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1 2.3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共59张ppt1个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1 2.3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共59张ppt1个视频)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9.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8-25 20:48: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9张PPT)
第2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3节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第1课时 细胞中的糖类
举例说出糖类的种类及功能
举例说出脂质的种类及功能
2
1
了解糖类和脂质的相互转化
3
在科学研究和制药等领域,经常要进行动物细胞培养。体外培养动物细胞时,需要为细胞分裂和生长提供营养。绝大多数情况下,培养基中都会有葡萄糖。
讨论
1.对于培养的细胞来说,葡萄糖可能起什么作用?
2.在培养脂肪细胞时,即便没有向培养基中添加脂肪,新形成的脂肪细胞中也会出现油滴。这说明什么?
这说明细胞可以将葡萄糖转化为脂肪。
糖类是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主要能源物质。
细胞培养
细胞中的脂质
细胞中的糖类
目标一
目标二


CONTENTS
请你列举一些你生活中所熟悉的糖的名称?
联系生活
白糖(蔗糖)
红糖(蔗糖)
冰糖(蔗糖)
(1)这些糖类有什么共同点?
(4)淀粉、纤维素不甜,
为什么也属于糖类呢?
(2)甜的物质一定是糖类吗?
葡萄糖
蜂蜜(果糖)
麦芽糖
(3)所有的糖类都是甜的吗?
它们都是甜的。
不是,如木糖醇、糖精等。
不是,如淀粉、纤维素不甜。
资料1 观察葡萄糖化学结构式的两种形式。
直连式
环状
只由 组成;且氢原子和氧原子之比是 ,因而糖类又被称为 。
C、H、O
问题1:
为啥葡萄糖叫单糖?
2:1
碳水化合物
1
元素组成
注意:不是糖类的氢原子数和氧原子数之比均为2:1,如脱氧核糖(C5H10O4);也不是氢原子数和氧原子数之比为2:1的都是糖类,如甲醛(CH2O)。
单糖
五碳糖
六碳糖
半乳糖C6H12O6
葡萄糖C6H12O6
果糖C6H12O6
核糖C5H10O5
脱氧核C5H10O4
(RNA的基本组成成分)
(DNA的基本组成成分)
(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主要存在植物细胞中)
(主要分布在动物乳汁中)
①单糖: 水解的糖,可被细胞 。
不能
直接吸收
2
分类(按组成分)
问题1:单糖是如何形成二糖的?
C12H22O11
C6H12O6
C6H12O6
+
水解
脱水缩合
+ H2O
麦芽糖
②二糖——可水解成 (由两分子单糖 而成的糖)
两分子单糖
脱水缩合
2
分类(按组成分)
(C12H22O11)
种类 功能 分布
蔗糖
(葡萄糖+果糖)
麦芽糖
(葡萄糖+葡萄糖)
乳糖
(葡萄糖+半乳糖)
植物细胞含有,发芽的小麦、谷物中含量丰富
植物细胞含有,甘蔗、甜菜中含量丰富
人和动物乳汁中含量丰富
水解成单糖供能
2
分类(按组成分)
HO
OH
葡萄糖
HO
OH
葡萄糖
水解
+
脱水缩合
+ H2O
麦芽糖
HO
O
OH
糖类水解的终产物是其单体,如麦芽糖水解的产物是两分子葡萄糖;氧化分解的终产物是CO2和H2O,即糖参与有氧呼吸后的最终产物。
拓展延伸:喝牛奶时乳糖不耐受症
乳糖不耐受:是由于某些人体内不产生分解乳糖的乳糖酶。乳糖不能被消化、吸收。
乳糖会在肠道中由细菌分解变成乳酸,从而破坏肠道的碱性环境,使肠道分泌出大量的碱性消化液来中和乳酸。所以容易发生轻度腹泻。
正常
乳糖不耐受
灵魂拷问:以上两张网红图片是否科学?请说明原因。
左边科学,右边不科学,只有单糖才能直接被吸收,其他糖需要经过消化道水解成单糖才能被吸收。
问题2:为什么淀粉、糖原和纤维素的基本单位相同,功能上有很大差异?
纤维素
淀 粉
糖 原
空间结构
不同功能
决定
③多糖——可水解成 (由多分子单糖脱水缩合而成的糖。)
多个葡萄糖
种类 分布 功能
多糖
淀粉
纤维素
肌糖原
肝糖原
糖原
几丁质
(壳多糖)
植物细胞
动物肌肉
动物肝脏
甲壳类动物和昆虫的外骨骼
植物细胞中重要的储能物质
植物细胞壁的重要组成成分
储存能量,调节血糖
储存能量,为肌肉供能
与重金属离子有效结合,用于废水处理;制作食品包装纸和食品添加剂;制作人造皮肤等
2
分类(按组成分)
几丁质(壳多糖):
存在于甲壳类动物和昆虫的外骨骼中;应用广泛。
真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不供能。
几丁质能与溶液中的重金属离子有效结合,因此可用于废水处理;
可以用于制作食品的包装纸和食品添加剂;
可以用于制作人造皮肤;等等。
生活小贴士:普通纱布(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只能吸收已经流出的血,但阻止血液继续流出的效果有限。几丁质加工而成的新型伤口敷料,可以阻止血液继续流出并启动凝血。
旁栏知识
为什么人类很难消化纤维素,营养学家还将其列为人类“第七类营养素”呢?
膳食纤维能够促进胃肠的蠕动和排空。所以,多吃一些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排便就会通畅,并且减少患大肠癌的机会;还有利于降低过高的血脂和血糖等,从而有利于维护心脑血管的健康、预防糖尿病、维持正常体重等。由于膳食纤维具有如此重要的保健作用,因此,一些科学家把它称为人类的“第七营养素”。
关爱生命
(1)糖尿病人的饮食受到严格限制,包括米饭、馒头等主食也都需定量摄取,
说说为什么?
资料2 以下为一位糖尿病患者的检查报告单。设问:

