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1、在验证大气压存在的覆杯实验中,小柯认为:“实验中纸片不掉落完全是因为纸片被杯口的水粘住了,而与大气压无关”。下列能帮助小柯改变这种想法的实验是( )
A.如图甲,换用不同种类的纸片做覆杯实验,纸片都不掉落
B.如图乙,覆杯实验中将杯口朝向不同方向,纸片均不掉落
C.如图丙,将一张湿纸覆盖在空杯子的杯口,倒转杯子纸片不掉落
D.如图丁,在密闭钟罩内做覆杯实验,抽出钟罩内空气的过程中纸片掉落
例2、如图为盆景的一个自动供水装置。用一个塑料瓶装满水倒放在盆景盘中,瓶口刚刚被水浸没。当盘中的水位下降到使瓶口露出水面时,空气进入瓶中,瓶中就会有水流出,使盘中的水位升高,瓶口又被浸没,瓶中的水不再流出,这样盆景盘中的水位可以保持一定高度。使水不会全部流出而能保留在瓶中的原因是( )
A.瓶口太小,水不易流出
B.外界大气压强等于瓶内水的压强
C.外界大气压强等于瓶内空气的压强
D.外界大气压强等于瓶内空气的压强与瓶内水柱压强之和
例3、关于大气压与人生理的关系,说法错误的是( )
A.人体内的压强与体外的大气压大致相等
B.在雷雨之前,由于气压的下降,人们常会山现胸闷、头昏和情绪烦躁等症状
C.航天员太空行走时必须穿上内部加压的航天服,是因为此时人体内的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
D.高山反应也叫高山病,是常见的一种生理现象,跟气压大小有关系
例4、小科利用带拉环的吸盘、平面镜、水、刻度尺等器材测量大气压大小,步骤如下:
①用刻度尺测出吸盘的直径,算出吸盘平面面积为2cm2;
②将吸盘沾水湿润后,压在平面镜上;
③用弹簧秤拉动吸盘,直至恰好脱落,读出此时弹簧秤示数为19N;
④记录整理数据;
⑤算出大气压强,分析实验结论。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请结合你所学的知识分析:
(1)将吸盘沾水湿润的目的是 。
(2)根据小科的实验数据,计算得到大气压强等于 帕。
(3)小科测得大气压强比实际大气压强偏低,可能的原因是① ;② 。
1.“瓶中取袋”是研究大气压强时的实验。关于实验操作的目的或作用,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塑料袋贴近瓶壁,尽量排出塑料袋与瓶内壁的空气
B.塑料袋贴近瓶壁后,塑料袋与瓶内壁之间气压不变
C.橡皮筋紧扎瓶口,保持塑料袋与瓶内壁密闭
D.塑料袋从瓶口往外拉,塑料袋与瓶内壁气压变大
2.小明在玻璃杯内盛满水,杯口盖上一张硬纸片(不留空气),然后托住纸片,将杯子倒置或倾斜,水都不流出,纸片也不掉下(如图所示)。该活动所研究的问题是( )
A.大气压强有多大 B.水的重力与大气压力之间的关系
C.大气对各个方向是否都有压强 D.液体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3.如图为一自制“鸟类饮水器”,用一矿泉水瓶装满水,倒置于水盆中,瓶口刚刚被水浸没,水盆中的水被喝掉后,瓶中水流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瓶中的水位保持一定的高度是大气压作用的结果
B.瓶内水上方的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
C.瓶内水上方的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
D.若在瓶底开一孔,瓶中水会流出直至与盆中水面相平
4.如图所示的实验中吸盘都保持静止但所挂钩码已是吸盘所能提起的最大重物。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利用甲图的实验可以粗测大气压的值
B.利用乙图的实验可以粗测大气压的值
C.甲图中大气对吸盘的压力等于钩码的重力
D.乙图中大气对下面吸盘的压力等于钩码的重力的
5.如图是小金自己动手制作的一个气体温度计的示意图。瓶中装的是气体, 弯管中间有一段液柱,整个装置气密性良好。
