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生物期中测试卷02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测试范围:第一单元、第二单元
第Ⅰ卷 (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为确保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结果的合理性,对影响实验的其他相关因素应设置( )
A.相同的条件 B.不同的条件 C.相对的条件 D.相似的条件
2.放在清水中的洋葱鳞片叶细胞不会涨破,原因是植物细胞具有支持和保护作用的( )
A.细胞膜 B.细胞核 C.细胞质 D.细胞壁
3.下列主要反映非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
A.田鼠大量繁殖使农作物减产 B.大量捕捉青蛙使农作物减产
C.杂草丛生使农作物减产 D.旱灾使农作物大量减产
4.“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该俗语描述的生命现象主要体现的生物特征是( )
A.生物能够由小长大 B.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C.生物能够繁殖后代 D.生物能够适应环境
5.属于生物基本特征的是( )
A.生物都能自由运动 B.生物都能生长繁殖
C.生物都需要从外界摄取有机物 D.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6.第26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的主题是“我们的生物多样性,我们的食物,我们的健康”。生物多样性不包括( )
A.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B.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C.营养物质的多样性. D.基因的多样性
7.小明问妈妈:“为什么蚂蚁总是排成一队向前爬?”妈妈说:“可能是前面的蚂蚁留下了信号。”妈妈的回答属于科学探究的
A.观察 B.实验 C.提出问题 D.作出假设
8.沙蒿在干旱贫瘠的土壤中生长,能固沙,这说明( )
A.生物能适应环境
B.生物能影响环境
C.生物对环境没有影响
D.生物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9.小亮调查完公园的生物种类后,将有关的生物分成了作物、家禽、家畜三类.他所采用的分类依据是( )
A.生活环境 B.形态结构 C.生物用途 D.个体大小
10.几年前,一种名为紫茎泽兰的热带植物被引入我国南方地区,这种植物生命力极强,迅速蔓延,使得当地的其它野生植物纷纷绝迹.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 )
A.竞争 B.捕食 C.寄生 D.共生
11.某校课外活动小组探究“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你认为下列实验方案需要修改的选项是( )
A鼠妇数量 B光照 C温度 D湿度
50只 阴暗 30℃ 适宜
50只 阴暗 30℃ 适宜
12.雨点打在含羞草的叶上,叶片会立刻合拢,叶柄下垂,这一生命现象属于( )
A.生物需要呼吸 B.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C.生物的生长需要营养 D.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13.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一些细胞,推测为植物细胞,其依据是该细胞具有( )
A.细胞壁和细胞膜 B.细胞质和细胞核
C.细胞壁和液泡 D.细胞膜和细胞质
14.下列有关玻片标本制作的操作过程,顺序正确的是( )
①盖上盖玻片②将生物材料放入水滴中③用吸水纸吸去多余的水④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A.④②①③ B.④③②① C.①②③④ D.③①②④
15.你想没想过土壤中的水分被参天大树的根吸收后,是下列哪种组织把水运输到叶子上去的( )
A. B. C. D.
16.下列有关显微镜使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调节光圈﹣﹣调节视野的大小
B.调节反光镜﹣﹣调节物像的大小
C.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清晰
D.转动转换器﹣﹣换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目镜
17.在用低倍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中,四位同学在视野中看到的物像分别如下图所示。你认为观察效果最好的是( )