水解
淀粉
麦芽糖

氧化分解
释放能量

水解
葡萄糖
关爱生命
(2)糖尿病病人的饮食要控制,正常人的饮食需要控制吗?
需要,不能暴饮暴食,应荤素搭配。
资料2 以下为一位糖尿病患者的检查报告单。设问:
健康讲堂
添加的蔗糖,因糖经消化吸收后在人体细胞中会转变成脂肪等非糖物质。
建议:每天摄入不超过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
问题4:有些饮料广告:0糖0脂0卡”真的不含糖,吃不胖吗?
0糖0脂0卡只是商家宣传饮料的一种手段,不是真的喝不胖,若摄入过多,还是可能导致身体肥胖甚至危害身体健康的。
问题3:《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提出的“控糖”是控什么糖?为什么要控糖?
细胞中的糖类—小结
1.按分布分类
葡萄糖、
核糖、脱氧核糖
乳糖、半乳糖、糖原
果糖、蔗糖、麦芽糖、淀粉、纤维素
动物细胞特有的糖
植物细胞特有的糖
动植物共有的糖
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细胞中的储能物质:
参与构成细胞的物质:
2.按功能分类(供能糖和结构糖)
葡萄糖
淀粉、糖原
核糖、脱氧核糖、纤维素、几丁质
3.按还原性质分类
指具有还原性的糖类,
主要有葡萄糖、果糖、麦芽糖等
还原糖:非还原糖:
指不具有还原性的糖类,
常见的非还原糖如淀粉、纤维素、蔗糖等。
1.如图表示糖类的化学组成和种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③依次代表单糖、二糖、多糖,它们均可继续水解
B.①②均是可被细胞直接吸收利用的小分子物质
C.④⑤分别为纤维素、肌糖原,二者均储存能量,可作为储能物质
D.几丁质是多糖,是昆虫外骨骼的重要成分

①②③依次代表单糖、二糖、多糖,单糖不可继续水解,A错误;
①单糖是可被细胞直接吸收利用的小分子物质,②二糖不是,B错误;
④⑤分别为纤维素、肌糖原,肌糖原可储存能量,可作为储能物质,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不储存能量,C错误。
2.(2023·山东淄博四中高一期末)若某生物体可以发生“淀粉→麦芽糖→葡萄糖→糖原”的转化过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此生物是动物,因为能将淀粉转化为糖原
②此生物一定是植物,因为它含有淀粉和麦芽糖
③上述关于糖的转化不可能发生在同一生物体内,因为淀粉和麦芽糖是植物特有的糖,而糖原是动物特有的糖
④葡萄糖、麦芽糖和糖原都可以用斐林试剂检测产生砖红色沉淀
A.①④ B.① C.②④ D.③④

此生物是动物,因为有糖原的合成,糖原为动物多糖,①正确;
尽管淀粉和麦芽糖是植物细胞的特有的糖,但最终的产物是动物体内特有的,因此该过程可理解为动物摄入植物多糖经过消化吸收进入动物细胞内再合成糖原的过程,②③错误;
糖原是非还原糖,不能与斐林试剂在水浴条件下生成砖红色沉淀,④错误。
第2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3节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第2课时 细胞中的脂质
联系生活
苍天,我天天吃素,怎么还长得这么肥?
联系生活
“想吃吗?”
“不,你不想”
细胞中的脂质
细胞中的糖类
目标一
目标二


