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节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一课一练
一、单选题
1.下列行为属于动物后天学习行为的是( )
A.蝌蚪游泳 B.海豚顶球 C.蜘蛛结网 D.蚂蚁筑巢
2.据新闻报道,在英国,一只刚失去幼崽的猫,用自己的乳汁喂养了三只刚出生失去妈妈的小狗崽,“母子”情深亲如一家。对猫的这种行为解释正确的是( )
①是先天性行为 ②是学习行为 ③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 ④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3.孔雀开屏属于下列哪种行为( )
A.攻击行为 B.防御行为 C.繁殖行为 D.节律行为
4.下列属于社群行为的是( )
A.作茧自缚 B.螳螂捕蝉 C.狗急跳墙 D.猴王争霸
5.下列是比较常见的一些动物行为,这些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的一组是( )
A.蚂蚁搬家.孔雀开屏 B.猫捉老鼠.鹦鹉学舌
C.蜘蛛结网.惊弓之鸟 D.公鸡报晓.老马识途
6.动物先天性行为的控制因素是( )
A.环境因素 B.后天“学习”所得
C.遗传物质 D.亲代训练
7.如表是探究四种动物的绕道取食次数的结果.这四种动物从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是( )
动物 甲 乙 丙 丁
尝试次数 75 158 32 6
A.甲→乙→丙→丁 B.乙→甲→丙→丁
C.丁→丙→甲→乙 D.甲→丁→丙→乙
二、实验探究题
8.以下是探究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实验过程,请认真阅读、思考:
①用线吊着一只小蝗虫逗引一只饥饿的蟾蜍,蟾蜍会立即张口把小蝗虫吃掉。
②换成用线吊着一只形状和颜色都很像大野蜂,但却没有毒刺的盗虻来逗引这只蟾蜍,蟾蜍会像对待小蝗虫那样吞吃掉盗虻。
③接着用线吊着大野蜂来逗引这只蟾蜍,蟾蜍仍是张口去吞,不过大野蜂蛰了一下蟾蜍的舌头,蟾蜍立刻把大野蜂吐了出来。
④再次用大野蜂逗引这只蟾蜍,蟾蜍伏着头不予理睬了。
⑤改用盗虻再来逗引这只蟾蜍,蟾蜍也是不去吞吃了。
⑥最后,还是用线吊着小蝗虫来逗引这只蟾蜍,蟾蜍又把小蝗虫吞吃了,显示出蟾蜍并没有吃饱。
回答问题:
(1)实验①②③说明了蟾蜍有捕食昆虫的本能,这是 行为。
(2)实验④说明了蟾蜍通过生活经验,对大野蜂有了识别,因而不再吞吃,这是
行为。
(3)实验⑤说明了蟾蜍利用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高等动物的能力 (选填“高”或“低”)。
(4)实验⑥证明了蟾蜍在实验③④⑤中确实建立起了新的 行为。
三、综合题
9.观察下图中几种动物的行为,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1)①属于 行为,这种行为对于维持动物个体的 和种群的 是十分重要的。
(2)②③④分别属于 行为。
(3)①②③④所示的几种行为都属于动物的 。
(4)海洋馆里海豚表演顶球的行为属于动物的 。
四、资料分析题
10.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失去雏鸡的母鸡会将失去母亲的小猫当成小鸡抚养。
资料二:家养的小猫经训练可在固定地方吃东西。
(1)资料一中的母鸡的行为是由 所控制的,是 。
(2)资料二中的小猫的行为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 和 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是 。
(3)动物行为的产生离不开动物自身的 器官和 器官的作用,也离不开 和 的调节作用。
五、读图理解题
11.某人做了以下试验:在标本瓶内装几只蟑螂以及它们吃的食物,瓶口用白纱布封住,使瓶内透气.白天用黑纸袋套在瓶外,使瓶内成为暗室;晚上揭开黑纸袋,用灯照明,使瓶内成为白天.经过一星期左右,蟑螂调整了自己的节律,在人工的“黑夜”活动了.
(1)判断下列两种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还是学习行为.
蟑螂在自然状态下的黑夜活动,属于 行为;
蟑螂在人工的“黑夜”活动,属于 行为.
(2)据图判断:蟑螂属于哪一类动物? ;
你作出上述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解析】【解答】ACD、蝌蚪游泳、蜘蛛织网、蚂蚁筑巢是生来就会的先天性行为,不符合题意;
B、海豚顶球是在后天的学习中获得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动物行为从行为获得的途径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而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也称为后天性行为.
2.【答案】C
【解析】【解答】解:动物的先天性行为指的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动物的学习行为指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所获得的行为。一只刚失去幼崽的猫,用自己的乳汁喂养了三只刚出生失去妈妈的小鼠崽,“母子”情深宛如一家,对猫的这种行为解释正确的是,这种行为是生来就有的,是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应属于先天性行为。
故答案为:C
【分析】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比较如下:
类别 先天性行为 学习行为
形成 生来就有的本能行为 出生后逐渐学习形成的新行为
获得途径 由体内遗传物质控制 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获得的
适应特征 适应相对稳定的环境 适应不断变化的复杂环境
进化趋势 无脊椎动物行为的主要方式 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越发达,占全部行为的比例也越大
行为方式 简单 复杂
形成过程 基本生活条件的保证 适应复杂多变环境的结果
行为意义 有一定的局限性 更有助于动物的生存
实例 蜜蜂采蜜、蚂蚁筑巢、鸟类迁徙等 训练蚯蚓走迷宫的实验、大山雀喝牛奶、黑猩猩吃高处的香蕉等
3.【答案】C
【解析】【解答】 “孔雀开屏”雄孔雀开屏是为了吸引雌孔雀,是求偶行为,属于繁殖行为。
故答案为:C
【分析】动物行为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它们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
分类:按表现不同可分为取食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迁徙行为、领域行为以及社会行为等;
防御敌害的各种行为都是防御行为.如逃跑、装死、释放臭气、保护色、警戒色、机体防御等,壁虎断尾属于防御行为.
