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J单元 生物与环境
目录
TOC \o "1-3" \h \z \u J单元 生物与环境 1
HYPERLINK \l "_Toc404156171" J1 生态因素 1
J2 种群的特征、数量变化及种群密度调查 1
HYPERLINK \l "_Toc404156173" J3 群落的结构特征、演替及丰富度 4
J4 生物与环境综合 5
J1 生态因素
J2 种群的特征、数量变化及种群密度调查
【生物卷(解析)·2015届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201409)】38.下列对种群特征的概念图(右图)分析正确的是21教育网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AppData\\Roaming\\Tencent\\Users\\2851050752\\QQEIM\\WinTemp\\RichOle\\%]MU{]J(E``C99XK2~$V[CQ.jpg"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AppData\\Roaming\\Tencent\\Users\\2851050752\\QQEIM\\WinTemp\\RichOle\\%]MU{]J(E``C99XK2~$V[CQ.jpg" \* MERGEFORMATINET
A.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出生率、死亡率
B.J型增长的种群中没有死亡率和迁出
C.预测种群数量未来变化的主要依据是b
D.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出生率也达到最大
【答案】【知识点】J2 种群的特征、数量变化及种群密度调查
【答案解析】C
【生物卷(解析)·2015届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201409)】37.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蝗虫的捕食会改变水稻的丰富度
B.在理想条件下,影响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主要是环境容纳量
C.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组成不再变化
D.洪泽湖近岸区和湖心区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
【答案】【知识点】J2 种群的特征、数量变化及种群密度调查
【答案解析】D 解析:丰富度是指组成群落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物种数量,水稻不属于群落;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不受影响;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组成仍会发生变化。
【思路点拨】充分理解物种丰富度、J型增长等含义。
【生物卷(解析)·2015届河北省邯郸市高三摸底考试(201409)word版】42.下列结合种群特征的概念图所作的分析,错误的是 21·cn·jy·com
INCLUDEPICTURE "E:\\QQPCmgr\\Desktop\\生物模板(第四期)\\1276.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E:\\QQPCmgr\\Desktop\\生物滴4期\\【全品原创】生物·全品原创精品解析分类汇编--第四期(10月·上)\\1276.TIF" \* MERGEFORMATINET
A.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会影响③
B.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C.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④
D.春运期间,广州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图中的①②
【答案】【知识点】J2 种群的特征、数量变化及种群密度调查
【答案解析】D解析:利用性引诱剂诱杀雄性害 ( http: / / www.21cnjy.com )虫会直接影响种群的性别比例,即图中③,A正确;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B正确;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年龄组成,即图中④,C正确;春运期间,广州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图中的迁入率和迁出率,D错误。www.21-cn-jy.com
【生物卷(解析)·2015届山东省师大附中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201409)】29.在调查某林场松鼠的种群数量时,计算当年种群数量与一年前种群数量的比值(),并得到如右图所示的曲线。据此图分析得到的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来源:21·世纪·教育·网】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AppData\\Roaming\\Tencent\\Users\\2851050752\\QQEIM\\WinTemp\\RichOle\\2LULURC28~@$7HK8[BR(}B5.jpg"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AppData\\Roaming\\Tencent\\Users\\2851050752\\QQEIM\\WinTemp\\RichOle\\2LULURC28~@$7HK8[BR(}B5.jpg"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AppData\\Roaming\\Tencent\\Users\\2851050752\\QQEIM\\WinTemp\\RichOle\\2LULURC28~@$7HK8[BR(}B5.jpg"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AppData\\Roaming\\Tencent\\Users\\2851050752\\QQEIM\\WinTemp\\