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0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一、单选题
1.下图是1913年和1920年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企业数量、资本总额和工人总数的变化图。据图可知,此时民族资本的发展( )
A.源于美日等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侵略
B.得益于中国政府开始认同民间资本
C.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提供阶级基础
D.反映了中国近代企业制度日趋完善
2.中国近代某一时期,“德先生”、“赛先生”、“婚姻自由”、“妇女解放”、“家庭革命”等字眼常常见诸于报刊杂志,这主要是由于( )
A.清政府推行新政 B.同盟会宣传革命
C.新文化运动兴起 D.国民革命的影响
3.陈独秀于1916年《吾人最后之觉悟》写道:“三年以来,吾人于共和国体之下,备受专制政治之痛苦。自经此次之实验,国中贤者,宝爱共和之心,因以勃发,厌弃专制之心,因以明确。吾人拜赐于执政,可谓没齿不忘者矣。然自今以往,共和国体,果能巩固无虞乎!立宪政治,果能施行无阻乎 以予观之,此等政治根本解决问题,犹待吾人最后之觉悟。”由此可知,陈独秀认为要挽救民族危亡,应该( )
A.继续新文化运动解放思想 B.进行洋务运动学习西方技术
C.进行维新运动学习民主政治 D.进行护国运动维护中华民国
4.陈独秀在《新青年》上撰文指出:“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由此可见,陈独秀认为弘扬民主与科学( )
A.切合了解决时弊的要求 B.适应了文学革命的需要
C.推动社会变革持久发展 D.缓和了中西文化的矛盾
5.1912年3月至1913年7月不到两年时间,袁世凯政府更换了四届内阁,甚至出现国会在一天之内提交6份弹劾方案的情况。这主要反映( )
A.革命派与旧势力斗争异常激烈 B.内阁与总统矛盾重重
C.袁世凯公开复辟帝制不得人心 D.国民党限制袁氏专权
6.1914年4月,北京政府公布《报纸条例》,严禁报纸刊登“淆乱政体”、“妨害治安”之报道,违者不仅报纸须被禁发行,而且发行、编辑、印刷人员均须处有期徒刑,并不得适用刑律自首减刑之规定。上述措施( )
A.旨在服务封建势力的专制诉求 B.直接推动新文化运动出现
C.维护了孙中山临时政府的统治 D.说明政府控制了社会舆论
7.北洋政府接管并改造了原清朝的军校机构,在此基础上,陆续创办或续办了一系列军事学校,如陆军大学、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福州海军学校等。此举( )
A.旨在实现中华民族独立富强 B.推动了中国军事近代化
C.固守清朝原有军事作战体系 D.加速了辛亥革命的爆发
8.1912—1919年新建厂矿企业470多家,投资近亿元相当于辛亥革命前50年的投资总额。与这段发展“高峰”有关的国际背景是( )
A.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B.列强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无暇东顾
C.新中国初期实施了“一五计划” D.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9.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强调写文章“须言之有物”“不模仿古人”“不做无病之呻吟”,并对白话文的普及做出贡献的是( )
A. B. C. D.
10.1916年,陈独秀在《吾人最后之觉悟》中写道:“吾人果欲于政治上采用共和立宪制,复欲于伦理上保守纲常阶级制,此绝对不可能之事……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据此可知,他的“最后觉悟”是( )
A.用白话文去代替文言文 B.推翻清朝,维护民主共和
C.批判封建伦理纲常制度 D.以俄为师,实现社会主义
11.《独立宣言》阐述了人民主权思想,宣告北美独立,被称为第一部“人权宣言”;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被称为“中国的启蒙运动”。这反映启蒙思想( )
A.奠定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基础 B.成为人们争取解放的精神武器
C.猛烈冲击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D.指导中美两国建立民主共和制
二、材料分析题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一群接受现代观念的人开始组织建立新型的产业……后来又转而制造西式的武器和蒸船。但是,这时政府权力已落到年老的慈禧手里。在1908年她去世前,她一直控制着她继承人的一切权力,阻碍了改革。
——摘编自[美]霍华德·斯波德克《全球通史》
材料二 在民国的前10年间,中资现代工业的增长很快。1913年有698家工厂,拥有创办资本为330824000元,工人270717名;1920年有1759家工厂,拥有创办资本为500620000元,工人557622名。由于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战时军火生产,又缺乏船只运输,减少了对中国的出口。这为中资工业的扩大提供了机会。外资和中外合资的企业也有增加。这些工厂(和矿场),多是面粉、纺织等轻工业,并且大都集中在上海、天津以及江苏、辽宁、河北、广东、山东和湖北等地。
——摘编自费正清、崔瑞德《剑桥中华民国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慈禧时代我国现代工业发展的结果。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在“民国的前十年间”中国现代工业迅速发展的原因。
13.民族独立、国家统一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基石。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据材料一,以“近代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为主题,结合材料一中的史实加以说明。
