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西欧庄园【大单元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 西欧庄园【大单元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9-08 14:44: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单元 封建时代的欧洲(第7—10课)
1.2022年课标要求
〖导论〗5世纪以后,随着古典文明的衰落和日耳曼民族的迁徙,在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形成了法兰克王国等新国家。法兰克王国信奉基督教,并发展出以庄园为基础的封建制度。罗马帝国分裂后,在东部建立了拜占庭帝国。拜占庭文化对东欧各国和俄罗斯的文化产生过重大影响,并为西方文化的复兴提供了许多素材。从14世纪起,西欧各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萌发了新的生机,近代西方文明的曙光开始浮现。
〖课标〗通过伊斯兰教的创立、阿拉伯帝国的崛起,以及非洲、美洲的社会发展概况,初步了解中古世界历史发展的多样性。
2.2022年课标解读
1)唯物史观:
知道西罗马帝国灭亡后,西欧逐渐进入封建社会,认识到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是人类社会的一大进步;了解西欧庄园生活,知道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2)时空观念:
能够按时序论述法兰克王国的发展历程、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拜占庭帝国的兴衰,能够将特定的史事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相联系并加以表述;对比中世纪西欧城市和中国古代城市的区别。
3)史料实证:
通过史料了解法兰克王国土地改革的内容,掌握封君与封臣的权利与义务;运用史料,理解庄园法庭的运行特点和在西欧庄园中的作用;阅读《罗马民法大全》的相关史料,掌握其内容及地位。
理解封君与封臣关系,知道庄园是欧洲中世纪社会的基础,知道自由和自治的城市、市民阶层对西欧社会发展的影响,了解拜占庭帝国的历史地位,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思考历史事件的影响和价值,提高对历史事件的阐释能力。
4)家国情怀:
感受早期西欧城市居民为争取自由和自治、力求获得市民身份的战斗精神;知道拜占庭文化在世界上产生过重大影响,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民族文化传统,形成广阔的国际视野;认识法律是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维护统治秩序的规范。
.家国情怀:
辩证地看待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的总体趋势;感悟人类文化的多元性、共容性和发展的不平衡性;认识到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他们创造的文明成就是人类的共同财富;树立民族自信心,同时初步树立起正确的国际意识,培养理解、尊敬、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精华的开放心态。
1.本单元概述
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西欧逐渐进入封建社会,欧洲人称之为“中世纪”。一般认为,中世纪的时间为5—15世纪。
本单元的教学主题是封建时代欧洲社会的基本面貌。要让学生理解西罗马帝国灭亡后,西欧出现了日耳曼人建立的法兰克王国等新国家,并逐渐建立封建制度;随着经济发展,城市和大学兴起,孕育着西方近代文明;基督教诞生于1世纪,与世俗统治相互依存,不断发展和向外传播;罗马帝国分裂后兴起的拜占庭帝国,其文化对欧洲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封建时代的西欧文明是在西罗马帝国废墟上结合日耳曼人的传统而产生的新文明,其主要特点是封君封臣制普遍存在,庄园经济盛行,教会神学绝对控制文化,基督教不断发展和向外传播。
2.时空纵览
3、整体教学流程透视
1). 课堂导入环节以科学性、趣味性、灵活性和启发性原则,通过视频、图片等方式,采用设疑、悬念导入法、直观导入法、开门见山法、直接破题法、温故知新等方法导学激趣。
2).导入新课后,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学科核心素养,明确学习的重难点和要求,明晰地让学生知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应该掌握哪些知识点,形成何种能力,从而进入自主学习环节。
3).自主学习,让学生整体感知教材,对基本史实有一定了解,再对重难点进行精细预习,标划重点内容,逐步培养学生大单元、大概念、大主题的历史学科素养,提高整合历史知识的能力。
4).小组合作,问题探究要围绕教材的重点、难点内容展开,教师要把教学的重点、难点问题交给学生去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教师可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
