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
一、单选题
1.元朝行省在财赋、刑名等庶务方面具有一定自主权,但有专家认为行省“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这种制度设计( )
A.不利于地方政治稳定 B.避免政府决策失误的出现
C.容易造成国家的分裂 D.兼顾中央集权与行政效率
2.契丹由“大契丹国”改国号为“大辽”,“大契丹国”带有单一的民族色彩,而“大辽”则有包容广大之意。党项族的元昊称帝时,国号为“大夏”,“中国有礼义之大,故称夏”,夏亦有继承夏朝之意。这也显示出它们是“大汉”“大唐”“大宋”的延续者。这些国号体现了( )
A.各民族的文化取向趋向一致 B.少数民族政权的封建化倾向
C.中原王朝统治区域不断扩大 D.华夏民族的吸引力逐渐增强
3.宋元时期,一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者创制并实施了“南北面官”“猛安谋克”“四等人制”等一系列制度。这些制度( )
A.植根于民族发展的差异 B.承袭了唐朝的政治制度
C.实现了疆域内民族平等 D.消除了少数民族之间的矛盾
4.“当此之时,群臣守职,上下相安,家给人足,仓廪有余,刑部岁断死罪,或十七人,或二十人,号称‘小尧舜’,此其效验也。”材料体现的是( )
A.大定之治 B.庆历新政 C.光武中兴 D.贞观之治
5.辽宋夏金元是继三国两晋南北朝之后又一个北方少数民族活跃的时期,下列关于这一时期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辽朝统治者采取因俗而治的策略,设置南北面官制度
B.党项族建立的西夏仿照汉字创制了西夏文
C.金朝基本沿袭唐宋制度,同时又保留了女真民族的传统系统
D.成吉思汗采用猛安谋克制度,建立起蒙古汗国
6.据《元史》记载,元代礼部尚书约82人,族属可考者78人。其中,汉人46人,占59.0%;蒙古人14人,占17.9%;色目人11人,占14.1%;南人7人,占9.0%。这一现象反映出元代( )
A.民族平等政策的实施 B.民族交融进入高潮
C.注意缓和统治阶段矛盾 D.儒家礼制得到贯彻
7.元朝官修史书《辽史 营卫志》载:“天地之间,风气异宜;人生其间,各适其便……长城以南,多雨多暑,其人耕稼以食,桑麻以衣,宫室以居,城郭以治;大漠之间,多寒多风。畜牧畋渔以食。皮毛以衣。转徙随时。车马为家。此天时地利所以限南北也。”这可以用来说明( )
A.农耕文明优于游牧文明 B.长城南北地理区域的封闭性
C.地理环境决定文明高低 D.各族群间经济交往的必然性
8.铁木真为13世纪的蒙古可汗,多次发动对外征服战争,尊号“成吉思汗”,意为“拥有海洋四方的大酋长”。他
A.推动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兴盛
B.建立了入主中原的统一王朝
C.改变了一些地区的文化面貌
D.征服了南亚及整个欧洲地区
9.南宋时期,南方士人在政府中占压倒性名数,与东晋南朝“侨人”掌权之格局大为不同。到元朝时,有南人抱怨“今世之士,生于南方者,为时所弃,恒不得为显官”,甚至有人为求仕不得不“诡籍于北,而讳弃父母之邦”。这种变化说明元朝( )
A.文化重心与政治中心重合 B.士人价值观念的根本改变
C.统治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 D.南人被排斥在统治阶级外
10.元朝在中央以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在地方则广设行省,岭北、辽阳、云南等边疆行省,既负责边疆行政事务,也负责少数民族的管理。此外,元朝还建立了“朝令夕至,声闻毕达”的驿站制度。元朝的这些举措( )
A.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B.实现了政权与族权的紧密结合
C.扩大地方权力容易导致分裂割据 D.缓和了贫富差距带来的阶级矛盾
二、材料分析题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战国时期,秦对外扩张活动不断加剧,县的数目也越来越多。秦国郡辖县制度的形成,大概要到战国末期。秦帝国建立后,废除分封制,确立郡县制为帝国的地方行政制度。……秦汉郡县的机构庞大,人员众多,但塔顶是至高无上、独揽大权的皇帝。
——摘编自易宁 《秦汉郡县制、罗马行省制与古代中西文明的特点》
材料二:为避免重蹈前代覆辙,宋初将地方政府恢复到州县两级,但同样陷入管理幅度太大的困难。为此,宋代统治者设置了高层政区——路,但不设路一级的单一长官,把路虚化,路、州、县的官员由中央官员担任,宋代行政区划变成中央官员的分治区域,而不是地方官员的行政区域。元明清三代都是国土广袤的大帝国,只能采用多级制的地方政府,如元代就形成了最多达五级的行政区划,但结果仍能维持高度中央集权。自宋以后,古代中国历史上不再出现因割据而产生的分裂局面。
