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双基限时练(十五) 陈情表
一、基础训练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福祚(zuò) 柞(zuò)蚕
惭怍(zuò) 令人咋(zā)舌
B.盘桓(huán) 惨怛(dá)
妲(dá)己 亘(ɡèn)古未见
C.逋(bū)慢 哺(bǔ)育21世纪教育网
果脯(pǔ) 年甫(fǔ)三旬
D.奉诏(zhào) 沼(zhǎo)泽
招(zhāo)牌 召(zhāo)之即来
解析 A项,咋:zé。C项,脯:fǔ。D项,召:zhào。
答案 B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曾经是人们精神“粮仓”的书店,给我们留下了美好的回忆,但当数字出版和数字阅读成为主流的时候,实体书店也迎来了它日薄西山的时刻。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B.儿子在美国,女儿又去了日本,家里只剩下他们老两口,真是“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好在老俩很会生活,每天的生活都安排得很充实。www.21-cn-jy.com
C.进城务工农民由于没有社保,有后顾之 ( http: / / www.21cnjy.com )忧,加上工作朝不保夕,万一哪天在城里呆不下去了,最终还得回乡种地,所以在农民眼里,耕地是最后的防线,其实也是他们的保障,“宁可抛荒,不肯失去”。2·1·c·n·j·y
D.近年来,成都双流科技部门围绕“为用而研”,大力支持农田“反哺”科研,从田坎中先后“蹦出”3项省市科技进步奖。
解析 B项,“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形容孤孤单单,没有依靠。
答案 B
3.下列加点词语,含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上堂拜舅姑
B.茕茕独立,形影相吊 吊民伐罪
C.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府吏见丁宁
D.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舅夺母志
解析 A项,前“舅”为“舅父”;后“舅”为“公公”。
答案 A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B.
C.
D.
解析 A项,前谦词;后形容“小”。B项,都表转折。C项,前“对于”,后“比”。D项,前“因为”,后“凭、用”。【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答案 B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或是借代或是借喻,翻译时要注意译出它们的本义来,选出解说翻译不当的一项( )
A.沛公不胜杯杓——(借代)沛公不胜酒力。
B.臣欲奉诏奔驰——(借代)我想遵从皇上的旨意,为国效劳。
C.士不敢弯弓而报怨——(借代)士人不敢用弓箭来报仇。
D.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借代、用典)我活着当效死力,死了也会报恩。
解析 C项,“弯弓”应解释为“用武力”。
答案 C
6.选出下列翻译有误的一项( )
A.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在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属,在家里,又没有照看门户的僮仆。
B.寻蒙国恩,除臣洗马——不久又蒙国家恩宠,任命我做洗马。
C.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想要姑且顺从自己的私情,可是向皇上申诉,皇上又不答应。[来源:21世纪教育网]21教育网
D.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乞望陛下怜恤我愚拙的诚心,准许我实现这个小小的心愿。
解析 C项,告诉的对象不是皇上,应是“州司”。
答案 C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7~9题。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 ( http: / / www.21cnjy.com ),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7.《古文观止》说:“晋武览表,嘉其诚款,赐奴婢二人,使郡县供祖母奉膳。”你认为选文从哪些角度展开的?21·cn·jy·com
①第一角度: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第二角度: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第三角度: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第四角度: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称颂晋武帝以孝治天下;②自己不矜名节,面对过蒙提拔岂敢盘桓;③祖孙二人更相为命;④乌鸦尚且反哺,我当对祖母尽孝,对圣上尽忠。www-2-1-cnjy-com
