大,这也是东京人口数量的直观反映。北宋东京人口最多时估计有120万以上,至北宋末年全国人口应当超过1亿,已经超越了唐朝。
追问:反观历史,此时的宋朝,其疆域远不及唐朝辽阔,在如此情况下,宋朝如何养活这么多人?这背后体现了宋朝怎样的社会经济状况?
设计意图:历史图像与历史数据的比对,是解决问题时从多种渠道获取相关史料的尝试,提取的信息有助于挖掘其背后的历史原因。唐、宋对比,是宋朝疆域虽不及唐朝辽阔、国力却未必不及唐朝强盛的直接反映,深层原因即农耕技术不断进步,手工业和商业发展,人们物质生活较为充裕,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
材料4:
材料5:以太湖流域为中心的两浙地区,实行了两种两作制,一是稻—稻两作制,所谓“吴地海陵之仓,天下莫及,税稻再熟”,即可说明。另一种是麦—稻两作制,这是在南宋发展起来的:“建炎以后,江浙湖湘闽广西北流寓之人遍满。绍兴初,麦一斛至万二千钱,农获其利,倍于种稻,而佃户输租,只有秋课,而种麦之利,独归客户,至是兢种春稼,极目不减淮北。”
——漆侠:《中国经济通史·宋代经济卷》
设问:图中一边耕种一边收获的现象说明了什么(结合当时农业发展)?
设计意图:以图证史,农业的进步需有具体史实支撑,《耕获图》描绘的是北宋江南庄园劳作情形,“耕”与“获”同时进行,直观地说明两宋之际一年两熟的稻麦复种制的普及。
材料6:
设问:1.该壁画呈现了怎样的牛耕场景?
2.通过与材料4的对比,指出到宋代时农耕技术进步的具体体现,原因为何?
设计意图:对图像信息提取和比较,以牛耕为例,北宋《耕获图》一牛犁地的细节,与唐代壁画中的牛耕场景明显不同。唐朝社会高度繁荣,制度进一步创新,区域经济进一步开发,各民族进一步交往交流交融,在农业上,突出表现为曲辕犁的使用,此为当时最先进的耕作工具,耕犁至此基本定型;其在江南水乡的推广,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和南北经济的交流。
唐壁画中,一人两牛耕种,至宋朝,一牛犁地,犁地效率提高,其背后原因是犁具的改进,由于犁身结构简单轻便,用一牛就可牵引。而农具的制造、改良,建立在冶铁业发展的基础上,体现手工业进步。由此引导学生理解农业生产工具的进步带来粮食产量的提高及手工业的发展,从而勾连农业和手工业之间的联系。
再次出示材料2《清明上河图》虹桥部分(图略)。
设问:1.再次回到虹桥,请同学们观察沿街商贩都在卖什么?
2.沿街摆摊如此盛行说明了什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聚焦图像细节,由整体到局部,注重史料细节的挖掘,进而由现象到本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桥脚下的摊贩在售卖小型铁器,遮阳伞下的地摊上有客人正坐着试鞋……深入历史情境,通过图片中的信息可一窥北宋当时手工业的发展。
材料7:大抵诸酒肆瓦市,不以风雨寒暑,白昼通夜,骈阗如此……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笺注》卷2《酒楼》①
材料8:《清明上河图》孙羊正店部分(图略)。
设问:1.材料7中的“酒肆”“瓦市”经营时间有何特点?
2.通过材料7和8,你对宋朝商业有怎样的认识?
设计意图:图文互证,进一步挖掘史料细节,认识宋朝商业的发展。酒肆规模大、装饰豪华,可从其门前的彩楼欢门之多看出,这也侧面反映了其进出客人多。进而引导学生关注材料7,补充介绍瓦市也是娱乐场所,里面有各种艺人表演节目,引导学生关注材料中时间信息“不以风雨寒暑,白昼通夜”,了解瓦市经营时间长。相较唐朝的市有规定的交易时间,宋朝商业活动打破了时间的限制。通过设置问题链,认识宋朝商业发达,是中国古代商业经济发展的一个高峰。
再次出示材料2《清明上河图》虹桥部分(图略)。
材料9:淳化二年六月,汴水决浚仪县……帝曰:“东京养甲兵数十万,居人百万家,天下转漕,仰给在此一渠水,朕安得不顾。”
——《宋史》卷93《河渠三》②
材料10:岁漕江、淮、湖、浙米数百万,及至东南之产,百物众宝,不可胜计。
—《宋史》卷93《河渠三》③
设问:观察虹桥下的汴河,指出为何东京如此仰赖汴河漕运?
设计意图:再以《清明上河图》进行图文互证,引导学生透过历史表象分析原因,培养历史解释素养。将关注点由虹桥转到汴河,自然引出汴河的重要性,意在引导学生回顾隋朝修建大运河,其中沟通黄河和淮河的通济渠就是汴河,汴河是隋修大运河的一部分,仍发挥着沟通南北漕运的作用。通过《宋史》记载汴河决堤时宋太宗十分焦急的具体事例,设置情境,生动地说明汴河被视作北宋东京的生命线。
结合前面所讲,学生首先容易想到东京人口增加,需要大量粮食。再结合材料和相关史实,学生可知大量粮食通过汴河由江、浙等地运往东京,说明东京仰赖于南方粮米,反映了南方农业的发达,粮食产量高,时有“苏湖熟,天下足”之说,折射了经济重心的南移。在学生感性理解的基础上,介绍经济重心南移的历史过程,引导学生认识经济重心南移是宋元时期的重要事件,深刻影响宋朝的经济与社会。
设问:回看导入,北宋沈括为什么觉得唐朝人“富贵诗”描写的奢华生活不值一提?