A. B. C. D.
18.若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暗淡且偏左上方,则以下操作中能使它明亮并位于视野中央的是
A.换用小光圈,装片向右下方移动
B.换用小光圈,装片向左上方移动
C.换用大光圈,装片向左上方移动
D.换用大光圈,装片向右下方移动
19.在细胞分化过程中,一般不会发生差异性变化的是( )
A.细胞形态 B.细胞数量
C.细胞结构 D.细胞功能
20.我们知道,汽车通过发动机把汽油中的能量转化为汽车驱动的能量。如果将细胞比做汽车,那么动植物细胞中,被称为能量转换器的是 ( )
A.细胞质;液泡 B.细胞核;细胞质
C.线粒体;叶绿体 D.细胞壁;细胞膜
21.下图所示为青蛙的发育过程,其中省略号包含以下哪些变化 ( )
①细胞生长②细胞分裂③细胞分化④细胞越分越小
A.②③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2.金银滩草原牧草丰茂,牛羊成群,不但为牧民带来了经济收入,还能防风固沙。它属于( )
A.海洋生态系统 B.湿地生态系统 C.淡水生态系统 D.草原生态系统
23.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要调查凤凰山森林公园生物的种类,调查的一般步骤是( )
①制订合理的方案 ②做好记录,积累资料 ③明确调查目的、对象、范围 ④对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
A.④①③② B.①②③④ C.③①②④ D.①②④③
24.下列关于一株向日葵和一只猫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细胞既是它们的结构单位,又是功能单位
B.它们各种组织的形成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C.猫的结构层次中没有系统
D.向日葵的叶和猫的心脏都属于器官
25.请你给下图人体的各个结构层次排出选出正确顺序( )
A.④→②→①→③→⑤ B.①→②→④→③→⑤
C.②→③→⑤→④→① D.⑤→③→①→②→④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填空题(共4个小题,每空2分,共40分)
26.请你从生物学角度分析说明“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现象。
(1)诗句中水稻和蛙属于 (填“生物”或“非生物”),其中揭示了水稻丰收的原因之一是 。
(2)水稻在生长过程中需要灌溉、施肥,还要给予充足的光照,这体现出生物的基本特征是 。
(3)蛙鸣是一种求偶行为,当有人走近的时候,蛙不再鸣叫,这说明蛙能对外界刺激做出 。
(4)“蛙鸣求偶”是蛙代代相传的一种本能,这说明生物具有 的特性。
27.如图分别为细胞结构和显微镜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染色所用的液体是 .
(2)用显微镜观察制作好的临时装片,在镜下已经找到观察物,如果要使物像更清晰些,应调节显微镜的[ ](填标号).
(3)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口腔上皮细胞的结构图应该是上图中的 (填A或B).
(4)山楂素有“开胃第一果”之称,吃起来酸甜可口.这些酸甜物质主要存在于[ ](填标号)内.
(5)A细胞核分裂时, 的变化最明显
28.如下图所示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据图判断对错
(1)该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4——3——2——1.
(2)1表示器官,3表示组织.
(3)植物体之所以能不断的长大主要原因是细胞的分裂和生长.
(4)将番茄从中央切开会发现,在番茄的果肉中有一条条筋络,这是机械组织.
(5)如图进行分裂时,变化最明显的物质 是染色体.
29.下图所示为人体组织形成过程示意图。请分析回答问题。
(1)图中①②③表示细胞的 过程,细胞经过该过程形成许多形态、结构、 类似的新细胞,且新细胞与亲代细胞具有 的遗传物质。
(2)④表示细胞的 过程。
(3)图A具有收缩、舒张等功能,则图A为 组织;图B的主要结构特点是细胞排列疏松,细胞间质发达,则图B为 组织。
三、实验探究(共1个小题,每空2分,共10分)
30.根据“制作并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要使偏左下方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向 方移动装片。
(2)染色后,某同学按规范操作,在实验过程中看到了以下几个视野:
A. B. C. D.
①该同学最终看到了视野C,在此之前他依次看到的视野是 ;
②从A→C需要调节显微镜的 (填结构名称);
③在视野C中,细胞内染色较深的结构是 。
(3)在制作临时装片时,盖上盖玻片的正确方法是( )