(2)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近代以来,为挽救民族危机,中国的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分别进行了哪些救亡图存的斗争?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宋之际的中国社会发生了多方面的深层次的变革。从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来看,6世纪以前和10世纪以后的政治体制和官僚形态存在着重大的区别。南北朝以前,贵族集团对政治具有强大影响,官吏的任命基本以门第为标准,地方佐官由长官辟举,中央与地方在具体政务运作的层面上并未完全联结为一个整体。而到北宋时期,各级政府,包括中央政府,都是由官僚而非贵族负责运转,贵族作为一个社会阶层对帝国政治运作的影响力基本消退。官吏全部由中央政府按才学标准和官职资历加以任命。中央与地方在各方面具体政务的运作中走向一体化,皇帝本人也走到了处理国家政务的前台,“朝廷(皇帝与宰执为首)—州县一百姓”架构下的国家形态基本成型。
——摘编自刘后滨《政治制度史视野下的唐宋变革》
材料二 在中国社会形势动荡不宁,人心思变的20世纪初,以孙中山为代表的民主革命斗士开始热情的向中国人民宣扬自由、民主和革命的思想。在三民主义思想的指导下,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经过英勇的战斗,终于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成立了中华民国。但是中华民国南京政府仅仅只存在了几个月,政权便被袁世凯所篡夺,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最终宣布恢复帝制。在这样的情形下,民国并没有民主可言,正如孙中山所指的那样,“失去一满洲之专制,转生出无数强盗之专制,其为毒之烈,较前尤甚”。
——摘编自方敏《中国近代民主思想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宋之际政治制度变革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孙中山对近代中国民主政治所做的主要贡献,并分析“民国并没有民主可言”的原因。
15.辛亥革命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开创了新时代。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虽然辛亥革命未能立刻再建有序的社会,而使社会动荡不安,但它对整个社会秩序的更新和重构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是一种具有进步意义的破坏。自辛亥革命后,整个社会充满新旧事物的斗争,且在这一斗争过程中各种新事物雨后春笋般的出现并且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所以纵观历史,其本质是一个破旧的时代,一个替代的时代,一个新事物成长的时代。正是由于辛亥革命才开启了这一个破坏的时代,一个让新事物能够从旧秩序中破土萌芽并成长起来的时代。
——摘编自谭玉龙《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的解构与重构》
(1)据材料,概括辛亥革命的进步意义。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和思想文化等角度,说明民国初年“整个社会……是一个破旧的时代,一个替代的时代,一个新事物成长的时代”。
参考答案:
1.C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关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影响题、本质题。时空是1913年至1920年的中国。根据图示及所学可知,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出现短暂的“春天”,企业数量、资本总额和工人数量激增,这为即将到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以及中共的诞生奠定了物质基础和阶级基础,C项正确;一战时美、日借机加紧对中国侵略,排除A项;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准许民间设厂,民间资本已事实上得到认可,排除B项;近代中国是半殖民半封建社会,民族资本主义“先天不足,后天畸形”,排除D项。故选C项。
2.C
【详解】根据材料中“德先生”、“赛先生”、“婚姻自由”、“妇女解放”、“家庭革命”等字眼的信息可知,这些报刊杂志活跃在民国初年的新文化运动兴起之后,C项正确;清末新政发生在20世纪初,在清政府统治的末期不可能在报刊杂志上出现这么多违背传统的字眼,排除A项;“同盟会宣传革命”也是发生在清政府统治末期,材料中的字眼不可能在报刊杂志上这么多地呈现,排除B项;国民革命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发生在新文化运动之后,不可能成为材料中字眼见诸报刊地原因,排除D项。故选C项。
3.A
【详解】根据“然自今以往,共和国体,果能巩固无虞乎!立宪政治,果能施行无阻乎 以予观之,此等政治根本解决问题,犹待吾人最后之觉悟。”可得出陈独秀认为民国建立后,真正的民主共和并没有实现,只有通过思想上的解放才能实现真民主,因此强调要继续新文化运动解放思想,A项正确;洋务运动已经失败,排除B项;维新运动早已失败,排除C项;护国战争是辛亥革命后发动的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运动。而此时袁世凯已经去世,战争已经结束,排除D项。故选A项。
4.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根据材料“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当时袁世凯推行尊孔复古的逆流,陈独秀认为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能切合解决时弊之要求,因此出现材料所述陈独秀的言论,A项正确;新文化运动既是思想革命,也是文学革命,文学革命是思想革命的工具,是为了顺应思想革命的需要而兴起的,排除B项;“持久发展”的说法错误,排除C项;材料未提及中西文化的矛盾问题,排除D项。故选A项。
5.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12年3月至1913年7月(中国)。根据材料“袁世凯政府被迫更换了四届内阁”可知,袁世凯对革命派的压制,根据材料“国会一天之内提交6份弹劾案”可知,革命派对袁世凯政府的反对,说明了革命派与旧势力斗争异常激烈,A项正确;B项只是材料的表象,不是实质,排除B项;袁世凯是在1915年复辟帝制,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出国民党限制袁世凯专权,排除D项。故选A项。