5). 课堂总结,以时空观念为指引,梳理知识点,构建知识体系;明确该知识点在单元、教材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中的地位。
6). 当堂检测,着重在于以各种形式检测学生学习的效果,可以通过口答、自背、做题等方式完成。根据课堂情况,灵活掌控教学环节,每节课至少留出2至4分钟进行测验训练,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进行反思,以便于后期调整教学策略。
4.本单元教材体例
通过学习世界古代史,知道主要国家和地区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了解世界古代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辩证地看待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的总体趋势;感悟人类文化的多元性、共容性和发展的不平衡性;认识到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他们创造的文明成就是人类的共同财富;树立民族自信心,同时初步树立起正确的国际意识,培养理解、尊敬、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精华的开放心态。
(1)设计导语激发兴趣,引出重点;
(2)设计插图增强感染力;
(3)设计正文宋体内容明确基本知识;
(4)设计正文楷体内容补充说明;
(5)设计相关史事教会学生提炼有效信息;
(6)设计“问题思考”栏目,引起探究兴趣,激发学生思考;
(7)设计“材料研读”培养学生研读材料的能力,活学活用;
(8)设计“课后活动”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9)设计“知识拓展”,扩大学生知识面。
1.了解基督教的兴起以及在欧洲中世纪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初步认识西欧封建王权与教权的关系。
2. 了解法兰克王国的建立和发展及分裂的基本史实,认识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知道封君和封臣的关系,能准确简述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
3. 了解西欧庄园的情况;了解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情况。
4. 知道《罗马民法大全》的内容及地位,了解查士丁尼在法制建设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及取得的成就。
5. 了解拜占庭帝国衰落的原因及灭亡的过程,认识帝国对于世界文化发展的重大贡献。
(第2课时)第8课 《西欧庄园》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 通过庄园生活,了解中世纪西欧封建社会的发展变化。
素养目标 1.了解西欧庄园制的形成、庄园的特点、内部结构、人员及其关系培养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和唯物史观核心素养。2.了解庄园法庭的设置、作用、实质,培养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的核心素养。
教学重点 西欧庄园的特点;领主和佃户的关系;
教学难点 西欧庄园的特点;庄园法庭;比较西欧庄园中的农民与中国古代社会农民的异同。
教材分析 庄园是中世纪西欧乡村典型的基层组织形式。庄园生活反映了西欧乡村生活面貌,也是窥见中世纪西欧社会的生动视角。宏观上看,第5课知识拓展的“马尔克公社制度”、第7课“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第8“西欧庄园”、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以及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形成了一个逻辑完整的知识框架,体现了西欧从中世纪到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脉络。庄园源自西欧经济社会的发展,支撑着西欧封建制度,孕育并推动了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的到来,因此了解西欧的庄园对认识欧洲中世纪历史至关重要。具体上看,教材第8课阐述了“庄园的领主与佃户”和“庄园法庭”两部分,看似简单,但是涵盖了庄园的形成时间、性质、人员组成、经营方式和运行管理等多方面的内容,概念较多。因此本课需要构建历史情境,以问题为引导,通过史料探究,在师生互动中了解西欧庄园的历史。