A. B.
C. D.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生物期中测试卷02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测试范围:第一单元、第二单元
第Ⅰ卷 (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为确保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结果的合理性,对影响实验的其他相关因素应设置( )
A.相同的条件 B.不同的条件 C.相对的条件 D.相似的条件
【答案】A
【解析】为确保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结果的合理性,对影响实验的其他相关因素应设置均处于相同且理想状态,这样做的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便于排除其它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和干扰。
故选A。
2.放在清水中的洋葱鳞片叶细胞不会涨破,原因是植物细胞具有支持和保护作用的( )
A.细胞膜 B.细胞核 C.细胞质 D.细胞壁
【答案】D
【解析】A.细胞膜:具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选择性透过性)。细胞膜将细胞内部与外界环境分开,使细胞拥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内部环境。细胞膜能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有害的物质挡在外面,同时把细胞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A错误。
B.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是遗传信息库。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B错误。
C.细胞质: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部分,是流动着的,这利于物质交换,是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C错误。
D.细胞壁位于细胞的最外面一层,有保护和支持的功能,使细胞不能吸收涨破,D正确。
故选D。
3.下列主要反映非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
A.田鼠大量繁殖使农作物减产 B.大量捕捉青蛙使农作物减产
C.杂草丛生使农作物减产 D.旱灾使农作物大量减产
【答案】D
【解析】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田鼠、青蛙、杂草属于影响农作物的生物因素;旱灾使水减少,属于影响农作物的非生物因素。
故选D。
4.“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该俗语描述的生命现象主要体现的生物特征是( )
A.生物能够由小长大 B.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C.生物能够繁殖后代 D.生物能够适应环境
【答案】C
【解析】生物产生后代的过程,叫做繁殖。“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指种下瓜,就会收获瓜,种下豆,就会收获豆。这句话描述的生命生物特征是生物能够繁殖后代,故选C。
5.属于生物基本特征的是( )
A.生物都能自由运动 B.生物都能生长繁殖
C.生物都需要从外界摄取有机物 D.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答案】B
【解析】A、运动不属于生物的特征,例如:植物一般不能运动,A不符合题意。
B、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生物体发育到一定阶段,就开始繁殖下一代。如蜻蜓点水、母鸡生蛋等。生长和繁殖是生物普遍具有的一种特性,B符合题意。
C、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植物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而且还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基本的食物来源。动物不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需要从外界摄取有机物,维持生存。从外界摄取有机物不属于生物的特征,C不符合题意。
D、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是绿色植物所特有的,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第26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的主题是“我们的生物多样性,我们的食物,我们的健康”。生物多样性不包括( )
A.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B.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C.营养物质的多样性. D.基因的多样性
【答案】C
【解析】生物多样性是指一定范围内多种多样活的有机体(动物、植物、微生物)有规律地结合所构成稳定的生态综合体,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人类的衣、食、住、行,甚至文化生活都与生物的多样性密切相关。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因此生物多样性不包括营养物质的多样性。
故选C
7.小明问妈妈:“为什么蚂蚁总是排成一队向前爬?”妈妈说:“可能是前面的蚂蚁留下了信号。”妈妈的回答属于科学探究的
A.观察 B.实验 C.提出问题 D.作出假设
【答案】D
【解析】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妈妈的回答在探究方法中属于作出假设。故选D。
8.沙蒿在干旱贫瘠的土壤中生长,能固沙,这说明( )
A.生物能适应环境
B.生物能影响环境
C.生物对环境没有影响
D.生物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答案】D
【解析】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沙蒿在西北干旱的土壤中生长,表明沙嵩能适应干旱的环境,且能固沙,表明生物能影响环境。
9.小亮调查完公园的生物种类后,将有关的生物分成了作物、家禽、家畜三类.他所采用的分类依据是( )
A.生活环境 B.形态结构 C.生物用途 D.个体大小
【答案】C
【解析】生物学家根据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营养方式、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以及在进化上的亲疏远近关系等,将生物分为若干类。如植物界、动物界、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非细胞生物界。将有关的生物分成了作物、家禽、家畜等都是被人类利用的生物,它们的用途不同,所采用的分类依据是生物用途,C正确。
10.几年前,一种名为紫茎泽兰的热带植物被引入我国南方地区,这种植物生命力极强,迅速蔓延,使得当地的其它野生植物纷纷绝迹.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 )
A.竞争 B.捕食 C.寄生 D.共生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自然界中一种生物的存在一般会对其它生物的生活产生影响,即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也表现了生物之间存在各种关系.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共生关系等.紫茎泽兰与其它野生植物之间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属于竞争关系.紫茎泽兰生命力极强,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使得当地的其它野生植物得不到充足的阳光、水分、无机盐,以及生存的空间减少,严重时导致其它野生植物纷纷绝迹.