——摘编自周振鹤 《中国历史政治地理十六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汉郡县制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宋代行政区划的创新。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代“能维持高度中央集权” 的原因。
12.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追求和维护统一是中华民族历来的主流诉求。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周的分封制度,造就了华夏系民族共同体与戎、夷、蛮、狄共同体犬牙交错、夷夏混居的族群分布格局。春秋以降,周王室在"礼崩乐坏"的大趋势下日益式微,由此失去了制衡诸侯和四裔诸族的天下共主地位。大国争霸、四夷交侵背景下的剧烈社会动荡,极大地推动和促进了各地族群的空前融合和相互认同。华夏、蛮、夷、戎、狄之间的文化差距和心理隔阖日益消弥,华夏与蛮夷戎狄一体同源的思想观念应运而生。这种观念的广泛流行,代表了当时“中国”认同的最高境界。这种观念主要体现为“诸族同源”,它有横向和纵向两种维度的考量:从横向关联的角度上说,是华夏与夷、蛮、戎、狄同源;从纵向历程角度上说,是三皇、五帝、虞夏商周一脉承袭、同根共体。
——摘编自田广林、任妮娜《从夷夏异制到华夷一体: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认同》
材料二 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但它从侧面也反映了边城范阳(安史叛军大本营)之地位的不断提升,即范阳作为横跨“华夷”政治中心地位的开始显赫,最终依次作为契丹一辽帝国的副都南京、女真金帝国的首都中都、蒙古世界帝国的首都大都。换一句话说,它意味着这不平凡的六百年孕育并实现了“中华”从“小中国”(这个“小中国”在盛唐时期曾膨胀到它的极限)变型为“大中国”的“一次漂亮的转身”。此种“变身”初见端倪于契丹建立的辽王朝,而一个完全不一样的"中华的框架是在13到14世纪的蒙古时代一下子扩大起来的",此后的清朝将此种"框架"发展到了新的高峰;正是这样一个崭新的建国框架,才真正把中华引上了通向“多民族之巨大中国”的道路。
——摘编自(日)杉山正明《疾驰的草原征服者:辽夏金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制度和战争两个方面分别说明其与中华各族"一体同源"观念形成的关系。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辽、西夏、金、元四个民族政权为“大中国"发展所采取的措施。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的认识。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元)世祖末成宗初,行省演化为地方最高官府,只是言其性质的基本方面。事实上,行省在具有上述基本性质的同时,仍然长期保留着代表朝廷分驭各地的使命,仍然长期保留着朝廷派出机构的部分性质,元朝人有时还把行省称为“外廷”和“政府”。这正反映了行省所具有的二重性质。
材料二 自元代始,行省区划不惜打破自然地理界限,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的局面。如五岭地区被纵向切开,以江西、广东合为江西行省,湘、鄂、桂并入湖广行省。于是,五岭不复为凭险割据的条件。
——以上材料摘编自李治安《行省制度研究》
(1)据材料一,指出元朝制度创新的表现及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创新的原因。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行政区域划界依据的原则及作用。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造成中华文明这一鲜明个性特征的重要因素,是中国历史上历经数千年而不衰的“大一统”思想的潜移默化,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而秦汉时期正是这种理念完全定型的关键阶段。秦汉时期的最高统治者,都对统治思想进行了选择,用以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并构筑了统一的制度文化。秦汉时期的思想家也全力以赴地弘扬“春秋所以大一统者,六合同风,九州共贯也”