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经过两年多的学习,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掌握了一些学习方法,他们乐于表达对于事物的看法,学生对史料解读能力也在两年多的培养中,不断提高。但由于初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缺乏整体性、理性的认识。西欧庄园的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知识经验有很大的距离,学生对中世纪的历史了解较少,加之西欧庄园的概念较多,因此学生对庄园的形成原因、经营方式和运行管理较难以准确把握和理解。教师应充分发掘、运用史料与教材配合,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从而从此科学的历史解释,有效培养历史思维。还需要组织课堂活动,帮助学生进入历史情境,给学生交流表达的空间和展示自己思考成果的舞台,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 以启发式教学为主,结合地图、示意图、史料设置问题进行探究。自主学习、材料分析法、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两幅图片:第一幅图片是当代法国索姆省埃尔尼村的航拍照片。第二幅图片是教材P38 页的《一个庄园的图解》中世纪西欧庄园的示意图。提问学生:仔细观察两幅图片,从村庄的形状、布局、结构上,你能发现什么?你觉得两者之间有怎样的联系? 学生读图和阅读课文:思考问题。 从形象的图像入手,帮助学生直观地形象认识,降低学习内容的距离感。两幅图片以对比的方式拉近古代和现实的距离。在古今的比较中,感受当代西欧农村和西欧中世纪庄园从外部形状到结构布局都惊人相似,由今溯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以思维的激发进入新课学习
讲授新课 目标导学一、庄园的领主和佃户1.庄园的出现材料:在西欧,任何一块土地一旦封授,土地上的管理权及所有其他的权力包括经济权、司法权、治安权、警察权、铸币权、军事权等全部转移到土地受领人手里。 一个领主单独管辖的特别区域的农业种植园叫作庄园,有时乡村和庄园是相当一致的,也就是说,一个农民的村落形成一个领主特有的庄园。——(美)布莱恩.蒂尔尼西德尼.佩因特《西欧中世纪史》师:从9世纪开始,一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逐渐流行开来,这就是庄园。封建庄园是伴随欧洲封建制和农奴制的建立而逐渐形成的。它是封建领主在经济上剥削、政治上统治农奴的基层单位,也是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最基本的组织形式。2.庄园的形成与特点:提出问题:观看视频,参考图文,结合课文知识,说一说封建庄园的形成?封建庄园有何特点?材料一: 庄园面积有大有小,大多以村庄为基础,有住房、作坊、耕地、草地、林地、荒地、池塘。庄园以农业为主,面粉、奶酪、火腿、蔬菜等食物均可以自给,鞋帽、衣服也自己制作,很多庄园还有铁匠、金银匠等。大地庄园往往成为地方经济的中心。小的领主可能只有一个庄园,而大贵族可以拥有十几个甚至更多庄园。材料二(西欧)庄园实际上是个独立的王国。材料三:3.庄园的人员构成师:在西欧庄园里主要生活着哪些人?材料展示:材料一 庄园的主要工作是农业,同时也有手工业,有木匠、铁匠,庄园自己酿造啤酒,有自己的磨坊和面包师,总之,庄园生产了人们日常生活所需要的绝大部分产品。材料二 从日出劳动到日落,劳动的报酬十分微薄。他的家一般是简陋的小屋用糊了泥巴的篱笆建造的。地面就是泥土,从上面下来的雨和雪使泥地变得又湿又冷。农民在一只箱子里塞进些稻草当他的床铺。他的伙食粗糙而单调——不是黑面包就是褐色的面包。如果收成不好就挨饿。饿死的事情绝不是没有听说过。他当然是文盲,而且是迷信和恐惧的牺牲品,也时常受到邪恶的领主管家的欺骗。他还要交很多的租税并服役,可以说,他是一个被蔑视、没有任何社会地位的可怜虫。 师:说一说图片中人物的身份?4.庄园的土地划分师:读中世纪庄园布局图,结合课文内容,庄园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状况怎样?学生阅读教材,回答问题,老师总结:教师讲述:领主直领地主要由农奴耕作。领主派出总管以严密监视农奴的劳作,甚至不惜动用暴力或其他威胁方式。为了提高直领的所得,领主会修建马厩、仓库、磨房,他会研究先进的耕作技术方式。份地是农奴生活来源。农奴取得份地的条件是义务耕种领主的“自营地”,一般每周要在直营地上劳动3天,剩下的时间才属于自己。5.领主和佃户的关系师:阅读材料,结合课文内容,归纳领主和佃户之间的关系及其特点。材料研读:材料一:佃户除了每周三天为庄园主耕种土地,还有做不完的劳役,交不完的“磨坊费、酿酒费…”等各种费用。材料二:14世纪诗人兰格伦在作品《农夫皮尔斯》中描述到:带上他的犁队去翻耕土地”,“我开沟、挖地,按他的吩咐干活,时而播种耘田,时而收割打晒”,“还要帮他犁地,松土或播种”,“人人都将纺线施肥,埋头苦干”,“既为他种地,又为他饲养牲畜”材料三:佃户为了报答领主让他在共有牧场上放牛吃草,要给领主一些乳酪,以此作为地租;如果在树林里喂猪,就要用优良的猪肉作为地租付给领主;在河里捕鱼,则必须给领主一部分鱼;在树林里拾集枯死的树枝,必须为领主提供木材。这些名目繁多的租金项目几乎是无限制的,家禽、水果、蔬菜和羊毛等都要收租费。 ——《西欧中世纪史》学生讨论后回答,老师总结:领主与佃户之间关系:①领主与佃户之间是统治与被统治、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②权利与义务交织,具有一定的契约关系。【知识延伸】:阅读材料,结合以上知识,说说同是佃户,自由农民和农奴有何区别?师:中国古代的农民与中世纪西欧庄园的自由农民有何异同?