故选A.
11.某校课外活动小组探究“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你认为下列实验方案需要修改的选项是( )
A鼠妇数量 B光照 C温度 D湿度
50只 阴暗 30℃ 适宜
50只 阴暗 30℃ 适宜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对照实验是指只有一个变量,气体量都相同的实验。要探究“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变量是水,应设计一组有水,一组是干燥的。
12.雨点打在含羞草的叶上,叶片会立刻合拢,叶柄下垂,这一生命现象属于( )
A.生物需要呼吸 B.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C.生物的生长需要营养 D.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答案】D
【解析】应激性是指一切生物对外界各种刺激(如光、温度、声音、食物、化学物质、机械运动、地心引力等)所发生的反应。应激性是一种动态反应,是细胞对刺激发生反应的特性。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完成。雨点打在含羞草的叶上,叶片会立刻合拢,叶柄下垂,这一生命现象属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故选D。
13.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一些细胞,推测为植物细胞,其依据是该细胞具有( )
A.细胞壁和细胞膜 B.细胞质和细胞核
C.细胞壁和液泡 D.细胞膜和细胞质
【答案】C
【解析】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点: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动物细胞不具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因此,某同学推测看到的细胞为植物细胞,在显微镜下观察他可能看到了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等结构。故选C。
14.下列有关玻片标本制作的操作过程,顺序正确的是( )
①盖上盖玻片②将生物材料放入水滴中③用吸水纸吸去多余的水④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A.④②①③ B.④③②① C.①②③④ D.③①②④
【答案】A
【解析】由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简要步骤可知,玻片标本制作的操作过程,顺序正确的是 : ④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②将生物材料放入水滴中→①盖上盖玻片→③用吸水纸吸去多余的水 ,故选A项。
15.你想没想过土壤中的水分被参天大树的根吸收后,是下列哪种组织把水运输到叶子上去的( )
A. B. C. D.
【答案】B
【解析】A.根据细胞排列紧密,细胞壁厚,可知A是保护组织,位于根、茎、叶等器官的表面,主要用于保护内部柔嫩部分,故A错误。
B.根据细胞上下连接,横壁消失,或有筛孔,可知B是输导组织,输导组织中导管可以运输水,故B正确。
C.根据细胞壁薄,液泡大,可知B是营养组织,主要功能是储藏营养物质,故C错误。
D.根据细胞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可知D是分生组织,有很强的分裂增生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故D错误。
故选B。
16.下列有关显微镜使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调节光圈﹣﹣调节视野的大小
B.调节反光镜﹣﹣调节物像的大小
C.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清晰
D.转动转换器﹣﹣换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目镜
【答案】C
【解析】A.光圈能够调节光线的亮度,不能调节视野的大小,故错误。
B.反光镜能够调节光线的亮度,不能调节物像的大小,故错误。
C.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清晰,故正确。
D.转动转换器换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故错误。
故选C。
17.在用低倍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中,四位同学在视野中看到的物像分别如下图所示。你认为观察效果最好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A.此图中出现了气泡,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在盖盖玻片时,没有按照正确的操作,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否则可能出现气泡,影响观察效果,A不符合题意。
B.此图中细胞排列整齐、均匀,在视野中非常的清晰,易于观察,是最理想的观察效果,B符合题意。
C.此图中存在一些食物残渣,影响了观察效果,影响观察,C不符合题意。
D.此图中是在:“涂”这一步,存在一些食物残渣或载玻片、盖玻片上有污渍不清晰,影响观察,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8.若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暗淡且偏左上方,则以下操作中能使它明亮并位于视野中央的是
