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巩固
高效课堂 活学活用
一、单项选择题
下图为四种人口增长模式统计图,读图,回答1~2题。
1.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所属的人口增长模式分别为( )
A.甲和乙 B.丙和丁
C.丙和乙 D.乙和丙
2.造成乙类型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的主要因素有( )
①需要多生子女帮助从事农业生产 ②工业化水平提高
③医疗卫生事业进步 ④人们受教育水平很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解析 从图中可知:①甲为“高高低”模式,目前分布于某些原始群体。②丁为“三低”模式,分布于发达国家和地区。③乙、丙同属过渡模式,乙为增长下降阶段,少数发展中国家属于该模式,丙为高增长阶段,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目前处于该阶段。联系某些国家的社会经济状况可得出第2题答案。
答案 1.B 2.C
下图为甲、乙两类国家人口变化曲线,读图,回答3~6题。
3.由图可以看出,世界人口增长最迅速的时期是( )
A.产业革命以前 B.产业革命以后
C.二战以前 D.二战以后
4.读图判断,目前世界人口的增长主要是( )
A.甲类国家 B.乙类国家
C.贫穷国家 D.富裕国家
5.有关甲、乙两类国家人口增长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1900—1950年两类国家人口增长模式皆为“高—高—低”
B.1850—1950年甲类国家人口增长模式为“高—高—低”
C.1950—2000年乙类国家人口增长模式为“低—低—低”
D.20世纪末甲类国家人口增长模式已是“低—低—低”
6.从图中还可看出,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开始于( )
A.出生率的下降 B.死亡率的下降
C.自然增长率的下降 D.自然增长率的上升
3~6.解析 通过读甲、乙两类国家人口变化曲线图可知,甲类国家人口模式转变较早,且是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的,乙类国家较晚,由此可判断甲类国家为发达国家,乙类国家为发展中国家。1950年或二战以后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迅速,目前世界人口增长的95%来源于发展中国家。再根据甲、乙两类国家人口随时间变化情况判断人口增长模式。
答案 3.D 4.B 5.D 6.B
读“某地区人口模式转变图”,回答7~9题。
7.关于图中Ⅰ—Ⅳ期人口增长模式,叙述错误的是( )
A.Ⅰ——“高高低”模式
B.Ⅱ——高增长阶段的过渡模式
C.Ⅲ——增长下降阶段的过渡模式
D.Ⅳ——“低高低”模式
8.人口增长缓慢,平均寿命较低的时期是( )
A.Ⅰ期 B.Ⅱ期
C.Ⅲ期 D.Ⅳ期
9.印度目前处于( )
A.Ⅰ期 B.Ⅱ期
C.Ⅲ期 D.Ⅳ期
7~9.解析 由图中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曲线可知:Ⅰ为“高高低”模式,Ⅱ、Ⅲ为过渡模式,Ⅳ为“三低”模式。人口增长缓慢,平均寿命较低的是“高高低”模式。印度目前处于过渡模式中的增长下降阶段。
答案 7.D 8.A 9.C
二、综合题
10.读“甲、乙两国的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乙两国中,人口老龄化严重的是________国,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乙两国中,近年人口净增数量大的是________国,人口出现负增长的是________国,具有发展中国家人口年龄结构特点的是________国。
(3)两国针对面临人口问题而采取的人口政策分别是
甲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人口再生产类型与人口年龄结构有着密切关系。从人口年龄结构图中,可以推出一地或一国的人口增长模式。人口年龄结构图有多种多样的变式,本题是人口年龄结构图的一种常见类型。人口年龄段的分布是按男女分别统计的,也反映了不同年龄段的人口性别结构。衡量某一年龄段需要将男、女所占总人口比重加在一起,否则将无法正确判断人口结构类型。
答案 (1)乙 65岁及以上人口所占比重超过总人口的7%
(2)甲 乙 甲
(3)计划生育 发展社会养老保障事业,鼓励生育
课堂巩固
高效课堂 活学活用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人口的空间移动,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
A.国家主席胡锦涛访问乌兹别克斯坦
B.医疗队员赴玉树抗震救灾
C.球迷去南非观看世界杯足球赛
D.江西某学生去上海上大学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人口迁移的概念。选项A、B、C均是只发生了位置的空间移动,而不是定居地的改变,属于人口流动,并非人口迁移。