师:根据所学知识归纳:同属于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西欧封建庄园经济与中国封建小农经济的异同?【教学过渡】:庄园是一个独立的王国,政治上表现出森严的等级制度,经济上是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那么,庄园是通过什么手段来维护这种关系?目标导学二、庄园法庭1.材料展示:无权享用公共牧场但仍在牧场内放牧的人,侵犯了全体村民的权益,判令他们从牧场牵走他们的牲畜,从此不得占用牧场,违者还要被罚款;不按规定价格卖酒的人,也要被罚款。教师提问:对材料中所述案例进行判决的是哪一机构?惩罚方式是什么?2.自读教材,梳理以下知识点。西欧庄园法庭的基本信息:(1)主持者:(2)受理范围:(3)特点:(4)惩罚的方式:(5)审判依据:师:图中被押解的人是庄园里的哪种成员?他将被带到何处受到怎样的处置?相关史实【相关史实】13世纪的庄园法庭曾留下这样的记录:佃户因为没有认真耕种领主的田地,被罚款6便士;佃户的家畜误入领主的园子,被罚款6便士;只要领主的磨坊能够磨面粉,就不得到庄园以外磨面粉,违者罚款20先令。庄园法庭档案还记录这样一些事:无权享用公共牧场但仍在牧场内放牧,侵犯了全体村民的权益,判令他们从牧场牵走他们的牲畜,从此不得占用牧场,违者还要罚款;不按规定价格卖酒的人,也要被罚款。3.西欧庄园法庭的作用师:阅读材料,归纳庄园法庭的作用。材料一 领主在庄园往往修有磨坊,实行垄断经营,既不允许佃农们修建磨坊,也禁止他们到外地磨坊磨粉,而佃农使用领主磨坊要交纳所磨谷物的l/16作为磨粉费。佃农进入林地牧猪、伐木都要交费。材料二 村民应当集体决定何时将收割后的耕地和割草后的草地开放为牧场,哪些土地应当轮作何种作物,以便步调一致,协调农耕与畜牧之间的矛盾。 —《中世纪英格兰庄园法庭探微》材料三 在整个9世纪内都能找到农民在公共法庭控诉其领主的事例,所涉及的包括个人地位、地租水平、土地侵占等。农民们在官司中总是败诉,但是,他们仍然敢于在一个明显由贵族控制的政治体系中去打这种官司,这就说明他们知道,这个体系至少有时是能起到一点作用的,而这样的事例再后来就明显要少得多了。【相关史事】为领主提供劳役是佃户的基本义务。劳役量的多少主要依据佃户份地的大小来确定,而且是按照惯例相对固定的,领主不能随意增加。佃户为领主进行的劳动和为自己进行的劳动是分开的。佃户可以独立耕作份地,维持生活。佃户使用领主的磨坊、酿酒机、面包炉等,都必须缴纳使用费。教会也向佃户征收“什一税”。如果佃户是农奴,负担就更重了。农奴的女儿嫁到庄园以外的人家,要缴纳一笔称为“婚姻捐”的赔偿费。农奴死亡,子女继承份地,要向领主缴纳数额不菲的“继承捐”。4.模拟法庭审判第一步:法庭开庭首先,安排部分学生扮演领主、管家、被告、法官、陪审团成员。其次,确定法庭审判内容:“某佃户没有认真耕种领主的土地”师:请说出领主、管家在庄园法庭上的作用。师:关于庄园法庭的开庭时间和地点有何规定?这说明了什么?第二步:法庭审理教师要让学生在历史情境的体验中,了解庄园法庭的运行特点,理解领主在法庭上起主导作用。第三步:法庭审判由法官宣布对案件的审判结果。师:从宣判结果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读图和阅读课文:明白封君和封臣制政治制度下形成了庄园经济。学生读图明确庄园的出现、形成和封地是一致的,本课是从经济结构和生产关系来认识西欧封建制度。从9世纪开始,一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逐渐流行开来,这就是庄园。学生:阅读教材,回答问题。从9世纪开始流行开来,大约到11世纪,庄园遍布欧洲各地。绝大多数人口居住在庄园里。在领主统治下,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学生通过材料加深对人物的认识:领主:庄园的主人,拥有庄园全部土地所有权。管家:对庄园生产生活秩序进行管理的人员。佃户:包括自由农民和没有自由的农奴的佃户学生读图总结:庄园的土地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由领主自己保留,直接经营,称为“直领地”,剩下的耕地是佃户的“份地”),庄园的周围大多是林地、荒地等,被称为“共用地”,全体佃户都可以放牧,按照规定共同使用。从中认识,领主通过耕地的自营地和份地以及公用地剥削佃户。学生阅读材料:①权利和义务相互交织。 ②领主给佃户提供份地和保护,佃户有义务为领主劳动,它们之间具有一定的契约关系。③领主与佃户之间是统治与被统治、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让学生明白历史事物不是孤立存在的,为欧洲封建化教学打好基础。学生通过对比归纳出:二者虽然都是被剥削者,但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地位是不同的通过同一社会形态中外史社会成员的对比,提高学生对中世纪欧洲的社会成员的了解。让学生明确不同地域的文明各有特色:相同点:①都属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②农民都受封建地租剥削。不同点:①庄园经济下土地全部为寺庙封建主占有,农民没有土地;小农经济下自耕农农民拥有少量土地。 ②庄园经济下农民没有生产自主性,缺乏生产积极性;小农经济下农民有一定的生产自主性,生产积极性较高。 ③庄园经济下农民受寺庙封建主的控制,向寺庙交租服役;小农经济下农民受国家控制,向国家(或地主)交租服役。提示:机构是庄园法庭。方式是处以罚金。