8.本段文字中有的语言具有较强的生命力,至今还活跃在我们的口语或书面语中,这就是4个成语,它们是:
①________,其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其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其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其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日薄西山:太阳快要落山。比喻人衰 ( http: / / www.21cnjy.com )老,临近死亡,或事物腐朽即将灭亡 ②气息奄奄:气息十分微弱,形容快要断气的样子 ③人命危浅:形容寿命已经不长,即将死亡 ④朝不虑夕:早晨不考虑晚上会怎样。形容情势危急,随时都可能发生变故
9.《古文观止》中清代吴楚材、吴调侯对这篇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章给予了很高评价,说它“历叙情事,俱从天真写出,无一字虚言驾饰”。倘若启动逆反思维,却不难发现文段中实际有着“虚言驾饰”之处,请摘出来。(不超过10字) 21*cnjy*co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凡在故老,犹蒙矜育。
三、能力提升
阅读下文,完成10~13题。
修不幸,生四岁而孤。太夫人守节自誓,居穷,自力于衣食,以长以教,俾至于成人。
太夫人告之曰:“汝父为吏,廉而好施与,喜宾客。其俸禄虽薄,常不使有馀,曰:‘毋以是为我累。’故其亡也,无一瓦之覆,一垄之植,以庇而为生。吾何恃而能自守邪?吾于汝父,知其一二,以有待于汝也。自吾为汝家妇,不及事吾姑,然知汝父之能养也。汝孤而幼,吾不能知汝之必有立,然知汝父之必有后也。吾之始归也,汝父免于母丧方逾年。岁时祭祀,则必涕泣,曰:‘祭而丰,不如养之薄也。’间御酒食,则又涕泣,曰:‘昔常不足,而今有馀,其何及也!’吾始一二见之,以为新免于丧适然耳。即而其后常然,至其终身未尝不然。吾虽不及事姑,而以此知汝父之能养也。汝父为吏,尝夜烛治官书,屡废而叹。吾问之,则曰:‘此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尔。’吾曰:‘生可求乎?’曰:‘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也,矧(况且)求而有得邪?以其有得,则知不求而死者有恨也。夫常求其生,犹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回顾乳者抱汝而立于旁,因指而叹曰:‘术者(指占卜、算命的人)谓我岁行在戌将死,使其言然,吾不及见儿之立也,后当以我语告之。’其平居教他子弟,常用此语,吾耳熟焉,故能详也。其施于外事,吾不能知;其居于家,无所矜饰,而所为如此,是真发于中者邪!呜呼!其心厚于仁者邪!此吾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汝其勉之!夫养不必丰,要于孝;利虽不得博于物,要其心之厚于仁。吾不能教汝,此汝父之志也。”修泣而志之,不敢忘。21·世纪*教育网
(欧阳修《泷冈阡表》节选)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庇而为生 庇:依靠
B.间御酒食 御:进用
C.屡废而叹 废:停止;搁置
D.其心厚于仁者邪 厚:厚道,忠厚
答案 D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答案 C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欧阳修父亲在公堂审理刑事案件“屡废而叹”,表现了他在执法中既怀仁德之心,又严格依法办事。
B.欧阳修父亲为人乐善好施,不留余财;奉养父母很孝顺,在父母去世后还常涕泣感念;对孩子寄予厚望,叮嘱夫人把自己留下的话将来要告诉孩子。【来源:21cnj*y.co*m】
C.欧阳修母亲在年轻时就失去了丈夫,她在贫困中抚养教育欧阳修,常把丈夫生前事讲给他听,时常教育他为官处世的正确态度。
D.欧阳修能够成为宋朝名臣、文学家,是与他经受艰难困苦的生活磨炼,与父母尤其是与母亲的言传身教分不开的。
答案 A
1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1)吾虽不及事姑,而以此知汝父之能养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夫养不必丰,要于孝;利虽不得博于物,要其心之厚于仁。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我虽然没有来得及侍奉婆婆,可从这一点能看出你父亲是会赡养好她的。
(2)奉养父母不一定要丰厚,最重要的是孝敬;利益虽然不能遍施于所有的人,重在仁爱之心。
参考译文
我很不幸,长到四岁就死了父亲,母亲发誓守妇节不再嫁,生活贫困,在衣食方面全靠自己操劳,一边养育一边教导我,使我长大成人。21cnjy.com
