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1.7 微生物与健康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目标】1.7 微生物与健康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77.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8-25 22:09: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科版(2017年)科学六年级上册
《微生物与健康》教学设计
课题 1.7 微生物与健康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1.知道观察工具的改进,使人类观察的范围扩大,发现了仅靠肉眼无法发现的自然界的许多秘密。2.知道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它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科学思维:1.能够根据学习主题查阅相关资料,并进行整理、归类、交流。
探究实践:1.能够总结人类在观察工具开发及探索范围扩大方面的成果,并用流程图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态度责任:1.热爱科学技术,敬佩人类在探索微小世界过程中不懈追求的精神。2.知道我们周围还有许多没有被发现的物 ( http: / / www.21cnjy.com )质及自然界的秘密。我们所能看到的只是物质世界的一部分。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还将了解越来越多的自然界的秘密。3.养成积极参与交流、选择吸纳信息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总结人类研究微生物和细胞技术的成果。
难点:根据资料获取信息,总结归纳并得出结论;回顾和总结本单元内容。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 1.谈话:我们借助显微镜观察了哪些形态各异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和人类有什么样的关系呢?(学生交流)2.讨论:你知道哪些有关微生物与健康的事例?跟同学分享一下。板书课题:微生物与健康。
课程学习 一、人类对微生物的研究1.谈话:观察工具的发展和观察范围的拓展,导致了许多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由此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汇报交流我们收集到的事例。2.学生交流(预设:放大镜和显微镜的发明使人们看到了细菌、病毒和生物细胞……在放大镜和显微镜发明以前,人们只能用眼、耳、鼻、舌、皮肤等感觉器官探知世界。那时候,人能发现的最小的动物,就是一些很小的昆虫。)3.过去,伤寒、鼠疫、霍乱等传 ( http: / / www.21cnjy.com )染病四处肆虐,人类对此束手无策。随着显微镜的发明和不断改进,科学家发现疾病的元凶原来是细菌和病毒,并研制了许多对付细菌和病毒的药物和方法,使许多传染病的流行得到遏制,大大提高了人们的健康水平。4.提问:想一想,你知道感冒、痢疾是怎么引起的吗 (学生交流)(一)医药方面1.专题汇报。(学生的资料板块建议涉及弗莱明和青霉素、疫苗的产生、巴斯德的消毒法和灭菌法等。)2.交流:有关微生物与医药方面的事例你还知道哪些?3.小结:原来人类疾病中有50%是由微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物引起。例如肺炎球菌会引起人们肺部炎症和支气管炎,伤寒杆菌会引起高烧和腹泻。人类与微生物不断斗争,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例如遏制传染病的肆虐,发明各类抗生素,还有发明人工主动免疫,种疫苗等。(二)食品方面1.出示资料:馒头、面包内部结构的图片。提问:馒头、面包为什么疏松多孔 (预设:酵母菌分解淀粉产生了二氧化碳,导致馒头面包内部有气孔。)2.谈话:微生物与我们的健康密切相关,有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微生物能直接提供给人类食物,例如木耳、蘑菇,有的微生物能帮助我们生产食物。你知道有关微生物与食品行业的事例吗?和大家分享一下。馒头、面包为什么疏松多孔吗?你知道酸奶、酒、腐乳等又是怎样制造出来的?3.专题汇报。请收集微生物与 ( http: / / www.21cnjy.com )食物方面相关资料的小组,和大家一起分享他们收集的人类研究微生物过程中在食物方面的成果。(面包、酿酒、酱油、醋、腐乳、泡菜、酸奶等)4.讨论:微生物对于食物都是有益的,对吗?(1.从利弊两个方面引导学生认识微生物与人类食物之间的联系。2.认识霉菌和霉菌的生长环境。)5.交流:怎样可以使食品保存时间更长?(预设:真空、干燥、低温等。)(三)污水与垃圾处理方面1.出示资料:地球生物去哪儿了?提问:地球上从古至今有无数的生物个体,它们死亡后又去了哪里?这与微生物有关吗?2.全班交流。3.专题汇报:微生物处理垃圾和污水。4.全班研讨:(1)微生物处理垃圾和污水有哪些好处 (成本低廉、不对环境造成污染、降解能力强、处理范围广)(四)其它方面1.出示资料:袁隆平杂交水稻。提问:杂交水稻有什么优势?你还知道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哪些成果?2.全班交流。3.专题汇报:杂交水稻、多莉羊、转基因技术、微电子科技等。4.谈话:人类对微小世界的探索远不止于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些,这些人类探索的成果造福于人类的方方面面,我们也要学习前人不懈追求的精神,去探索微小世界的更多秘密。二、本单元回顾与总结1.回顾这个单元的学习内容,想一想,从古至今人类的观察工具是怎样发展的,人们的观察范围又是怎样拓展的?说说两者之间的关系。2.我们可以用文字和箭头说明工具的发展和观察范围的拓展吗?3.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 学会了什么 我们印象最深最感兴趣的是什么 最感到意外和惊讶的是什么 我们还有什么问题
课堂小结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微生物对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类来说,有利也有弊。有些微生物能提供食物或帮助我们生产食物,但有些微生物会引起食物霉变或致人患病。人们可以利用某些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制成疫苗、药物等防治疾病,也能用微生物处理有机垃圾和污水等,其作用涵盖了食品、医疗、生物、环境等各个方面。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课核心目标是指导学生自行查阅和收集资料 ( http: / / www.21cnjy.com ),扩充知识面同时发展阅读能力、合作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首先,全班学生收集的资料,信息内容既庞大又零散,从中总结归纳出一定的规律实属不易。因此,在布置课前收集资料时要划定范围,给出模版。其次,学生交流、汇报的内容开放性强,学生可能出现条理不清的情况,应该适当地给予提示,例如:微生物之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微生物与人类的利益关系等。另外,本课内容相对枯燥,汇报占时较长,学生单纯描述容易使注意力减退,因此可以适当加入视频以增强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题效率。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