学生通过观察图中的建筑和人物的动作,结合以上所学分析出图中的人物及其行为及结果。主持人:领主或管家。受理范围:佃户在劳役中怠工、不能及时完成劳役或未按规定缴纳足额的租税等侵犯领主的行为。佃户之间关于土地、借贷和婚姻的纠纷。违反庄园公共规则的行为。特点:没有专门的工作人员;没有固定的开庭时间和地点。方式:罚金依据:习惯法或村法。让学生一一阅读材料,学会从材料中把握关键词归纳出三个作用:(1)维护庄园公共秩序。(2)维护领主的利益。(3)一定程度上维护佃户的利益,限制领主的特权。学生各抒己见。生:领主、管家是庄园法庭的主持人,有时也是原告。生:没有固定的时间和地点。这说明法庭开庭在形式上是比较简单的。学生模拟庄园法庭,审理案件。生:佃户被罚款6便士,罚金归领主。生:庄园法庭主要维护领主利益,有利于维护庄园公共秩序,对庄园的管理起了重大作用。 通过联系让学生明白中世纪西欧的封建经济通过图文材料明确庄园是封建统治者为了维护自身的经济利益的需要而出现。提高学生阅读图片和材料关键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培养时空观念和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时空观念核心素养培养学生识图读图能力和时空观念、家国情怀核心素养。增强学生的读取关键信息能力和培养唯物史观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学生对比联系地学习历史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使用基本史实解决图片阅读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历史事物的能力。培养学生使用对比的方法学习同一历史事物的异同,培养学生唯物史观的学科核心素养,增强学生的归纳能力。通过史料研习和学生自主探讨激发学习兴趣,初步理解在庄园法庭,正确理解庄园法庭的运行特点和作用。培养学生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培养关注人类社会、探究科学真理的精神。通过多媒体展示图片,激发学习兴趣,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读图观察能力和归纳表达能力,培养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培养学生阅读材料的能力和方法,学会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解决问题。培养唯物史观和家国情怀的核心素养。为学生学习后面的知识打下基础。模拟庄园法庭审判,加深对庄园法庭的认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学习历史的主动性,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对这段历史有直观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课堂小结 庄园是欧洲中世纪经济的基础。由西罗马帝国灭亡(公元476年)开始计算,直到文艺复兴时期(公元1453年)之后,资本主义抬头的时期为止。庄园内部的关系是领主压迫、剥削依附农民或农奴的关系。这一时期是欧洲文明史上发展比较缓慢的时期。庄园法庭维护了领主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领主的特权,也有利于维护佃户的权益,同时庄园也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 培养学生分析、整合、总结能力,进一步培养历史核心素养。
课堂反思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初三的学生,他们自我意识迅速发展,但心理发展正处在一个半成熟、半幼稚的阶段,思维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学内容而言,学生对西欧庄园比较陌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但是,学生在之前的小说和影视作品中对于庄园还是有过一些接触和了解,这就为教学提供了一定的帮助。在实际教学中通过选取典型的史料图片资料,来帮助学生解决本课的重难点,既有利于学生的直观感受,又可以让学生通过分析材料,掌握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庄园作为一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初三学生对西欧庄园了解不是很多,只知道庄园的外表,不理解庄园中人物关系,只知道自营地和份地,不明晰土地是决定人物关系的根源。教学立意是以土地为核心,剖析庄园中人的经济活动,社会关系,司法关系。其中,经济关系是庄园的主体内容。教与学的过程是交往、互动的,师生双方相互启发、相互交流、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情感,体验观念,从而达成共识,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附1:板书设计




























中国古代农民
西欧中世纪农民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