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华师大版八上科学全效提优《第3章 浮力》单元测试卷A(含解析+答题卷)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华师大版八上科学全效提优《第3章 浮力》单元测试卷A(含解析+答题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8-28 08:42:17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HS版八上科学全效提优《第3章 浮力》单元测试卷A
一、单选题(共20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夏天人们游泳时,从岸边走向水深处的过程中,他受到的浮力变化情况是(  )
A.浮力增大 B.浮力不变 C.浮力减小 D.先增大后减小
2、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则该混合液的密度(ρ酒精=0.8×103kg/m3)(  )
A.大于0.9×103kg/m3 B.小于0.9×103kg/m3
C.等于0.9×103kg/m3 D.无法判断
3、小科将一个浮在水面上的不锈钢碗用力向下按压,直到碗全部浸没并沉入盆底,在这个过程中碗受到的浮力为 F,则(  )
A.F 一直增大 B.F 先增大后不变
C.F 先增大后减小,最后不变 D.F 保持不变
(第3题图) (第4题图) (第5题图)
4、如图所示,悬吊的实心金属球缓慢浸没于倾斜的盛满水的大烧杯中,则从大烧杯溢出流入小烧杯中的水和此金属球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者体积相等,小烧杯中水的质量较小 B.两者体积相等,小烧杯中水的质量较大
C.金属球受到的浮力小于小烧杯中水的重力 D.金属球受到的浮力大于小烧杯中水的重力
5、一个铅球和两个铁球,它们体积相同,使其分别浸入水和煤油中,如图所示,若三者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1、F2、F3,则以下正确的是(   )
A.F1=F2=F3 B.F1=F2>F3 C.F1>F2=F3 D.F1>F2>F3
6、“漂浮的花盆”获红点设计大奖:用底部密封的花盆养绿植,花盆外侧面作记号线①、②、③,如图所示,当花盆放置于水中漂浮时,盆内土壤不同干湿状态,会导致不同的记号线与水面重叠。下列对应关系中正确的是(  )
A.①偏干,②正常,③偏湿 B.①偏干,②偏湿,③正常
C.①偏湿,②偏干,③正常 D.①偏湿,②正常,③偏干
(第6题图) (第7题图)
7、将体积相同、材料不同的A、B、C三个实心小球,分别轻轻放入丙、乙、甲三个相同的装满水的烧杯中,三球静止时,A球悬浮,B球漂浮,C球沉底,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个小球的质量关系是mA>mB>mC B.三个小球所受浮力关系是FA=FB<FC
C.水对三个烧杯底部压强关系是p甲=p乙<p丙 D.三个烧杯对桌面压力关系是F甲>F乙=F丙
8、以下是测定菜油密度的实验步骤:(1)用天平测出空矿泉水瓶的质量m;(2)在矿泉水瓶中装满水,用天平测出总质量m1;(3)在矿泉水瓶中装满菜油,用天平测出总质量m2;(4)将菜油全部倒入量筒中,用量筒测出矿泉水瓶里所盛菜油的体积V1;(5)将菜油倒入量筒中,测出剩余菜油和瓶的总质量m3;(6)读出量筒中所盛菜油的体积V2;(7)计算菜籽油的密度。有三个实验小组分别选用其中部分实验步骤测量出菜油的密度,并写出如下表达式:①ρ=ρ水、②ρ=、③ρ=,你认为较合理的表达式有:(ρ水为已知)(  )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③ D.①②
9、某同学在测盐水的密度时,先测了空烧杯的质量,然后装入一些盐水测出总质量,将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测出盐水的体积,用总质量减去空烧杯的质量,算出量筒中盐水的质量,然后计算量筒中盐水的密度,下列探究反思正确的是(  )
A.测量结果不准确,是因为量筒中盐水的质量不准确
B.测量结果不准确,是因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不准确
C.这样测出盐水的密度会偏大
D.这样测出盐水的密度会偏小
10、一只水桶装满水,总重为60牛,其中空桶重20牛,用这个水桶从井里提水,当水桶尚未露出水面之前,人所用的拉力为(  )
A.40N B.小于20牛 C.0牛 D.等于20牛
11、有一块冰浮在一杯浓盐水中(冰的密度为0.9×103千克/米3,浓盐水的密度为1.5×103千克/米3),当冰块全部熔化后,盐水的密度和液面将(  )
A.密度变大,液面下降 B.密度不变,液面不变
C.密度变小,液面不变 D.密度变小,液面上升
12、一物块轻轻放入盛满水的大烧杯中,静止后有76g水溢出;将其轻轻放入盛满酒精的大烧杯中,静止后有64g酒精溢出。已知酒精的密度是0.8×103kg/m3,则物块在水中的状态及物块的密度是(  )
A.漂浮,0.95×103kg/m3 B.悬浮,1.0×103kg/m3
C.下沉,1.2×103kg/m3 D.漂浮,0.90×103kg/m3
13、一个正方体浸没在水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它的上、下表面都受到水的压强,上表面比下表面受到的压强大
B.上、下表面都受到水的压力,这两个表面受到的压力相等
C.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比上表面大
D.上、下表面受到的水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14、如图所示,a、b为制作容器时留下的一些凸起。向容器中注水,使a、b都在容器的水面以下,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受浮力,b不受浮力 B.a不受浮力,b受浮力
C.a、b都受浮力 D.a、b都不受浮力
(第14题图) (第15题图)
15、将一个乒乓球放入倒置的饮料瓶中,然后向瓶内注入水将乒乓球浸没,如甲图所示,乒乓球保持静止状态,后将饮料瓶瓶口盖住并拧紧,乒乓球迅速向上浮起,如图乙所示,则乒乓球(  )
A.乒乓球一直受到浮力作用
B.前者不受水的浮力作用,也不受水对它的压力
C.前者不受水的浮力作用,但受水对它的压力
D.后者受到水的浮力作用的同时也受水的压力
16、体积为1dm3、重为6N的木块漂浮在水面上,要想把木块全部浸没在水中,需要在木块上施加一个力,这个力的情况是(   )
A.竖直向下,6N B.竖直向上,10N C.竖直向下,4N D.竖直向上,4N
17、如图所示,玻璃水槽中装有一定深度的水,一正方体木块漂浮在水面上,在水槽口下方设有固定的水平金属网(水能倒入但木块不能穿过)。现缓慢向水槽中注水,使水槽内水面上升,直到水面与水槽口相平。则能正确表示在注水过程中木块所受到的浮力与注水时间的关系图象是(  )
18、用图中实验装置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当物块浸入溢水杯时,水会流入空桶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前溢水杯未装满水,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
B.物块浸入水中越深,水对溢水杯底部的压强越大