A.换用小光圈,装片向右下方移动
B.换用小光圈,装片向左上方移动
C.换用大光圈,装片向左上方移动
D.换用大光圈,装片向右下方移动
【答案】C
【解析】在显微镜的结构中,遮光器可以调节光线的强弱,上有大小光圈。反光镜能反射光线,上有平面镜和凹面镜两个面,当外界光线较暗时使用大光圈、凹面镜,当外界光线较强时使用小光圈、平面镜。显微镜成倒立的像,上下左右都倒,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因此物像的移动方向与玻片标本的移动方向相反。视野中的物像偏左上方,要将物像移动到视野正中,物像应该向右下方移动,因此玻片应向左上方移动。
故选C。
19.在细胞分化过程中,一般不会发生差异性变化的是( )
A.细胞形态 B.细胞数量
C.细胞结构 D.细胞功能
【答案】B
【解析】在正常的情况下,经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在遗传物质的作用下,其形态、结构、功能随着细胞的生长出现了差异,这就是细胞的分化。细胞分化的结果形成了不同的组织,所以在细胞分化过程中,细胞的数量不变,故B符合题意。
20.我们知道,汽车通过发动机把汽油中的能量转化为汽车驱动的能量。如果将细胞比做汽车,那么动植物细胞中,被称为能量转换器的是 ( )
A.细胞质;液泡 B.细胞核;细胞质
C.线粒体;叶绿体 D.细胞壁;细胞膜
【答案】C
【解析】叶绿体是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线粒体是广泛存在于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中的细胞器,是细胞呼吸产生能量的主要场所,被称为能量转换器和细胞内能量供应的“动力工厂”,是细胞进行呼吸作用的场所。动物是异养的,其细胞内不含能叶绿体,只有线粒体。绿色植物的细胞内含有两种能量转换器:叶绿体和线粒体。
21.下图所示为青蛙的发育过程,其中省略号包含以下哪些变化 ( )
①细胞生长②细胞分裂③细胞分化④细胞越分越小
A.②③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C
【解析】青蛙的受精卵孵化出小蝌蚪,小蝌蚪先长后肢,再长前肢,最后尾巴逐渐消失,变成小幼蛙,幼蛙逐渐长成成蛙,即受精卵→蝌蚪→长出后肢的蝌蚪→幼蛙→成蛙。青蛙的发育过程中,其中省略号包含细胞生长、细胞分裂、细胞分化的过程。
22.金银滩草原牧草丰茂,牛羊成群,不但为牧民带来了经济收入,还能防风固沙。它属于( )
A.海洋生态系统 B.湿地生态系统 C.淡水生态系统 D.草原生态系统
【答案】D
【解析】A.海洋生态系统通过光合作用每年能够产生三百六十亿吨氧气,占全球每年产生氧气总量的70%,是产生氧气最多的生态系统,A不符合题意。
B.湿地生态系统是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以沼泽植物占优势,动物的种类也很多。湿地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它兼有水域和陆地生态系统的特点,具有极其特殊的生态功能,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命支持系统,B不符合题意。
C.淡水生态系统通常指江河、湖泊以及沼泽中淡水生物相互构成的依存关系和由此而形成的自然环境,C不符合题意。
D.草原生态系统分布在干旱地区,年降雨量很少,缺乏高大的植物,多是草等低矮的植物,动物的种类也不多。金银滩草原牧草丰茂,牛羊成群,符合草原生态系统的特征,D符合题意。
故选D。
23.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要调查凤凰山森林公园生物的种类,调查的一般步骤是( )
①制订合理的方案 ②做好记录,积累资料 ③明确调查目的、对象、范围 ④对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
A.④①③② B.①②③④ C.③①②④ D.①②④③
【答案】C
【解析】为了达到设想的目的,制定某一计划全面或比较全面地收集研究对象的某一方面情况的各种材料,并作出分析、综合,得到某一结论的研究方法,称为调查法。它的目的可以是全面把握当前的状况,也可以是为了揭示存在的问题,弄清前因后果,为进一步的研究或决策提供观点和论据。观察和调查的一般步骤是:③明确调查目的、对象、范围→①制订合理的方案→②做好记录,积累资料→④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
故选C。
24.下列关于一株向日葵和一只猫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细胞既是它们的结构单位,又是功能单位
B.它们各种组织的形成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C.猫的结构层次中没有系统
D.向日葵的叶和猫的心脏都属于器官
【答案】C
【解析】除病毒以外,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病毒无细胞结构,由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A正确;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起初在形态、结构方面相似,都具有分裂能力,在发育过程中这些细胞各自具有了不同的功能如保护、营养、输导等功能,形态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即细胞分化从而形成了不同的细胞群,我们把形态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群称之为组织,如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因此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组织,B正确;绿色开花植物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可见动物有系统,植物没有系统,猫属于动物,有系统,C错误;向日葵的叶和猫的心脏都是由不同的组织构成的器官,D正确。
