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2022QJ03SXRJ035 年级 三 学期 秋季
课题 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第5课时)
教科书 书 名: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年8月
教学目标
1.理解因数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2.在探究过程中,体会竖式简洁的道理,培养运算能力。 3. 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理解因数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因数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的竖式写法,体会竖式的简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出示:学校图书室最近购进了一批新书,图书室买了3套科普丛书,每套280元,2套百科全书,每套350元。仔细观察大家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预设:学校购买了3套《科普丛书》每套280元,还买了2套《百科全书》每套350元。 提问: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预设1:买《科普丛书》一共花了多少钱? 预设2:买《百科全书》一共花了多少钱? 提问:这两个问题你们打算怎样解决呢? 预设1:求3个280是多少,用乘法解决列式是280×3。 预设2:求2个350是多少,用乘法解决列式是350×2。 这两个乘法算式大家会算吗?赶快在纸上写一写,找到结果吧。 二、自主探究 (一)自主尝试,反馈交流 1.反馈第一题 方法1: 方法2: 2.探究算理 提问:他们都用竖式进行了计算,但过程并不相同,这2个竖式都可以吗? 预设1:第一个竖式是可以的。从个位算起,用3依次乘280的每一位,先算0×3=0,写在个位上,再算8×3=24写4进2,最后用2×3+2=8百位上写8,因此是840。 预设2:我不同意第二个竖式的方法。我觉得3的位置写错了。3表示3个一,不能与十位对齐。 预设3:根据我们以前学习口算的经验,80乘3可以看成8乘3,当作8个十去想。那么280乘3我也可以把280看成28个十,就把3写在了8的下面。先用28×3,得到84,但是这时的84表示84个十,所以在84后边添上1个0,就是840了。 预设4:我们还可以借助口算的方法来写竖式,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多位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写几个0。中间可以用虚线分开。 小结:两个竖式都是正确的。只不过第一种竖式是按照多位数乘一个位数的方法进行计算,第二种竖式是把280看成了28个十,再计算的。在书写时,我们还可以画一条虚线把相乘的数与0分割开。 3.反馈第二题 下面我们继续看第二题。你能读懂他们的想法吗? 预设:第一个竖式是从个位乘起,用2依次去乘350每一位上的数,因此是700元。第二个竖式是把350看成35个十,用2去乘35得到70,这时候的70是70个十,在70的末尾添上一个0也就是700,这样计算比较简便。 提问:计算时大家遇到了什么问题吗? 预设:为什么第一个因数的末尾有1个0 ,而积的末尾却出现了2个0 呢? 小结:看来积的末尾的2个0,一个是前面的数相乘计算出来的,另一个0是直接落下来的。 (二)竖式辨析,体会算法 提问:让我们来回顾一下这两道题的方法,你有什么发现吗? 预设1: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280和350都是几百几十数,计算时把他们分别看成28个十和35个十。计算中就相当于把几百几十数中的0都盖住,算完后的结果表示的是多少个十,所以在积的末尾添上一个0。 预设2:计算时也可以把几百几十数的0先不看,把0前面的数相乘。最后再把0落下来就能得到正确的结果了。 三、巩固练习 (一)列竖式计算 1300×9= 360×5= 406×7= 1.反馈第一题 提问:117后面为什么添上了2个“0”呢? 预设:把1300看成13个百,用9去乘13得到117,这时候的117是117个百,因此在117的末尾添上2个0,也就是11700。 2.反馈第二题 提问:为什么得到的结果不相同?问题出在了哪里? 3.反馈第三题 提问:你知道她是怎么想的吗? 4.对比三个竖式 提问:比较三个竖式,你有什么发现? 小结:前两道题是因数末尾有0,要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在积的末尾添上0。第三道题是因数中间有0,这个0在中间有占位的作用,要与一位数相乘,大家可千万别混淆。 (二)解决问题 一条蚕吐的丝大约1500米长。小红养了6条蚕,一共大约吐丝多少米? 提问:大约1500米表示什么意思? 预设:一条蚕一生的吐丝量可能比1500米长或者短一些,1500米只是一个估计的数。由于已知的信息是一个估计的数,计算一共大约吐丝多少米?也得到了一个估计的数。这里的“大约”并不是要估算的意思。 四、全课总结 回顾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预设1:我学会了因数末尾有0的另一种竖式的写法了。 预设2:计算时要注意积末尾0的个数,有的0是相乘得到的,而有的0是直接落下来的。 预设3:我找到了末尾有0的计算与口算之间的关系,我知道了知识间是有联系的。找到这样的联系,新知识的道理就更加明白了。 五、布置作业 (一)完成数学书第69页的第6题列竖式计算。 (二)数学书69页第9题
备注:教学设计应至少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三个部分,如有其它内容,可自行补充增加。学习任务单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数学 年级 三 学期 秋季
课题 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第5课时)
教科书 书 名: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年8月
学生信息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
学习目标
1.理解因数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2.在探究过程中,体会竖式简洁的道理,培养运算能力。 3. 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课前学习任务
课上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 计算280×3= 350×2= 1.独立思考,计算280×3= 350×2= 2.和家人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 【学习任务二】 1.列竖式计算 1300×9= 360×5= 406×7= 2.解决问题
推荐的学习资源
一条蚕吐的丝大约长1500米。6条蚕
共吐丝约多少米?课后练习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数学 年级 三 学期 秋季
课题 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第5课时)
教科书 书 名: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 年 8月
学生信息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
课后练习题目
1.完成数学书第69页的第6题。 2. 完成数学书69页的第9题。
课后练习答案
(需附题目相应的详细答案) 【参考答案】 1. 数学书第69页的第6题 1280 2700 1900 3220 2. 数学书69页第9题 230×8=1840(个) 答:一天共检测1840个零件。
6
列竖式计算。
640×2
450×6
380×5
460×7
刘叔叔每小时检测230个零件,他每天工作8小时,一天共
检测多少个零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