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新文化运动的背景、标志及新文化运动的的主要代表人物。
2.学会利用相关史料客观评价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和局限,形成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3.理解新文化运动对近代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激发学生勇于创新、积极进取的精神,增强历史使命感。
【教材分析】
本课是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新时代的曙光”中的第一课,本课在教材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上一单元“辛亥革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补课,又是下一课“五四运动”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本课包括两个子目: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意义。教材以“背景——内容——历史意义”为线索,叙述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过程,条理清晰,内容精炼。
【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是初二年级的学生,而《新文化运动》一课的内容理论性较强,相对比较抽象,对儒家的“纲常伦理”很难理解。因此,在教学中应该选取通俗易懂的材料增强学生历史理解能力,使学生通过对材料的阅读和理解,培养学生史料实证意识。
【教学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和意义。
【教学难点】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教学过程】
导入:暑假的时候,有一条社会新闻,一个女生报考了北大。如果这件事放在一百多年前,是不可能实现的。为什么呢?我们来看一张照片。你发现了什么?当时的包含北大在内的国立大学是不招收女生的。而北大开始招收女学生,是在一次重要的思想解放运动中——那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文化运动》。
请大家齐读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知道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理解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明白先进思想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背景
[方法引导]我们了解重大历史事件的时候,从哪些方面去把握?
生:时间、背景、经过等
师:首先,我们进入第一部分——新旧冲突,聚焦三个历史现象,来一探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展示材料]
一张图片:民国三年,袁世凯率文武百官祭孔
师:看一张图片,袁世凯为什么要这么做?
生:为其复辟帝制造寻找合理依据(学生回答不出可分解问题引导)。
师:我们再来看一条当时的新闻。它反映了什么现象?
一条新闻:民国初年,19岁的唐氏尚未过门未婚夫就死了,为做烈女,她历经喝符水、吞金、上吊、投河及三次绝食,最后用砒霜结束了生命。
生:封建思想在社会上仍占据统治地位。
师:这两则材料有什么共同点?所反映的时间?
生:都发生在中华民国。
师:都经历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为什么还会有这样的事情呢?
生:没有推翻封建思想。
师:那你觉得当时中国救亡图存的道路在哪里?
生:革新思想
师:当时的先进知识分子和大家的认识一样,他们清醒地认识到了一个问题:技术上、制度上的革新都不足以救中国,只有思想革新才可以。
师:进行什么样思想革新呢?看一组数据,它反映了什么现象?
时间(年) 年均投资 年均办厂
1895-1911 687万 17家
1912-1918 2300万 79家
一组数据:
生: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师:他们宣传什么样的思想呢?自由民主等西方资产阶级思想,而这一思想在广大的知识分子中间颇受欢迎。于是就有了学习西方先进思想的新文化运动。
[学生归纳]结合以上材料,你能试着总结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吗?
[教师点拨]进行思想领域的革新,从这个角度讲,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的延续。
兴起
[过渡]新文化是如何兴起的呢?我们进入第二部分——春风拂面。
师:陈独秀曾经说过一句话:要改变思想,须办杂志,所以陈独秀创办了什么杂志呢?
生:《青年杂志》
师:《青年杂志》吹起了新文化运动的第一缕微风,后来更名为《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之一,另一阵地是?(北大)在这儿我有一个问题,为什么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阵地,而不是别的什么学校,比如商丘师院?
生:……
师:我们从这幅叫《宽容》的油画中或许能找到答案。画上共16人,最中间的人物叫蔡元培,1916年出任北大校长。其余15人是1917年的北大教授。请问教授的装束有何不同?
[学生分析]西装革履、长袍马褂,短发、辫子……
[教师解读]大家真是火眼金睛。环绕在蔡元培左右的是辜鸿铭和陈独秀等人。辜鸿铭被称为“清末怪杰”,学贯中西却竭力倡导旧学,终身穿长袍马褂,留长辫,提倡纳妾,逛妓院,对女人的三寸金莲情有独钟;陈独秀以《新青年》为媒,猛烈抨击旧传统,倡导民主、科学;胡适主张使用白话文;李大钊创办《每周评论》“鼓吹革命”;香烟才是本体的鲁迅;考北大落榜因为才华出众被破格聘任的梁漱溟,则是倡导现代新儒学……在这里,各类思想是冲突的,又是兼容的,这是我们今天难以想象的。这就体现了蔡元培“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学术主张。正是在这样的氛围下,北大出现了空前的的学术繁荣。也正是在蔡元培任职校长期间,北大开风气之先,打破女禁,招收女学员。就这样,一本杂志,一群人,一所大学,将新文化运动的春风吹遍中国社会。
[内容检测]下面,我们结合刚才所讲以及教材P56来完成新文化运动概况表。
时间
兴起标志
代表人物
旗帜(口号)
主要阵地
阶级派别
内容
[过渡]新文化期间,先进知识分子主要宣传什么样的思想主张呢?我们进入第三部分——除旧迎新,通过《新青年》上的几篇文章来了解其内容。
[内容1]《一个贞烈的女孩子》一个十四岁的女孩子被锁在房里已经四天了她苦苦哀求:“爸爸,我实在饿得忍不住了,爸爸呀,你当真忍心看着我饿死吗?”
他的父亲脸上颜色,冰冷冷的好象铁一样,站起来指着房门说道:“阿毛,你怎么这样的糊涂。我自从得了吴家那孩子的死信,就拿定注意叫你殉节。又叫你娘苦口劝你走这条路,成就你一生名节,做个百世流芳的贞烈女子……你要明白,这样的做法,实在是成全你……
第七天,阿毛饿死了,县官送来一块匾,上题四个大字“贞烈可风”。
师:我们来看一则《新青年》中的小故事。这样一则故事出现在《新青年》上,意图是什么?封建道德礼教包含了哪些内容呢?你觉得新文化运动提倡的新道德可能会包含哪些思想?
