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14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课件(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14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课件(共2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8-25 21:51: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清朝前中期的
鼎盛 危机
第四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目 录
CONTENT
课程标准
1.通过了解清朝时期统一全国和经略边疆的相关举措,知道南海诸岛、台湾以及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是中国版图一部分,认识这一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
2.通过了解清朝时期封建专制的发展、世界的变化对中国的影响,认识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
01 ·康乾盛世
02 ·盛世忧患
时间轴
1644年
1662年
1684年
1689年
1757年
1762年
1840年
清军
入关
郑成功
收复
台湾
设台
湾府
订《尼
布楚
条约》
击败准噶尔部
设伊犁将军
鸦片战争爆发
中国
世界
启蒙运动
1775-1783年
美国独立战争
17-18C
1789-1794年
法国大革命
1765-1840年
英国工业革命
形势发生巨大变化
封建专制空前强化
面临危机和挑战
顺治
1644-1661
1727年
派驻藏大臣
1793年
颁《钦定藏内善后章程》
康熙
1662-1722
雍正
1723-1735
乾隆
1736-1795
嘉庆
1796-1820
道光
1821-1850
1729年
设军机处
1813年
天理教起义
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论疆域,比明朝扩大了一倍以上,且东西南朔,“四夷咸服”。
论财力, “内外度支,有盈无细,府库所贮,月羡岁增”,经济总量占居世界首位。
论人口,从1700年到1794年的不足百年时间里已不止翻了一番,达3.13亿,占世界人口总数的 。
论文化,则完成了包括《古今图书集成》和《四库全书》在内的“御纂诸书”。
论城市,世界拥有50万以上居民的城市共有10个,中国占了6个。
——以上选自上海社科院周武《论康乾盛世》
一、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
1、依据教材p82第一段及材料,了解康乾盛世的表现
疆域辽阔
财力雄厚
人口大幅增长
文化繁荣
城市规模大
诸臣视朕如驾车之马,纵至背疮足瘸,不能拽载,仍加鞭策……竟无一人怜恤,俾其更换休息者。
4:00 朝祭,早膳,读圣训
7:00-12:00 处理政务
12:00-15:00 听学者讲解经史
15:00-23:00 晚膳,处理政务
乾隆帝
康熙帝
雍正帝
每军书旁午,应机只是,必揭要领……或军报到以夜分,则预饬内监,虽寝必奏,撰拟缮写,动至一二十刻。上犹秉烛待阅,不稍假寐。” ——《赵翼檐曝杂记》
勤政
强化君主专制统治
2.概括史料回答:康乾盛世取得的主要原因是?
(1)密折制度
要和皇上说件事!
奏折是上奏者与皇帝之间的私人信件,其内容在皇帝亲自阅读之前是保密的;
上奏折是皇帝恩许给部分官员的特权,不是谁都能给皇帝上奏折的。
有利于皇帝信息获取,提高决策效率,加强对官员的控制。
3、加强君主专制
阅读教材p83前三段及材料,概括清朝前期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加强君主专制?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两路 始设军机房于隆宗门内 后名军机处。”
——赵翼,《檐曝杂记》
(2)设立军机处
职能:跪受笔录、上传下达
(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 ,而不能稍有赞画(辅助谋划)于其间也。 ——清·赵翼
直接原因:处理西北军务
根本原因:加强皇权
性质:中枢秘书机构
军机处的职能和性质分别是?
案名 原因 株连人数
庄廷龙《明史案》 有攻击清朝统治者的语句,还使用南明的年号 70--120
戴名世《南山集》案 同情前明政权,使用南明年号 300多人
查嗣庭案 考题:“维民所止”被指有辱圣上为“诽谤大逆” 抄家死于狱中
徐骏案 因诗“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被指为侮辱清朝。 斩首
(3)大兴文字狱
目的:加强对思想文化的控制
影响:①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②造成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
③摧残文化,维护专制统治
大兴文字狱有何危害?