6.A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目的题和影响题。时空是1914年(中国)。据材料“违者不仅报纸须被禁发行,而且发行、编辑、印刷人员均须处有期徒刑,并不得适用刑律自首减刑之规定”,结合所学可知1914年的北京政府指的是袁世凯领导的北洋军阀政府,是封建势力的代表,北洋政府严禁报纸刊登“淆乱政体”的要求,体现北洋军阀政府控制舆论,试图破坏共和建立袁世凯独裁统治,A项正确;直接推动新文化运动不符史实,排除B项;孙中山临时政府为南京临时政府,已在1912年解散,排除C项;报纸管制利于管控舆论,但不是“控制了舆论”,排除D项。故选A项。
7.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在此基础上,陆续创办或续办了一系列军事学校”并结合所学可知,这些措施有利于培养近代军事人才,推动中国军事近代化,B项正确;北洋政府代表买办资产阶级和大地主阶级的利益,对内专制,对外卖国,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北洋政府继承了清朝的军事作战体系,排除C项;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才出现北洋政府,排除D项。故选B项。
8.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背景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12——1919年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2—1919年,列强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无暇东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快速发展,B项正确;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是在甲午中日战争后,排除A项;此时新中国还未成立,排除C项;1935年,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排除D项。故选B项。
9.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民国(中国)。依据所学可知,新文化运动也是一场文学革命,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主张以白话文取代文言文,强调写文章“须言之有物”“不模仿古人”“不做无病之呻吟”,A项正确;蔡元培任北京大学的校长,着力营造“兼容并包”和“思想自由”的学术研究氛围,排除B项;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主张推倒陈腐、雕琢、晦涩的旧文学,建设新鲜、平易、通俗的新文学,排除C项;鲁迅发表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以新文学的形式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排除D项。故选A项。
10.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16年中国。根据“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可知陈独秀所说的“最后觉悟”指的是思想上解放和启蒙,所以他的“最后觉悟“是批判封建伦理纲常制度以促进思想的解放,C项正确;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不是思想上的启蒙,排除A项;1916年,清朝早已被推翻,排除B项;题干涉及时间1916年,当时俄国的十月革命还没有出现,排除D项。故选C项。
11.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近代(中美)。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的主要结论:北美独立前,欧洲启蒙思想就开始在北美传播,为《独立宣言》的发表奠定了理论基础,在《独立宣言》的指引下,北美摆脱英国殖民统治,获得民族独立;中国新文化运动也以民主与科学为主要武器,在中国社会上掀起一场思想解放运动。所以启蒙思想成为人们争取解放的精神武器,B项正确;“奠定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基础”,不符合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排除A项;当时北美大陆处于英国的殖民统治下,不存在封建君主专制统治,排除C项;虽然中美两国都受启蒙思想的影响,建立了民主共和制,但北美是在1787年宪法颁布后确立的,中国建立民主共和制的是辛亥革命,排除D项。故选B项。
12.(1)结果:洋务运动,中国近代化开始起步;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初步发展;中国现代工业整体发展长期迟滞(或答“错失了两次工业革命经济快速增长的良机”)。
(2)原因:中华民国的建立扫除了政治上的一些束缚和障碍;民国政府鼓励兴办实业;一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战;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近代中国是半殖民地社会,现代工业基础较为薄弱。(任答其中四点即可)
【详解】(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设问“慈禧时代”指1861—1908年。这一时段我国经历了洋务运动、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初步发展,但整体发展水平滞后。
(2)设问中“民国的前十年间”指1912—1921年;“中国现代工业”指民国时期中外人士在中国兴办的、拥有现代技术的工业企业。然后根据材料“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战时军火生产,又缺乏船只运输”进行概括,再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现代工业基础、政府政策、群众运动的影响等角度进行归纳、说明。