(1)小金设计此气体温度计是根据气体的___________原理制作而成的。
(2)温度降低时液柱向_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 移动。
(3)使用中发现玻璃管中液柱移动不明显,示数不够精确。对此请你提出一条提 高测量精确度的建议:___________。
6.在科学课堂中,师生一起做“瓶吞鸡蛋”的有趣实验:将点燃的酒精棉球放入瓶内,然后迅速将去壳的熟鸡蛋密封在比它略小的玻璃瓶口上方(如图甲),待棉球熄灭并冷却,看到鸡蛋被吞入瓶内,经过测定瓶口面积为10cm2。请完成以下问题:
(1)图甲实验中,酒精棉球熄灭并冷却后,瓶内气压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大气压将鸡蛋压入瓶内。另一同学设计了图乙所示的实验,将注射器通过橡皮管连接有孔的瓶底部,若也要看到鸡蛋入瓶的现象,他可以进行的操作是:将注射器活塞 (选填“向下拉”或“往上推”)
(2)老师经过实验测定,鸡蛋要吞入瓶内,需要在鸡蛋上施加2N竖直向下的力,请你计算要使鸡蛋吞入瓶内,大气压与瓶内的气压差至少要多少帕?
(3)有同学又进行了如图丙、丁两个实验(丁切掉瓶底后与外界相通),把熟鸡蛋分别密封在玻璃瓶口上方,用手把鸡蛋往下压,请你判断哪个更容易将鸡蛋压入瓶内,请用学过的知识解释 。
7.小明同学利用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等器材测量大气压强的值,步骤如下:
(1)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
(2)如图所示,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 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8.2N.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全部刻度的长度为6cm,计算得到活塞的横截面积为 cm2。
(3)计算得到大气压强的数值为 Pa。
1.如图所示,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通过带孔的橡皮塞插入装有适量水的瓶中,管内的液面高于瓶中水的液面。不能使管内的液面升高的是( )
A.瓶外大气压变大
B.把整个装置从山脚带到山顶
C.从管子上端向瓶内吹入少量气体
D.用吸管靠近玻璃管口,通过吸管向右水平吹气
2.中央电视台少儿节目“大风车”栏目有一期介绍了一种叫“天气预报瓶”的创意作品。如图所示,A为玻璃管与大气相连,B为密闭的玻璃球内装有红墨水与A相连,它能显示天气的变化。当环境气压升高时,“天气预报瓶”中的变化是( )
A.A中液面升高,B中液面下降
B.A中液面升高,B中液面不变
C.A中液面下降,B中液面升高
D.A中液面不变,B中液面升高
3.带有橡胶塞的口服液所配置的吸管,通常一端做成尖口,其侧面刻有棱状条纹,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使用时,应当将吸管 a 端插入橡胶塞
B.吸管尖口可以增大对橡胶塞的压力
C.棱状条纹有利于大气压将口服液压入口中
D.棱状条纹可以增大吸管与橡胶塞间的摩擦
4.如图所示的生活场景中,没有利用大气压强的是( )
A.用真空压缩袋收纳衣物 B. 注射新冠疫苗
C.吸盘挂钩挂炊具 D. 吸尘器吸灰尘
5.小花利用标有最大刻度值4.5mL的注射器等器材,对大气压的值进行测量,实验步骤如下:
a.先让注射器吸入少量水,然后将活塞推至注射器底端,当注射器的小孔充满水后,再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
b.用细绳拴住注射器活塞颈部,使绳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拉注射器,如图甲所示。当注射器中的活塞移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8.1N;