西汉
隋唐


明清
确立
三公九卿制
巩固
中外朝制
(内外朝制)
完善
三省六部制
加强
二府三司制
一省两院制
中书门下:行政
枢密院:军政
财政
中书省
枢密院
宣政院
明:废丞相设内阁
清:雍正设立军机处
(顶峰)
补充:君主专制加强发展过程
评价:
①为康乾盛世的出现提供了政治保障。
①皇权极度膨胀,阻碍了社会进步。
1)积极
2)消极
②有利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
③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②助长了官场的因循守旧和贪污腐化之风。
2.盛世的治理──君主专制强化
雅克萨
尼布楚
改土归流强化管理
阅读教材第二目并结合地图,概括清朝开拓和巩固疆域的具体措施。(东南、东北、西北、西南)
1683年,收复台湾。
设府,隶属福建。
围攻雅克萨,迫使谈判。
1689年,签约划界。
1757年,击败准噶尔部。
设立盟、旗。
平大小和卓,
设伊犁将军。
册封达赖班禅,派遣驻藏大臣,建立金瓶掣签制度,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
内地:分立18省,
设巡抚,置总督。
边疆:专设理藩院,
掌管蒙藏事务。
分设将军辖区和办事大臣辖区。
二、疆域的奠定
方位 措施
东南 统一台湾;设台湾府
东北 雅克萨之战;签署《尼布楚条约》
西北 击败准噶尔部;设立盟、旗(蒙古)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立伊犁将军
西南 1.西藏:册封达赖和班禅;派遣驻藏大臣;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
2.西南地区:改土归流
边疆 专设理藩院,掌管蒙藏事务。
分设将军辖区和办事大臣辖区。
内地 分立18省,设巡抚,置总督。
①军事手段与政治手段相结合;
概括清朝奠定疆域措施的特点。
②注重用法律手段维护国家统一;
③既尊重民族风俗,又突出中央的权威;
④措施灵活开明、富有实效。
二、疆域的奠定
基本上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
清朝前中期疆域的奠定有什么意义
加强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控,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促进了民族文化交融交流,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
时间 人口数量(亿人) 耕地面积(万公顷) 人均耕地面积(亩)
1753年 1.84 4901.50 4.00
1766年 2.08 5204.89 3.75
1784年 2.86 5070.49 2.66
材料1:清朝中期的人口和耕地面积
——《历史地图册》中国地图出版社
(1)人口急剧增长,导致人地矛盾逐渐尖锐。
三、统治危机的初显
1、阅读教材p85第二段及材料,概括清朝内部危机
(2)贫富差距扩大
材料2:高、曾之时……而户口则增至十倍二十倍,是田与屋之数常处其不足,而户与口之数常处其有余也。又况有兼并之家,一人据百人之屋,一户占百户之田,何怪乎遭风雨、霜露、饥寒、颠踣[bó] 而死者之比比乎!
——洪亮吉《意言·治平篇》
材料3:自乾隆四十五年以来,讫于嘉庆三年而往,和珅……唯事贪婪渎货,始如蚕食,渐至鲸吞。初以千百计者,俄而非万不交注矣,俄而万且以数计矣,俄而数十万计、或百万计矣。......贪墨大吏胸臆习为宽侈,视万金呈纳,不过同于壶餐箪馈。
——章学诚《上执政论时务书》
(3)政治腐败
(4)农民起义屡屡爆发
1、内部危机
①白莲教起义
②天理教起义
三、统治危机的初显
川陕白莲教起义
材料4:乾隆末年、嘉庆初年震动全国的川楚白莲教起义,可以看作人口压力与社会危机的一个标志……这场斗争……持续九年,蔓延湖北、陕西、四川、河南、甘肃五省……清朝政府调动了十六个省的军队,耗费军费2亿两白银,才把它平定下去……清朝从此由盛转衰。
——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2、阅读教材p86第一段及材料,概括清朝外部危机的表现和影响
1793 马嘎尔尼访华
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
①西方:英国为首的西方列强,要求开拓中国市场;
②中国:乾隆时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广州一口通商,“十三行”管理外贸;
三、统治危机的初显
英国人的礼单
天体运行仪、地球仪、望远镜;蒸气机、棉纺机、织布机;榴弹炮、迫击炮、卡宾枪、步枪、连发手枪、巨型战舰模型;
乾隆皇帝回复英国女王的敕谕:"昨据尔使臣以尔国贸易之事,禀请大臣等转奏,皆系更张定例,不便准行。向来西洋各国及尔国夷商赴天朝贸易,悉于澳门互市,历久相沿,已非一日。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假外夷货币以通有无。
合作探究:康雍乾三世是盛世还是危局?
西 方 中 国
政治制度
经济发展
思想文化
对外政策
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
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近代自然科学勃兴;
理性主义,思想解放
殖民扩张
封建专制统治不断强化(军机处设立,封建社会走向衰落;政治腐败,农民起义频发,阶级矛盾尖锐)
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人口急剧膨胀,土地兼并严重,人地矛盾尖锐;重农抑商政策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八股取士,文字狱,思想文化专制;
妄自尊大,天朝上国思想
闭关自守
材料:我们说康乾时代“为前代所不及,这是就历史的纵向比较而言的。……如果把乾隆朝取得的成绩作横向的考察,即放到当时世界范围中,与欧美国家相比较,那就会呈现出另一幅黯然失色的图景”。 ——戴逸《论乾隆》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
康乾盛世
君主专制的发展
大兴文字狱
设立军机处
推行奏折制度
疆域的奠定
共治西藏
管辖西北
反击沙俄
治理台湾
经略边疆
疆域奠定
统治危机的初显
外部危机
结果
内部危机
小结
1.雍正年间为办理西北军务设置军机处;乾隆继位之初,曾裁撤军机处,但随后又将其恢复;此后军机处“军国大计罔不总揽”,“内阁宰辅名存而已”。这反映了(  )
A.君主专制高度强化
B.内阁职能范围缩小
C.军机处成决策机构
D.中央集权遭到破坏
A
2.清朝前期统治者处理边疆民族关系时,主张“因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能体现该主张的是(  )
A.设台湾府 B.平定准噶尔叛乱
C.册封达赖、班禅 D.设伊犁将军
C
3.清朝只开广州一处对外通商,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这表明清朝对外贸易的特点是
A.商人垄断 B.管理松弛 C.严格限制 D.朝贡贸易
C
4.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中,许多原先分散孤立的民族单位,逐渐形成一个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多元统一体。材料认为,中国疆域最终奠定主要得益于( )
A. 中央集权制度的连续不断 B. 多民族的交融与统一
C. 历代政府合宜的民族政策 D. 复杂地理环境的影响
B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