C.物块浸入水中越深,左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越大
D.通过计算可知实验所用物块的密度为2×103千克/米3
19、边长为4cm、密度为2×103kg/m3的立方体橡皮泥块,放在足够多的水中,沉入水底;当把它捏成一只小船时,便能漂浮在水面上。以下计算结果正确的是(ρ水=1.0×103 kg/m3)( )
A. 橡皮泥块的质量是l2.8 g
B. 橡皮泥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1.28N21cnjy
C. 橡皮泥小船漂浮时受到的浮力是0.64 N
D. 橡皮泥小船漂浮时排开水的体积是l.28×10-4m3
20、如图甲所示,长方体金属块在细绳竖直向上拉力作用下从水中开始一直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上升到离水面一定的高度处。图乙是绳子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取g=10N/Kg)。根据图象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金属块重力的大小为34N
B.在t1至t2时间段内金属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逐渐增大
C.该金属块的密度是3.4×103kg/m3
D.浸没在水中的金属块受到的浮力大小是20N
二、填空题(共8题,每空2分,共38分)
21、质量为0.5kg的空瓶,装满水后的总质量为2.0kg,装满某种液体后的总质量为1.7kg,那么这种液体密度为 kg/m3,若将容器中的液体倒掉一部分,则剩余液体的密度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2、用弹簧测力计测得长方体物体的重力为10N,当该长方体一半浸入水中时,测力计的示数变为6N(如图所示),则此时长方体所受浮力为   N;若又将该物体浸没在水中,则此时该物体排开的水的重力大小为   N。
(第22题图)   (第23题图)    (第24题图)
23、如图所示,一段未点燃的圆柱形蜡烛的下端插入一根小铁钉,使蜡烛能直立漂浮在水中,缓慢地向水中加入适量的食盐,则这段蜡烛受到的浮力将________,圆柱形蜡烛的下表面所受液体的压强将________。(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4、将重10N的长方体木块A放入水平放置的盛水容器中静止时,有1/3的体积露出水面,木块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N,若在木块上放另一物块B,使木块刚好全部压入水中,如图,若所加物块B的体积是木块的1/3,则物块B密度与木块A密度之比是________。
25、现有由同种材料制成的A、B两个金属球,其中有一个是实心的,它们的质量分别是240g、64g,体积分别是50cm3、8cm3,则实心球是   球,密度为   g/cm3,空心球的空心部分体积是   cm3。
26、在课外小组活动中,小刚将一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形状不规则的石块分别浸没在水和盐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如果直接将该物体投入水中,该物体将   (填“上浮”、“悬浮”或“下沉”);盐水的密度为   kg/m3。21*cnjy*com
27、为了给立方体工件表面均匀地涂上某种油,需要用竖直向下的力F把漂浮在油面上的工件缓缓地压入油内,如图甲。收集有关数据并处理获得:工件的下底面与油面的距离为h,力F与h的大小关系如图乙。图中CB的延长线BA段是有意义的,在工件下底面到水面距离小于0.2m的过程中,需要用一个方向向上(相反)的力作用于工件上。若A点的坐标为(﹣a,0),则a=   。从图象分析,a表示了工件一个物理量的值,这个量就是工件的   ;若油的密度为0.8g/cm3,则物体的密度是   g/cm3。
(第27题图) (第28题图)
28、盘秤上放一只盛有足量水的大烧杯(水未加满),盘秤的示数为10牛顿,现将一个5牛顿的木块用细绳吊在弹簧秤下,慢慢放入水中(水不溢出),当弹簧秤的示数是4牛时,该物体受到的浮力是   N,盘秤的示数是   N。当弹簧秤示数不再改变时(水不溢出),此盘秤的示数又为   N(木块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三、探究题(共3题,每空2分,共20分)
29、在实验室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某液体的密度:
(1)小明同学按图中甲、乙、丙的步骤顺序进行试验,依图中数据可知:液体密度为   kg/m3(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数字);
(2)为了更准确地测量液体的密度,图中合理的实验步骤顺序应调整为   ;
(3)小明又采取了另外一种方法,测量了该液体的密度。他利用天平、烧杯、刻度尺和水,测量该液体密度的过程如下:(ρ水已知)①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用调节好的天平称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②用刻度尺测出水面到烧杯底的深度为h1;③将水全部倒出,再慢慢地倒入该液体,直到烧杯和该液体的总质量仍为m时停止添加;④用刻度尺测出液面到烧杯底的深度为h2;⑤请写出该液体密度的表达式:ρ液体=   。
30、小明同学用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金属块 ( http: / / www.21cnjy.com )、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煤油),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探究。探究过程及有关数据如图所示。
(1)上述设计方案,采用的实验方法是   。
A. 控制变量法 B. 转换法 C. 模型法 D. 等效替代法
(2)小明还想在实验室中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①方案一,小刚用石块按如图甲实验步骤依次进行实验。结果发现 F浮≠G排,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不可
能是    。
A.整个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都没有校零
B.步骤C中,石块浸没后,碰触到溢水杯底部
②方案二,如图乙,小明将装满水的溢水杯放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升降台C上,用升降台来调节溢水杯的高度。结果发现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变化量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的示数变化量,从而证明了F浮=G排。
31、小明按照教材中“综合实践活动”的要求制作简易密度计。
(1)取一根粗细均匀的饮料吸管,在其下端塞入适量金属丝并用石蜡封口。将吸管放到水中的情景如图(a),测得浸入的长度为H;放到另一液体中的情景如图(b),浸入的长度为h。用ρ液、ρ水分别表示液体和水的密度,ρ液与ρ水、h及H的关系式是ρ液=   。
实验次数 1 2 3 4 5