——摘编自黄朴民《论秦汉文化的时代精神》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汉文化蕴含的时代精神。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秦汉“构筑了统一的制度文化”而采取的政治、经济及文化措施。
材料二 公元5世纪之末北魏孝文帝元宏的汉化运动,举措奇特,为中外历史所罕见。他于公元493年决意迁都洛阳,翌年颁诏施行。……若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者”,免官。……(孝文帝改革)不期然地做了中国再统一的工具。
——摘编自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孝文帝汉化运动的举措。如何理解“(孝文帝改革)不期然地做了中国再统一的工具”
材料三
“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
——《元史·地理志》
(3)根据材料三,概括唐朝边疆治理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唐朝相比,元朝边疆治理的新发展。
(4)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文明发展的主流。
15.开辟道路交通是中国古代王朝经略边疆的重要举措,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起到重要作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西域自昔戎胡错居,道路时为闭塞。至汉征匈奴,武帝闻月氏族与匈奴有怨,欲诱之共击匈奴,乃遣张骞使月氏……后霍去病破匈奴右地,金城河西、盐泽之间,不复有匈奴,于是……设四郡,武帝发使抵安息、奄察、黎轩诸国,使者相望于道。
唐初设州府以经营云贵,后扶南诏制吐蕃,又拓建、修缮道路。后南诏渐强,与唐交恶,以滇川黔相邻处之道入川,屡战于唐。为占滇川黔相邻地,南诏乃东向,建东城,修道路。唐为制防之,更视滇川黔相邻地之道路为重。二者乃战不息,皆有减损。
——据马亚辉《边疆经略与交通变迁的互动》等整理
材料二 忽必烈即位后两都之间的交通路线也很快建立起来,大体可分为驿道、东道和西道三条线路。驿道是一般元人走的路线,从大都出发,途经驿站十一处,抵达上那,这条路线也是大都至岭北地区线路的南段,元朝派往漠北地区的使臣、官员、军队以及物资调配,也都要通过这条驿道运输北上。东道和西道分别是专供皇帝从大都往返上都的路线。
——摘编自卜宪群主编《中国通史·辽宋夏金元卷》
(1)根据材料一,归纳汉唐王朝经略边疆的相同方式。结合所学,简述汉武帝时期“张骞使月氏”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元朝驿道的功能。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古代中国道路交通开辟与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之间的关系。
参考答案:
1.D
【详解】根据“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可得出行省制之下,地方既有一定的权力,行政效率高。同时又受到中央的节制,加强了中央集权,因此体现出兼顾中央集权与行政效率的特征,D项正确;行省制有利于维护地方的稳定,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排除AC项;B项太绝对,排除B项。故选D项。
2.D
【详解】本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辽夏时期。据材料“‘大辽’则有包容广大之意”“夏亦有继承夏朝之意。这也显示出它是‘大汉’‘大唐’‘大宋’的延续者”并结合所学可知,少数民族政权认可自己为华夏族的组成部分,反映了华夏文明对少数民族的吸引力,D项正确;各民族文化既有不同,又在交融过程中存在相同点,排除A项;材料反映华夏族对少数民族的吸引力,而不是封建化进程,排除B项;材料提到少数民族政权,而不是中原王朝,排除C项。故选D项。
3.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宋元时期,由于民族经济、政治发展差异和本民族接受汉文化的程度不同,各民族政权实行的政治制度也呈现多元化特征,A项正确;“猛安谋克”“四等人制”均和唐朝政治制度无关,排除B项;“四等人制”带有民族歧视色彩,且“实现了疆域内民族平等”的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古代少数民族间的矛盾不可能“消除”,排除D项。故选A项。
