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第6课 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光荣属于希腊,伟大属于罗马)
第二单元 古代欧洲文明
教学目标
了解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成就。
01. 通过大河流域古代亚非文明古国地图,回顾古代亚非文明成就;通过罗马共和国地图、罗马帝国地图、古罗马历史发展时间轴梳理罗马法的发展与疆域变化之间的关系。(时空观念)
02. 结合古希腊、古罗马典型文化成就的相关史料,引导学生获取并解读有效信息,分析不同文明发展的不同特点,拓展学生思维视域,为学生进行历史理解性学习提供便捷有效的途径,进而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历史叙事能力。(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03. 欣赏古希腊罗马优秀的文明成果,认识到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丰富多彩,感悟人类文化的多元性、共容性和发展的不平衡性,认识到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他们创造的文明成就是人类的共同财富;树立民族自信心,同时初步树立起正确的国际意识,培养理解、尊敬、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精华的开放心态。(家国情怀)
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成就。
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主要特点;理解、分析希腊古典文化所折射的人文精神。
2022课标
素养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新知导入
爱伦·坡曾说:“光荣属于希腊,伟大属于罗马”
为什么说“光荣属于希腊,伟大属于罗马”?希腊的光荣之处在哪里?罗马的伟大之处又在哪里?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一起来解开这个疑问和悬念吧。
新知讲解
目标导学一、希腊文学和雕塑
你们知道哪些希腊神话故事,给大家讲讲。
观察图片中的希腊神话描写的神,他们和人有何相同?
希腊神话大约产生于公元前8世纪,是欧洲最早的文学形式。它是一切关于古希腊人的神、英雄、自然和宇宙历史的神话,是原始氏族社会的精神产物。在古希腊原住民长期的口耳相传中,并借鉴了流传到希腊的其他各国神话,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基本规模。后人整理成古希腊神话故事,分为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
“神人同形同性”古希腊神话中的神和人是一样的,既有体态美,又具有人的思想感情、品质和行为,和人一样有喜怒哀乐、七情六欲。神与人的区别只在于神是永生的,人的生命是有限的。
1.希腊神话:
历史解释
新知讲解
目标导学一、希腊文学和雕塑
阅读材料,思考,希腊神话有何价值?
材料:公元前776年开始,在对父神宙斯的祭典上所举行的体育竞赛,成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起源。同时,希腊神话也成为古希腊绘画、雕塑的艺术之源。
希腊神话是世界文化遗产中璀璨的瑰宝,是历史上人类童年时代的产物,对希腊文化和欧洲文化影响深远。
1.希腊神话:
历史解释
2.文学作品:
观看视频,结合课文找出并记住文学作品的名称、作品及影响。
点击右键播放视频
《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长篇史诗。
《荷马史诗》是宝贵的文学遗产,也是了解希腊社会的重要文献。
新知讲解
古希腊雕塑艺术的源泉和题材来自于什么?你认为古希腊的文学和雕塑作品对人物的塑造有什么共性?
《宙斯像》
史料1:宙斯 (Zeus)是希腊神话众神之神,是奥林匹亚(Olympia)的主神,为表崇拜而兴建的宙斯神像是当世最大的室内雕像,宙斯神像所在的宙斯神殿则是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发源地。拜占庭的菲罗撰写记述世界七大奇迹说:"我们以其他六大奇迹为荣,而敬畏宙斯神像。"
史料2:《掷铁饼者》是希腊雕刻家米隆于约公元前450年雕刻的青铜雕塑,原作已经丢失,复制品现收藏于罗马国立博物馆、特尔梅博物馆、梵蒂冈博物馆。取材于希腊现实生活中的体育竞技活动,刻画的是一名强健的男子在掷铁饼过程中具有表现力的瞬间。
史料实证
3.雕塑艺术成就
都来自古希腊神话。都展现了人的力量、人的伟大,表达了对英雄的赞美。
《掷铁饼者》
“神人同形同性”
历史解释
新知讲解
目标导学二、建筑艺术
古希腊建筑的代表及特点?