液体密度ρ/(g/cm3) 0.8 0.9 1.0 1.1 1.2
浸入的深度h/(cm) 6.3 5.6 5.0 4.5 4.2
(2)小明做了五次实验,获得的数据如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表:小明根据实验数据在吸管上标出0.8、0.9、1.0、1.1、1.2刻度线(单位g/cm3)。结果发现,1.1刻度线是在1.0刻度线的 方。
(3)为检验刻度误差,小明取来食油,先用天平测出食油与烧杯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将部分食油倒入量筒中,如下图乙所示,测出剩余食油与烧杯的质量为41.0g,食油的密度是   kg/m3。
(4)接着小明再用这个密度计测量。但 ( http: / / www.21cnjy.com )操作时却出现了图(c)的情形。根据经验或思考,在不更换食油的情况下,你认为可以进行怎样的尝试:   。
四、解答题((第32题6分,第33题7分,第34题9分,共22分)
32、小宇同学每天测量同一个鸡蛋的质量,再把鸡蛋放入水中,观察它的浮沉情况后, 取出放好,如表是他记录的部分数据及现象。(鸡蛋的体积保持不变,ρ 水=1.0×103kg/m3)
第 1 天 第 33 天 第 55 天 第 66 天 第 77 天
质量 m/g 66.1 65.7 61.8 60.9 58.8
鸡蛋在水中的位置
(1)求第 77 天鸡蛋受到重力的大小;(g 取 10 N/kg)
(2)求第 1 天鸡蛋所受浮力及鸡蛋的体积。
33、如图所示,密度为0.6×103kg/m3 , 体积为1×10﹣3m3的正方体木块,用一根质量可以忽略不计的绳子两端分别系木块底部中心和柱型容器的中心,细绳能够承受的最大拉力为3N,容器内有一定质量的水,木块处于漂浮状态,但细绳仍然松软,对木块没有拉力,(g取10N/kg)求:
(1)木块浸入水中的体积;
(2)向容器内注入水(容器足够大)直至细绳对木块的拉力达到最大值,在细绳处于断裂前一瞬间,停止注水,此时木块浸入水中的体积。
34、在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某同学发明作品《浮力秤》参加展评,作品可方便称量物体的质量,其构造如图。已知小筒底面积为10cm2,总长为20cm,盘中不放物体时,小筒浸入水中长度为8cm,问:
(1)小筒和秤盘的总重力是多少N
(2)该秤能称出物体的最大质量是多少kg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清风明月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HS版八上科学全效提优《第3章 浮力》单元测试卷A
一、单选题(共20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夏天人们游泳时,从岸边走向水深处的过程中,他受到的浮力变化情况是(  )
A.浮力增大 B.浮力不变 C.浮力减小 D.先增大后减小
[解析] 根据公式F浮=ρ水gV排,水的密度不变,从岸边走向水深处的过程中,人排开水的体积不断增大,所以受到的浮力增大,BCD错误,A正确。
[答案] A
2、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则该混合液的密度(ρ酒精=0.8×103kg/m3)(  )
A.大于0.9×103kg/m3 B.小于0.9×103kg/m3
C.等于0.9×103kg/m3 D.无法判断
[解析] 水和酒精的体积V=50mL=50cm3,ρ水=1g/cm3,ρ酒精=0.8g/cm3,m水=ρ水V=1g/cm3×50cm3=50g,m酒精=ρ酒精V=0.8g/cm3×50cm3=40g,混合液的质量:m=m水+m酒精=50g+40g=90g,若不考虑体积的变化,混合液的体积:v=50cm3+50cm3=100cm3,混合液的密度:ρ==0.9g/cm3=0.9×10-3kg/cm3,但是实际上,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由于分子间有间隙,混合液的总体积小于100mL(100cm3),所以混合液的密度应大于0.9×103kg/m3。
[答案] A
3、小科将一个浮在水面上的不锈钢碗用力向下按压,直到碗全部浸没并沉入盆底,在这个过程中碗受到的浮力为 F,则(  )
A.F 一直增大 B.F 先增大后不变
C.F 先增大后减小,最后不变 D.F 保持不变
[解析] 将碗用力下压的过程中,碗排开水的体积先增大后减小,最后保持不变。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可知,则碗受到的浮力先增大后减小,最后保持不变,故C正确,而A、B、D错误。
[答案] C
(第3题图) (第4题图) (第5题图)
4、如图所示,悬吊的实心金属球缓慢浸没于倾斜的盛满水的大烧杯中,则从大烧杯溢出流入小烧杯中的水和此金属球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者体积相等,小烧杯中水的质量较小 B.两者体积相等,小烧杯中水的质量较大
C.金属球受到的浮力小于小烧杯中水的重力 D.金属球受到的浮力大于小烧杯中水的重力
[解析] (1)实心金属球浸没在水中,金属球的体积等于排开水的体积,所以金属球的体积等于溢出水的体积.金属球和溢出水的体积相等,实心金属球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根据m=ρV,所以金属球的质量大于溢出水的质量.(2)金属球浸没在水中,金属球受到的浮力等于金属球排开水的重力,所以金属球受到的浮力等于小烧杯中水的重力。
[答案] A
5、一个铅球和两个铁球,它们体积相同,使其分别浸入水和煤油中,如图所示,若三者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1、F2、F3,则以下正确的是(   )
A.F1=F2=F3 B.F1=F2>F3 C.F1>F2=F3 D.F1>F2>F3
[解析] 由图可知,在水中的铅球和铁铁,∵F浮=ρ液V排g,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F1=F2;铁球在水中和在煤油中,∵F浮=ρ液v排g,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ρ水>ρ煤油,∴F2>F3;所以三者受到的浮力关系是F1=F2>F3。
[答案]B
6、“漂浮的花盆”获红点设计大奖:用底部密封的花盆养绿植,花盆外侧面作记号线①、②、③,如图所示,当花盆放置于水中漂浮时,盆内土壤不同干湿状态,会导致不同的记号线与水面重叠。下列对应关系中正确的是(  )
A.①偏干,②正常,③偏湿 B.①偏干,②偏湿,③正常
C.①偏湿,②偏干,③正常 D.①偏湿,②正常,③偏干
[解析] 当花盆放置于水中漂浮时,由图可知,如果记号线①与水面重叠,则花盆排开水的体积最大,即所受的浮力最大,即F浮大=G大=G盆+G土+G水,如果记号线③与水面重叠,则花盆排开水的体积最小,即所受的浮力最小,即F浮=G小=G盆+G土+G'水,由于F浮大>F浮小,即G水>G'水,可得,记号线①与水面重叠时,表示盆中含水最大,记号线③与水面重叠时,表示盆中含水最少,记号线②与水面重叠时,表示盆中含水正常,故ABC不正确,D正确。
[答案]D
(第6题图) (第7题图)
7、将体积相同、材料不同的A、B、C三个实心小球,分别轻轻放入丙、乙、甲三个相同的装满水的烧杯中,三球静止时,A球悬浮,B球漂浮,C球沉底,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个小球的质量关系是mA>mB>mC B.三个小球所受浮力关系是FA=FB<FC
