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文艺复兴运动》教学设计
教学背景分析
课题及教学内容分析本课位于九年级上册的第五单元中第二课。文艺复兴是西欧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物,是资本主义世界的曙光,同时为新航路开辟提供了思想保障,因此,《文艺复兴》在本单元是承上启下的作用。文艺复兴运动作为近代史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将人们在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人们不再着眼于上帝与来世,而注重自然与现实的追求。本课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自然催生——文艺复兴的背景,即文艺复兴是在黑死病的偶然因素下催生,在资本主义萌芽中必然发生;第二部分,遵循自然——文艺复兴的内容,即文艺复兴中大批的艺术家,分析其作品,讲述这些作品不再注重上帝和神而注重自然与现实;第三部分,归于自然——文艺复兴的实质,即人类的欲望、生命、想象力、人性等都源于自然,而人是自然的中心。这里“自然”不仅指大自然更是指人的自然本性。文艺复兴时期,释放了人们自然本性,解放了人们思想,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第四部分,反应自然——文艺复兴的影响,即在面对自然给我们的灾难时所做的反应,古今中外的时空的对比,说明文艺复兴对西方国家的深远影响,同时也说明了同一历史事物在不同时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四个部分以新冠肺炎开始,以新冠肺炎结束,首位呼应,以“自然”贯穿全课,时空对话,凸显“人”的精神。学生情况分析九年级的学生经过两年多的历史学习,已经掌握了一些历史学习方法,有了一定历史知识积累;对历史文字材料,学生能基本概括;情感丰富,有助于对本课历史图片作情感解读;学生时空思维还比较弱,不能准确分析中外思想差异。
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和核心素养分析】
总体目标:掌握文艺复兴的根本原因、核心思想、实质以及主要艺术家,理解文艺复兴的影响。能通过文献材料分析文艺复兴的背景及根本原因。(素养目标:史料实证)。能通过历史图片及图片的对比,学生理解文艺复兴对人的解放。(素养目标:时空观念、史料实证)。能通过文献材料、历史图片、图片对比、影视著作,理解文艺复兴时期核心思想。(素养目标:时空观念、史料实证)。能通过古今中外的对比,正确理解环境对历史事件发生的密切关系以及思想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素养目标:时空观念、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人文主义”、文艺复兴的实质、文艺复兴的影响。教学难点造成中外存在“人文主义”与“存天理,灭人欲”不同思想的原因。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资源 历史图片、影视材料、文字材料。(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比较法、合作探究法、辩论法。
板书设计
第14课 文艺复兴——自然的回归自然催生——文艺复兴的背景遵循自然——文艺复兴的内容归于自然——文艺复兴的实质反应自然——文艺复兴的影响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以世界各国感染“新冠肺炎”实时地图导入 让学生感受历史和现实的关联。
一、自然催生——文艺复兴的背景 分别用王哲、薄伽丘、朱孝远的三段文字材料,展示黑死病给社会带来的影响。过渡:黑死病是历史的偶然,它本身是不能创造历史的,那么创造历史的是什么?分别用潘树林、丹尼斯.哈伊的两段材料说明,文艺复兴兴起的根本原因。3.图片展示美的奇家族以及援助过的艺术家,说明文艺复兴兴起的重要原因。 根据材料分析黑死病给当时人们带来的心理、价值观的变化是什么。分析材料概括文艺复兴兴起的根本原因。根据图片,说明文艺复兴离不开美的奇家族的支持。 图史结合,让学生了解文艺复兴兴起的背景,理解黑死病是催生因素而非根本因素,但自然因素不容小觑。
二、遵循自然——文艺复兴的内容 对比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哀悼基督》的绘画;展示中世纪雕刻和建筑的图片。过渡:百花大教堂是佛罗伦萨的第一个圆顶大教堂,圆顶的设计,突破尖顶的束缚,让自由之光透过圆顶洒向人间。最后的长鸣——《神曲》。运用地狱图以及择摘《神曲》的一段文字材料,提问;为什么但丁是中世纪最后一位诗人,新时代最初的一位诗人?(中世纪时期只有上帝才有审判人类生死,现在但丁在自己的作品中,规划了教皇的生死,这体现了他对教皇、教会的抨击)吹响的号角——《十日谈》。引用《十日谈》的片段,说明《十日谈》更加注重“人”,被称为“人学”全盛的微笑——《蒙娜丽莎》。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等艺术家将文艺复兴推向全盛时期。对比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和《圣母子与圣安妮》两张图片,找出其相似之处:微笑——对自然的超脱和对生命的敬畏;远山——凸显人与自然融为一体,人处于宇宙中心。小组讨论:看到米开朗基罗这三幅《哀悼基督》雕塑的图片,用一个词形容你的感受。对比三幅雕塑的图片,思考:为什么第二幅的圣母和基督的面容没有了第一幅图片的年轻容貌,不仅如此,容貌还是模糊的?第三幅图的下半身是光滑的,上半身是粗糙的,有人说这是米开朗基罗没有完成的,你的看法呢?