25.请你给下图人体的各个结构层次排出选出正确顺序( )
A.④→②→①→③→⑤ B.①→②→④→③→⑤
C.②→③→⑤→④→① D.⑤→③→①→②→④
【答案】A
【解析】细胞是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人体是由细胞分化形成组织,人体的主要组织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等,再由这几种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器官,再由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形成系统,人体有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运动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最后由这八大系统构成完整的人体。因此人体的结构层次由微观到宏观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即④→②→①→③→⑤。
故选A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填空题(共4个小题,每空2分,共40分)
26.请你从生物学角度分析说明“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现象。
(1)诗句中水稻和蛙属于 (填“生物”或“非生物”),其中揭示了水稻丰收的原因之一是 。
(2)水稻在生长过程中需要灌溉、施肥,还要给予充足的光照,这体现出生物的基本特征是 。
(3)蛙鸣是一种求偶行为,当有人走近的时候,蛙不再鸣叫,这说明蛙能对外界刺激做出 。
(4)“蛙鸣求偶”是蛙代代相传的一种本能,这说明生物具有 的特性。
【答案】(1)生物 青蛙捕食农田里的害虫
(2)新陈代谢
(3)反应
(4)遗传
【解析】(1)水稻和蛙具有生物的特征,因此属于生物。“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说的是青蛙捕食水稻的害虫,使水稻增产。
(2)水稻在生长过程中需要灌溉、施肥,还要给予充足的光照,这体现出生物的基本特征是新陈代谢。
(3)生物都能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如草履虫的应激性、人的条件反射、鸟的迁徙、植物的向光性、植物根的向水性和向地性、炎热夏季中午植物的萎蔫现象、含羞草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等,因此,当有人走近时蛙就不再鸣叫了,这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4)蛙呜求偶是蛙世代相传的一种性状,这反映了青蛙从亲代传到子代的性状,属于遗传现象,这说明生物具有遗传的特性。
27.如图分别为细胞结构和显微镜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染色所用的液体是 .
(2)用显微镜观察制作好的临时装片,在镜下已经找到观察物,如果要使物像更清晰些,应调节显微镜的[ ](填标号).
(3)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口腔上皮细胞的结构图应该是上图中的 (填A或B).
(4)山楂素有“开胃第一果”之称,吃起来酸甜可口.这些酸甜物质主要存在于[ ](填标号)内.
(5)A细胞核分裂时, 的变化最明显
【答案】(1)稀碘液 (2)⑥ (3)B (4)3 (5)染色体
【解析】植物细胞的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和线粒体;动物(人)细胞的结构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动物和植物细胞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动物细胞没有而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是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
(1)染色:滴稀碘液染色。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染色所用的液体是碘液。
(2)⑤是使显微镜镜筒升降的粗准焦螺旋,能较大范围地升降镜筒;能小范围地升降镜筒的是⑥细准焦螺旋,而且看到物像后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3)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口腔上皮细胞的结构图应该是图中的B,判断依据是图B所示的细胞没有细胞壁和液泡,因为人的细胞不同于植物细胞,细胞结构没有细胞壁和液泡。
(4)图A中3是液泡,液泡内的细胞液溶解有多种物质。山楂中酸甜可口物质主要存在于液泡内的细胞液中。
(5)4细胞核分裂时,染色体的变化最明显。染色体复制,DNA也随之复制为两份,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使得后代细胞染色体数目恒定,从而保证了后代遗传特性的稳定。
28.如下图所示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据图判断对错
(1)该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4——3——2——1.
