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数学 年级 三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第2课时)
教科书 书 名: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年08月
教学目标
1.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理解“满十进一”的道理,进而类推“满几十进几”和“哪一位满几十向前进几”的计算方法,初步掌握进位法则。 3.经历自主探索和交流的过程,培养迁移类推能力。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理解“满十进一”的道理,初步掌握进位法则,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通过研究“满十进一”类推“满几十进几”和连续进位的算法。
教学过程
一、自主探究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今天我们将继续往下研究。王老师打算去书店买一些连环画供同学们阅读。 师:你从中能得到哪些信息? 预设: 生1:王老师要买三套书。 生2:一套连环画有16本。 生3:问题是一共要买多少本。 师:那通过上面这些信息,你们能帮助王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吗? 预设: 生:从这些信息中,我知道是求3个16是多少,所以列式是16×3。 (二)提出问题,探究算理。 师:同学们,你们能尝试用竖式计算出16×3的结果吗? 学习建议: 1.尝试写一写16×3的竖式。 2.如果遇到困难,可以借助小棒摆一摆。 汇报: ② ③ 师:仔细观察这几位同学的作品,你们有什么想法吗? 预设: 生1:我觉得第一个竖式写得不太对。 生2:为什么后边两个竖式写得不一样呢?竖式中的每一步表示什么意思呢? 学习建议: 借助小棒摆一摆,说一说这两个竖式中每一步的意义。 汇报: 1.借助小棒解释两层竖式的算理。 2.借助小棒理解简化后的竖式。 3.对比第②个作品和第③个作品,发现两个竖式之间的联系。 4.修正第①个竖式错例。 二、探究两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师:王老师打算去文具店买一些彩笔奖励给爱读书的的同学。每盒彩笔24元,王老师买了9盒,请问一共花了多少钱?你们能帮助王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吗?请大家试着写一写,算一算。 汇报交流 预设: 汇报: 判断这两个竖式哪个是正确的。 借助小棒解释正确竖式中每一步的意义。 分析第一个竖式出错的原因。 总结两位数乘一位数笔算过程中的注意点。 三、与上节课内容进行对比 师:对比一下今天和上节课学习的内容,你们有什么发现吗? 预设: 生1:我发现今天学习的计算方法和上节课是一样的。 生2:但是也有不同的地方,上节课学习的笔算乘法中没有进位,但是这节课中有进位。 四、巩固练习 汇报: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总结完成这两道竖式计算过程中的注意点。 五、总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吗? 预设: 生1:我借助小棒,学会了有进位的乘法竖式该怎么计算。 生2:我发现有进位的乘法和没有进位的乘法,它们的计算方法是一样的,但是要注意进位。六、布置作业 完成数学书第64页 练习十三 第7题课后练习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数学 年级 三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第2课时)
教科书 书 名: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年08月
学生信息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
课后练习题目
完成数学书第64页 练习十三 第7题
课后练习答案
7
下面的计算正确吗?把错误的改正过来。
12
28
183
23
×7
×23
×3
×4
74
44
549
812
183
23
3
44
549
812
2
4
2学习任务单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数学 年级 三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第2课时)
教科书 书 名: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年08月
学生信息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
学习目标
1.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理解“满十进一”的道理,进而类推“满几十进几”和“哪一位满几十向前进几”的计算方法,初步掌握进位法则。 3.经历自主探索和交流的过程,培养迁移类推能力。
课前学习任务
小棒(可以用其它类似的物品代替)
课上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 1.尝试写一写16×3的竖式。 2.如果遇到困难可以借助小棒摆一摆。
【学习任务二】 王老师打算去文具店买一些彩笔奖励给爱读书的的同学。每盒彩笔24元,王老师买了9盒,请问一共花了多少钱? 1.试着写一写、算一算。 2.如果遇到困难,可以借助小棒摆一摆。 【学习任务三】 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推荐的学习资源
在口里填上合适的数
38
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