CONTENTS
自主阅读,概括脂质的种类和功能
1.脂质的组成元素是什么?
都由________ 组成, 。
2.脂质特点是什么?
C、H、O
丙酮、氯仿、乙醚
部分含有N、P
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如 等。
3.分类:常见的脂质有: 。
脂肪、磷脂、固醇
1.脂肪:
(1)脂肪的形成:
甘油
3H2O
脂肪酸
脂肪是由三分子脂肪酸与一分子甘油发生反应而形成的酯,即三酰甘油(又称甘油三酯)。
(2)元素组成:
C、H、O
脂肪有什么结构特点?
结构特点
甘油部分简单,且不可变化
1
脂肪酸部分可变
2
脂肪酸种类和分子长短不同
可以是饱和脂肪酸,也可以是不饱和脂肪酸。
同为脂肪,为什么常温下动物脂肪呈现固态,而植物脂肪却呈液态?
1.脂肪:
(3)结构特点:
1.脂肪:
(4)动物脂肪与植物油的关系:
动物脂肪
植物脂肪
动物脂肪大多数是含有饱和脂肪酸,熔点高,在室温时呈固态。
植物脂肪大多数是含有不饱和脂肪酸,熔点低,在室温时呈液态。
饱和脂肪酸与心脏病的发生
【资料】沙漠炎热缺水,骆驼和别的动物不一样,它有高高的驼峰储藏大量的脂肪,当它又渴又饿的时候,脂肪会慢慢分解,变成它需要的营养和水。体现了脂肪的什么功能
功能一: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
1.脂肪:
(5)功能:
1.脂肪:
(5)功能:
1g糖原
1g脂肪
39kJ
17KJ
为什么等量的脂肪比糖类含能量多?但一般情况下脂肪却不是生物体利用的主要能源物质
1.脂肪:
(5)功能:
1
等量的脂肪比糖类含能量多原因
三分子脂肪酸与一分子甘油发生反应而形成的酯,即甘油三酯(三酰甘油)
1.脂肪:
(5)功能:
1
等量的脂肪比糖类含能量多原因
2
脂肪不是主要能源物质的原因
脂肪和糖相比,脂肪中“C”“H”含量高,“O”含量低,脂肪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多,需要O2多,产生的H2O多。
①脂肪不溶于水;糖类可以。②脂肪氧化分解速率慢;糖类则较快。
③脂肪必须在有氧条件下分解;糖类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均可。
④有些器官或组织(例如:大脑和神经组织)必须由糖类来供能。
问题1:在全民减肥的时代,脂肪真是有害无益吗?脂肪还有什么作用?
1.脂肪:
1.脂肪:
(5)功能:
功能二:脂肪是良好的绝热体,起到保温的作用。
1.脂肪:
(5)功能:
功能三:分布在内脏器官周围的脂肪具有缓冲和减压的作用。
内脏脂肪
皮下脂肪
关爱生命
皮下组织堆积过多的脂肪——肥胖
心脏及血管堆积过多脂肪
——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
脂肪堆积过多的害处
适量的锻炼
合理饮食
好心情
关爱生命
健康三要素
2.磷脂:
是甘油、脂肪酸与磷酸及其他衍生物结合的产物。
CH2
CH2
CH
O
O
C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CH3
O
O
C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CH
CH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CH3
O
P
O
OH
O
X
头部
尾部
(1)元素组成:
C H O N P
(2)功能:
构成细胞膜和多种细胞器膜的重要成分。
磷脂分布在哪些细胞中呢?
人和动物的脑、卵细胞 、肝脏以及大豆的种子。
2.磷脂:
(3)分布:
3.固醇
(1)元素组成:
(2)种类及功能:
C H O
构成动物细胞膜;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及生殖细胞的形成
促进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
问题1:为什么儿童晒太阳能预防佝偻病?
日光中的紫外线能使皮肤表皮细胞中的胆固醇转变为维生素D(两者均为固醇类物质),而维生素D可促进肠道对钙、磷的吸收,在一定程度上可预防佝偻病的发生。
问题2:胆固醇是不是吃的越多越好?
过多地摄入胆固醇,会在血管壁上形成沉积,造成血管堵塞,危及生命。
苏珊娜-埃曼
330公斤
吃糖多了会变胖,为什么?
糖在人体内可以转化成脂肪。
糖在什么条件下可以转化成脂肪,脂肪也可以转化成糖吗?
葡萄糖
被细胞利用
被细胞储存
----合成糖原(肝糖原、肌糖原)
被细胞储存
----转化成脂肪、氨基酸
首先
富余
富余
糖类在供应充足的情况下可以大量转化为脂肪。而脂肪一般只在糖类代谢发生障碍引起供能不足时,才会分解供能,而且不能大量转化为糖类。
问题3:给家畜、家禽提供富含糖类的饲料,为什么会起到“肥育”的效果?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肪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动物从体外吸收的多余糖类可以在体内转变成脂肪。
种 类 功 能
脂肪( ) ①主要 物质; ② ; ③ ;
④ 。
磷脂( ) 组成 的重要成分
固醇 ( ) 胆固醇 ① 的重要成分,
②参与血液中 的运输
性激素 ①促进 的发育以及 的形成
②维持 。
维生素D 促进人和动物对 的吸收
CHO
CHONP
CHO
储能
生物膜
动物细胞膜
脂质
生殖器官
生殖细胞
第二性征
钙和磷
绝热体
保温
缓冲和减压
脂质
细胞中的脂质—小结
细胞中糖类和脂质的比较
项目 糖类 脂质
区  别 元素组成
C、H含量
种类
合成部位
生理作用
C、H、O
C、H、O(N、P)