——这也回归到了生命最原始的状态,曾经神圣的宗教情怀在此也变成了寻常人家的母与子,回归到现实。用词形容你所看到的《大卫》。人们把这种以“人”为中心的思想称为“人文主义”。拉斐尔《雅典学院》:简要说明画中处于中心位置的则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柏拉图右边穿着棕色衣服,侧身的则是早已过世的苏格拉底,众所周知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是古希腊的哲学家,画中除了哲学家还有当时意大利的科学家、艺术家等。提问:为什么作者把古希腊哲学家处于画中心位置?作者把自己画进去,为什么?——作者把不同时空的艺术家构在一幅画中,表达了西方文明的继承性、融合性、发展性;继承古希腊、古罗马古典文化,发展人文主义,宣扬资产阶级思想;作者把自己置身于智者的殿堂,表达艺术乃登入智者的殿堂,比如,达芬奇也将自画像,化成智者的形象,说明了当时人们注重艺术的发展,注重科学、知识的力量,因此,当时人们更加理性,相信自己,不再盲目相信上帝。扩散的人性——《威尼斯商人》。视频播放,提问:视频中夏洛克割肉的理由是什么?塑造的夏洛克是一个怎样的威尼斯商人形象?过渡:《威尼斯商人》主角最终都选择来到了贝尔蒙特。以商业而闻名于世的威尼斯一直将金钱、利益视为立根之本,充斥着浓厚的商业气息,是一个钱与人位置相等甚至颠倒,金钱之上的社会。贝尔蒙特是与威尼斯完全相反的世界,这里没有尔虞我诈的利益纠纷,是一个温馨浪漫的绿色世界,充满了象征着和谐与美好的自然事物。《威尼斯商人》故事始于威尼斯,终于贝尔蒙特,表明人们想要挣脱枷锁,回归自然。 概括出中世纪的绘画和建筑的特点——绘画:神情单一,色彩单调;建筑:彰显人的渺小,基督的伟大。根据图片、材料结合教材解读但丁的主要思想、主张。阅读材料理解薄伽丘的《十日谈》被称为“人学”的原因。4.(1)对比图片,总结有效信息。(2)解读图片,提取有效信息。(3)解读图片能,结合教材思考问题。《大卫》展现了自然、力量、健康的人性美。(4)解读图片,结合教材思考问题。5.根据视频回答问题。 采用图片和视频的方式,不仅调动学生学习激情,同时图片的解析,理解文艺复兴中人文主义的内涵,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的能力、比较能力。
三、归于自然——文艺复兴的实质 过渡:一切都源于自然,自然指的是不受束缚,自然地遵循人的本能。包括:爱情、自由的想象、生命等,而这些只有“人”才能实现,故“人”才是自然和宇宙的中心,这就是文艺复兴所提倡的核心思想。对比文艺复兴和中世纪时期主要思想。分成两组,辩论:人定胜天。 概括文艺复兴和中世纪时期思想。辩论,进一步理解文艺复兴带来的实质。 以辩论的方式,更加理解文艺复兴的实质,以及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反应自然——文艺复兴的影响 过渡:在文艺复兴的后期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也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用一段材料说明,文艺复兴人欲的过度释放带来的消极影响。合作探究:同时期中西产生相反的思想运动的原因是什么?(经济、政治制度、思想等因素回答)回归新冠疫情,展示中西国家疫情的动态,说明文艺复兴运动对当今的欧洲而言仍然产生了作用,同样的事件在不同时期产生的作用和影响是不同的。中国人们在疫情面前团结一致,勇于承担,共同抗疫;面对大自然的考验,中国摆正自己的态度,解中国人民之疾苦,不分昼夜,研制疫苗,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先研制疫苗的国家,这就是大国的风范,这就是中国精神。 阅读并解析材料,理解“人欲”的过度释放对后世产生了哪些影响。思考问题,概括回答。感受历史的今天。 1.史料展示,说明文艺复兴的影响深远并对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2.用探究的方式,让学生对中外思想运动产生进行思考,明白思想是对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性。3.情感升华,培养家国情怀。
课堂小结 14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是一场轰轰烈烈的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对欧洲的影响延伸至今。它对当时欧洲而言,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但在今天,这些以宣扬人权至上的西方国家,却在任意挥霍着生命,他们过度地追求着自由、人权,这不得不说,文艺复兴思想在“毒害”着今天西方国家的人们。所以,对于思想文化的态度,我们应该取其精华,适当而行。
教学反思
本课以新冠肺炎为导入,自然而然引入14世纪同样影响了世界的重大疾病——黑死病;接着,以“自然催生—遵循自然—归于自然—反应自然”为线索,分别讲述文艺复兴的背景、内容、实质、影响。整个课线索明晰,结构紧凑。创新地运用“自然”与“人”的关系,以突出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多处使用图片,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解读图片的能力;运用古今中外对比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但是本课也存在一些问题:学生对图片解析能力不够,对学情掌握不足。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