设计意图:照应导入部分,回应课前提出的问题,通过学习,学生可以理解,从表面看,宋朝生活和消费水平明显超过了唐朝,而背后是宋朝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从而勾连经济与社会之间的联系。由材料中“百物众宝”过渡,运到东京的“百物众宝”有哪些呢?可出示以下材料。
材料11:《清明上河图》刘家上色沉檀香部分(图略)。
材料12:诗人自炷古龙涎,但令有香不见烟。素馨忽开茉莉拆,低处龙麝和沉檀。
—杨万里:《烧香七言》④材料13:“南海1号”沉船上的瓷碗(图略)。设问:1.同学们猜猜“沉檀香”是什么?
2.图中瓷碗为阿拉伯风格的“喇叭口”,这种式样当时在国内并不流行,却与阿拉伯人常用的“手抓饭”饭碗很类似,据此推测“南海1号”上会出现这些瓷碗的原因。
设计意图:继续挖掘《清明上河图》细节,以沉檀香设置情境,通过诗文互证,从输入外国商品和输出中国商品两个角度分析宋朝海外贸易,揭示宋朝海外贸易之繁荣。顺势介绍宋朝香料所用原料主要来自西亚。再引导学生观察瓷碗器形,推测这些瓷器专门用于外销,加深理解宋朝海外贸易繁荣。进一步分析中国瓷器等商品远销西方的原因,反映这一时期造船业、制瓷业的发展,勾连手工业和商业之间的联系。
小结:通过对《清明上河图》等图文史料的分析,宋朝城市空前繁荣,商业高度发展,展现了繁荣昌盛的城市新貌及其背后富庶的农业、进步的手工业。
材料14:《清明上河图》城楼部分(图略)。
材料15:起初金也没有改建旧城,1151年才大规模的将辽城扩大,增建宫殿,意识地模仿北宋汴梁的形制……他把宋东京汴梁(河南开封)的宫殿苑囿和真定(河北正定)的潭圃木料拆卸北运,在此大大建设起来,称它作中都。
——梁思成:《北京——都市计划的
无比杰作》①设问:金朝是如何增建宫殿的?说明什么?
设计意图:再用《清明上河图》做对比,通过城楼这一细节,引导学生观察城楼没人把守,指出繁荣背后为北宋病弱,在军事上处于弱势,结合多民族政权并立的背景,引出北宋末年的社会危机,由1127年金攻灭北宋过渡。金人模仿汴梁形制,扩建中都,甚至拆运东京宫殿木料,恰是其认同北宋东京的宫殿形制的体现,感受各民族文化的交流,感悟民族进一步交融的单元主旨。
材料16:金朝在农业发展方面虽然承袭了辽宋,但也有不少的发展,在北京地区出土的金代农具如铧、犁碗、蹚头、牵引、锄、镰刀、镐、锹、铲、铡刀、垛叉等。
—苏天钧:《北京历史文化学术讲座:
金代的中都》②材料17:女真族故地本无铁,经过5个多世纪的缓慢发展,到11世纪景祖乌古乃时,主要由于受邻近的契丹族的影响才有铁……在抗辽战争中,女真人夺得大批铁制的武器、农具和其他用具。在攻灭北宋以后,又继承了华北平原高度发达的铁制农具和农业技术,因此在东北地区已普遍使用铁制农具。
——漆侠、乔幼梅:《中国经济通史·辽夏金经济卷》③
材料18:比岁上下竞啜,农民尤甚,市井茶肆相属,商旅多以丝绢易茶,岁费不下百万。
——《金史》卷49《食货四》④设问:1.根据材料16,金朝农业有怎样的发展?
2.材料18描写金朝饮茶之风盛行,这些茶叶从何而来?
3.材料16到18体现了金朝经济社会怎样的发展?
设计意图:运用前文对北宋农业、手工业、商业等领域研究范式,基于考古研究成果和《金史·食货四》相关记载,分析金朝经济与社会情况。引导学生知识迁移,运用已学史料分析方法探究历史。据材料16,曾为金中都的北京出土了种类丰富的金代农具,可见金人在农业上已趋精耕细作。学生可迁移所学北宋知识,农具的制作技艺提高,体现了冶铁业发展。补充介绍金在征服辽、北宋后,中原先进的冶铁技术也随之传入的史实,加深理解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背景对这一时期经济社会的影响。
在材料18中,学生可看到金朝饮茶之风盛行,引导学生思考金朝茶叶除宋朝岁供外,还有什么途径?点拨学生关注“商旅多以丝绢易茶”,其中“易”是交换的意思,顺势介绍榷场是辽宋夏金各政权在彼此边界地带设置的互市市场,体现在经济领域的民族交流。理解金在经济社会方面对宋的继承与发展,认识民族交融的单元主旨。
小结:本课以北宋东京和金中都为例,从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三个领域,考察辽宋夏金元时期相较于前代的新变化。经济领域的发展导致一些社会新现象的出现。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社会,市民生活丰富、城市经济繁荣,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与交融空前,在相互影响、互相借鉴的过程中,孕育出统一的趋势。
作业设计:同学们课后搜集元大都资料,进而考察元朝社会经济新发展。
设计意图:采用以城窥世的方法,学生迁移运用课上所学,通过元大都分析元代的经济与社会情况,强化对本课主旨的认识。
四、教学反思
课标提出,学生能否应对和解决陌生的、复杂的、开放性的真实问题情境,是检验其核心素养水平的重要方面。①本课立足单元教学,以城窥世,创设情境,优化学生的历史学习过程。
创设情境可有效调动学生课堂参与,增进师生互动,同时,这对学生认知能力和教师临场反应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实施教学中,面对学生回答与预设答案之间的偏差,笔者在引导学生的过程中还存在逻辑不严谨、得出结论简单化的问题,应基于学生的认知耐心引导,并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