节律行为是指生物随着地球、太阳、月亮的周期性变化,逐渐形成的周期性、有节律的行为就是节律行为,大雁南飞属于节律行为.
社群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有等级制度的猴群属于社群行为.
觅食行为:是动物通过各种方式获取生存所需的食物的行为,蜜蜂采蜜属于取食行为.
攻击行为是指同种个体之间所发生的攻击或战斗.在动物界中,同种动物个体之间常常由于争夺食物、配偶,抢占巢区、领域而发生相互攻击或战斗,一山不容二虎属于斗争行为.
生殖行为: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如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一系列行为.春燕衔泥筑巢属于繁殖行为.
4.【答案】D
【解析】【解答】社会行为是一些营群体生活的动物,群体内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分工,共同维持群体生活的行为,、“螳螂捕蝉”、“狗急跳墙”、“作茧自缚”,它们群体内都没有明确的分工,也没有严格的等级,因此,都不具有社会行为;“猴王争霸”体现了群体内有明显的等级,因此具有社会行为。
故答案为:D
【分析】社会行为营群体生活的动物,群体内部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的生活,从而具有的一系列行为.
特征: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如:白蚁、蜜蜂、狒狒等.
5.【答案】A
【解析】【解答】A、蚂蚁搬家、孔雀开屏为动物的一种本能,为先天性行为,故A符合题意;
B、猫捉老鼠、鹦鹉学舌都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为后天性行为,即学习行为,故B不符合题意;
C、蜘蛛结网为动物的一种本能,为先天性行为,惊弓之鸟为后天性行为,故C不符合题意;
D、公鸡报晓、老马识途为后天性行为,即学习行为,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动物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分析作答.
6.【答案】C
【解析】【解答】解:先天性行为是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因此动物先天性行为的控制因素是遗传物质.
故选:C.
【分析】(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
(2.)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7.【答案】B
【解析】【解答】丁学会绕道取食所经历的尝试与错误的次数最少,所以丁最高等;乙学会绕道取食所经历的尝试与错误的次数最多,所以乙最低等.
故答案为:B
【分析】动物的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不同的动物,学习能力是不同的.动物可以通过尝试和错误产生学习行为,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形态结构越复杂,学习行为就越复杂,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反之,动物越低等,形态结构越简单,学习行为就越简单,尝试与错误的次数就越多.
8.【答案】(1)先天性
(2)学习行为
(3)低
(4)学习
【解析】【解答】(1)蟾蜍有捕食昆虫的本能,是受体内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
(2)实验④中,没有吃饱的蟾蜍对于大野蜂不予理睬,是因为以前被大野蜂蛰过舌头,这是在生活过程中通过经验获得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
(3)动物越高等,形态结构越复杂,学习行为越复杂。蟾蜍属于两栖动物比高等动物学习行为能力低。(4)实验⑥证明了蟾蜍在实验③④⑤中确实建立起了学习行为。这种行为能使动物更好的适应周围环境的变化,更好的适应环境。
【分析】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 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
9.【答案】(1)防御;生存;延续
(2)觅食(或取食)、生殖(或繁殖)、迁徙(或节律)
(3)先天性行为
(4)学习行为
【解析】【解答】(1)①黄鼬放出臭气,是为了恐吓敌害,掩护自己逃跑,避免伤害,属于防御行为,这种行为对于维持动物个体的生存和种群的繁衍是十分重要的。
(2)②羚羊吃草,是为了获取食物,维持生存,属于取食行为;③黄鹂筑巢,是鸟类的筑巢行为,属于繁殖行为;④秋天雁南飞,是受季节影响形成的迁徙行为。
(3)①黄鼬放出臭气、②羚羊吃草、③黄鹂筑巢、④秋天雁南飞,是生来就有的,不学就会的,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
(4)海洋馆里海豚表演顶球的行为,是海豚在后天生活中通过被训练而来的,属于动物的学习行为。
【分析】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
10.【答案】(1)遗传物质;先天性行为
(2)生活经验;学习;学习
(3)感觉;运动;神经系统;激素
【解析】【解答】(1)母鸡的行为是由遗传物质所控制的,是先天性行为。
(2)小猫的行为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是学习行为。
(3)动物行为的产生离不开动物自身的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的作用,也离不开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作用。
【分析】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
11.【答案】(1)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
(2)蟑螂属于节肢动物昆虫纲;因为蟑螂的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有3对足和2对翅.
【解析】【解答】解:(1)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蟑螂在黑夜活动,属于先天性行为;蟑螂在人工的“黑夜”活动,属于学习行为行为.
(2)节肢动物的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但有的有单眼和复眼,蟑螂的体扁平,黑褐色,通常中等大小.头小,能活动.触角长丝状,复眼发达.翅平,覆盖于腹部背面;有的种类无翅.不善飞,能疾走.不完全变态.产卵于卵鞘内.蟑螂为节肢动物昆虫纲,因为蟑螂的足和触角分节.
故答案为:(1)先天性行为 学习行为
(2)蟑螂属于节肢动物昆虫纲;因为蟑螂的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有3对足和2对翅.
【分析】动物行为根据获得的途径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节肢动物的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分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蟑螂属于节肢动物昆虫纲.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