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7张PPT。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课程目标
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
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一、明朝君主专制的加强 1、中央:废中书省和丞相、权分六部 读史料:自秦始皇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
——《明太祖实录》(1)原因:
①丞相胡惟庸骄恣擅权(直接原因)
②废行省设三司使统领中央各部的宰相,职权扩大(具体原因)
③元朝丞相权势过重,以致皇权不稳(历史原因)
④相权过大,威胁皇权(根本原因)三司
互不统辖
各司其职◎地方:废行省,设三司行中书省权力过大①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②使统领中央各部的宰相职权扩大 “中书之政,分于六部”,六部分割了原来宰相的权力,成为皇帝之下中央处理政务的最高一级机构。
六部在明初地位很高,但明中叶以后,既受制于内阁,又受制于宦官,权力大不如前。 材料一:『资料回放教材P16页』
材料二:『学思之窗教材P17页』
材料三: 从明太祖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的八天 内,内外诸司送到皇宫的奏章共1160件。这些奏章有讲一件事的,也有讲两三件事的,共计有3291件事,皇帝平均一天要处理411件事。请问:历行了一千多年的宰相制度到底该不该废除?影响:
利——有利于加强皇权,防止了权臣专权。
弊——①易造成皇权过分集中;
②易造成太监乱政;
③皇帝政务繁多,身心疲惫。a.创立原因b.内阁的形成和发展设殿阁大学士侍从顾问正式设立内阁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授予内阁票拟权对奏章拟出处理意见内阁首辅权力膨胀“部权尽归内阁”2、创设内阁C.性质:皇权专制的产物,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
内侍机构,而不是决策机构,不能对皇权起制约作用
结论:内阁首辅不同于宰相,
不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思考:明朝的内阁首辅就是变相重设的宰相吗?议政王大臣会议清朝初期满洲贵族商讨并决定军国大事的一种重要形式。性质:中央议策机关议政王大臣会议皇
太
极内阁六部皇权受限“诸王大臣签议既定,
虽至尊(皇帝)无如之何”。二、清朝:君主专制的巅峰时代康熙设立南书房皇权扩大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三足鼎立互相制约
集权于帝军机处a.最初名称 设置时间、地点 人选c.特点:简、速、密 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跪受笔录,承旨遵办人员简单办事效率高地处内廷b.职能雍
正 有人说,中国到目前为止,一共失去了三次
追赶世界的历史性机遇。第一次,是明清时期,
我们第一次被西方落下;第二次是19世纪末,
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时期,中国以改革和革命
的失败而错失良机;第三次是文化大革命期间,
中国的内乱和封闭,使中国离世界越来越远……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正在抓住第四次机遇。
所以21世纪的100年,能否赶上世界?对中国
来说,很重要。观点导航 明清时期,我国政治制度呈现两个趋势: 一方面,君主权力空前强化,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另一方面,专制制度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秦朝(形成)从汉到元(发展)明清(顶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史皇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两对基本矛盾【合作探究】 如何全面评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消极作用:
(1)政治方面:皇权专制,易成暴政(秦、隋);压抑民主政治,极大地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2)经济方面:越来越束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压制新的生产关系的产生,延缓了封建制度的瓦解等。
(3)思想文化方面:文化专制主义。科技发展停滞,中华文化难以提升等。
积极作用:
① 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利于维护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
② 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兴建大型工程,奠定中华文明长期领先世界的基础。。
③ 在统一的环境下,利于各民族的融合,利于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
④有利于抵御外来侵略,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和统一。【基础知识梳理】
1.中书省、丞相、六部、殿阁大学士/ 内阁、
机密事物、“票拟”/ 君主专制、皇权/
丞相制度、专制皇权;
2.议政王大臣会议、内阁、六部/ 南书房、内阁、六部、南书房/ 军机处、亲信官员、皇帝、顶峰;/ “简、速、密”、跪受笔录、上传下达;/ 行政效率、专制皇权
【预习自测】
1——5 ACACA 6——10 BDCDB高一(6)班
郑晓吟笔记整理示例:笔记整理示例:高一(7)班 李咏琳高一(8)班 余崧源笔记整理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