c.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为6cm;d.根据测量数据,算出大气压的值。
(1)实验所用的器材为:注射器、刻度尺、细绳、橡皮帽、水和 。
(2)此注射器活塞横截面积是 cm2;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大气压强是 Pa,比真实值 (选填“偏大”或“偏小”)。
(3)小花又用塑料吸盘挂钩对大气压的值进行测量,如图乙。她将吸盘紧紧压在厚玻璃上,测出吸盘的直径为D,然后用弹簧测力计缓慢地拉塑料吸盘直至使其脱离玻璃,读出拉开瞬间的拉力为F,算出大气压的值为 (用字母表示)。她发现测出的大气压值比真实值 (选填“偏大”或“偏小”)。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是: 。
(4)小花与同学们分析实验时,发现测得的大气压值误差较大,对此找出了下列可能的原因:①橡皮帽封住的注射器小孔中有残余气体 ②活塞与注射器筒壁间有摩擦③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没有读准 ④活塞与注射器筒壁不完全密封。上述原因一定会使测量值小于真实值的是 。
答案及解析
例1、D解:
A、图甲中,换用不同种类的纸片做覆杯实验,纸片都不掉落,都可以证明大气压的存在,不能反驳小柯的想法,不合题意;
B、图乙中,覆杯实验中将杯口朝向不同方向,纸片均不掉落,可证明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不能反驳小柯的想法,不合题意;
C、图丙中,将一张湿纸覆盖在空杯子的杯口,倒转杯子纸片不掉落,杯子内外都有空气,无法说明大气是否存在向上的压强,不能反驳小柯的想法,不合题意;
D、图丁中,在密闭钟罩内做覆杯实验,抽出钟罩内空气的过程中纸片掉落,说明没有空气时,没有了气压,也就无法托住水和纸片,这说明实验中纸片不掉落是因为受到大气压的作用,而不是纸片被杯口的水粘住了,可反驳小柯的想法,符合题意。
故选:D。
例2、D
【解析】
当把装满水的瓶放入盆景的水中时,由于大气压作用在盆景中的水面上,所以水不会从瓶中流出来;当盆景中的水由于蒸发和盆景的吸收,水面下降瓶口露出水面时,空气进入瓶内,瓶内的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由于重力作用水会流出,一旦瓶口再次被水淹没,外界大气压强等于瓶内空气的压强与水的压强之和,瓶中的水又停止外流,如此反复,使水不会全部流出而能保留在瓶中。故选D。
例3、C
【解析】
A.人体内也有压强,而体内的压强与体外的大气压强大致相等,当人体内外的压强失去平衡后,会对人体产生不良的影响,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人的情绪、心情受气压的影响,雷雨前,由于大气压下降,体内气压大于此时的大气压,人们会出现胸闷、头昏等症状,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太空是真空没有空气,没有大气压,航天员如果不穿航天服,体内的气压可能会把人体撕碎,尤其是肺,故C错误,符合题意;
D.人对大气压的变化有逐渐适应的过程,如果在短时间内气压变化较大,人会由于来不及做出相应的调节而出现各种不适的症状,如高山反应,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例4、(1)防止漏气或排尽空气
(2)0.95×105
(3)漏气或未排尽空气;受吸盘重力或弹簧秤自重影响(合理即可)
【解析】【分析】(1)在吸盘上沾水后,会在吸盘和平面镜上形成一层水膜,从而起到封闭作用,防止漏气。
(2)根据压强公式计算即可;
(3)如果吸盘漏气,那么里面的气体会对吸盘产生向外的压强,从而使测出的大气压强偏小。吸盘和测力计都有重力,都会对吸盘产生向下的拉力,从而使测力计的示数偏小,导致测出的大气压强偏小,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将吸盘沾水湿润的目的是:防止漏气或排尽空气。
(2)大气压强的数值为:.
