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和诗歌创作背景。
2、赏析诗句,感受诗歌意蕴。
3、感受诗人旷达的胸襟,做一个乐观进取,积极向上的人。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还记得我们初中学过刘禹锡的哪些诗词和文章吗?从中能否可以概括出刘禹锡有何性格特征?出示本课题目,并明确本课学习目标。
《秋词》 《陋室铭》 坚强不屈、乐观豁达(出示ppt)
文学常识简介
作者简介(刘禹锡:一贬再贬三贬四贬的人生)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籍贯河南洛阳,自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因"永贞革新"失败和命犯"桃花劫",从公元806年到826年,刘禹锡在政治上数度被朝廷贬谪。先后在朗州(今湖南常德)、连州(今广东省连县)、夔州(今重庆奉节)、和州(今安徽省和县)在巴山楚水之间辗转了二十三年。
2.背景探寻
永贞元年,刘禹锡参加了王叔文集团领导的政治革新运动,并得到重用。但是改革触犯了宦官和大官僚的利益,很快宣告失败。王叔文被刺死,刘禹锡两次被贬,前后共历二十三年,他的政治生命几乎走到尽头。
二十三年后,刘禹锡被罢和州刺史,回归洛阳途径扬州,遇到白居易,在酒宴上白居易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刘禹锡就写下了这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作答。
(史实链接:左降官韦执谊、韩泰、陈谏、柳宗元、刘禹锡、韩晔、凌准、程异、等八人,纵缝恩赦,不在量移之限。《旧唐书.宪宗本纪》
左降官是贬官处分中最为严厉的一种,具有流放的性质。)
3.解读题目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和白居易在扬州初次相逢。
酒席上白居易先写了一首诗给刘禹锡。
刘禹锡回赠了他这首诗。
三、研读共品,→诗文解析
1.首联交代了什么?从中我们可看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交代了诗人被贬地之荒僻,贬时之漫长。流露出诗人被贬谪,遭弃置命运的辛酸和悲凉。
2.根据注释,找出颔联运用了哪两个典故?并说说所表达的感情。
闻笛赋、烂柯人
闻笛赋:借向秀对稽康的怀念表达诗人对因政治改革失败而受害的战友王叔文等人的悼念,表达了诗人对亡友的怀念。
烂柯人:诗人以王质自比(或借王质的故事)暗示贬谪的时间长久,抒发了回乡后物是人非,深感恍如隔世的无限悲痛怅惘之情。
(中考链接--用典:诗文中援引过去有关人、地、事、物之史实或有来历有出处的词语、佳句(即用事和用句),来表达诗人的某种愿望或情感的手法。)
3.颈联中出现了哪些形象?有什么作用?
"沉舟"和"病树"是比喻久遭贬谪的诗人自己。
"千帆过"与"万木春"则比喻被贬后,新贵们仕途得意。
景物描写:沉舟侧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争春,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境界开阔,生机勃勃的画面,给人以鼓舞。
哲理:借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发展的自然规律,蕴含着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深刻哲理。
情感:颈联情感由先前的伤感低沉转变为慷慨激昂,表现出诗人积极进取、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4.尾联点明酬赠之意,扣住诗题,同时又与友人共勉。如何理解"长精神"
长精神:既有对友人的感谢,也表达了共勉之意。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
四、讨论交流
请同学们找出下面诗句的共同点(小组之间交流讨论)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长江后浪推前浪,浮事新人换旧人。
(长江里后面的浪推动前面的波浪,新一代的人会取代旧一辈的人)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正月初一这一天,千家万户就把旧的桃符换下,来贴上新的桃符)
课堂小结,感悟情感
首联:长期遭贬,遭遇坎坷 (心酸愤懑)
颔联:归来感慨,世事变迁 (悲痛怅惘)
颈联:感叹身世,展望未来 (豁达进取)
尾联:感谢赠言,振奋精神 (积极昂扬)
板书设计:
心酸愤懑 积极昂扬
悲痛怅惘 豁达进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