RichOle\\2LULURC28~@$7HK8[BR(}B5.jpg"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AppData\\Roaming\\Tencent\\Users\\2851050752\\QQEIM\\WinTemp\\RichOle\\2LULURC28~@$7HK8[BR(}B5.jpg"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AppData\\Roaming\\Tencent\\Users\\2851050752\\QQEIM\\WinTemp\\RichOle\\2LULURC28~@$7HK8[BR(}B5.jpg"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AppData\\Roaming\\Tencent\\Users\\2851050752\\QQEIM\\WinTemp\\RichOle\\2LULURC28~@$7HK8[BR(}B5.jpg" \* MERGEFORMATINET
A.前4年该种群数量基本不变,第5年调查的年龄组成可能为衰退型
B.第4到第8年间种群数量在下降,原因可能是食物的短缺和天敌增多
C.第8年时种群数量最少,第8到第16年间种群数量增加,且呈“S”型曲线增长
D.如果持续第16到第20年间趋势,后期种群数量将呈“J”型曲线增长
【答案】【知识点】J2 种群的特征、数量变化及种群密度调查
【答案解析】C前4年,λ值为定值,λ-1= ( http: / / www.21cnjy.com )0,说明种群增长率为0,种群数量保持不变,第5年λ-1小于0,说明种群增长率为负值,种群数量下降,年龄组成为衰退性;A正确;影响种群数量的因素有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B正确;第8到16年间λ-1不是一个定值,说明种群呈“S”型曲线增长,第10年的种群数量最少,C错误;由图示曲线图趋势知如果持续第16到第20年间趋势,后期种群数量将呈“J”型曲线增长,D正确。
【生物卷(解析)·2015届山东省师大附中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201409)】28.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2·1·c·n·j·y
A.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是生物进化的实质
B.种群是在一定空间和时间内同一物种个体的集合体
C.种群是物种的繁殖单位和生物进化的单位
D.种群密度和数量变化是种群特有的特征
【答案】【知识点】J2 种群的特征、数量变化及种群密度调查
【答案解析】A生物进化的实 ( http: / / www.21cnjy.com )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而不是基因型频率的改变,故A错误;种群是在一定空间和时间内,同种生物所有个体的集合体,故B正确;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也是物种繁殖的基本单位,故C正确;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种群数量动态也是种群特有的特征,故D正确.21·世纪*教育网
【典型总结】种群是在一定空间和时间内, ( http: / / www.21cnjy.com )同种生物所有个体的集合体.种群的特征包括数量特征、遗传特征和空间特征,其中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种群是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21*cnjy*com
【理综卷(生物解析)·2014届河 ( http: / / www.21cnjy.com )南省实验中学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201405)】6.种群的分布型包括甲、乙、丙三种,其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来源:21cnj*y.co*m】
( http: / / www.21cnjy.com )
A.杂草的分布属于丙型
B.乙是种内斗争的结果
C.种群分布型与其资源需求有关
D.种群分布型就是群落的水平结构
【答案】【知识点】J2 种群的特征、数量变化及种群密度调查
【答案解析】D解析:分析甲乙丙展示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种群的空间特征,甲为集群型,乙为均匀型,丙为随机型;种群的分布体现了一个种群的空间特征,并不是群落的水平结构,群落水平结构是指某一地方的所有生物,在水平方向上由于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等等因素,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别,D错误;
J3 群落的结构特征、演替及丰富度
【生物卷(解析)·2015届河北省邯郸市高三摸底考试(201409)word版】44.下列有关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2-1-c-n-j-y
A.沙丘、火山岩上进行的演替是初生演替,冰川泥、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是次生演替
B.初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无竞争现象,次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竞争明显
C.初生演替所需时间较长,次生演替所需时间较短
D.初生演替能形成森林,次生演替很难形成森林
【答案】【知识点】J3 群落的结构特征、演替及丰富度
【答案解析】C解析:沙丘、冰川泥、火山岩上进 ( http: / / www.21cnjy.com )行的演替是初生演替,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是次生演替,A错;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均存在竞争,B错;初生演替所需时间较长,次生演替所需时间较短,C正确;次生演替比初生演替更容易形成森林,D错。www-2-1-cnjy-com
