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4课《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课型 高一新授课 课时 1节
新课程标准 1.通过了解清朝时期统一全国和经略边疆的相关举措,知道南海诸岛、台湾以及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是中国版图一部分,认识这一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2.通过了解清朝时期封建专制的发展、世界的变化对中国的影响,认识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四单元第14课,在教材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清朝前中期继承了明朝的制度和文化,但已出现统治危机,为下一单元晚晴历史埋下隐患。从教材内容来看,本课共社三个子目录:“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疆域的奠定”和“统治危机的初显”,三个子母逻辑清晰,环环相扣。但为了让学生更能理解世界的变化对固步自封的清朝形成的严峻挑战,本设计以“国际视野下的康乾盛世”为主题,从新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分为初“探康乾盛世的花红柳绿”“实考康乾盛世的庐山面目”和“深究康乾盛世的十面埋伏”三部分。
学情分析 基础与能力:高一学生,经过对初中历史的学习,已对中国古代史的基本史实有一定的了解,但这些知识是零散的,浅显的。且高一学生对材料的阅读与分析能力有待提高;思辨能力也较为欠缺。心理特征:高一学科多,学生学习压力大,在还没有选科分班前,学生对历史学科还不够重视。但学生思维活跃,课堂表现欲强,可塑性大。
教法 情境创设法、问题探究法、历史叙事法、史料教学法、讲授法
学法 自主探究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目标 唯物史观 运用唯物史观的相关理论,辩证地看待康乾盛世的影响。
时空观 认识清朝从鼎盛走向危机时期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史料实证 通过文献资料记载,实证清朝康乾盛世的全貌
历史解释 理解历史概念“康乾盛世”;以及运用文献资料,认识奏折制度和设军机处设置的特点和影响。
家国情怀 认识清朝国家统一,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发展,培养民族和文化的认同感。从国际视野认识康乾盛世,增强世界意识,拓宽国际视野。
重点 强化边疆治理的措施、军机处
难点 康乾盛世下的危机
教学过程 环节一:新课导入(3分钟)情境设置一:1792年,乔治·马戛尔尼勋爵五十五岁。从二十七岁作为特使派往俄罗斯起,他已经从事外交二十八年了,早已经是外交界骨灰级人物。这一年,英国政府任命他为正使,以贺乾隆帝八十大寿为名出使中国,这是西欧国家政府首次向中国派出正式使节。问题一:分析马戛尔尼出使中国的目的和背景。【设计意图】 :通过历史人物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师生互动,引导学生从时间和空间上挖掘历史事件发生的内在因素,渗透时空观念。环节二:讲授新课(39分钟)一、初探康乾盛世里的花红柳绿情境设置二:漫长的外交生涯已经使马戛尔尼厌倦。不过出使中国这个任命,却令宦性已淡的他一下子兴奋起来。他和其他英国人一样,对中国这个神秘的国度充满好奇。他们相信,中国就像《马可·波罗游记》中所写的那样,黄金遍地,人人都身穿绫罗绸缎。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出发前马戛尔尼通过在华传教士寄回的大量书信对中国的情况进行了解。问二:如果你是当时在华的传教士,你如何向马戛尔尼介绍清朝的“康乾盛世”?【设计意图】 :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理解“康乾盛世”这一历史概念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历史叙述能力;通过师生互动,引导学生用严谨的逻辑关系,简洁、准确的语言,概述历史概念,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的能力。 情景设置三:马戛尔尼时代的欧洲正处于启蒙时代。那个时代的欧洲知识分子正是用“中国”来批判“欧洲”。马戛尔尼翻阅“中国迷”伏尔泰的著作,他发现伏尔泰在《哲学词典》的“光荣”条目下是这样赞扬中国:“举世最优美、最古老、最广大、人口最多和治理最好的国家”。问三:请具体说明当时中国是“最广大”和“治理最好”的国家。(一)疆域辽阔问四:概括清朝统一全国和治理边疆的措施。康乾盛世时期,清朝版图在前代王朝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开拓和巩固:东南:收复及统一台湾;东北:抗击沙俄;西北:稳定新疆;西南:管辖西藏土改归流。问五:概况清朝加强边疆治理的特点及分析影响。特点:手段多样、因地制宜、因俗而治。影响: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奠定辽阔疆域;体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发展趋势;增强民族和文化认同感。(二)制度构建1.奏折制度问六:英国东印度公司的特派员提前把一封马戛尔尼使团访华预约函交给了驻广州的两广总督。两广总督如何将一封信呈送给皇帝? (1)内容:部分官员向皇帝单独呈送密封报告,皇帝亲手批阅后返回,不经过其他中转、收发环节。(2)特点:迅速、机密(3)作用:使皇帝能够更直接、广泛地获取信息提高了决策效率,强化了对官僚机构的控制。2.军机处的设置(1)概况:雍正时期设立军机处,由皇帝挑选亲信的满汉官员充任军机大臣。军国大事全凭皇帝裁决,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负责传达政令。(2)特点:①勤(地近宫廷,便于宣召);②简(机构简单);③速(办事速度快,效率高);④密(皇帝召见军机大臣,连太监都不得在侧,军机大臣不得擅交臣僚);⑤跪受笔录,决策大权掌握在皇帝手里。