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课件(4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课件(4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8-25 19:57: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2张PPT)
回望历史:
两个辛丑年的对比
“你们没有资格在中国的面前说,你们从实力的地位出发同中国谈话。”
—中方高层发言
结与国之欢心 量中华之物力
1840年
1856年
1851年
1894年
1898年
1899年
甲午中日战争
鸦片战争
太平天国运动
第二次鸦片战争
19C60S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义和团运动
1900年
八国联军侵华
中国
我来分一分:按照时间轴填上历史事件
再将下列历史事件进行分类
民族危机加剧:
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侵略史)
中华民族的抗争:
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抗争史)
爱国将领:林则徐、关天培陈化成、邓世昌等)
中华民族的探索: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探索史)
它是指从传统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化社会的转变过程,对中国而言也就是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以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思想科学化为主要标志。
近代化: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中考第一轮单元复习 统编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答案:(1)洋务运动。(1 分)
材料一 不但一个王朝,而且一个文明看来已经崩溃了,但由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一些杰出人物的非凡努力,它们终于死里求生,再延续了约六十年。
——[美]芮·玛丽《同治中兴》
材料二 人们多注意 1840 年的时代意义,实际上 1860 年同样是一个重要的年份,即社会观念的新陈代谢来说,它比 1840 年就有更加明显的标界意义。
——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写出与材料一和材料二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名称,并简述中西方两位学者都强调这一事件的理由。(3 分)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D
典型例题训练:
步骤:读题——找关键词——联所学——组织答案
过 基 础
了解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初步认识洋务运动的作用和局限性。(5年4考)
考点1 1 
背景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清朝统治集团内部出现洋务派
时间 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
代表人物 在中央以________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__________、左宗棠、张之洞等人为代表
目的 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即“师夷长技”),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口号 “________”“求富”[2016.26(1)]
奕? 
李鸿章 
自强 
内容 1.创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 时期 口号 企业性质 代表企业
19世纪60年代开始 “自强” 军事工业 安庆内军械所、________________、福州船政局等
19世纪70年代开始 “______” 民用企业 ______________、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2018.26(1)]
2.发展近代教育 兴办新式学校(______________是中国第一所新式学堂),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设立翻译馆,翻译外国科技书籍;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等[2020.32(1);2019.9] 江南制造总局 
轮船招商局 
求富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京师同文馆
最早
最大
最大
3.军事:建立新式陆军 和新式海军 (1)从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开始组建新式洋枪队,淘汰传统兵器,采用西式兵操练兵。
(2)19世纪70年代,清政府开始大规模进行近代海防建设,筹建新式海军。
(3)19世纪80年代,福建、广东、南洋和________等海军初步建成,其中以北洋舰队规模最大。
(4)1885年,清政府成立海军衙门
4.加强边疆管理 (1)1875年,左宗棠督办新疆军务,成功收复新疆。
(2)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建立行省
(3)1885年在台湾建立行省
北洋 
洋务运动中的军事工业,不仅搬入了西方的枪炮、轮船、弹丸、雷管,而且使外国制器之器(机器)也由此而入中国。
而民用企业,则移来了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和生产关系,它们于不知不觉中把封建主义的坚冰钻开了些微裂缝。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进步性:
①引进西方的机器生产技术,使中国出现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
②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③对外国资本主义入侵起到了一定抵制作用。
4923000两白银
136000两白银
材料1:
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从材料中概括洋务运动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中国近代史开端——鸦片战争
中国近代化开端——洋务运动
学法指导之易混易错
典型例题训练:
步骤:读题——找关键词——联所学——组织答案
答案:(1)洋务运动。(1 分)洋务运动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共2分)
材料一 不但一个王朝,而且一个文明看来已经崩溃了,但由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一些杰出人物的非凡努力,它们终于死里求生,再延续了约六十年。
——[美]芮·玛丽《同治中兴》
材料二 人们多注意 1840 年的时代意义,实际上 1860 年同样是一个重要的年份,即社会观念的新陈代谢来说,它比 1840 年就有更加明显的标界意义。
——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写出与材料一和材料二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名称,并简述中西方两位学者都强调这一事件的理由。(3 分)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D
典型例题训练:
步骤:读题——找关键词——联所学——组织答案
材料 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后开始筹建汉阳铁厂,由于找不到合适的煤,耗时六年,仍未能炼出合格的钢。盛宣怀接手后,耗银200万两,并开办萍乡煤矿,但由于原定的机炉不适合,只得贷款改进设备,方获成功。通过克服种种困难,汉阳铁厂成为中国第一家大型的近代化钢铁企业,1949年后收归国有。
——编自陈真等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等
上述材料说明什么问题?我们可以从洋务派身上学到什么精神?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D
典型例题训练:
步骤:读题——找关键词——联所学——组织答案
答案:(1)洋务运动过程中洋务派遇到的困难和阻碍。
(2)不畏困难,努力探索的精神(言之有理即可)
从漫画中你能得出洋务运动存在什么局限性?
漫画类:关注漫画中的标题、时间、文字、人的神态、事物的特征 ,注意漫画的寓意和史实
学法指导
材料二:
1873—1893年,轮船招商局获利白银600多万两,但大都归入李鸿章等人的私囊。
—选自统编版八年级上册课文P21页相关史事
地方大员兴办的洋务军火工业,最开始的时候,连成本核算都没有,后来即使有了成本核算,生产的产品也不是商品。而且经营方式,就是衙门这一套,能用上一点工部管理工程的办法,就已经很先进了。
——张鸣《洋务自强》
福州船政局开支占比
薪水工食
生产
80%
20%
材料一:
阅读材料,思考洋务运动为何没有实现“自强”“求富”的目标。
1、管理落后,官僚腐败
步骤:读题——找关键词——联所学——组织答案
材料三:
在洋务运动中,机器主要靠进口,大量聘请洋工洋匠。他们在受聘期间挟技居奇,惟利是图。如天津机器制造局委托英国人总管,筹备三四年,耗资不少,进展不大。
材料四:
不可思议的是,清政府认为这些学生(留美幼童),就应该只学习自然科学,而对政治制度和社会影响要无动于衷。 中国不可能只从我们这里引进工业模式而不引进政治上的改革。否则,她将什么也得不到。
——1881年7月23日《纽约时报》
2、外国势力的挤压
3、只学技术,不改变政治制度
不触动封建制度的自强运动不能救中国;学习西方技术的同时也要学习西方制度;地主阶级不能救中国。
洋务运动失败的启示:
19世纪70年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 
第二次工业革命结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简述图示中①处箭头所指史实之间的联系。
①日本明治维新后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也走上对外扩张道路,1894 年发动甲午中日战争。
洋务运动
历史联系:
知道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战役;列举《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说明《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5年4考)
考点2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甲午 中日 战争 原因 (1)根本原因:日本为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梦想;日本明治维新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开始对外扩张。
(2)直接原因:1894年,朝鲜发生东学党起义
时间 ________—1895年
爆发 1894年,日军在丰岛海面袭击清军运兵船,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
1894 
过 基 础
甲午 中日 战争 主要 战役 (1)平壤战役中,清军奋起反击,左宝贵中炮牺牲。
(2)黄海海战中,致远舰管带__________与同舰官兵壮烈殉国。
(3)辽东战役中,大连、旅顺失守,徐邦道英勇牺牲,日军制造旅顺大屠杀。
(4)______________中,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自杀殉国。____________全军覆没
结果 ________年,清政府战败,与日本签订《____________》[2020.31(3);2017.9;2017.26(1);2016.27(3)]
邓世昌 
威海卫战役 
北洋舰队 
1895 
马关条约 
学法指导之历史巧记法—首字记忆法:丰平黄辽威(谐音记忆法:风平黄了胃)
注意英雄人物:左宝贵、邓世昌、徐邦道、丁汝昌
内容 危害
割三岛
进一步破坏中国领土主权,刺激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赔二亿
加剧了人民负担,使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经济命脉
开四口
使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内地
允设厂
便利帝国主义对中国的资本输出,严重阻碍中国民族资义的发展
《马关条约》的内容、危害、影响及与以前条约的不同?
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民族危机日益加剧
⑵不同:
经济:商品输出为主
2影响:
资本输出为主
学法指导: 历史巧记法—
口诀记忆法
中考演练
1.(2020·山东菏泽·8)有学者认为,近代史上,战前列强的主要侵华方式是“贸易+特权”,战后则是“投资+特权”,这里的战争是指( )
C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步骤:读题——找关键词——联所学——析选项
是日本人打开了世界的眼界,让人们看到大清帝国真正的无能……清国政体是一个明显失败的政体” 。
——《纽约时报》评论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列强 瓜分 中国 狂潮 背景 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马关条约》签订;俄、法、德三国干涉还辽
表现 列强在中国掀起了抢夺利权、强租海港、划分“势力范围”的瓜分中国狂潮(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实现了同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享有均等贸易机会的目标)
过 基 础
简述图示中②③处箭头所指史实之间的联系。
② 《马关条约》赔款二亿两和允许外国开设工厂,清政府也放宽了对中国民间设厂的限制,民族工业获得发展。
③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为挽救危机,1898 年,民族资产阶级进行戊戌变法。
洋务运动
历史联系:
洋务运动