C.水对三个烧杯底部压强关系是p甲=p乙<p丙 D.三个烧杯对桌面压力关系是F甲>F乙=F丙
[解析] A、C球沉底,B球漂浮,A球悬浮,所以C球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B球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A球的密度等于水的密度,因此三个小球的密度大小关系是:ρC>ρA>ρB,由ρ=V可知:质量大小关系是mC>mA>mB,故A错误。B、由于甲乙丙三个实心小球体积相同,则根据图可知排开水的体积关系:VA排=V球,VB排<V球,VC排=V球,所以VA排=VC排>VB排,根据F浮=ρ液V排g可知:FA=FC>FB,故B错。C、因为三个相同烧杯中都装满水,放入球后烧杯中液面高度不变,根据p=ρgh可知烧杯底部受到水的压强相等,即:p甲=p乙=p丙;故C错误。D、三个相同烧杯中都装满水,里面水的重力G水相等,因烧杯底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容器的总重力,则放入物体后对桌面的压力变化:F=G容+G水+G球﹣G排和G排=F浮,据此可得:F甲=G容+G水+G甲﹣G排A=G容+G水+G甲﹣FA;F乙=G容+G水+G乙﹣G排B=G容+G水+G乙﹣FB;F丙=G容+G水+G丙﹣G排C=G容器+G水+G丙﹣FC;由于甲球下沉至容器底部,乙球漂浮,丙球悬浮,则G甲>FA;G乙=FB;G丙=FC;所以F甲>F乙=F丙;故D正确。
[答案]D
8、以下是测定菜油密度的实验步骤:(1)用天平测出空矿泉水瓶的质量m;(2)在矿泉水瓶中装满水,用天平测出总质量m1;(3)在矿泉水瓶中装满菜油,用天平测出总质量m2;(4)将菜油全部倒入量筒中,用量筒测出矿泉水瓶里所盛菜油的体积V1;(5)将菜油倒入量筒中,测出剩余菜油和瓶的总质量m3;(6)读出量筒中所盛菜油的体积V2;(7)计算菜籽油的密度。有三个实验小组分别选用其中部分实验步骤测量出菜油的密度,并写出如下表达式:①ρ=ρ水、②ρ=、③ρ=,你认为较合理的表达式有:(ρ水为已知)(  )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③ D.①②
[解析] a:由实验步骤可知,若不用量筒,可选用(1)(2)(3)(7)测量菜油的密度,则水的质量m水=m1-m,菜油的质量:m油=m2-m,菜油的体积:V油=V水=m水/ρ水=(m1-m)/ρ水,菜油的密度ρ油=m油/V油=(m2-m)ρ水/(m1-m),故表达式①合理;b:若用V1表示菜油的体积,则一定是将菜油全部倒入量筒中测量体积,即选用(1)(3)(4)(7)进行测量;
菜油的质量:m油=m2-m,菜油的体积:V油=V1,菜油的密度:ρ=m油/V油=(m2-m)/V,该方案中,将菜油全部倒入量筒中测量体积,会有部分菜油附着在矿泉水瓶的内壁上,使得测量的体积V1小于(3)矿泉水瓶中菜油的体积,由ρ=m/V可知,计算出的菜油密度偏大,故表达式②不合理;c:若使用量筒,则应先测量矿泉水瓶与菜油的总质量,将部分菜油倒入量筒测量体积,在测量剩余菜油与矿泉水瓶的总质量,即选用(3)(5)(6)(7)进行测量;菜油的质量:m油=m2-m3,菜油的体积:V油=V2,菜油的密度:ρ= m油/V油=(m2-m3)/V2,故表达式③合理。
[答案] B
9、某同学在测盐水的密度时,先测了空烧杯的质量,然后装入一些盐水测出总质量,将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测出盐水的体积,用总质量减去空烧杯的质量,算出量筒中盐水的质量,然后计算量筒中盐水的密度,下列探究反思正确的是(  )
A.测量结果不准确,是因为量筒中盐水的质量不准确
B.测量结果不准确,是因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不准确
C.这样测出盐水的密度会偏大
D.这样测出盐水的密度会偏小
[解析] 在测量盐水的质量环节没有问题,但在测量盐水的体积时,烧杯中的盐水不可能一滴不剩的倒入量筒中,肯定会有部分盐水粘在烧杯内壁,导致体积测量值偏小,因此密度测量值变大。
[答案] C
10、一只水桶装满水,总重为60牛,其中空桶重20牛,用这个水桶从井里提水,当水桶尚未露出水面之前,人所用的拉力为(  )
A.40N B.小于20牛 C.0牛 D.等于20牛
[解析] 铁桶浸没在水中,受到的重力等于铁桶受到的水的浮力加上所用的拉力,即G=F浮+F拉,则F拉=G﹣F浮,所以,F拉<G=20N。
[答案] B
11、有一块冰浮在一杯浓盐水中(冰的密度为0.9×103千克/米3,浓盐水的密度为1.5×103千克/米3),当冰块全部熔化后,盐水的密度和液面将(  )
A.密度变大,液面下降 B.密度不变,液面不变
C.密度变小,液面不变 D.密度变小,液面上升
[解析] 冰块漂浮在水面上,所以,F浮=G冰,ρ盐水gV排=ρ冰gV冰,V排=,冰熔化成水之后,状态变化,质量不变,所以,m冰=m水,ρ冰V冰=ρ水V水,V水=,因为ρ盐水>ρ水,所以,V水>V排,所以液面上升。因为盐水里增加了一部分水,所以盐水的密度会减小。
[答案] D
12、一物块轻轻放入盛满水的大烧杯中,静止后有76g水溢出;将其轻轻放入盛满酒精的大烧杯中,静止后有64g酒精溢出。已知酒精的密度是0.8×103kg/m3,则物块在水中的状态及物块的密度是(  )
A.漂浮,0.95×103kg/m3 B.悬浮,1.0×103kg/m3
C.下沉,1.2×103kg/m3 D.漂浮,0.90×103kg/m3
[解析] 该物块放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F浮=G排=m水g=76×10﹣3kg×10N/kg=0.76N,该物块放在酒精中时,受到的浮力:F浮′=G排′=m酒精g=64×10﹣3kg×10N/kg=0.64N,由以上可知,物体在酒精中受到的浮力小于在水中所受的浮力,而物块的重力不变,所以,物块放入酒精中是下沉,由F浮=ρ液gV排得,物体的体积:V=V排酒精===8×10﹣5m3,排开水的体积:V排水==
=7.6×10﹣5m3,因为排开水的体积小于排开酒精的体积,所以,物体在水中漂浮,故BC错误;受到的重力等于浮力,即G=G排=0.76N,则物体的密度:ρ====0.95×103kg/m3,故A正确、D错误。
[答案] A
13、一个正方体浸没在水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它的上、下表面都受到水的压强,上表面比下表面受到的压强大
B.上、下表面都受到水的压力,这两个表面受到的压力相等
C.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比上表面大
D.上、下表面受到的水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解析] 正方体浸没在水中,由于它上、下表面都受到水的压力,而且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比上表面大,由此可知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比上表面大,这就是正方体受到浮力的原因,所以选项A、B、D错误。
[答案]C
14、如图所示,a、b为制作容器时留下的一些凸起。向容器中注水,使a、b都在容器的水面以下,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受浮力,b不受浮力 B.a不受浮力,b受浮力
C.a、b都受浮力 D.a、b都不受浮力
[解析] 由图可知,水对a物 ( http: / / www.21cnjy.com )体上下表面产生了的压力差,故a物体一定受浮力的作用;b物体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但下表面没有受到水的压力,因此水对b物体上下表面没有产生压力差,故b物体不受浮力的作用;故选项A正确;选项BCD错误。