神庙四周以廊柱环绕,柱身有粗有细。
雅典帕特农神庙是典型代表
希腊帕特农神庙:雅典卫城主体建筑,为了歌颂雅典战胜波斯侵略者的胜利而建。帕特农神庙是供奉雅典娜女神的最大神殿,帕特农原意为贞女,是雅典娜的别名。神庙基座相当于半个足球场,46根高达34英尺(约10米)的大理石柱撑起了神庙。
历史解释
1.希腊建筑:
2.罗马建筑:
下图是罗马著名的建筑遗址,请同学们说出它们的名字。阅读教材内容,分析古罗马建筑与古希腊建筑相比,有什么不同?
罗马万神庙
罗马大竞技场
罗马引水道工程
罗马建筑吸收了希腊建筑的特点,并有所创新,如石拱门、穹顶等,既坚固结实,又华丽宏伟。
拓展延伸
古罗马大竞技场建于公元230—238年,是迄今遗留的古罗马建筑中最卓越的代表,也是古罗马帝国永恒的象征。外观呈正圆形,俯瞰为椭圆形,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围墙高57米,分四层,用淡黄色大理石砌成。可容纳观众8.7万人。1726年,奥斯曼帝国皇帝为镇压抗税义民,炮击场内群众致竞技场毁坏,残存仅为原来的3/5左右。1979年列入世界遗产。
引水道工程:罗马帝国时期的一种城市供水设备。一般用石砖砌成,中有拱门,规模宏大,有的甚至为双层。屋大维统治时代修建较多,现存较著名的有罗马近郊的克劳狄引水道和法国南部尼姆斯城附近的高架引水道。
凯旋门始创于古罗马时期,是统治者为了炫耀自己的功绩纪念战争伟大胜利为自己歌功颂德的一种建筑。通常凯旋门会建在城市的主要街道或是广场上,大都以石头砌筑,有一个或是三个拱形的门洞,上面雕刻统治者丰功伟绩的浮雕。世界上最著名的凯旋门是巴黎的凯旋门,而世界上最古老的凯旋门是在罗马的古罗马广场。
万神殿万神庙位于意大利首都罗马圆形广场北部,是至今完整保存的唯一一座罗马帝国时期建筑。公元前27年兴建、公元120年重建,万神殿意指必须供奉罗马全部的神。万神庙是罗马穹顶技术的最高代表,是古代建筑中最为宏大,保存近乎完美的,同时也是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建筑之一。
2.罗马建筑:
叹为观止的古罗马建筑艺术
历史解释
万神庙
【活动探究】比较图片,看看今天的建筑与古希腊、古罗马建筑的相似之处,思考古希腊、古罗马建筑有何历史价值?
比利时议会大厦
美国白宫
历史价值:古罗马的建筑结构和建筑风格至今仍被人所采用,尤其是其拱券式及柱廊的建筑结构均得到了现代人的继承和发扬。
新知讲解
3.古希腊、古罗马建筑的历史价值
材料一 古代中国以木结构为建筑体系,采取纵深轴线的布列方式,讲究高低有序、主次有别,如同交响乐的一个又一个乐章。明堂是史上最大的木构建筑,其形制及理念为北京天坛“祈年殿”所延用;它也是著名的礼制建筑,很多重大典礼均在此进行;隋唐洛阳城中轴建筑群中的“七大建筑”,是中国古代最高大,华丽的中轴建筑群。
材料二 古罗马建筑追求个体宏伟壮丽的气魄与热闹喧闹的氛围,帝国的许多城市都用石头兴建角斗场,规模最大,最著名的是古罗马角斗场。罗马人曾以大角斗场象征国家的永恒,“只要角斗场在,罗马就在”。大角斗场观众席分为五个区,可容纳8万多观众,60排座位逐排升高,观览条件好,这种设计被今天的大型体育场沿用。
(1)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中国古代建筑和古罗马建筑的特点有哪些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中国古代建筑和古罗马建筑的不同的原因。
(1)建造理念不同:中国古代建筑强调建筑群体的和谐;古罗马建筑强调建筑个体的宏伟壮丽。建筑的主要材质不同:中国古代建筑以木结构为主体;古罗马以石制建筑为主体。
(2)原因:中国儒家思想主导社会秩序,罗马吸收希腊建筑特点;中国强调封建专制制度,古罗马则是商业文明和民主制度。
【知识拓展】古罗马建筑与中国古代建筑之比较
历史解释
新知讲解
目标导学三、 哲学和法学
1.古希腊的哲学家及其主要思想成就
观看视频,阅读材料,找出并记住古希腊哲学家的姓名及其成就。
点击右键播放视频
材料一 德谟克利特,出生在色雷斯海滨的阿布德拉(商业城市),古希腊伟大的唯物主义哲学家,率先提出原子论。
材料二 德谟克利特认为,万物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原子是不可再分的物质微粒,虚空是原子运动的场所。人们的认识是从事物中流射出来的原子形成的“影像”作用于人们的感官与心灵而产生的。