答案 D
读“二战前世界部分地区人口迁移示意图”,据图回答2~4题。
2.当时人口迁出的地区主要是( )
①北美洲 ②南美洲 ③欧洲 ④非洲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3.图乙箭头代表的人口迁移属于( )
A.个人迁移 B.季节迁移
C.被迫迁移 D.自发迁移
4.当时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是( )
A.人口由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
B.人口由旧大陆到新大陆
C.定居移民减少,流动工人增多
D.国际难民数量增多,持续时间长
2~4.解析 第2题,由图中可以看出人口迁出地主要是欧洲和非洲。第3题,图乙箭头代表的人口迁移是非洲黑人被贩卖到南美洲,属于被迫迁移。第4题,二战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是由旧大陆到新大陆。
答案 2.B 3.C 4.B
下表资料摘自联合国于2000年发布的预测报告,反映了2001—2050年世界移民趋势,据此回答5~6题。
迁出国
数量(万人/年)
迁入国
数量(万人/年)
中国
30.3
美国
110.0
墨西哥
26.7
德国
21.2
印度
22.2
加拿大
17.3
印度尼西亚
18.0
英国
13.6
菲律宾
14.4
澳大利亚
8.3
5.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是( )
A.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
B.从北半球向南半球迁移
C.从西半球向东半球迁移
D.从内陆国家向沿海国家迁移
6.移民外迁的主要原因是寻求( )
A.更高的社会地位 B.更多的休闲时间
C.更高的收入 D.更优的自然环境
5~6.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世界人口迁移的方向及原因。世界范围内人口迁移主要是在经济因素影响下自发展中国家迁往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更高的工资收入等吸引发展中国家人口迁入,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高科技人才。
答案 5.A 6.C
读“经济发展阶段与人口迁移量关系图”,回答7~9题。
7.人口迁移量最少的时期是( )
A.原始社会 B.农业社会
C.工业化阶段 D.后工业化阶段
8.影响③④阶段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
A.自然环境 B.国家政策
C.社会经济 D.战争
9.影响②阶段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
A.气候 B.土地
C.婚姻与家庭 D.矿产
7~9.解析 ①—④阶段分别表示原始社会、农业社会、工业化阶段和后工业化阶段。工业革命以后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主要是社会经济因素。农业社会,农民以土地为生,因土地的生产力下降而发生人口迁移,但迁移量小。
答案 7.B 8.C 9.B
二、综合题
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赵白鸽博士在第14届世界生产力大会上表示,我国正面临着全球最大的、最快速的人口迁移运动。我国广大农村人口缺乏充分的公共服务与保障;农村的大量剩余劳动力,在未来20年将外出务工、经商,农民的有序流动和合法权益的保护亟待加强;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大量流失,使农村老龄化程度超过城市。引发老人照料和子女教育等社会问题,2 000万留守儿童的成长环境堪忧。
材料二 我国人口的文化、教育、科技素质亟待提高,难以适应激烈的综合国力的竞争,特别是女性儿童的辍学已经成为国民教育中最薄弱的环节。解决出生人口素质问题已迫在眉睫,每年我国有80万—120万缺陷人口出生,全国累计的残障人口已超过6 000万,几乎相当于法国的人口。
(1)关于我国未来20年的人口迁移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由国家组织的人口流动数量大量增加
B.人口流动主要是自发性的
C.流动数量有逐年减少的趋势
D.人口流动方向错综复杂,没有明显的主流方向
(2)由于大量农村人口中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流失,农村出现了“留守家庭”“________”等现象,我国针对农村人口素质不高提出的基本国策是________、________,其中重点应提高农村________人口群体素质。
(3)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归纳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及农村因人口迁移可能引发哪些人口问题。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人口迁移的特征及影响,认真阅读材料,提取信息是解题关键。