[答案] A
(第14题图) (第15题图)
15、将一个乒乓球放入倒置的饮料瓶中,然后向瓶内注入水将乒乓球浸没,如甲图所示,乒乓球保持静止状态,后将饮料瓶瓶口盖住并拧紧,乒乓球迅速向上浮起,如图乙所示,则乒乓球(  )
A.乒乓球一直受到浮力作用
B.前者不受水的浮力作用,也不受水对它的压力
C.前者不受水的浮力作用,但受水对它的压力
D.后者受到水的浮力作用的同时也受水的压力
[解析] 甲图中,乒乓球下部没有水,它的底部不受水的向上的压力,所以,乒乓球不受浮力,乒乓球上部有水,水对乒乓球有一个向下的压力;乙图中,乒乓球上浮时,上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所以 产生了一个向上的压力差,该压力差就是浮力;综上所述,C正确。
[答案] C
16、体积为1dm3、重为6N的木块漂浮在水面上,要想把木块全部浸没在水中,需要在木块上施加一个力,这个力的情况是(   )
A.竖直向下,6N B.竖直向上,10N C.竖直向下,4N D.竖直向上,4N
[解析] 当木块全部没入水中时,V排=V木=1dm3=1×10﹣3m3,则受到的浮力为:F浮=ρ水gV排=1×103kg/m3×10N/kg×1×10﹣3m3=10N;则施加竖直向下的力F=F浮﹣G=10N﹣6N=4N。
[答案] C
17、如图所示,玻璃水槽中装有一定深度的水,一正方体木块漂浮在水面上,在水槽口下方设有固定的水平金属网(水能倒入但木块不能穿过)。现缓慢向水槽中注水,使水槽内水面上升,直到水面与水槽口相平。则能正确表示在注水过程中木块所受到的浮力与注水时间的关系图象是(  )
[解析] 在注水过程中,经历了三个过程:(1)在木块没有接触金属网之前,木块处于漂浮状态,受到的浮力等于木块重力,大小不变;(2)木块接触到金属网后到水面刚到金属网,由于金属网的束缚,使木块不能继续上升,倒水,使木块排开水的体积变大,由F浮=ρ水V排g可知,木块受到的浮力变大;(3)水面从金属网到水槽口,木块浸没水中,排开水的体积不变,由F浮=ρ水V排g可知,木块受到的浮力不变。可见,在注水过程中木块所受到的浮力先不变、又增大、最后又不变,只有D选项图符合题意。
[答案] D
18、用图中实验装置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当物块浸入溢水杯时,水会流入空桶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前溢水杯未装满水,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
B.物块浸入水中越深,水对溢水杯底部的压强越大
C.物块浸入水中越深,左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越大
D.通过计算可知实验所用物块的密度为2×103千克/米3
[解析] A、物体放入水中前,溢水杯应该是满水的,否则小桶内所盛的水将小于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所以应该在溢水杯中倒满水;故A错误;B、物块浸没水中后,随着深度的增加,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液体的深度不变,故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不变;故B错误;C、左侧实验中,在物块完全浸没水中前,随着物块浸入水中深度的增加,排开水的体积增大,溢出去的水增多,故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大;物块完全浸没水中,排开水的体积不变,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再变化;故C错误;D、由测力计的示数可知,物体的重力G=2N,物体的质量m===0.2kg;物体浸没水中后的浮力F浮=G﹣G′=2N﹣1N=1N,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水gV排可得,物体的体积V=V排===1×10﹣4m3,物体的密度ρ===2×103kg/m3;故D正确。
[答案] D
19、边长为4cm、密度为2×103kg/m3的立方体橡皮泥块,放在足够多的水中,沉入水底;当把它捏成一只小船时,便能漂浮在水面上。以下计算结果正确的是(ρ水=1.0×103 kg/m3)( )
A. 橡皮泥块的质量是l2.8 g
B. 橡皮泥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1.28N21cnjy
C. 橡皮泥小船漂浮时受到的浮力是0.64 N
D. 橡皮泥小船漂浮时排开水的体积是l.28×10-4m3
[解析] A、立方体橡皮泥的体积:v=4cm×4cm×4cm=64cm3=64×10-6m3,橡皮泥的质量:m=ρv=2×103kg/m3×64×10-6m3=0.128kg=128g,故A错;B、∵橡皮泥块浸没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v排=v=6.4×10-5m3,受到水的浮力:F浮=ρ水v排g=1×103kg/m3×6.4×10-5m3×10N/kg=0.64N,故B错;C、橡皮泥的重:G=mg=0.128kg×10N/kg=1.28N,∵橡皮泥小船漂浮,∴橡皮泥小船受到的浮力:F浮′=G=1.28N,故C错;D、∵F浮′=ρ水v排′g,∴橡皮泥小船排开水的体积:v排′=F浮’/ρ水g=1.28N/1.0×103kg/m3×10N/kg
==1.28×10-4m3,故D正确。
[答案] D
20、如图甲所示,长方体金属块在细绳竖直向上拉力作用下从水中开始一直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上升到离水面一定的高度处。图乙是绳子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取g=10N/Kg)。根据图象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金属块重力的大小为34N
B.在t1至t2时间段内金属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逐渐增大
C.该金属块的密度是3.4×103kg/m3
D.浸没在水中的金属块受到的浮力大小是20N
[解析] (1)当金属块完全露出水面后,不受浮力,此时拉力等于重力,即为图中的CD段,由图乙可知,该金属块重力G=F拉=54N,故A错误;(2)由图乙可知,在t1至t2时间段内金属块受到的拉力逐渐增大,由F浮=G﹣F拉可知,金属块受到的浮力逐渐减小,故B错误;(3)物体浸没时排开水的体积最大,受到的浮力最大,绳子的拉力最小,由图乙可知,绳子的最小拉力F拉′=34N,则金属块浸没时受到的浮力:F浮=G﹣F拉′=54N﹣34N=20N,故D正确;因物体浸没时排开液体的体积和自身的体积相等,所以,由F浮=ρ水gV排可得,金属块的体积:V=V排===0.002m3,
由G=mg可得,金属块的质量:m===5.4kg,则金属块的密度:ρ===2.7×103kg/m3,故C错误。
[答案] D
二、填空题(共8题,每空2分,共38分)