材料三 苏格拉底,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公民陪审员。苏格拉底和他的学生柏拉图,以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贤”,被后人广泛地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材料四 亚里士多德,古希腊人,世界古代史上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堪称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他是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的老师。马克思曾称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恩格斯称他是“古代的黑格尔”。
轴心时代——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600至前300年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们,古印度有释迦牟尼,中国有孔子、老子、孙子、墨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
①德谟克利特提出了“原子论”,认为宇宙万物是由微小的“原子”组成;
②苏格拉底的思考转向人类社会,他指出,求得知识的最好办法是有系统的问和答,他还主张人应该“认识你自己”,这对认识人的内心世界具有重要意义;创立了逻辑学等新学科。
③亚里士多德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创立了逻辑学等新的学科。
历史解释
新知讲解
2、罗马法学
罗马人最伟大的一项成就是法学,代表是什么?有什么深远影响?罗马法学系统包括哪些内容?对后世会产生哪些影响?
《十二铜表法》的部分内容节选
第3表: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
第5表:死者的财产需按其遗嘱进行处理。
第8表:凡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未能取得调解时,则伤人者也需受到同样的伤害;不过,如有人打断自由人的骨头,他须偿还300盎司罚金;如被打断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以减半。
第11表: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
《十二铜表法》;
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1).《十二铜表法》
历史解释
新知讲解
《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外来人口的增多,各种新的社会矛盾日益凸显。罗马帝国的法学家们对法律进行了广泛论证,包括适用于罗马公民与非公民之间关系的万民法,关于商品生产和交换的经济法,以及众多的法律概念。它们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罗马法体系。
罗马法学系统
2、万民法
3、经济法
4、众多的法律概念
1、《十二铜表法》
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武力,第二次是宗教,第三次是法律。武力因罗马帝国的灭亡而消失,宗教随着人民思想觉悟的提高、科学的发展而缩小了影响,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为持久的征服。
——德国法学家耶林格
(2).罗马法学系统
古罗马法学——“行为的规范”
真正的法律应该对一切人有效,应该永远有效。
——罗马政治家西塞罗
历史解释
新知讲解
罗马法成为近代很多西方国家法律的基础
法国是接受罗马法最早的国家之一。1804年《法国民法典》接受了罗马法学关于人和物划分的体系,沿袭了罗马法学。这部法典经过修改,至今认为法兰西共和国民法典。而且成为其他许多欧洲国家制定法典的基础。
(3).罗马法对世界的影响
德国历届皇帝都宣布罗马法的效力遍及全国,视罗马法为其帝国法。德国大学普遍设置罗马法教程,广输人才学习罗马法。精通罗马法的人才在具体的行政机构中任职。罗马法在德国司法中得以确认。
西班牙王室聘请罗马法学家在王室参事府和王室法院任职,学者赴意大利和法国学习罗马法。
罗马法具有资本主义发展初期所需要的现成法律形式,是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与罗马法的复兴密不可分。自19世纪以来,欧洲大多数国家皆以罗马法为法制基础,制定本国的法律制度,如《法国民法典》《德国民法典》等。现在许多国家的陪审团制度、律师制度和某些诉讼原则均直接源于罗马法。
辨别希腊罗马的文化成就突出之处?