(3)影响:提高办事效率;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了解清朝疆域和制度建设的兴趣,把枯燥的历史知识变得亲切、鲜活、易于接受。通过师生互动,让学生深入认识清朝边疆治理的特点和影响,以及全面理解清朝的奏折制度和军机处。二、实考康乾盛世里的庐山面目情景设置四: 经过9个月的行驶,1793年7月英使团抵达天津大沽口,受到皇帝最高规格的礼遇,中国官员带着大量作为礼物的食品在此迎候,其数量之多令马戛尔尼惊讶。 但从天津到北京,一路的所见所闻可以用“触目惊心”来形容。问七:根据下列材料,概括马戛尔尼使团眼中的“康乾盛世”。材料一:在一些地方,士兵列队出来迎接英国特使。他们有弓箭手、火绳枪火和大刀手。有几个士兵的手里除了武器之外,还拿着扇子……如果我们的到访是出其不意,他们总是一片慌乱,匆忙从营房中拿出节日礼服。他们穿上这些服装后,与其说像战场武士还不如说是跑龙套的演员。……他们的大炮为数很少,仅有的几门炮都破旧不堪。我都怀疑这些炮是向葡萄牙人借来的,因为哪些火绳枪便是。 ——使团副使约翰.巴罗《我看乾隆盛世》材料二:在任何场合,只要他们(中国官员)认为恰当,就以父权的名义,立即用板子处罚,无须预审或调查。……一个朝廷官员伸开四肢趴在地上挨板子,下令打他的人仅比他官高一级,这样的情景对外国人来说显得荒谬。这种卑劣的顺从,这种人类灵魂的堕落……中国普通老百姓外表非常拘谨,这是他们长期处在铁的政权统治之下自然产生出来的。…… ——使团副使约翰.巴罗《我看乾隆盛世》材料三:人们给予这个国家人口数量的上限不仅是可能的,甚至是真实的。……在一个小岛的一小块人工填出来的小平原上,居民们为了防止海水的冲洗,前面筑了一条三十尺高的土堤。但这块平原的面积并不大,我们怀疑这样大的力气搞出这么小的一块土地来是否合算。平原上种的是稻米,耕作得很精细。……中国的全部土地,只有极少数外,主要是种植人吃的粮食。……所有耕地从不休耕。 ——摘编副使斯当东《英使谒见乾隆纪实》 不管是在舟山还是在溯白河而上去京城的三天里,没有看到任何人民丰衣足食,农村富饶繁荣的证明……事实上,触目所及无非是贫困落后的景象。 ——使团副使约翰.巴罗《我看乾隆盛世》材料四:礼仪之争:清廷坚持执行朝贡礼仪,也就是英国的使节,必须向大清的皇帝行三跪九叩之礼。马戛尔尼执意不肯行叩见礼。他的理由也很简单:致敬外国的君主,不能超过对本国君主的礼节。因此,最多只能对中国皇帝行单腿跪礼。因为这样的仪式,已经与英国国王享受的待遇等同了。“为了表示国家的尊严,他们似乎决心避免以平等的精神回答特使的敬意。”(斯当东《英使谒见乾隆纪实》)问八:你是否认同马戛尔尼使团眼中的“康乾盛世”?请说明理由。【设计意图】 :通过史料,概况康乾盛世的隐藏的危机,并培养学生从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形成“论从史出”的史证意识。通过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历史现象,形成多重证据法的史料实证意识。三、深究康乾盛世的十面埋伏情景设置五: 马戛尔尼向清帝提出了关于扩大贸易、增开通商口岸的几项要求。 此时,乾隆才明白了英国使团的主要不低并非是庆祝他的生日。乾隆给英国人下了一道长谕,逐条驳回了英国人的要求。“昨据尔使臣以尔国贸易之事禀请大臣等转奏,皆系更张定制,不便准行……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斤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 ” ——《清高宗实录》卷1435问九:请从全球化角度评价乾隆皇帝的决定。【设计意图】 :通过阅读史料,引导学生分析闭关锁国的影响,培养学生从史料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景设置七马戛尔尼使团访华虽以失败告终,但他们向英国人乃至欧洲人展示了一个不一样的中国。回到英国后,马戛尔尼的话迅速传遍了世界: 中华帝国知识一艘破败不堪的旧船,只是幸运地有了几位谨慎的船长才使它没有沉没。它那巨大的躯壳使周围的邻国见了害怕。假如来了个无能之辈掌舵,那船上的纪律与安全就都完了。问十:请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外交等方面进行中英对比,说明清王朝只是“一艘破败不堪的旧船”?【设计意图】 :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多角度分析“康乾盛世”下的危机,通过对比中西方的差距,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环节三:课堂小结,情感升华(3分钟)升华:结合本课内容,谈谈你对“康乾盛世”的认识。【设计意图】 :通过师生互动,让学生感受参与历史课堂和深入探索历史事件的无穷乐趣。通过问题的探究,培养学生历史思辨能力,渗透家国情怀,升华历史认识。
板书设计 初探康乾盛世的花红柳绿(一)疆域辽阔(二)清朝的政治制度构建:1.奏折制度;2.军机处的设置二、实考康乾盛世的庐山面目 军事、政治、经济、思想的贫穷三、深究康乾盛世的十面埋伏 中国农耕文明VS英国工业文明
教学反思 本课以“国际视野下的康乾盛世”为主题,以马戛尔尼使团访华为主线,分为“初探”、“实证”和“深究”三部分,环环相扣。通过设置七个情境和十个问题,激发学生的历史兴趣,引导学生从国际视野的角度认识康乾盛世,并突破本课的重难点,培养学生史料解释能力和历史思辨能力。本课紧紧围绕历史学科科学素养的要求,通过从分析马戛尔尼使团访华的目的和背景,贯彻时空观念;康乾盛世、奏折制度和军机处等概念解读,体现历史解释;通过大量史料补充,用史料实证的方式教会学生探究中学习;通过设置开放性题目,培养历史批判思维能力,渗透唯物史观;最后启示类问题的探讨,情感升华,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大量补充材料,内容庞杂,阅读量大,以致流于形式;问题较多,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不足,讨论也不够充分。十个问题大部分为原创题,参考答案可以更严谨与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