21、质量为0.5kg的空瓶,装满水后的总质量为2.0kg,装满某种液体后的总质量为1.7kg,那么这种液体密度为 kg/m3,若将容器中的液体倒掉一部分,则剩余液体的密度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解析] ①水的质量为m水=m1﹣m0=2.0kg﹣0.5kg=1.5kg,由ρ=m/V得空瓶的容积:V=V水===1.5×10﹣3m3;液体的质量为m液=m2﹣m0=1.7kg﹣0.5kg=1.2kg,液体的体积V液=V=1.5×10﹣3m3,液体的密度:ρ液===0.8×103kg/m3;②液体倒掉一部分,质量和体积减小,但物质种类、状态和温度没有变化,所以密度不变。
[答案] :0.8×103;不变。
22、用弹簧测力计测得长方体物体的重力为10N,当该长方体一半浸入水中时,测力计的示数变为6N(如图所示),则此时长方体所受浮力为   N;若又将该物体浸没在水中,则此时该物体排开的水的重力大小为   N。
[解析] (1)由题可知,把立方体一半浸入水中时,测力计的示数为F示=6N,物体所受浮力:F浮=G﹣F示=10N﹣6N=4N;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2)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水gV排可知,物体全部浸没水中时浮力:F浮′=2F浮=2×4N=8N;此时该物体排开的水的重力:G排′=F浮′=8N。
[答案] 4; 8。
(第22题图)   (第23题图)    (第24题图)
23、如图所示,一段未点燃的圆柱形蜡烛的下端插入一根小铁钉,使蜡烛能直立漂浮在水中,缓慢地向水中加入适量的食盐,则这段蜡烛受到的浮力将________,圆柱形蜡烛的下表面所受液体的压强将________。(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解析]圆柱形蜡烛漂浮在水中,其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其重力大小,若水中加入一些食盐,则溶液的密度增加,蜡烛受到的浮力增大,蜡烛静止后仍在水中漂浮,故其受到的浮力仍旧等于其重力大小,故浮力不变;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上下表面压力差)及P=F/S,其下表面受到的压力不变,所以其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强不变。
[答案] 不变;不变          
24、将重10N的长方体木块A放入水平放置的盛水容器中静止时,有1/3的体积露出水面,木块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N,若在木块上放另一物块B,使木块刚好全部压入水中,如图,若所加物块B的体积是木块的1/3,则物块B密度与木块A密度之比是________。
[解析] (1)木块漂浮时浮力和重力是平衡力,F浮=GA=10N;即ρ水g(1-1/3)VA=ρAgVA;得2ρ水/3=ρA;即ρA=2ρ水;(2)木块恰好浸没时,F浮’=GA+GB;即ρ水gVA=ρAgVA+ρBgVB/3,得ρ水=ρA+ρB/3=2ρ水/3+ρB/3 ;即ρB=ρ水。因此,物体B与A的密度比:ρB:ρA=ρ水:ρ水/3=3:2。
[答案] 10; 3:2
25、现有由同种材料制成的A、B两个金属球,其中有一个是实心的,它们的质量分别是240g、64g,体积分别是50cm3、8cm3,则实心球是   球,密度为   g/cm3,空心球的空心部分体积是   cm3。
[解析] (1)A、B两金属球的密度分别为:ρA===4.8g/cm3,ρB===8g/cm3,因为同种材料制成的A、B两金属球,实心金属球的密度大于空心金属球的密度,所以B球是实心的,且金属的密度ρ=ρB=8g/cm3,则A球是空心的。(2)A球中金属的体积:V金属===30cm3,空心球的空心部分体积:V空=VA﹣V金属=50cm3﹣30cm3=20cm3。
[答案] B;8;20。
26、在课外小组活动中,小刚将一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形状不规则的石块分别浸没在水和盐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如果直接将该物体投入水中,该物体将   (填“上浮”、“悬浮”或“下沉”);盐水的密度为   kg/m3。21*cnjy*com
[解析] 石块在水中所受的浮力为F浮=4N﹣3N=1N;因为F浮<G,所以如果直接将该物体投入水中,该物体将下沉;根据F浮=ρ水gV石,V石===1×10﹣4m3,盐水的密度ρ盐水===1.1×103kg/m3。
[答案]下沉,1.1×103kg/m3。
27、为了给立方体工件表面均匀地涂上某种油,需要用竖直向下的力F把漂浮在油面上的工件缓缓地压入油内,如图甲。收集有关数据并处理获得:工件的下底面与油面的距离为h,力F与h的大小关系如图乙。图中CB的延长线BA段是有意义的,在工件下底面到水面距离小于0.2m的过程中,需要用一个方向向上(相反)的力作用于工件上。若A点的坐标为(﹣a,0),则a=   。从图象分析,a表示了工件一个物理量的值,这个量就是工件的   ;若油的密度为0.8g/cm3,则物体的密度是   g/cm3。
[解析] (1)由图可知AC段为一次函数,设为h=kF+b,图线过B(0N,0.2m)和C(600N,0.5m)两点,则代入h=kF+b可得0.2m=b,0.5m=600N×k+b,解得:k=5×10﹣4m/N,b=0.2m,即h=5×10﹣4m/N×F+0.2m,当h=0m时,0m=5×10﹣4m/N×F+0.2m,解得:F=﹣400N,即a=400;(2)当h=0m时,工件下表面刚离开水面(即在空中),所以a表示的量就是工件受到的重力,即G=400N;(3)由图可知,C点表示工件恰好浸没,此时工件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压力F、竖直向上的浮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由工件受到的合力为零可得,工件受到的浮力:F浮=G+FC=400N+600N=1000N,由F浮=ρgV排可得,物体排开油的体积即物体的体积:V=V排===0.125m3,由G=mg=ρVg可得,物体的密度:ρ===0.32×10﹣3kg/m3=0.32g/cm3。
[答案] 400;重力;0.32。
(第27题图) (第28题图)
28、盘秤上放一只盛有足量水的大烧杯(水未加满),盘秤的示数为10牛顿,现将一个5牛顿的木块用细绳吊在弹簧秤下,慢慢放入水中(水不溢出),当弹簧秤的示数是4牛时,该物体受到的浮力是   N,盘秤的示数是   N。当弹簧秤示数不再改变时(水不溢出),此盘秤的示数又为   N(木块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解析]( 1)木块受到的浮力:F浮=G﹣F示=5N﹣4N=1N;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对木块的浮力为1N,则木块对水向下的压力也是1N;则此时盘秤的示数=烧杯和水的总重+木块对水的压力=10N+1N=11N;(2)木块继续浸入水中,浮力增大,弹簧秤 ( http: / / www.21cnjy.com )示数减小;当弹簧秤示数不再变化时,此时弹簧秤示数为0N,木块相当于漂浮在水中,则此时盘秤的示数=烧杯和水的总重+木块的重=10N+5N=15N。
[答案] 1;11;15。
三、探究题(共3题,每空2分,共20分)
29、在实验室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某液体的密度:
(1)小明同学按图中甲、乙、丙的步骤顺序进行试验,依图中数据可知:液体密度为   kg/m3(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数字);
(2)为了更准确地测量液体的密度,图中合理的实验步骤顺序应调整为   ;