13.(1)主题:列强不断侵略使近代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说明: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英国强迫中国签订《南京条约》,打开中国大门,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日本强迫中国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被迫签订《辛丑条约》,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的中国工具,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综上所述,近代中国,由于列强发动一系列侵略战争,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2)斗争: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地主阶级——洋务运动、清末新政与预备立宪;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详解】(1)本题为开放性题目,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首先要认真阅读材料信息,围绕“近代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再次,结合所学知识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论题”,依据材料说明与与所学知识可以看出,“列强不断侵略使近代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深”。“阐述”,可结合两次鸦片战争及《南京条约》《北京条约》、甲午中日战争及《马关条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及《辛丑条约》的相关史实,论证中国是如何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最后总结概况,列强发动的一系列侵略战争,使中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2)斗争:由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近代以来,为挽救民族危机,中国的农民阶级为反抗压迫和列强侵略,先后发起了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地主阶级为挽救自身统治,发起了洋务运动、清末新政与预备立宪;民族资产阶级为挽救民族危亡,先后进行了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14.(1)特点:中央与地方联结成为一个整体;贵族政治基本消退;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得到加强。(任答两点即可)
(2)贡献:宣传自由、民主和革命的思想;领导推翻清朝专制统治,建立中华民国;制定《临时约法》。(任答两点即可)原因: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北洋政府实行专制统治;《临时约法》被废除,人民并未获得基本的民主权利。(任答两点即可)
【详解】(1)根据材料一“各级政府都是由官僚而非贵族负责运转,贵族作为一个社会阶层,对帝国政治运转的影响力基本消退”,可知贵族政治基本消退;根据材料“中央与地方在各方面具体政务的运作中走向一体化”,可知中央与地方联结成为一个整体;根据材料“皇帝本人走到处理国家政务的前台,朝廷-州-百姓架构下的国家形态基本定型”“官吏全部由中央政府按才学标准和官职资历加以任命”可知,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2)贡献一问,根据材料二与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对中国近代政治影响巨大,贡献巨大。他推翻满清封建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宣扬三民主义,宣传了自由、民主和革命的思想;主持修订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临时约法》”,为中国近代民主政治作出不少贡献。原因一问,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可以从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北洋政府实行的专制统治;《临时约法》被袁世凯废除,人民并未获得基本的民主权利等角度回答。
15.(1)意义:辛亥革命开启了一个破坏的时代,一个让新事物破土萌芽并成长起来的时代。
(2)政治:民主共和制取代君主专制;
经济:民族工业迅速发展,中国产业工人人数急剧增加;
社会生活:除旧布新,接受文明开化的新习俗、新风尚;(回答具体内容1点)
思想文化:民主共和思潮传播,实业救国思潮盛行,民主与科学思潮兴起,白话文逐渐普及,拥护新文化运动的刊物纷纷出版,提出妇女解放(婚姻自由、家庭革命)等口号。(任意3点)
【详解】(1)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911年的中国。意义:根据材料“辛亥革命才开启了这一个破坏的时代,一个让新事物能够从旧秩序中破土萌芽并成长起来的时代”可分析出辛亥革命开启了一个破坏的时代,一个让新事物破土萌芽并成长起来的时代。
(2)本题第二小问是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民国初年的中国。政治:结合清王朝的覆灭和民国的建立可分析出民主共和制取代君主专制;经济:结合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可分析出民族工业迅速发展,中国产业工人人数急剧增加;社会生活:结合所学可分析出除旧布新,接受文明开化的新习俗、新风尚;(回答具体内容1点)思想文化:结合民主共和思想、实业救国思想的传播以及新文化运动等史实可分析出民主共和思潮传播,实业救国思潮盛行,民主与科学思潮兴起,白话文逐渐普及,拥护新文化运动的刊物纷纷出版,提出妇女解放(婚姻自由、家庭革命)等口号。(任意3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