母亲告诉我说:“你父亲为官清廉,而且乐善好施,喜欢交朋友。他的俸禄虽然不多,常不使有剩余,说:‘不要因钱财多了成了我的累赘’。所以他去世时,没有留下一间房屋、一块田地让家人有所依靠来维持生活。我凭借着什么而能坚持下来呢?我对你父亲,还是了解他的一些心思的,他是对你有所期望啊。从我出嫁成为欧阳家的人,没赶上侍奉我的婆婆,但知道你父亲是会赡养好她的。你父亲去世时你还年幼,我不能知道你将来一定会有所作为,但知道你父亲一定后继有人。我当初嫁来时,你父亲服母丧三年期满刚一年,每年祭祀,就一定流着眼泪说:‘人死后祭祀再丰厚,也不如在他生前尽微薄的奉养啊。’有时进用酒食,就又流泪说:‘从前常常不足,现在有余了,可是想弥补却来不及了!’我起初看到一两次这种情况,以为是刚除丧服,余哀未尽,才这样罢了。不久之后见他常常这样,一直到他去世未尝不是这样。我虽然没赶上侍奉婆婆,但凭这些知道你父亲是会赡养好她的。你父亲做官,曾经在夜里点灯处理案件,他多次停下来叹气。我问他,就说:‘这是一个判了死罪的案子,我想为他求得一条生路却办不到。’我问:‘可以为死囚找生路吗?’他说:‘想为他寻求生路却无能为力,那么,死者和我就没有遗憾了,何况去寻求生路而又办到呢!正因为有得到赦免的,才明白不认真推求而被处死的人可能有遗恨啊。经常为死囚求生路,还不免错杀;偏偏世上总有人想置犯人于死地呢?’他回头看奶娘抱你站在旁边,就指着你叹息说:‘算命人说我的寿命将在戌年终结,假使他的话确实,我就来不及看到儿子长大有所成就了,将来应当把我的话告诉他。’他平常教育其他的晚辈,常用这些话。我听得很熟了,所以能详细说出来。他在外面怎么做事,我不知道;但在家里,从无虚伪做作,他的所作所为就是这样,这都是真正发自内心的啊!唉!他的内心是很注重仁道的啊!这就是我知道你父亲将来一定后继有人的原因。你应该勉励自己!赡养长辈不一定要丰厚,最要紧的是尽孝道;好处虽不能遍及天下人,但最要紧的是自己要有仁爱之心。我不能教你,这是你父亲的心愿啊。”我哭着记下这些,不敢忘记。21世纪教育网【出处:21教育名师】
四、语言表达
14.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拟 ( http: / / www.21cnjy.com )规定“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赡养人,要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人”。《江苏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中规定“有独立生活能力的成年子女要求老年人经济资助的,老年人有权拒绝”。从倡导“常回家看看”,到禁止子女“啃老”,亲情的柔软,每每遭遇法律的强硬。[来源: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21教育】
对于“亲情入法”,有人认为这是中华传统 ( http: / / www.21cnjy.com )孝悌观念被淡化的必然,也有人认为是现代惟物质经济侵蚀下的无奈,更有人认为这是法律和道德缺位的后果……你同意哪一种看法呢?请作简要分析。要求观点明确,分析合理,表达流畅。(不少于80字)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我认为是法律和道德的缺位。 ( http: / / www.21cnjy.com )如果法律对“子女不回家”或者“啃老”无动于衷,它们就会成为一种普遍的价值观念。“亲情入法”是一种对社会主体价值观念的引导,是法律道德的回归。2-1-c-n-j-y
15.仔细观察下面的漫画,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根据所给句子,为另外两幅漫画仿定出画面说明文字。21世纪教育网
①把联系交给了手机;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把腿交给了汽车;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为这组漫画拟出一个恰当的标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②把思考交给了电脑 ④把健康交给了药丸(答案句式要与例句相符,意思大体相当即可)
(2)现代人的“另类生活”(意思大体相当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双基限时练(十七) 游褒禅山记
一、基础训练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与所给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bāo 褒禅 孢子 剥皮 炮羊肉
B.huà 华山 白桦 划一 华尔街
C.fǔ 田父 肉脯 瓦釜 福利院
D.ɡuī 瑰怪 硅谷 皈依 龟裂片
解析 B项,华尔街:huá。C项,福:fú。D项,龟:jūn。
答案 A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山的南面)
B.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尽情享受)
C.唐浮图慧褒。(浮图:指和尚,与“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图”同)
D.长乐王回深父。(深父:是王回的字,其中“父”是男子的美称,与“渔父”不同)
解析 C项,“胜造七级浮图”中的“浮图”指佛塔。
答案 C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B.[来源:21世纪教育网]
C.21世纪教育网
D.