知道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代表,了解“百日维新”的主要史实。(5年3考)
考点 3 
序幕 1895年春,《马关条约》签订。__________、梁启超等联合各省举人上书光绪帝,请求拒和、迁都、变法,史称“____________”,这次上书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2020.32(1);2018.9]
发展 维新人士在各地组织学会(如强学会),创办报刊(影响最大的是上海的《__________》和天津的《国闻报》),宣传变法,推动了维新变法思想的广泛传播
康有为 
公车上书 
时务报 
过 基 础
高潮: 百日 维新 时间 1898年6月11日清政府颁布“____________”诏书至9月21日戊戌政变(1898年是农历戊戌年,历史上称这次变法为“戊戌变法”。这次变法历时103天,因此又被称为“百日维新”)
领导人物 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
明定国是 
3、改革的内容 进步性
政治 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经济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
军事 裁减绿营 ,训练新式军队等
文教 创办新式学堂,兴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设立翻译馆,翻译外国科技书籍,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等生
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有利于民族资产阶级参与政治
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有利于传播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和政治制度
有利于提高军队作战能力
对比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在近代化的探索上有什么进步?
从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到学习西方先进制度,从经济近代化到政治近代化
结果 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搜捕维新人士,废除变法诏令。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被捕遇害,变法失败[2020.31(3)]
性质 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也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影响 戊戌变法对于推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新思想的传播,起到了积极作用;为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在社会上起到了____________的作用
思想启蒙 
历史将永远铭记一代志士仁人以天下人为念,用青春、幸福、乃至生命,为天下人谋永福的伟大情怀,他们的勇气和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复兴之路》
素养提升
如果戊戌变法是维新派精心培育的一
棵幼苗,在当时的环境下它能不能茁壮成长?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1、守旧势力强大
2、维新派缺乏可靠的社会基础和严密的组织。
3、寄希望于无实权的皇帝身上
教训:资本主义的改良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中考演练
(2020·湖南常德·7)梁启超在回忆19世纪80年代的情形时说:“朝士皆耻言西学,有谈者,诋为汉奸,不齿士类”,而到了19世纪末,却出现了“举国若狂,人人竞言西学”。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当时中国(  )
A.社会性质的变化 B.民族危机加深,救亡意识凸显
C.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自强求富理念的推广
B
步骤:读题——找关键词——联所学——析选项
考点 4 
知道义和团运动和抗击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5年2考;2021年是《辛丑条约》签订120周年)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
丑条约》
签订
义和团运动
兴起、发展:19世纪末,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和外国传教士活动的猖獗,义和团运动在山东、直隶一带兴起。到1900年夏,义和团已经控制了京津地区。
性质:具有广泛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
斗争方式:张贴文告,揭露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通过捣毁教堂、拆毁铁道、砍断电线等方式,表达对外国侵略者的愤怒。
过 基 础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
丑条约》
签订
口号:“____________”。
抗击八国联军:义和团在廊坊一带阻击八国联军,迫使联军撤回天津;在天津保卫战(天津老龙头火车站、紫竹林租界等地)中,义和团在清军帮助下英勇作战。
结果:义和团在中外反动势力的镇压下失败。
失败原因:根本原因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直接原因是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
意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
义和团运动
扶清灭洋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
丑条约》
签订
根本原因:维护和扩大帝国主义在华利益
直接原因:______________。
时间:1900—1901年。
经过:1900年,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组织联军2000多人,进犯北京;在廊坊一带受到阻击,撤回天津;攻占大沽炮台,攻陷天津;攻陷北京,慈禧太后携光绪帝狼狈西逃。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采取了报复性的屠杀、劫掠。[2020.31(3);2019.10]
结果: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____________》。
八国联军侵华
镇压义和团运动 
辛丑条约 
4
考点清单—《辛丑条约》
学习分析
时间
内容
地位
影响
1901年
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2)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首。
外交
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以海关税,盐税作为担保。
赔款
清政府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运动
政治
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
军事
划东交民巷为使馆区,允许各国派军队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
使馆
(1)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成为“洋人的朝廷”
清朝成为洋人的朝廷,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东交民巷使馆界成为“国中之国”,成为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大本营。
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税收受列强控制。