生:……
师:我们来看新文化运动期间创作的一首诗《教我如何不想她》,自己可以试着朗读一下。你觉得这首诗写的怎么样?
[学生赏析]通俗易懂;感情深沉;过于浅显等不同观点。
[教师补充]作者刘半农,当时远离祖国,思念亲人,挥笔写下了这首感情深沉的白话诗。不进语言优美、感情真挚……更在于它的创新。在此之前,汉字中的“他”本无男女之分,刘半农在这首诗中首创了“她”,指代女性,并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这也从侧面反映了一个现象。
生:说明了更关注女性的地位,同时也在倡导一种新道德,一种新文字。
[内容2]“……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流了多少血…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师:再来看陈独秀的一篇文章。他提倡什么呢?陈独秀把民主和科学称为什么?结合民主科学的含义,你觉得陈独秀这篇文章反对的是什么思想?
生:……
[内容3]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注:该诗创作于1916年,作者是大文豪胡适,据说是我国第一首白话诗。
师:接下来我们要阅读的是大文豪胡适的一首诗。读完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
生:……
[教师点拨]此前的诗文大多是文言诗词。这首诗是具有开创性意义的,这也说明胡适在文学领域主张使用什么?为什么提倡?
生:学习文言文对理解能力、知识储备的要求太高,不利于文化普及,思想传播。
[故事补充]胡适讲课时经常对白话文的优点大加称颂,有些醉心文言文的学生,不免萌生了抵触情绪。一天,胡适正在讲课,一位学生突然站起来,声色俱厉地抗议道:“胡先生,难道白话文就没有丝毫的缺点吗?”胡适冲着他微笑着说:“没有的。”学生更加激愤地反驳道:“白话文语言不精练,打电报用字多,花钱多。”胡适扶扶眼镜透出沉思的目光,柔声细气地解释道:“不一定吧!前几天行政院有位朋友给我打来电报,邀我去做行政院秘书,我不愿从政,决定不去,为这件事我复电拒绝。复电是用白话写的,也很省字。请学生们根据我这一意愿,用文言文编写一则复电,看看究竟是白话文省字,还是文言文省字?”一时间,时整个教室呈现出紧张的气氛,每个学生都在开动脑筋,认真地编写电文。15分钟过后,胡适挑选了一份用字最少的文言电稿,是这样写的:“才学疏浅,恐难胜任,不堪从命。”胡适当时回复的白话电报却只用了5个字:“干不了,谢谢。”经胡适这一精辟阐述和热情鼓励,那些对白话文不感兴趣的学生,也受到了启迪和教育。
[内容4]我平素对于马氏的学说没有什么研究,今天硬想谈“马克思主义”已经是僭越的很。但自俄国革命以来,“马克思主义”几有风靡世界的势子,德奥匈诸国的社会革命相继而起,也都是奉“马克思主义”为正宗……
师:宣传什么思想?受什么事件影响?
生:……
师:1917年爆发的十月革命,让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民族解放和民族复兴的希望,那就是无产阶级革命。新文化运动由此进入到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新阶段。
[内容检测]老师做了一个新文化运动思想主张的表格,想让大家帮忙完善,有人愿意吗?
四、影响
[过渡]这场破旧立新的新文化运动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哪些新的风貌呢?我们进入第四部分——万象更新。
[新风貌1]
师:这是某校“你心目中的国内或世界大人物”的民意测验。
从材料一到材料二,青年学生的思想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更多的关注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封建道德礼教地位有所下降
师:说明新文化运动在思想文化领域有什么重要影响?
生: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
[新风貌2]《新青年》大力宣传民主和科学,被广大青年知识分子说:“青年得此,如清夜闻钟,如当头一棒”。各地爱国社团和进步刊物涌现,他们铸成了一代年轻学生的信仰和态度,1919年五四运动后,这些学生是政治上的主力军,并成为现代中国革命的领导者。
师:对青年人有何影响?
生:促进了青年知识分子的觉醒,为以后五四运动等事件做了思想铺垫,为中国社会发展储备了骨干力量。
[新风貌3]在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 一批受过新思想熏陶的青年男女,开始反对包办婚姻,主张婚姻自主;社会上出现了许多抗婚、逃婚、离婚等现象。
1919年末长沙《大公报》的一则报道:李欣淑幼年时,其父为之订了一门亲事。后来,她的未婚夫不幸去世,父母准备叫她守寡。李欣淑在女校念过书,不满这种包办婚姻,因而反抗出走,她说:“我于今决计尊重我个人的人格,积极的和环境奋斗,向光明的人生大路前进。”
师:对女性有何影响?
生: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
[教师点拨]动摇封建礼教,奠基五四运动,从这一点上来说,新文化运动无疑是伟大的。在学习的过程中,你觉得新文化运动有什么不妥的地方呢?
生: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过于片面,全盘否定。
师:我们应该如何做?
生:……
[教师总结]正如习近平所说,一个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是他的根和魂,是万万不能抛弃的。新文化运动否定传统文化在当时是有其特殊的时代背景的。在今天,我们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应该大力倡导优秀传统文化,坚持文化自信。
[小结]下面我们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升华]正是这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使当时混乱迷茫的中国焕发无限生机,孕育无限可能,迎来了五四运动这样一个划时代意义的转折点。也正是这场思想解放运动,让越来越多的“她”被看见、被关注、被认可。无论是“她”、还是“他”,都是社会发展的脊梁。我相信,有一天,在座的你们也会成为其中的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