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数学 年级 三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第3课时)
教科书 书 名: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年8月
教学目标
1. 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的算理、算法。能准确熟练地用竖式计算。 2. 通过观察、比较、辨析、交流,培养归纳概括能力,发展运算能力。 3. 养成运用估算检验的意识。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的算法。能准确熟练地用竖式计算。 教学难点: 在探究交流中,进一步理解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中先分再合的道理,发展运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 上节课,我们共同研究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进位笔算乘法。有这样一个问题,请你算一算。 问题情境: 每名学生发6个练习本。三(1)班有32名学生,一共要发多少个练习本? 预设:知道每个学生发6个练习本,又知道有32名学生,求一共要发的练习本数量,就是求32个6是多少,列式应该是6乘32。 用竖式怎样计算? 预设:学生讲解竖式计算过程。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 二、迁移探究三位数乘一位数笔算 出示情境: 老师要为足球队买3个足球。 需要花多少钱? 怎样列式? 预设:求3个足球多少元,就是求3个115是多少,列式是115乘3。 (一)探究算法 三位数乘一位数,你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吗? 把你的想法写出来。 1.横式计算。 预设: 5×3=15 10×3=30 100×3=300 15+30+300=345 2.竖式计算。 预设:运用两位数乘一位数笔算方法迁移解决三位数乘一位数笔算。讲解竖式计算过程。 (二)对比观察 沟通算法 两位同学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观察他们的计算过程,有什么相同之处? 预设:竖式计算的过程也是先把115分成三部分计算,用3分别去和115每一位上的数相乘。分别算出3个5、3个10、3个100是多少,再把每一位上的数合起来,就是115乘3的积。 预设:我发现这两种方法都是在先分后合。 你们借助前面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知识方法,解决了三位数乘一位数的问题。还讲清楚了这样计算的道理。 (三)巩固竖式计算方法 预设:讲解竖式计算过程。 (四)对比观察,深入感悟笔算乘法算理和算法 观察这几道题的竖式计算过程,有什么发现? 预设:用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与上节课学习的方法是相同的。都是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另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哪一位上的数相乘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预设:竖式计算的过程与横式计算的想法是相同的,也是先分别求出每一位上的乘积,再把每部分的乘积合起来。两位数乘一位数,先求出个位有几个一,十位有几个十,再把两部分合起来。三位数乘一位数,先分别算出个位有几个一,十位有几个十,百位有几个百,再把这三部分的积合起来。 通过观察、比较,我们对三位数乘一位数笔算的道理、方法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在乘法里,两个乘数还有一个新名字,叫做因数。 三、辨析交流 发展运算能力 独立计算下面三道题。 37×3 824×5 269×9 (一)反馈正确计算过程 检查自己的计算过程。 (二)错例辩析交流 三位同学在检查中,发现了错误,你能找到出现问题的原因吗? 第①题: 预设:这个竖式中十位出现问题。应该是用一位数先去乘十位上的3,再加进位数2。但是,这位同学在算完3乘3等于9后,却用9去乘进位数2,计算的方法错了。 预设:因为十位上的进位数2表示个位满了两个十,十位上要增加两个十,所以要用9个十再加上两个十。 在竖式计算的过程中,要准确理解每一个数的含义。 第②题: 这位同学的问题出在哪呢? 预设:这位同学在计算十位时,十位满十,没有向百位进1,所以百位少算了1个百。我想提醒大家,哪一位上满十或满几十,要及时把进位数写在横线上。 第③题: 为什么把5圈起来? 预设: 因为十位上6乘9等于54,再加8等于62,他算成52了,进位数算错了。 预设:连续进位的竖式计算中,会用到乘法口诀、还有以前学习的口算加法,每一步都要认真计算。 小结: 通过解决这组问题,你有什么想说说的? 预设:计算乘法竖式时,要从个位算起,计算的道理和口算一样,先算出有几个一、几个十、几个百,再把它们合起来。要按照正确的顺序依次计算。 预设:在计算过程中,要准确理解竖式中每一个数的含义。 预设:及时把进位数写在横线上。算到哪一位,别忘了加上进位数。 预设:还要多练习乘法口诀、加法口算。 你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发现了知识之间的关系,还主动思考能正确计算的办法。做中学、做中思,是学习中的好习惯。 四、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运用估算检验的习惯 预设:知道骑车的时间是7分钟,每分钟骑185米。要求小玲家到学校有多远。就是求7个185是多少,列式是185乘7。 预设:你的计算结果不对。正确的计算过程是。 预设:我用估算的方法可以帮助判断,可以这样想。如果小玲每分钟骑100米。100乘7等于700。小玲家到学校的路程至少是700米,所以695米不对。如果每分钟骑200米,200乘7等于1400米,小玲家到学校的路程应该在700米到1400米之间。 这位同学想到用估算的方法帮助判断计算结果是不是合情合理,这是个好帮手。 五、谈收获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预设:从算理的角度。 预设:从算法迁移应用的角度。 预设:从乘法各部分名称角度。 预设: 从估算应用的角度。 通过探究问题,交流辨析,你们不仅对知识有深入的理解,还能运用自己的发现解决新问题。你们的收获都很有价值! 六、作业 数学书第64页第12题。 数学书第65页第13题。学习任务单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数学 年级 三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第3课时)
教科书 书 名: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年8月
学生信息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
学习目标
1. 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的算理、算法。能准确熟练地用竖式计算。 2. 通过观察、比较、辨析、交流,培养归纳概括能力,发展运算能力。 3. 养成运用估算检验的意识。
课前学习任务
课上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 自主探究三位数乘一位数笔算: 1. 学习任务: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独立计算。 2. 观察比较:对比横式、竖式两种方法,理解三位数乘一位数笔算的道理,掌握计算方法。 【学习任务二】 进一步理解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的道理: 1. 竖式计算:179ⅹ4 2. 观察比较:两位数乘一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竖式计算过程的相同之处。 (1)算法 (2)算理:感悟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中体现先分后合。 【学习任务三】 错例辩析交流。 1. 竖式计算:37×3 824×5 269×9 2. 分析交流:辩析错例原因。 3. 解决实际问题:在分析错因中渗透运用估算分析判断结果的合理性。
推荐的学习资源课后练习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数学 年级 三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第3课时)
教科书 书 名: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年8月
学生信息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
课后练习题目
数学书第64页第12题。 数学书第65页第13题。
课后练习答案
参考答案: 1. 数学书第64页第12题。 左一列:333 414 2322 右一列:144 408 2238 2.数学书第65页第13题。 278×4=1112(人)
×9
×6
37
46
258
后
24
68
373
电影院有278个座位,每天放映4场电影。每天最多能有多少
人看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