(3)小明又采取了另外一种方法,测量了该液体的密度。他利用天平、烧杯、刻度尺和水,测量该液体密度的过程如下:(ρ水已知)①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用调节好的天平称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②用刻度尺测出水面到烧杯底的深度为h1;③将水全部倒出,再慢慢地倒入该液体,直到烧杯和该液体的总质量仍为m时停止添加;④用刻度尺测出液面到烧杯底的深度为h2;⑤请写出该液体密度的表达式:ρ液体=   。
[解析] (1)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游码对应的刻度值,烧杯的质量:m1=10g+2=12g;烧杯和液体的质量:m2=50g+20g+3.4g=73.4g;液体的质量:m=m2﹣m1=73.4g﹣12g=61.4g;液体的体积:V=60mL=60cm3;液体的密度:ρ===1.02 g/cm3=1.02×103 kg/m3;烧杯中的水向量筒中倒入时倒不干净,会使测得的体积值偏小,质量测量准确,体积偏小,根据密度公式知,密度测量值偏大。(2)正确的测量液体密度的步骤:先测量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然后往量筒中倒入适量液体测量体积,然后再称剩余的液体和烧杯的质量,所以正确步骤是乙丙甲。(3)实验根据水的质量和液体的质量相同,m水=m液,ρ水Sh水=ρ液Sh液,需要测量质量相同的水和液体的深度,需要测量水的深度h1,液体的深度h2,所以要测量液面到烧杯底的深度为h2,ρ水Sh1=ρ液Sh2,解得ρ液体=h1ρ水/h2。
[答案] (1)1.02×103; (2)乙丙甲;(3)h1ρ水/h2
30、小明同学用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金属块 ( http: / / www.21cnjy.com )、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煤油),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探究。探究过程及有关数据如图所示。
(1)上述设计方案,采用的实验方法是   。
A. 控制变量法 B. 转换法 C. 模型法 D. 等效替代法
(2)小明还想在实验室中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①方案一,小刚用石块按如图甲实验步骤依次进行实验。结果发现 F浮≠G排,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不可
能是    。
A.整个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都没有校零
B.步骤C中,石块浸没后,碰触到溢水杯底部
②方案二,如图乙,小明将装满水的溢水杯放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升降台C上,用升降台来调节溢水杯的高度。结果发现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变化量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的示数变化量,从而证明了F浮=G排。
[解析] (1)由实验图及数据分析可知,本实验采用的实验方法是控制变量法,故选A;(2)①方案一,小刚用石块按如图甲实验步骤依次进行实验。由甲图可知,石块的重力F1=2N,石块浸 ( http: / / www.21cnjy.com )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3=1.5N,则石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F1﹣F3=2N﹣1.5N=0.5N;空小桶的重力F2=0.5N,空小桶和排开水的总重力F4=0.9N,则排开水的重力G排=F4﹣F2=0.9N﹣0.5N=0.4N;发现F浮≠G排,A.若弹簧测力计都没有校零,那么四次测量结果都应加上测量前弹簧测力计示数,那么所得浮力与排开水的重力大小应不变,故A不可能;B.步骤C中,石块浸没后,碰触到溢水杯底部,容器对石块有支持力,测的F3偏小,则利用F浮=F1﹣F3偏大,所以B有可能。②方案二,如图乙,小明将装满水的溢水杯放在升降台C上,用升降台来调节溢水杯的高度。当小明逐渐调高升降台,重物浸入水中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体积变大,排开水的体积变大,根据F浮=ρ液gV排可知,重物受到的浮力变大,所以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F′=G﹣F浮变小;又因为重物浸入水中的体积越来越大时,溢出水的体积变大、溢出水的质量变大、溢出水受到的重力变大,所以弹簧测力计B的示数变大;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物体所 ( http: / / www.21cnjy.com )受浮力的大小和排开液体的重力相等,所以弹簧测力计A示数的变化量和弹簧测力计B的示数变化量相等,从而证明了F浮=G排。
[答案] (1)A;(2)① B;②等于
31、小明按照教材中“综合实践活动”的要求制作简易密度计。
(1)取一根粗细均匀的饮料吸管,在其下端塞入适量金属丝并用石蜡封口。将吸管放到水中的情景如图(a),测得浸入的长度为H;放到另一液体中的情景如图(b),浸入的长度为h。用ρ液、ρ水分别表示液体和水的密度,ρ液与ρ水、h及H的关系式是ρ液=   。
实验次数 1 2 3 4 5
液体密度ρ/(g/cm3) 0.8 0.9 1.0 1.1 1.2
浸入的深度h/(cm) 6.3 5.6 5.0 4.5 4.2
(2)小明做了五次实验,获得的数据如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表:小明根据实验数据在吸管上标出0.8、0.9、1.0、1.1、1.2刻度线(单位g/cm3)。结果发现,1.1刻度线是在1.0刻度线的 方。
(3)为检验刻度误差,小明取来食油,先用天平测出食油与烧杯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将部分食油倒入量筒中,如下图乙所示,测出剩余食油与烧杯的质量为41.0g,食油的密度是   kg/m3。
(4)接着小明再用这个密度计测量。但 ( http: / / www.21cnjy.com )操作时却出现了图(c)的情形。根据经验或思考,在不更换食油的情况下,你认为可以进行怎样的尝试:   。