(3)小科测得大气压强比实际大气压强偏低,可能的原因是①漏气或未排尽空气;②受吸盘重力或弹簧秤自重影响。
1.D解:A、B、C、“瓶中取袋”是研究大气压强时的实验,为了使塑料袋在拉出过程中受力明显,在操作的过程中,应尽量排出塑料袋与瓶内壁的空气,并且保持此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因此塑料袋贴近瓶壁,尽量排出塑料袋与瓶内壁的空气,且应用橡皮筋紧扎瓶口,保持塑料袋与瓶内壁密闭,保持装置气密性良好,这样也能保证塑料袋贴近瓶壁后,塑料袋与瓶内壁之间气压不变,故ABC正确;
D、由于塑料袋外侧紧贴瓶内壁一侧,而塑料袋内侧受到大气压的作用,将塑料袋从瓶内拉出来时,瓶内残余空气体积变大,因此塑料袋与瓶内壁气压将变小,故D错误。
故选:D。
2.C
【解析】
杯中装满水后倒置或倾斜,纸片都不会掉下来,是因为被大气压给“支持”住了,即大气压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所以该活动所研究的问题是:大气对各个方向是否都有压强,故C符合题意。
3.B
【解析】
A.大气压能够支撑约10m高的水柱,所以瓶中的水位保持一定的高度是大气压的作用,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C.外界大气压的大小等于瓶内气压和水压之和,所以瓶中水面上的空气压强小于大气压强,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B错误,符合题意;
D.若在瓶底开一孔,则瓶内外气压相平衡,则瓶中水就会流出直至瓶中水面与盆景中水面相平,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4.B
【解析】
AC.甲图中吸盘在竖直方向受竖直向下的拉力和竖直向上的摩擦力,并且二力是一对平衡力;在水平方向受大气对吸盘的压力和支持力,二力也是一对平衡力;因此大气对吸盘的压力与钩码的重力没有任何关系,不能求出大气对吸盘的压力,故不可以粗测大气压的值,故AC错误;
BD.乙图中吸盘受到大气对下面吸盘的压力和物体对下面的拉力,并且二力是一对平衡力,故大气对下面吸盘的压力等于钩码的重力,由以上分析可知,乙图能求出大气对吸盘的压力,故可以粗测大气压的值,故B正确,D错误。
5.热胀冷缩 右 换用更细的弯管
【解析】
(1)小金设计此气体温度计是根据气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作而成的;
(2)温度降低时,瓶内空气体积缩小,压强减小,于是液柱向右移动;
(3)根据V=SL可知,当瓶内气体体积增加量相同时,玻璃弯管越细,则液柱移动的距离越远,那么测量精度越大,因此建议为:换用更细的弯管。
6.解:(1)浸过酒精的棉花燃烧时,使瓶内的气体受热膨胀跑到瓶外,用鸡蛋封住瓶口后,瓶内气体温度降低,压强减小;此时瓶内气压小于瓶外大气压,在大气压的作用下鸡蛋被压入瓶中;
由甲实验可知,要使鸡蛋进入瓶内,需要减小瓶内的气压,由此可知应将注射器活塞向下拉,抽出部分气体,使瓶内气压减小;
(2)已知压力F=2N,瓶口的面积是S=10cm2=1×10﹣3m2,
要使鸡蛋吞入瓶内,大气压与瓶内的气压差至少为:Δp2000Pa,
(3)丁容易;因为向下压时,丙内的气体体积减小,压强增大,而丁下端开口,气压不变,所以丙需要的力更大一些。
故答案为:(1)减小;向下拉;(2)2000Pa;(3)丁容易;因为向下压时,丙内的气体体积减小,压强增大,而丁下端开口,气压不变,所以丙需要的力更大一些。
7.(1)排尽注射器内空气
(2)刚被拉动;0.75
(3)1.01×105
【解析】【分析】(1)如果注射器内残留空气,那么会对活塞产生向外的压力,从而使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小,即测出的大气压强偏小;
(2)当注射器的活塞刚刚被拉动时,活塞受到测力计的拉力与大气压力相互平衡,即二者大小相等。根据公式活塞的横截面积。
(3)根据计算大气压强的数值。
【解答】(1)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排尽注射器内空气;
(2)如图所示,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被拉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8.2N.
