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狼牙山五壮士
六年级语文上册
1941年秋,日军向晋察冀根据地狼牙山地区大举进犯,进行了残酷的“铁壁合围”。八路军某七连奉命抗击,经过一个多月的英勇奋战,给敌人以沉重的打击。但由于敌我力量悬殊,七连决定向龙王庙转移,把掩护群众和连队主力的任务交给六班的五位战士。五位战士把敌人引到狼牙山顶峰,奋勇杀敌,扔完最后一颗手榴弹,他们纵身跳下悬崖,用生命谱写了气壮山河的抗日颂歌。跳崖后幸存的战士有葛振林、宋学义。
写作背景
学习要求
1、借助拼音或其他方法读准字音,圈出
生字词;
2、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
3、会背诵。
抡
悬
沸
涧
雹
屹
悦
寇
副
榴
弹
屈
贯
棋
我会写
“寇”字下部“元”的竖弯钩要伸长,中间“又”的末笔变长点。
“贯”字上部是“毌”,不要写成了“母”,注意中间的短竖两边不出头。
“悬”字上部“县”里面是两横,不要多写,下部的“心”稍扁,托住上部。
“雹”字上部略扁略,下部“包”的撇写短,末笔写伸展。
拧
nǐnɡ 拧开
nìnɡ 拧脾气
nínɡ 拧毛巾
多音字
寇 kòu 日寇
冠 ɡuàn 冠军
形近字
激动——平静
坚强——软弱
全神贯注——心不在焉
斩钉截铁——犹豫不决
反义词
英勇——勇敢
沉着——从容
豪迈——豪放
全神贯注——专心致志
近义词
【全神贯注】 全副精神高度集中。
【斩钉截铁】 形容说话办事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居高临下】 处在高处,俯视下面。形容处于有利的地位或傲视他人。
【粉身碎骨】 身体粉碎(多指为了某种目的而丧生)。
【昂首挺胸】 仰起头,挺直胸脯。形容斗志高昂,无所畏惧。
【坚强不屈】 坚毅刚强,不屈不挠。
词语解释
1
2
3
4
5
6
7
8
9
接受任务(1段)
诱敌上山(2段)
引上绝路(3段)
顶峰歼敌(4—5段)
跳下悬崖(6—9段)
狼牙山五壮士
课题“狼牙山五壮士”重点的词语是哪一个?
壮士
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山坡上传来一阵叽里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
从这两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
作者运用比喻修辞手法。
说明石头砸下非常迅猛,非常有力。
五壮士的子弹打完了,但他们没有投降,而是继续战斗,用身边的武器——石头,用力地砸向敌人,这表现了五壮士怎样的精神?
他们很勇敢,并且没有屈服,概括起来就是英勇不屈。
为什么要留下最后一颗手榴弹而不用呢?
这颗手榴弹,这个威力最大的武器,要用在最紧要的关头。
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
这里的“眺望”和“望望”能否调换位置 为什么?
不能调换,“眺望”是从高处向远处看,此时,部队主力已经远去,冲出了敌人的包围圈,“眺望”也含有五位战士对部队主力转移成功的喜悦和对革命必胜的信心;“望望”指看不远的地方,此时敌人离五壮士不远,不能用“眺望”,“望望”也含有鄙视敌人的感彩,所以不能调换。
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共产党万岁!”
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充分体现出五壮士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仇恨,对党和人民的热爱与忠诚,表现了中国人民将抗战进行到底的决心和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
同学们再读课文想一想,五壮士在任务胜利完成后选择了跳崖,这表现出了他们怎样的精神
面对绝境,他们态度从容,脚步坚定,大义凛然。 他们好像不是走向死亡,而是又投身于一场新的战斗。 “说” “砸” “走” “ 跳” “昂首挺胸”等词准确生动地描摹了五壮士跳崖时的无畏与悲壮,表现出了他们英勇顽强、宁死不屈、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板书设计
本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位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诱敌上山,顽强歼敌,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最后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现了五位战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
课文主题
点面结合描写人物
本文最大的写作特色是“点面结合”描写群体人物的写作方法。课文既表现了七连六班这个英雄集体的壮举,又突出描述了班长马宝玉的动作、神态和语言,英雄事迹感人肺腑,人物形象高大鲜明。班长马宝玉“点”的详细描写,使得班长马宝玉的形象更加高大;七连六班这个集体的“面”的概括性叙述或描写突出了他们面对强敌毫不畏惧、英勇顽强、宁死不屈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祖国的精神。
知识拓展
他lūn( )圆了胳膊,使出浑身的力气,把一颗 shǒu liú dàn( )扔下了xuán yá( )。
抡
手榴弹
悬崖
一、看拼音写词语。
随堂练
二、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
这句话运用_____的修辞手法,把_____比作_____,说明石头往下砸时________________
_____。这句话充分体现出五壮士__________的决心和与敌人血战到底的______气概。
比喻
石头
雹子
非常密集、迅猛、
英勇杀敌
英雄
有力
谢谢!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