清朝的都城置于帝国主义列强的武装控制之下

通过外交控制清政府


学法指导 历史巧记法—关键字记忆法
为了一个民族的梦想,我们从1840年的海面出发;为了一个不变的追求,我们在岁月深处写下沉淀,全球视野下展现中国道路之抉择;全景历史中浓缩民族复兴之历程。
——《复兴之路》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嘉兴
五四运动
中共成立
从“天朝上国”到“劣等民族”的迷茫与愤慨,
从“东亚病夫”到“少年中国”的攀登与跨越,
从“站起来了”到“猛虎加速”的飞跃与巨变。
——摘自人民日报《〈复兴之路〉的一种解读》
曾经的落后,源于我们制度的腐朽,如今我们拥有了先进的制度,依然不可高枕无忧,我们需要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小结
1840年
1842年
鸦片
战争
《南京条约》
开始沦为
1856年
1860年
第二次
鸦片战争
《北京条约》
《天津条约》
进一步加深
1894年
1895年
甲午中日
战争
《马关条约》
大大加深
1900年
1901年
八国联军
侵华战争
《辛丑条约》
完全陷入
19世纪60年代-90年代近代化的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布置作业:
1.领跑中考P60-62完成
2.依据材料,概括近代列强侵略中国的特点?
侵略战争 原因 条约 主要内容
鸦片战争 打开中国市场 《南京条约》 五口通商、协定关税等
第二次 鸦片战争 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增开天津为商埠
甲午 中日战争 企图侵略中国, 称霸世界 《马关条约》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八国联军 侵华战争 镇压义和团 运动,扩大侵略权益 《辛丑条约》 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民族危机出现
洋务运动


民族危机的加剧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板书
感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