4.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以得出准确时空是金朝。根据材料中“号称‘小尧舜’”可知此时的统治者是金世宗,由此判断为“大定之治”,A项正确;庆历新政是北宋时期改革,而材料涉及金朝,排除B项;光武中兴是东汉初期盛世局面,而材料涉及金朝,排除C项;贞观之治涉及唐朝初期,而材料涉及金朝,排除D项。故选A项。
5.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反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以得出准确时空是辽夏金元时期。据所学可知,猛安谋克制度是金朝的,D项符合题意,D项正确;辽朝统治者采取因俗而治的策略,设置南北面官制度,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党项族建立的西夏仿照汉字创制了西夏文,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金朝基本沿袭唐宋制度,同时又保留了女真民族的传统系统,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
6.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元代(中国)。据本题材料“元代礼部尚书约82人,其中,汉人46人,占59.0%;蒙古人14人,占17.9%;色目人11人,占14.1%;南人7人,占9.0%。”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代的礼部尚书中汉人所占比例最高,色目人和南人也占有一定的比例,该做法是元代统治者注意缓和统治阶段矛盾的体现,C项正确;元代实行四等人制,是不平等的民族政策,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关于民族交融的相关论述,排除B项;儒家礼制属于汉人文化,并未贯穿到蒙古人群体当中,排除D项。故选C项。
7.D
【详解】宋元时期,长城南北的自然条件和气候差异巨大,人们的生产、生活、政治和经济状况迥异,自然资源和物产等有很强的互补性,可以用来说明各族群间经济交往的必然性,D项正确;材料不足以说明农耕文明比游牧文明优越,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并非长城南北地理区域的封闭性,排除B项;地理环境决定文明高低的说法太绝对,排除C项。故选D项。
8.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蒙古族各部落的统一是由铁木真完成的。铁木真率部多次征讨,逐一打败了草原上各个强大的势力,于1206年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了蒙古政权,他被拥立为大汗,被尊称为成吉思汗。而统一蒙古后,改变了一些地区的文化面貌,C项正确;他并没有推动海上丝绸之路的兴盛,排除A;B是元世祖忽必烈的历史功绩,排除B;D项与成吉思汗无关,排除D。
9.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元朝(中国)。根据材料“南宋时期,南方士人在政府中占压倒性名数”、“生于南方者,为时所弃,恒不得为显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宋时,南方官员在政府中占多数,但到了元朝,就变少了,这是由于元朝的统治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元代实行的是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在民族政策上,全国实行四等人制,即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四等,南方人较难当官,C项正确;元朝时,文化重心与政治中心没有重合,排除A项;士人价值观念未发生根本变化,排除B项;D项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C项。
10.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元朝时期。根据材料内容可知,元朝时期设立了行省制和驿站制度,这些举措都有利于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从而强化了中央集权,A项正确;这些举措和政权与族权的结合无关,排除B项;元朝时期是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并没有扩大地方权力,排除C项;这些举措并不是为了缓和贫富差距,排除D项。故选A项。