注射器活塞的横截面积:。
(3)大气压强的数值为:。
1.A
【解析】
A.瓶外大气压变大,根据p内=p大气+p水柱可知,水柱压强减小,即管内液面降低,故A符合题意。
B.把整个装置从山脚带到山顶,高度增大,则大气压强减小,根据p内=p大气+p水柱可知,水柱压强增大,即液面升高,故B不合题意。
C.从管子上端向瓶内吹入少量气体,则瓶内气压增大,根据p内=p大气+p水柱可知,水柱压强增大,即液面升高,故C不合题意。
D.用吸管靠近玻璃管口,通过吸管向右水平吹气,此时玻璃管上方空气流速变大,气压变小,根据根据p内=p大气+p水柱可知,水柱压强增大,即液面升高,故D不合题意。
2.C
【解析】
天气不同,气压不同,当环境气压升高时,A与大气相通,在高的气压的作用下,把液体从A容器压入B容器,故A中液面下降,B中液面升高,故ABD错误、C正确。
3.C解:AB、吸管一端做成尖口,插入时,胶塞的受力面积比平口小,根据p可知,压力大小相等时,尖口对胶塞产生的压强比平口大,吸管容易插入胶塞中,因此使用时,应当将吸管b端插入橡胶塞,故AB错误。
CD、棱状条纹作用:空气进入瓶内,使瓶内气体与大气相通,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吸入口服液,
不是为了增大吸管与橡胶塞间的摩擦;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4.B
【解析】
A.真空压缩袋的工作原理是把衣物内部的空气抽走从而使体积得到缩小,理由大气压把本来膨胀的衣物压扁,故A不符合题意。
B.把药液注入肌肉,是靠活塞推进产生的压强,不是利用大气压强,故B符合题意。
C.使用吸盘挂钩时,先挤出吸盘内的气体,其内部气压减小,吸盘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被紧压在光滑墙面上,故C不符合题意。
D.用吸尘器“吸”灰尘时,吸尘器内空气流速大压强小,吸尘器外空气流速小压强大,在压强差的作用下灰尘被“吸”入吸尘器中的,故D不符合题意。
5.(1)弹簧测力计
(2)0.75;1.08×105;偏大
(3);偏小;吸盘内有空气残留
(4)①④
【解析】【分析】(1)根据实验过程确定所测的物理量,进而确定缺少的器材;
(2)根据计算注射器活塞的横截面积,根据计算大气压强,再与标准大气压强比较。
(3)首先根据圆的面积公式计算出吸盘的受力面积,再根据计算出大气压强。吸盘内残留空气,对吸盘产生向外的压强,从而导致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小,即测出的大气压强偏小。
(4)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分析各种情况下测力计的示数变化即可。
【解答】(1)在实验过程中,要测量活塞刚好被拉动时的拉力,也就是作用在活塞上的大气压力,因此还有弹簧测力计。
(2)注射器活塞的横截面积;
大气压的值为:;
与标准大气压强相比偏大。
(3)大气压强的值为:。它发现测出的大气压比真实值偏小,原因是:吸盘内有空气残留。
(4)①橡皮帽封住的注射器小孔中有残余气体,会对活塞产生向外的压强,导致测出的大气压强偏小;
②活塞与注射器筒壁间有摩擦,会对活塞产生向里的阻力,导致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偏大,即测出大气压强偏大;
③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没有读准 ,那么可能导致读出的示数偏大,即测出大气压强偏大;
④活塞与注射器筒壁不完全密封,则外面的空气会进入,导致对活塞产生向外的压强,即测出大气压强偏小。
故选①④。
2023-2024学年上学期浙教版科学八年级“冲刺重高”讲义(九)
大气压强(1)
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