解析 C项“之”都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答案 C
4.下列句子不含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B.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C.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D.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解析 A项,“舍”名词作动词。C项,“谬”形容词作动词,“传”动词作名词。D项,“穷”形容词作动词。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答案 B
5.对下列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因为他们探求思索深入,而没有不触及的地方。
B.有志者,不随以止也——有了志向,又不盲目地随从他人而停止。
C.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至于那些幽深昏暗,使人迷乱的地方,却没有外物帮助他。
D.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后人弄错了它流传的(文字),而没有人能够说明情况。
5.下列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庐陵萧君圭君玉”中“庐陵”是籍贯,“萧”是姓,“君”是对人的尊敬,“圭”是名,“君玉”是字。
B.“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中,前一个某指日期,后一个“某”代王安石的名,临川是籍贯。
C.“长乐王回深父”中“长乐”是籍贯,“王”是姓,“回”是名,“深父”是字。
D.“安国平父,安上纯父”中“安国,安上”是名,“平父,纯父”是字。
解析 A项“君圭”是名。
答案 A
6.补出下面句中横线处的语句。
(1)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________。
(2)________,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________。
(3)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________,亦不能至也。
(4)尽吾志也,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2)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3)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4)而不能至者 可以无悔矣21世纪教育网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7~10题。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 ( http: / / www.21cnjy.com )众,所谓前洞也。 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予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予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______________。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予之所得也。
7.文中的横线处有缺失,请默写出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余之力尚足以入 火尚足以明也
(2)故非有志者而不能至也
8.下列句中“者”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而记游者甚众 B.则或咎其欲出者
C.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D.今者项庄拔剑舞
解析 D项为音节助词,其余为代词“……的人”。
答案 D
9.选出对第二段内容分析不当的一项( )
A.一个“叹”字承上文的“悔”字,领起全段,自然地转入议论。
B.作者认为古人观察事物往往有心得,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得深入而且广泛。
C.作者认为无限风光在险远:“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强调“志”的重要。
D.作者认为只要有“志”和“力”就可以穷尽险远,表现了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答案 D
10.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1)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孰能讥之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已经出来后,有的人就责怪那个想要出来的人,我也后悔自己跟着他们一起出来,而不能尽情享受游玩的乐趣。21世纪教育网
(2)难道谁还会讥笑他吗?
三、能力提升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1~15题。
小石城山记
柳宗元
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其上为睥睨,梁之形,其旁出堡坞,有若门焉。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环之可上,望甚远。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益奇而坚,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21世纪教育网
噫!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及是,愈以为诚有。又怪其不为之于中州,而列是夷狄,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是故劳而无用。神者傥不宜如是。则其果无乎?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或曰:“其气不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是二者,余未信之。21cnjy.com
11.对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自西山道口径北 径:径直
B.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 箭:用弓发射到远处的兵器
C.其上为睥睨 睥睨:城上锯齿形的有孔的小墙
D.神者傥不宜如是 傥:或许
解析 B项,箭:小竹子。
答案 B
12.对下面两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其一少北而东 ②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
③其疏数偃仰 ④范增数目项王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B.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C.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解析 ①稍微;②不多;③cù,稠密;④shuò屡次。
答案 B
13.选出与“洞然有水声”中“然”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 )