11.(1)特点:是帝国发展及扩张的产物;形成时间长;服务于专制集权;数量越来越多,机构庞大。
(2)创新:虚化高层政区;地方行政区划变成中央官员的分治区域。
原因: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行省拥有经济、军事大权,但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节制。
【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一“战国时期,秦对外扩张活动不断加剧,县的数目也越来越多。”可知秦汉郡县制是帝国发展及扩张的产物。根据材料一“秦国郡辖县制度的形成,大概要到战国末期。”可知秦汉郡县制形成时间长。根据材料一“秦汉郡县的机构庞大,人员众多。”可知秦汉郡县制数量越来越多,机构庞大。根据材料一“但塔顶是至高无上、独揽大权的皇帝。”可知秦汉郡县制服务于专制集权。
(2)创新:根据材料二“宋代统治者设置了高层政区——路,但不设路一级的单一长官,把路虚化,路、州、县的官员由中央官员担任。”可知宋代行政区划虚化高层政区。根据材料二“宋代行政区划变成中央官员的分治区域,而不是地方官员的行政区域。”可知地方行政区划变成中央官员的分治区域。
原因:根据材料二“元代就形成了最多达五级的行政区划,但结果仍能维持高度中央集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创立了一种以行省为枢纽,以中央集权为主,辅以部分地方分权的新体制,在地方实行行省制,行省拥有经济、军事大权,但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节制,行省性质具有两重性又长期代表中央分驭各地,主要为中央收权兼替地方分留部分权力,所握权力大而不专。
12.(1)制度——西周实行的分封制,开发了边疆地区(或扩大了周朝的疆域),加强了各地间的文化交流,传播了周文化(或扩大了周文化的影响),有利于统一、同一文化观念的形成。战争——春秋战国时期,战争连绵不断,中原诸侯国与周边各民族(或各族群)的冲突增多,客观上促使他们的联系和往来日益频繁,彼此间的认知不断加深,相对先进的华夏文化持续向周边传播,这有利于“一体同源”观念的形成和发展。
(2)辽朝的职官设置为南、北面官;西夏的政治制度基本模仿北宋,中央机构有汉式和本民族两套官称;金朝基本沿袭唐宋制度,同时保持了一套女真民族的管理系统“猛安谋克”;元朝在推行中原传统政治制度外,还实行行省、宣慰司、驿道(站)等开创性制度和措施。
(3)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发展过程(或源远流长);不同时期各有侧重;多元一体格局;具有较大的包容性和开放性;各民族都做出了贡献。(任意四点)
【详解】(1)关系:根据材料“西周的分封制度,造就了华夏系民族共同体与戎、夷、蛮、狄共同体犬牙交错、夷夏混居的族群分布格局”再结合分封制的影响可知制度——西周实行的分封制,开发了边疆地区(或扩大了周朝的疆域),加强了各地间的文化交流,传播了周文化(或扩大了周文化的影响),有利于统一、同一文化观念的形成。根据材料“大国争霸、四夷交侵背景下的剧烈社会动荡,极大地推动和促进了各地族群的空前融合和相互认同”可知战争——春秋战国时期,战争连绵不断,中原诸侯国与周边各民族(或各族群)的冲突增多,客观上促使他们的联系和往来日益频繁,彼此间的认知不断加深,相对先进的华夏文化持续向周边传播,这有利于“一体同源”观念的形成和发展。
(2)措施:根据所学辽朝政治上的制度是职官设置为南、北面官;根据所学西夏政治上的制度是基本模仿北宋,中央机构有汉式和本民族两套官称;根据所学金朝政治上的制度是基本沿袭唐宋制度,同时保持了一套女真民族的管理系统“猛安谋克”;根据所学元朝政治上的制度是推行中原传统政治制度外,还实行行省、宣慰司、驿道(站)等开创性制度和措施。
(3)认识:根据材料从西周到清统一多民族国家都在向前发展可知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发展过程(或源远流长);根据辽、西夏、金、元民族政权“大中国”发展措施的不同可知不同时期各有侧重;结合中原地区的突出地位可知多元一体格局;许多少数民族政权融入到“大中国”中来可知具有较大的包容性和开放性;根据辽、西夏、金、元民族政权“大中国”发展措施可知各民族都做出了贡献。
13.(1)表现:行省制建立。特点:二重性。
原因:疆域辽阔;沿袭传统做法;加强统治需要。
(2)原则:犬牙交错(打破自然地理界限)。
作用:加强军事控制;巩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主要时空是元朝(中国)。
表现:据材料一“(元)世祖末成宗初,行省演化为地方最高官府”可知是行省制;
特点:据材料一“反映了行省所具有的二重性质”得出二重性。