[解析] (1)为了让饮料吸管能竖直的漂浮在液体中,吸管下端塞入一些金属丝作为配重,这样做目的是让密度计竖直漂浮在液体中;由于吸管在(a)、(b)图中均漂浮,所以F浮=G,则在水和另一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相等,所以F浮=ρgV排,V排a>V排b,所以ρ水<ρ液。设吸管的底面积为S,根据物体浮沉条件可知:F浮水=F浮夜=G,即:ρ水gSH=ρ液gSh,所以,ρ液=Hρ水/h。(2)根据(1)可知,将上端刻度与下端刻度进 ( http: / / www.21cnjy.com )行比较,得到刻度线的两个特点是:上端刻度小、下端刻度大和上端刻度疏、下端刻度密;即1.1刻线是在1.0刻线的下方,相邻刻线的间距不均匀。由于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物体排开液体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体积有关,则根据控制变量法可知:研究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应控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而实验2和3,控制排开水的体积不相同,所以不可以研究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3)图甲中,天平平衡时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1=50g+20g+3.4g=73.4g,如图乙所示,量筒中食用油的体积为V=40ml=40cm3;烧杯中食用油的质量m=m1﹣m2=73.4g﹣41.0g=32.4g;该食用油的密度ρ===0.81g/cm3=0.81×103kg/m3;(4)图(c)所示的情形,说明密度计的重力过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应该使密度计漂浮在液体中,不能沉底,再向容器中加油或者将容器换成直径细些的,以提高油的深度。
[答案] (1)Hρ水/h;(2)下 (3)0.81×103; (4)再向容器中加油或者将容器换成直径细些的。
四、解答题((第32题6分,第33题7分,第34题9分,共22分)
32、小宇同学每天测量同一个鸡蛋的质量,再把鸡蛋放入水中,观察它的浮沉情况后, 取出放好,如表是他记录的部分数据及现象。(鸡蛋的体积保持不变,ρ 水=1.0×103kg/m3)
第 1 天 第 33 天 第 55 天 第 66 天 第 77 天
质量 m/g 66.1 65.7 61.8 60.9 58.8
鸡蛋在水中的位置
(1)求第 77 天鸡蛋受到重力的大小;(g 取 10 N/kg)
(2)求第 1 天鸡蛋所受浮力及鸡蛋的体积。
[解析] (1)解:由表可知,第 77 天鸡蛋的质量为 58.8 g ;第77天鸡蛋受到重力的大小为:G=mg=0.0588kg×10N/kg=0.588N;(2)解:由表可知,鸡蛋在第55天时处于悬浮状态,与第1天的浮力相同,悬浮时浮力等于重力:F浮=G1=m1g=0.0618kg×10N/kg=0.618N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鸡蛋的体积为: 。
[答案] (1)0.588N (2)0.618N; 6.18×10-5m3
33、如图所示,密度为0.6×103kg/m3 , 体积为1×10﹣3m3的正方体木块,用一根质量可以忽略不计的绳子两端分别系木块底部中心和柱型容器的中心,细绳能够承受的最大拉力为3N,容器内有一定质量的水,木块处于漂浮状态,但细绳仍然松软,对木块没有拉力,(g取10N/kg)求:
(1)木块浸入水中的体积;
(2)向容器内注入水(容器足够大)直至细绳对木块的拉力达到最大值,在细绳处于断裂前一瞬间,停止注水,此时木块浸入水中的体积。
[解析] (1)木块处于漂浮状态,则木块受到的浮力:F浮=G木=m木g=ρ木V木g=0.6×103kg/m3×1×103m3
×10N/kg=6N,由F浮=ρ水gV排可得,木块浸入水中的体积:V排===6×104m3;(2)绳子拉力最大时,木块受力平衡,此时木块受到的浮力:F′浮=G木+F绳=6N+3N=9N,由F浮=ρ水gV排可得,此时木块浸入水中的体积:V′排===9×104m3。
[答案] (1)6×10-4 m3; (2)9×10-4 m3
34、在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某同学发明作品《浮力秤》参加展评,作品可方便称量物体的质量,其构造如图。已知小筒底面积为10cm2,总长为20cm,盘中不放物体时,小筒浸入水中长度为8cm,问:
(1)小筒和秤盘的总重力是多少N
(2)该秤能称出物体的最大质量是多少kg
[解析] (1)小筒底面积为10cm2,小筒浸入水中的长度为8cm,故小筒排开水的体积为V排1=Sh1=10cm2×8cm
=80cm3=8×10-5m3;因小筒和秤盘是漂浮在水面上,故G筒=F浮=ρgV排1=1000kg/m3×10N/kg×8×10-5m3
=0.8N;(2)该秤测物体的最大质量时,就是V排=V筒=Sh=10cm2×20cm=200cm3=2×10-4m3;此时物体和小筒秤盘的总重力G=F浮总=ρgV排=1000kg/m3×10N/kg×2×10-4m3=2N;故此时物体的重力为G物=G-G筒=2N-0.8N=1.2N;此时物体的质量为m物===0.12kg。
[答案] (1)小筒和秤盘的总重力是0.8N;(2)能称出物体的最大质量是0.12kg;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清风明月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HS版八上科学全效提优《第3章 浮力》单元测试卷A
答 题 卷
一、选择题(共20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二、填空题(共8题,每空2分,共38分)
21、 ; ;
22、 ; ;
23、 ; ;
24、 ; ;
25、 ; ; ;
26、 ; ;
27、 ; ; ;
28、 ; ; 。
三、探究题(共3题,每空2分,共20分)
29、(1) ;(2) ;(3) ;
30、(1) ;(2)① ;② ;
31、(1) ;(2) ;(3) ;
(4) 。
四、解答题((第32题6分,第33题7分,第34题9分,共22分)
32、 解:
33、 解:
34、解: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清风明月
版权声明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以下简称“本网站”)系属深圳市二一教育科技有
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旗下网站,为维护本公司合法权益,现依据相关法律法
规作出如下郑重声明:
一、本网站上所有原创内容,由本公司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安排专项经费,运营规划,组织
名校名师创作完成的全部原创作品,著作权归属本公司所有。
二、经由网站用户上传至本网站的试卷、教案、课件、学案等内容,由本公司独家享有信息
网络传播权,其作品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本网站不保证其内容的有效性,凡因本作品引发
的任何法律纠纷,均由上传用户承担法律责任,本网站仅有义务协助司法机关了解事实情况。
三、任何个人、企事业单位(含教育网站)或者其他组织,未经本公司许可,不得使用本网
站任何作品及作品的组成部分(包括但不限于复制、发行、表演、广播、信息网络传播、改
编、汇编、翻译等方式),一旦发现侵权,本公司将联合司法机关获取相关用户信息并要
求侵权者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四、一旦发现侵犯本网站作品著作权的行为,欢迎予以举报。
举报电话:400-637-9991
举报信息一经核实,本公司将依法追究侵权人法律责任!
五、本公司将结合广大用户和网友的举报,联合全国各地文化执法机关和相关司法机关严厉
打击侵权盗版行为,依法追究侵权人的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
特此声明!
“4三金
深圳市一教育料技有限贵任公司
0307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