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一单元1.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课件(共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一单元1.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课件(共2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8-25 19:00: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2 改造我们的学习/毛泽东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毛泽东
1 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恩格斯
3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光明日报》特约评论员
4 *修辞立其诚/张岱年
*怜悯是人的天性/卢梭
5 *人应当坚持正义/柏拉图
单元写作 深化理性思考
第一单元
单元学习主题
【理论素养】本单元的文章,或阐释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或论述学风改造问题和正确思想来源问题,或阐说真理的检验标准,或探讨个人立身处世的法则,这些都有助于加深我们对社会、历史、人生的认识。尤其是恩格斯、毛泽东的文章,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学习本单元,要通过研读经典理论文章,获得思想启迪和思维提升。
单元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思维发展与提升
审美鉴赏与创造
文化传承与理解
了解恩格斯、毛泽东、卢梭、柏拉图等人所处的历史背景,做到知人论世;抓住文章的主要概念,把握核心观点,厘清论述思路,感受文章强大的思想力量
了解议论文的论证结构,掌握其论证方法。注意体会文章的论辩艺术和严密、准确的语言表达
研读经典理论文章,获得思想启迪和思维提升。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水平,增强理论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Friedrich Engels
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厘清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精读全文,明确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复杂性。
通过学习这篇理论文章,深入了解历史发展的偶然性、必然性,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之一,国际无产阶级的领袖。恩格斯是马克思的亲密战友,被誉为“第二提琴手”。1883年3月马克思逝世,恩格斯担负了整理出版马克思文献遗稿和继续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重担。与此同时,他又独立地进行大量的理论宣传工作。
1895年8月5日,恩格斯逝世。按其遗愿,他的骨灰被撒入大海。
作者简介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恩格斯

马克思逝世之后,一些资产阶级理论家歪曲了马克思的观点,篡改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造成当时德国青年极大的思想混乱。有不少人写信向恩格斯请教,大学
生瓦尔特·博尔吉乌斯就是其中一位。本篇
课文是恩格斯写给瓦尔特·博尔吉乌斯的一
封回信,信中澄清了一些重大理论问题。题
目是编者加的。
写作背景
所谓论著,就是带有研究性的著作。科学与文化论著是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论文、著作,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科学论著,主要由分析推理而得,往往具有抽象性;二是自然科学论著,主要通过实验研究而得,往往具有实证性。
本单元所选文章属于社会科学论著,在选择性必修下册课本中另设有一个自然科学论著的单元,共同承担课程标准规定的“科学与文化论著研习”任务群的目标任务。
相关常识
科学与文化论著
惰性 撰写
障碍 虔诚
阐述 庸人
轴 轴线 解 解体
压轴 解数
预习检测-字音
duò
zhuàn
ài
qián
chǎn
yōng
zhóu
zhòu
jiě
xiè
词语 易错字 词语 易错字
疲bèi 沿xí
独cái guàn输
编zuǎn bàn演
枯zào 开pì
预习检测-字形








预习检测-掌握词语
归根到底:
【例】世界是我们的,也是你们的,但归根到底是你们的。
归结到根本上。
多愁善感:
【例】他们都把剑云看作一个多愁善感的书生。现在她才知他竟是如此的慷慨。
形容人感情脆弱,容易发愁或感伤。
奴颜婢膝:
【例】书报检察官蛮横地查封人民报刊,肆意践踏法律和民众意志,妄图使好报刊成为普鲁士政府奴颜婢膝的应声虫。
卑躬屈膝、奉承巴结的样子。
精疲力竭:
【例】第一个夜班值下来,精疲力竭的郭文萍贴身的衣服全部湿透,脱下的短袖,轻轻一拧,汗水成股地流下。
非常疲劳,体力消耗已尽。
预习检测-词语辨析
【相同点】都有斟酌字句的意思。
对每一字、每一句都仔细推敲,形容说话或写作的态度慎重。
字斟句酌/咬文嚼字
咬文嚼字/字斟句酌
过分地斟酌字句,多用来指死抠字眼儿,也用来指对文字的使用反复推敲,十分讲究。
【不同点】“字斟句酌”强调仔细,“咬文嚼字”强调过分。前者含褒义,用来称赞;后者多含贬义,用以嘲讽。
【例】1.古今中外的著名诗人,于诗歌创作的过程当中,莫不字斟句酌,反复修改,体现了对诗歌艺术的不懈追求。
2.学习文件不能只咬文嚼字,关键是领会文件的精神实质。
预习检测-词语辨析
【相同点】都有表述“不同事物的分界”的意思。
不同事物的分界;尽头处;限度。
界限/界线
界线 /界限
两个地区分界的线;不同事物的分界线;某些事物的边缘。
【不同点】“界限”多用于抽象事物,“界线”多用于具体事物。
【例】1.人们现在已经明确,新冠病毒是由动物传播给人类,但是其中具体的传播路径需要更深入的研究,这有助于了解病毒是如何打破物种界限,传给人类的。
2.过去由农户单独种植的小块田地,如今打破了地块界线,被改造成了连片的水肥一体化滴灌种植耕地。
思维导图
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
社会历史
历史发展
生产和运输的全部技术
地理基础和先前经济阶段的残余
围绕这一社会形式的外部环境
社会上层建筑
偶然性与必然性
经济
关系

本文以丰富的历史知识和辩证的理论分析,论述了经济因素与历史发展、上层建筑的关系,指出经济关系是“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归根到底制约着历史发展”;政治、法、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上层建筑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它们又都互相作用并对经济基础发生作用”;经济不是制约历史发展和上层建筑的唯一因素。
文章主旨
恩格斯提出的两点不应当忽视的问题是:
①政治、法、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都互相作用并对经济基础发生作用。
②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并不是按照共同的意志,根据一个共同的计划,甚至不是在一个有明确界限的既定社会内来创造自己的历史。在所有这样的社会里,都是那种以偶然性为其补充和表现形式的必然性占统治地位。通过各种偶然性来为自己开辟道路的必然性,归根到底仍然是经济的必然性。
文本研读
这封信中,恩格斯提出了两点不应当忽视的问题,请概述这两个问题。
任务一 :理解文章内容
我们视之为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的经济关系,是指一定社会的人们生产生活资料和彼此交换产品(在有分工的条件下)的方式。
包括生产和运输的全部技术。这种技术也决定着产品的交换方式以及分配方式,从而在氏族社会解体后也决定着阶级的划分,决定着统治关系和奴役关系,决定着国家、政治、法等等。
在经济关系中还包括这些关系赖以发展的地理基础和事实上由过去沿袭下来的先前各经济发展阶段的残余。
当然还包括围绕着这一社会形式的外部环境。
文本研读
恩格斯是如何解读经济关系是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的
任务一 :理解文章内容
政治、法、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都互相作用并对经济基础发生作用。这并不是说,只有经济状况才是原因,才是积极的,其余一切都不过是消极的结果,而是说,这是在归根到底不断为自己开辟道路的经济必然性的基础上的相互作用。
并不像人们有时不加思考地想象的那样是经济状况自动发生作用,而是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他们是在既定的、制约着他们的环境中,是在现有的现实关系的基础上进行创造的,在这些现实关系中,经济关系不管受到其他关系——政治的和意识形态的——多大影响,归根到底还是具有决定意义的,它构成一条贯穿始终的、唯一有助于理解的红线。
文本研读
恩格斯是如何解读上层建筑之间相互作用并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的
任务一 :理解文章内容
首先阐明了经济关系是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然后指出政治、法、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它们之间又都互相作用并对经济基础发生作用。接着分析了历史发展中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阐明了伟大人物在历史上出现的偶然性与必然性。最后归结到要正确理解历史就必须注重经济史的学习,学会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史观。