(2)1表示器官,3表示组织.
(3)植物体之所以能不断的长大主要原因是细胞的分裂和生长.
(4)将番茄从中央切开会发现,在番茄的果肉中有一条条筋络,这是机械组织.
(5)如图进行分裂时,变化最明显的物质 是染色体.
【答案】(1)错 (2)对 (3)对 (4)错 (5)对
【解析】(1)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依次是4细胞→3组织→1器官→2植物体,植物体无系统。故本题说法错误。
(2)图中1番茄果实属于器官,3表示保护组织。故本题说法正确。
(3)细胞的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其结果是细胞的数目增多。细胞的生长是细胞由小变大,因此细胞生长的结果是细胞的体积增大,所以植物体之所以能不断生长,是细胞分裂和生长的结果。故本题说法正确。
(4)将番茄从中央剖开,会到番茄的果肉中有一条条筋络,这些筋络属于输导组织。故本题说法错误。
(5)细胞在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变化最明显,先是细胞核一分为二,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先经过复制,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新的细胞中,使新细胞内的遗传物质与亲代细胞保持一致。故本题说法正确。
29.下图所示为人体组织形成过程示意图。请分析回答问题。
(1)图中①②③表示细胞的 过程,细胞经过该过程形成许多形态、结构、 类似的新细胞,且新细胞与亲代细胞具有 的遗传物质。
(2)④表示细胞的 过程。
(3)图A具有收缩、舒张等功能,则图A为 组织;图B的主要结构特点是细胞排列疏松,细胞间质发达,则图B为 组织。
【答案】(1)分裂 功能 相同 (2)分化 (3)肌肉 结缔
【解析】(1)图中①、②、③过程中只有细胞数目的增加,细胞的形态结构没有发生变化,因此图中①②③表示的是细胞分裂的过程。细胞核分裂时,染色体的数量已经复制加倍。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细胞,这样新细胞与原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所以细胞经过该过程形成许多形态、结构、功能类似的新细胞,且新细胞与亲代细胞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质。
(2)④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了变化,因此④表示的是细胞分化的过程。
(3)肌肉组织主要由肌细胞构成,具有收缩、舒张功能,所以图A为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由细胞和大量的细胞间质构成,细胞排列疏松,细胞间隙大,分布广,所以图B为结缔组织。
三、实验探究(共1个小题,每空2分,共10分)
30.根据“制作并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要使偏左下方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向 方移动装片。
(2)染色后,某同学按规范操作,在实验过程中看到了以下几个视野:
A. B. C. D.
①该同学最终看到了视野C,在此之前他依次看到的视野是 ;
②从A→C需要调节显微镜的 (填结构名称);
③在视野C中,细胞内染色较深的结构是 。
(3)在制作临时装片时,盖上盖玻片的正确方法是( )
A. B.
C. D.
【答案】(1)左下
(2) B、D、A 细准焦螺旋 细胞核
(3)B
【解析】(1)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要使偏左下方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向左下方移动装片。
(2)①在显微镜下首先看到的是B,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题干中B的物像位于视野中央偏左方,应该向左方移动玻片标本,物像才移动移到视野中央。即出现图D所示;此时图中细胞结构不清楚,要放大物像,应选用放大倍数较大的物镜,即出现A所示图像,细胞体积放大了,但是图像模糊,需要调节细准焦螺旋使图像清晰,即图C。因此,该同学最终看到了视野C,在此之前他依次看到的视野是B、D、A。
②从A→C需要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③细胞核中含有一种能够被碱性材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因此在视野C中,细胞内着色最深的结构是细胞核。
(3)制作临时装片时,“盖”这一步的正确操作是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其目的是防止盖玻片下出现气泡。
故选B。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