原因:据所学知识,元朝建立后疆域辽阔,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建立行省制;据材料一“仍然长期保留着代表朝廷分驭各地的使命,仍然长期保留着朝廷派出机构的部分性质”可知,是沿袭传统做法;据材料一“长期保留着代表朝廷分驭各地的使命”可知,是加强统治的需要。
(2)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主要时空是元朝(中国)。
原则:据材料二“行省区划不惜打破自然地理界限,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的局面”可知犬牙交错(打破自然地理界限)。
作用:据材料二“五岭不复为凭险割据的条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行省是元朝地方制度,得出作用是加强军事控制,巩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
14.(1)时代精神∶“大一统”。
措施∶政治上建立皇帝制、郡县制、察举制等中央集权制度;经济上统一货币、盐铁官营均输平准等; 文化上统一文字,尊崇儒术,逐步确立儒学的独尊(统治)地位。
(2)举措∶迁都洛阳;穿汉服,说汉语;用汉姓;与汉族通婚;采用汉制等。
这个观点是,孝文帝改革对隋唐的统一有重要意义。孝文帝改革顺应了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大大缓解了民族矛盾,促进了北魏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3)措施∶设立都督府、都护府进行管辖;册封少数民族首领。
新发展∶边疆治理更多地呈现出与内地一体化的趋向;设立宜政院辖区,实现了中央对西藏的直接管辖。
(4)主流∶在国家统一和民族交融中不断发展。
【详解】(1)时代精神:根据材料一“秦汉时期的思想家也全力以赴地弘扬‘春秋所以大一统者,六合同风,九州共贯也’可知秦汉文化蕴含的时代精神是“大一统”。措施:结合所学可知,秦汉时期在政治上建立皇帝制、郡县制、察举制等中央集权制度;在经济上统一货币、盐铁官营均输平准等; 在文化上统一文字,尊崇儒术,逐步确立儒学的独尊(统治)地位。
(2)孝文帝汉化运动的举措:根据材料二“他于公元493年决意迁都洛阳,翌年颁诏施行。……若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者’,免官。”并结合所学可推出迁都洛阳;穿汉服,说汉语;用汉姓;与汉族通婚;采用汉制等。理解:此问考查的是孝文帝汉化改革的意义。即这个观点是,孝文帝改革对隋唐的统一有重要意义,孝文帝改革顺应了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大大缓解了民族矛盾,促进了北魏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3)唐朝边疆治理的措施:根据材料中的图片信息,可知唐朝通过设立都督府、都护府进行管辖;册封少数民族首领。元朝边疆治理的新发展:根据材料三“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并结合所学可知元朝边疆治理更多地呈现出与内地一体化的趋向;设立宜政院辖区,实现了中央对西藏的直接管辖。
(4)中华文明发展的主流: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华文明在国家统一和民族交融中不断发展。
15.(1)方式:联合边疆其他民族抵御外敌;设置机构管理边疆;修缮道路。影响:张骞通西域,打破了汉朝与西域之间的隔绝状态;促进了汉朝和西域各国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
(2)功能:便于元大都与漠北地区的人员、军队与物资的调配。关系:道路交通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道路通,则国家兴盛;道路闭塞,则国家落后。
【详解】(1)方式:根据材料一“遣张骞使月氏”和“扶南诏制吐蕃”可知,联合边疆其他民族抵御外敌;根据材料 一“设四郡”和“设州府”可知,设置机构管理边疆;根据材料一“使者相望于道”和“修缮道路”可知,修缮道路。影响:结合张骞通西域的影响来分析,从汉朝与西域隔绝状态的打破、汉朝与西域的往来、丝绸之路的开通等方面来分析。
(2)功能:根据材料二“元朝派往漠北地区的使臣、官员、军队以及物资调配”“东道和西道分别是专供皇帝从大都往返上都的路线”可知,便于元大都与漠北地区的人员、军队与物资的调配。关系:根据材料中汉代丝绸之路的功能、唐代通往西南的道路和元代驿道的功能,可知交通的便利与否对统一多民族国家治理的功效有重要的影响。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