【生物卷(解析)·2015 ( http: / / www.21cnjy.com )届河北省邯郸市高三摸底考试(201409)word版】43. 如图甲、乙、丙分别表示在有限空间内培养(或饲养)两种生物的实验结果,下列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INCLUDEPICTURE "E:\\QQPCmgr\\邯郸市摸底考试生物试题\\1310.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E:\\QQPCmgr\\Desktop\\邯郸市摸底考试生物试题\\1310.TIF" \* MERGEFORMATINET
A.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种群数量变化关系如图甲所示
B.图乙中b生物对a生物的进化有害无益
C.甲、乙、丙分别表示的是互利共生、捕食、竞争关系
D.图丙中实验初期,竞争与种内互助并存,后期X的种内斗争加剧
【答案】【知识点】J3 群落的结构特征、演替及丰富度
【答案解析】B解析:甲图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互利共生的关系图,豆科植物和根瘤菌是此关系,A正确;乙图是捕食关系图,b生物与a生物起着共同进化的作用,B错误;据图分析,甲图是“同生共死”的互利共生关系,乙图表示“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的非同步性变化,属于捕食,丙图表示“你死我活”的竞争关系,C正确;丙初期种内互助与竞争都会存在,后期因消失了一种,X种内斗争会加剧,D正确。【出处:21教育名师】
【理综卷(生物解析)2014届河南省实 ( http: / / www.21cnjy.com )验中学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201405)】5、沙漠中的啮齿动物和蚂蚁都以植物种子为食。啮齿动物喜欢取食大粒种子,蚂蚁偏爱小粒种子。在该生态系统中,大粒种子植物在与小粒种子植物的竞争中处于优势。科研人员在1974~1977年间,在某一实验区域内进行了啮齿动物的有无对蚂蚁数量影响的相关研究。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版权所有:21教育】
A.在该生态系统中,蚂蚁和啮齿动物之间没有竞争关系
B.在该生态系统中,蚂蚁和啮齿动物分别属于第二、三营养级
C.移走全部啮齿动物后,蚂蚁的数量会先增加然后维持相对稳定
D.啮齿动物可通过植物间的竞争对蚂蚁的数量产生影响
【答案】【知识点】J3 群落的结构特征、演替及丰富度
【答案解析】D解析:分析题干沙漠中的啮 ( http: / / www.21cnjy.com )齿动物和蚂蚁都以植物种子为食,都属于第一营养级,另外两者生活空间相同,说明蚂蚁和啮齿动物之间存在竞争关系,A错误;B错误;由于啮齿动物喜欢取食大粒种子,大粒种子植物在与小粒种子植物的竞争中处于优势,移走全部啮齿动物后,大粒种子植物因为没有捕食者以及和小粒种子植物在竞争中处于优势而数据急增,小粒种子植物占劣势,进而蚂蚁的数量减少,C错误;D正确
【生物卷(解析)·2015届内蒙古 ( http: / / www.21cnjy.com )赤峰二中(赤峰市)高三9月质量检测试题(201409)word版】23.下列有关种群与群落的叙述,种群的是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A 稳定型种群的数量不可能突破K值
B 种群呈“S”型增长过程中,在达到K值之前就是“J”型增长
C 种群密度不能反映出种群在将来一段时间内的变化趋势
D 森林中各种生物的垂直分层现象是由光照决定的
【答案】【知识点】J2 种群的特征、数量变化及种群密度调查J3 群落的结构特征、演替及丰富度
【答案解析】C解析:稳定型种群的数量围绕 ( http: / / www.21cnjy.com )K值上下小范围波动,A错;种群呈“S”型增长过程中增长率在不断发生变化,而“J”型增长增长率自始至终不变,B错;种群密度只能反映种群目前的大小,不能反映出种群在将来一段时间内的变化趋势,C正确;森林中植物的垂直分层现象是由光照决定的,动物的垂直分层现象主要是由食物和栖息地决定的,D错。
J4 生物与环境综合
【理综卷(生物解析)·2014届河南 ( http: / / www.21cnjy.com )省实验中学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201405)】32. (共 7分,每空1分)甲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其中E(20000kJ)表示牧草一年固定的太阳能总量,E1、E2、E3(E1+E2+E3=3000 kJ)分别表示牲畜、昆虫和鼠三者同化的能量。牧草呼吸消耗的能量为2500kJ,牲畜、昆虫和鼠三者呼吸消耗的能量为600kJ,三者粪便中的能量为500kJ。乙图表示该草原中某一种群的λ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甲 乙
(1)甲图中鹰与狐狸的关系是 。该食物网中由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21*cnjy*com
(2)乙图曲线所示种群在前5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种群数量的变化类型是______增长,在1~20年中种群数量最多的是第______年,20~30年中种群的增长率为________。
(3)该草原在第10年曾发生火灾,“野 ( http: / / www.21cnjy.com )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是对火灾过后草原生物群落__________过程的真实写照,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稳定性。
【答案】【知识点】J4 生物与环境综合
【答案解析】(共7分,每空1分)
(1)捕食和竞争 15%
(2)J型(2分) 10 0
(3)次生演替 恢复力
解析:从甲图中可知鹰与狐狸既有捕食关系又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竞争关系;由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3000/20000= 15%;乙图中λ-1表示种群的增长速率,前5年增长速率不变,种群数量变化变化与J型增长相符;10-20年间增长速率为负增长,因而在1~20年中种群数量最多的是第10年。20~30年中种群的增长率为0。火灾过后草原发生次生演替,体现了该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21cnjy.com
【思路点拨】分析两图中的信息是解题的关键。
a
b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