希腊是民主政治发达,罗马是法律体系完善
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
新知讲解
目标导学四、 公历的缘起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述一下罗马历法的由来和发展。
材料一 儒略历是由罗马共和国独裁官凯撒采纳数学家兼天文学家索西琴尼的计算后,于公元前45年1月1日起执行的取代旧罗马历法的一种历法。儒略历中,一年被划分为12个月,大小月交替;四年一闰,平年365日,闰年366日(在当年二月底增加一闰日),年平均长度为365.25日。由于实际使用过程中累积的误差随着时间越来越大,1582年教皇格列高利十三世颁布、推行了以儒略历为基础改善而来的格列高利历,即沿用至今的公历。
材料二 公元,即公历纪元,原称基督纪年,又称西历或西元,一种源自西方社会的纪年方法。它是由意大利医生兼哲学家里利乌斯对儒略历加以改革而制成的一种历法。1582年,时任罗马教皇的格列高利十三世予以批准颁行。
古埃及人的太阳历→罗马历法→儒略历→基督教历法。
儒略历的进步之处?
纠正每年将近6小时的误差,采取每4年增加1天的办法进行调整,逢被4整除的那一年为闰年,在2月份增加1天。
历史解释
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灿烂辉煌的原因?文明如何对待不同的文明?
材料一:“没有希腊文化和罗马帝国所奠定的基础,也就没有现代的欧洲”。
——恩格斯
材料二:我们都是希腊人,我们的法律,我们的文学,我们的宗教,我们的艺术,皆植根于希腊。
——英国诗人雪莱
原因:
1.发达的经济是文化繁荣的基础。
2.海洋交通的开拓,便于交流和吸收别人的长处。
3.人民的辛勤劳动是文化的源泉。
4.文人学者、艺术家与科学家刻苦钻研与总结人民群众实践,形成了伟大的成就。
5.民主制度的推动,政府对文化的重视。
做法:
(1)尊重文明的多样性。
(2)对外来文化取其精华,去之糟粕,在批判中继承,在继承中创新。
(3)主动学习吸收优秀文化,与时俱进。
板书设计
第6课 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拓展延伸
奴隶制下东西方文明的对比
类别 东方文明(亚非) 西方文明(欧洲)
典型代表
自然起源
经济发展
文明类型
政治制度
民族特性
如何看待不同的文明?
世界各地文明有差异,但文明没有优劣之分;文明具有多样 性;互相包容、彼此尊重、相互取长补短;等等。
四大文明古国
古希腊、古罗马
大河流域
地中海
农业为主
工商业为主
农耕文明
海洋文明
中央集权、君主专制
民主政治
封闭、保守
开放、进取、乐观
作业布置
1.古罗马神话中有个正义女神一朱斯提提亚,这是一个蒙上眼睛的正义女神。她一手持天平,代表公平;一手持利剑,代表正义。据此,女神双眼蒙布所体现的原则是( )
A.主要依据道德良知 B.侧重听取证人证言
C.排除一切干扰遵从民众意愿 D.不受表象迷惑洞察事实真相
2.他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创立了逻辑学等新的学科。他的言论是 ( )
A.人应该认识你自己 B.政权是在全体公民之手。
C.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D.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3.“儒略历”为纠正每年将近6小时的误差,采取每4年增加1天的办法进行调整,即每逢能被4整除的那一年为闰年,在2月份增加1天。到16世纪时又产生了误差。于是当时的罗马教皇格列高利十三世对闰制进行改革,仍然4年一闰,但逢能被100整除的那一年不闰,到能被400整除的那一年再闰。上述材料反映了( )
A.罗马历法的起源 B.罗马历法的不断完善
C.罗马历法的作用 D.罗马历法与宗教的渊源
D
C
B
作业布置
4.古希腊雕塑各个时期表现手法各有特色,经过了从“僵直的站立”到“放松的右腿”再到“自由运动的身体”进而走向了“弄姿作态”的艺术呈现方式。材料主要反映了古希腊
A.人文主义的不断发展 B.受到了东方艺术的影响
C.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D.民主政治进入黄金时代
5. 在古希腊神话中,神的动机和行为与人类别无二致,只是他们比现实中的人更为俊美健硕或性感魅感。这说明古希腊神话
A.是商品经济发达的结果 B.迷信色彩十分浓厚
C.具有神人同形同性特征 D.是民主政治的产物
6.下图是被称为古代希腊的建筑象征,最初起源于古代两河流域的宗教艺术。据此可知()
A.基督教在古代希腊广泛传播
B.古代两河流域孕育了西方文明
C.古代希腊成为世界文明中心
D.东西方文化得到交流与交融
A
C
D
爱奥尼亚圆柱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