答案 (1)B
(2)留守儿童 控制人口数量 提高人口素质 女性
(3)人口迁移是为了寻求更好的经济待遇,改善个人及家庭生活。此外,战争、宗教、社会变革、国家政策、生态环境改变以及个人动机和需求都会导致人口迁移。由于人口迁移,可能会出现农村人口老龄化、人口性别比例失调、人口素质降低等问题。
课堂巩固
高效课堂 活学活用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环境承载力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环境承载力主要是从自然资源承载能力的角度考虑,来确定地球或某个地区可供养的最大人口数
B.淡水、土地、矿产资源等都是决定环境承载力的重要因素
C.环境承载力是无极限的,因为科技水平在不断提高
D.环境承载力强调生存系统供养人口的自然基础,它表示的是一个警戒值
解析 环境承载力主要指从生态学、资源或环境的角度看,一定时期内,某一地域能够维持抚养的最大人口数量,一旦超过这个限量,则会使原有的人口生态系统失衡,甚至崩溃。环境承载力强调自然对人口容量的影响。尽管科技水平提高会使人们获取资源的能力提高,但资源的数量终归有限,故环境承载力是有限的。
答案 C
2.关于人口合理容量,叙述正确的是( )
A.一个国家或地区最大的人口容量
B.一个国家或地区最小的人口容量
C.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容量
D.具有较大的确定性
答案 C
3.制约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是( )
A.资源状况 B.科技发展水平
C.人口的变化 D.生活消费水平
解析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物质条件,所以在制约环境承载力的各种因素中,资源状况是首要因素。
答案 A
4.估计人口合理容量的意义在于( )
A.指导农业生产的发展
B.制定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
C.限制消费水平的提高
D.帮助贫困地区脱贫
答案 B
5.与人口合理容量呈下图关系的因素是( )
A.资源优劣 B.地域开放程度
C.科技水平 D.消费水平
解析 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口合理容量呈负相关。
答案 D
读下面人口合理容量随时间变化图,回答6~7题。
6.随原始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的时间推移,人口合理容量的变化曲线符合( )
A.① B.② C.③ D.④
7.影响图中人口合理容量变化的因素主要是( )
A.自然环境的优劣 B.地域开放程度
C.科技水平 D.消费水平
6~7.解析 从原始社会经农业社会、工业社会进入信息社会,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导致资源的种类、数量、范围、利用率不断发展,从而提高了人口合理容量。
答案 6.A 7.C
读“我国近两年来耕地减少的因素构成图”,回答8~9题。
8.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起促进作用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9.近年来,下列地区中,因素④表现最明显的是( )
A.辽宁大连 B.江苏南京
C.河北石家庄 D.青海玉树
8~9.解析 生态退耕和农业结构调整有利于农村生态环境向良性方向发展,对农村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青海玉树在2010年4月14日发生多次7级以上破坏性地震,造成耕地面积减少。
答案 8.A 9.D
二、综合题
10.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中②曲线表示资源消耗,则表示人口数量的曲线是________,表示环境质量的曲线是________。
(2)据图说明人口增长与环境质量、资源消耗之间的关系。
(3)利用图中信息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人口增长将有何变化?并说明理由。
解析 第(1)题,利用图中曲线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及人口不断增加可知,随人口增加,环境质量将不断下降,因此①表示环境质量,③表示人口数量。第(2)题,可从图中直接判断。第(3)题,按图中统计曲线的发展趋势,资源消耗将进一步增加,环境质量继续下降,而粮食产量也会下降,因此环境的承载量就会降低,人口增长减缓或呈负增长(人口数量减少)。
答案 (1)③ ①
(2)随着人口数量的增长,环境质量下降,资源消耗增长。
(3)人口增长将减缓或呈负增长。理由:未来一段时间内,由于资源消耗增长,资源出现短缺;环境质量继续下降;粮食减产,人口增长将会受到限制,出现增长减缓或负增长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