单糖、二糖、多糖
脂肪、磷脂、固醇
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
主要是内质网
①主要的能源物质;
②构成细胞结构,如糖被、细胞壁;
③核酸的组成成分,如核糖
①生物体内的储能物质,如脂肪;
②构成生物膜的重要成分,如磷脂;
③调节新陈代谢和生殖,如性激素

1.(2023·四川凉山高一期末)脂质在细胞中具有独特的生物学功能。下列有关脂质的生物学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
B.饱和脂肪酸的“骨架”中存在双键,因此熔点较低,不容易凝固
C.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D.胆固醇在人体内还能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不饱和脂肪酸的“骨架”中存在双键,因此熔点较低,不容易凝固,B错误。
2.科学研究表明:花生种子发育过程中,可溶性糖的含量逐渐减少,脂肪的含量逐渐增加,花生种子萌发过程中,脂肪的含量逐渐减少,可溶性糖的含量逐渐增加。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花生种子萌发过程中,脂肪转变为可溶性糖,需要大量的氧元素
B.同等质量的花生种子和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耗氧较多的是花生种子
C.花生种子发育过程中,可溶性糖转变为脂肪,更有利于能量的储存
D.花生种子萌发过程中,脂肪转变为可溶性糖,该过程在人体内也可以大量转化

花生种子萌发过程中,脂肪转变为可溶性糖,但在人体内,脂肪不能大量转化为糖类,D错误。
糖类
单糖
二糖
多糖
(C H O)
举例:果糖、核糖、脱氧核糖、葡萄糖、半乳糖
概念:不能水解,可直接被细胞吸收
脂质
(C H O)
有的含有N、P
概念:由两分子的单糖脱水缩合而成,必须水解
成单糖才能被细胞吸收
举例:麦芽糖、蔗糖、乳糖
概念:由许多的葡萄糖分子连接而成,必须要
水解成葡萄糖才能被吸收
举例:淀粉、糖原、纤维素、几丁质
主要的能源物质
脂肪
磷脂
固醇(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等)
主要的储能物质
一、概念检测
1.基于对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的认识,判断下列相关表述是否正确。
(1)磷脂是所有细胞必不可少的脂质。 ( )
(2)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组成成分都含有纤维素。 ( )
(3)脂肪、淀粉、糖原都是人体细胞内的储能物质。 ( )

X
X
练习与应用
2.水稻和小麦的细胞中含有丰富的多糖,这些多糖是( )
A.淀粉和糖原
B.糖原和纤维素
C.淀粉和纤维素
D.蔗糖和麦芽糖
C
一、概念检测
练习与应用
二、拓展应用
1.糖类和脂肪都在细胞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如果摄入过多,也会产生一定的危害。根据本节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在日常饮食中,如何合理控制糖类和脂肪的摄入?
提示: 在日常饮食中,添加糖类每天的摄入量不超过50克,最好控制在25g以下;淀粉等糖类和脂肪的摄入量也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练习与应用
二、拓展应用
(2)结合家人的健康状况,从合理摄入糖类和脂肪的角度,对家人的饮食习惯能提出哪些建议?
提示: 总的原则是摄入的营养总是要适宜,不少也不多;各类营养的比例要适当,可以参照“平衡膳食宝塔”合理安排营养搭配比例。具体建议要根据家人的健康状况而定。例如,家人如果患糖尿病,适当减少糖类的摄入,少吃含糖量高的食物。
练习与应用
二、拓展应用
2.为什么等量的脂肪比糖类含能量多,但在一般情况下脂肪却不是生物体利用的主要能源物质?请查找资料回答这个问题。糖类和脂肪都在细胞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如果摄入过多,也会产生一定的危害。根据本节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提示: 糖类是生物体所利用的主要能源物质,尤其是大脑和神经系统所利用的能源必须由糖类来供应。而脂肪是生物体内最好的储备能源。与糖类氧化相比,在生物细胞内脂肪的氧化需要消耗大量的氧,且速率比糖类慢。此外,糖类氧化既可以在有氧条件下进行,也可以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所以当生命活动需要时,脂肪可以分解利用,但糖类是生物体生命活动利用的主要能源物质。
练习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