文本研读
本文的论述思路是怎样的?请简要概述。
任务二 :厘清论述思路
举例论证:
“恰巧拿破仑这个科西嘉人……这一点可以由下面的事实来证明:每当需要有这样一个人的时候,他就会出现,如凯撒、奥古斯都、克伦威尔等等。”这里使用了举例论证,证明伟大人物的出现是偶然的(尤其是在一定时间出现于某一国家纯粹是偶然的),但其出现又是必然的,如果把这个人去掉,则会有另外一个人出现来代替他。
文本研读
本文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请举出两种予以简要分析。
任务二 :厘清论述思路
比喻论证:
“如果您画出曲线的中轴线,您就会发现,所考察的时期越长,所考察的范围越广,这个轴线就越是接近经济发展的轴线,就越是同后者平行而进。”这里使用了比喻论证,把偶然性比作“曲线”,把必然性比作“曲线的中轴线”,强调曲线始终围绕着中轴线上下摆动,偶然性总是表现着必然性。
文本研读
本文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请举出两种予以简要分析。
任务二 :厘清论述思路
(1)我们把经济条件看作归根到底制约着历史发展的东西。而种族本身就是一种经济因素。不过这里有两点不应当忽视……
文本研读
这篇文章的语言表达严密、准确,请赏析下列各句的语言特色。
任务三 :品味语言特色
观点提出鲜明有力,不蔓不枝;“归根到底”言辞准确,语气恳切;“不过”巧妙引起转折,引人思考。
(2)政治、法、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都互相作用并对经济基础发生作用。这并不是说,只有经济状况才是原因,才是积极的,其余一切都不过是消极的结果。
文本研读
这篇文章的语言表达严密、准确,请赏析下列各句的语言特色。
任务三 :品味语言特色
“但是”“并不是”“只有”“才”等关联词语的使用,使表达的意思跌宕起伏,但又缜密严谨,具有很强的逻辑性,体现了社会科学论著的语言特色,也显示了恩格斯高超的理论思维水平。
(3)在这些现实关系中,经济关系不管受到其他关系——政治的和意识形态的——多大影响,归根到底还是具有决定意义的,它构成一条贯穿始终的、唯一有助于理解的红线。
文本研读
这篇文章的语言表达严密、准确,请赏析下列各句的语言特色。
任务三 :品味语言特色
运用比喻,把“经济关系”比作“红线”,贯串于社会历史的进程中,直观恰当,生动形象。
(4)请您不要过分推敲上面所说的每一句话,而要把握总的联系;可惜我没有时间能像给报刊写文章那样字斟句酌地向您阐述这一切。
文本研读
这篇文章的语言表达严密、准确,请赏析下列各句的语言特色。
任务三 :品味语言特色
“请您”“可惜”“向您”等词语的使用,体现了恩格斯对青年朋友的真诚尊重和殷切期望。
拓展探究
恩格斯在给瓦尔特·博尔吉乌斯的回信中指出:恰巧某个伟大人物在一定时间出现于某一国家,这当然纯粹是一种偶然现象。但是,如果我们把这个人去掉,那时就会需要有另外一个人来代替他,并且这个代替者是会出现的,不论好一些或差一些,但是最终总是会出现的。
结合刘邦和项羽,谈谈你对“伟大人物”出现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认识。
拓展探究—参考答案
所谓伟大人物,是指为着完成某种历史任务而出现的、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的杰出者。伟大人物的出现,都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
在楚汉之争中取得最后胜利的刘邦就是这样一位偶然性与必然性统一的伟大人物。比如,刘邦的出身、起家,及至鸿门宴脱险、夺取关中先入咸阳等,充满了偶然性,稍有差池结果便会大相径庭。但不能把这些偶然因素绝对化、神秘化,偶然性的背后,是必然性在起决定作用。刘邦能最后胜出,是具有必然性的。因为刘邦审时度势、知人善任,实行的方针、政策受到了广大士兵和人民的拥护,特别是得到了当时秦人的拥护,他的胜利是大势所趋,必然性使然。而项羽的失败也是必然的,因在刘邦成功的必然性因素方面,项羽大多相反,最后只能落得众叛亲离的结局。
示例一
拓展探究—参考答案
偶然性表明的是客观事物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种有可能出现、也有可能不出现的趋向。“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杜牧从“胜败乃兵家常事”的角度立论,用大胆的假设与推理来揭示历史的发展可以是另外一种情形,“已然的”未必就是“必然的”。从当时形势看,刘邦虽然战胜项羽,但项羽的巨大影响仍在,刘邦并没有取得全局的最后胜利。其实,项羽与刘邦一样都是反抗暴秦的英雄,没有说谁胜就是应该的,是正统的,设若项羽拥有远见卓识和不屈不挠的意志,回江东重整旗鼓,说不定就可以“卷土重来”,或许会改写历史。
示例二
请以“磨难”为话题,运用例证法,写一段300字左右的议论性文字。
迁移练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