A.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B.吴广以为然
C.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D.有穴窈然
答案 D
14.下面对文章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这篇文章同《游褒禅山记》在篇章结构上有相同点,都是前半部分叙事写景,后半部分在此基础上议论、抒情、说理。
B.本文作者借景抒情,通过对山水景色的描述,把自己怀才不遇、被贬在外的愤懑表现了出来。
C.作者描写了小石城山奇妙优美的山水景色,并且感叹这样奇妙优美的山水景色却被弃置在偏远的地方,“不得一售其伎”。
D.文中“造物者”“神者”皆是指创造万物的上苍,作者把在现实生活中无法排解的矛盾问题拿来向上苍询问,不免带有一些颓废消极的感彩。21·cn·jy·com
解析 D项,“不免带消极,颓废情绪”错。
答案 D
15.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环之可上,望甚远。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地层断裂,被一条河水分开,有积聚的山石横挡在路端。
(2)环绕而行可以登上山顶,(在山顶上)能望到很远的地方。
(3)有人说:“(这是)上天用来安慰那些贤德而在这儿受屈辱的人的。”
参考译文
从西山路口一直向北走,越过黄茅岭往下走,有两 ( http: / / www.21cnjy.com )条路:一条向西,走过去寻找风景却毫无所得;另一条稍为偏北又折向东去,只走了四十丈,路就被一条河流截断了,有一座石山横挡在这条路的尽头。石山顶部天然生成女墙和栋梁的形状,旁边又凸出一块好象堡垒,有一个洞像门。从洞往里探望一片漆黑,丢一块小石子进去,咚地一下有水响声,那声音很洪亮,好久才消失。石山可以盘绕着登到山顶,站在上面望得很远。山上没有泥土却长着很好的树木和竹子,而且显得形状奇特质地坚硬,竹子分布疏密有致、有卧有立,好像是人工特意布置的。21教育网
唉!我怀疑造物者有无已很久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到了这儿更以为造物者确实是有的。但又奇怪他不把这小石城山安放到人烟辐辏的中原地区去,却把它摆在这荒僻遥远的蛮夷之地,即使经过千百年也没有一次可以显示自己奇异景色的机会,这简直是白耗力气而毫无用处,神灵的造物者似乎不会这样做的。那么造物者果真没有的吧?有人说:“造物者之所以这样安排是用这样的胜景来安慰那些被贬逐在此地的贤人的。”也有人说:“这地方山川钟灵之气不孕育伟人,而唯独凝聚成这奇山胜景,所以楚地的南部少出人才而多产奇峰怪石。”这二种说法,我都不信。www.21-cn-jy.com
四、语言表达
16.请参照下面材料中画线的部分,另选我国两位古代诗人的名句,仿写句子。要求结构一致。
生活是什么?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王安石说,生活是“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的自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陶渊明说,生活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静。
李白说,生活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乐观。
白居易说,生活是“更待菊黄家酿熟,共君一醉一陶然”的闲适。
辛弃疾说,生活是“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的痛苦。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四单元检测题
一、本大题4小题,每题3分,共12分。
1.下列各组词语,加点字的读音各不相同的一项是( )
A.笃定 句读 熟视无睹 穷兵黩武
B.倜傥 惆怅 未雨绸缪 鸟语啁啾
C.褶皱 折耗 原野如赭 磔磔大笑
D.瑕疵 始龀 目眦尽裂 龇牙咧嘴
解析 A项,“笃”与“睹”同,都读:dǔ。B ( http: / / www.21cnjy.com )项,“惆”与“绸”同,都读:chóu;C项,“褶”与“赭”同,都读:zhě。D项,依次为:cī|chèn|zì|zī。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答案 D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天赋发展到七十分的,自古以来少有,发展到一百分的恐怕更是千载难逢。
B.他是我最真诚的朋友,经常对我耳提面命,使我在工作中少犯许多错误。
C.以栾恩杰为代表的航天科技人员,为我国实施首次月球探测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们的先进事迹可圈可点,值得大书特书。
D.随着保护环境的意识增强,进入我国西部的各种开发项目策划者大都拥有长远的战略思想,那种朝不虑夕、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也逐渐淡出了西部市场。21·世纪*教育网
解析 A项,千载难逢:一千年也 ( http: / / www.21cnjy.com )难得遇到,形容机会难得,不能用来形容天赋。B项,耳提面命:不仅当面告诉他,而且揪着他的耳朵叮嘱,形容长辈教导热心恳切。用于此处不合语境。C项,可圈可点:原指文章精彩,值得加以圈点,现形容表现好,值得肯定或赞扬。D项,朝不虑夕:保得住早上,不一定保得住晚上,形容形势危急。用在此处不当。www-2-1-cnjy-com
答案 C
3.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 )
A.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是学生终 ( http: / / www.21cnjy.com )身学习能力的基础,要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具备熟练的写字技能,具有初步的书法欣赏能力是现代中国公民应有的基本素养。2-1-c-n-j-y
B.富人的“奢华消费”,年轻一代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提前消费”以及政府制定的“鼓励消费”政策,会使中国“未富先奢”,令政府提出的另一个口号——建设节约型社会——成为一句空话。【来源:21cnj*y.co*m】
C.为缓解交通压力,广州可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借鉴东京、伦敦等大城市的经验,进一步扩大地铁站外围的停车场,以便改善地铁与其他交通方式的衔接,“从而把更多的人引到地下”。【版权所有:21教育】
D.近些年来,国外教育机构不仅在寻求 ( http: / / www.21cnjy.com )与我国包括民办高校在内的各类学校合作,而且国内许多企业家也开始将注意力投向各类民办教育,并以此作为创业的新起点。
解析 A项,句式杂糅,去掉“ ( http: / / www.21cnjy.com )要养成、具备、具有”。C项,搭配不当,“改善”与“衔接”不搭配,加上中心词“状况”。D项,语序不当,“不仅”放在“国外教育”前边。
答案 B
4.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在我的床前有一张1?500000的西藏地图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知道今生我的目光永远也走不出这张地图了。________仿佛感受到了风雪的刺骨凄凉和它们的圣洁高远。
①则让我目光中时常噙含着泪水,
②那些熟悉的或陌生地名,
③以及海拔标高,
④那些像血管一样蜿蜒的江河,
⑤就像一个个散落的故事,21世纪教育网
⑥让我血管里的血脉也激情澎湃;
⑦等待着我去把它们串起来;
⑧而那些代表着雪山的白色小三角形,
A.③①⑥⑧②⑤⑦④ B.⑧⑥②⑤③①⑦④
C.⑦④⑥⑧②⑤③① D.②⑤⑦④⑥⑧③①
答案 D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21世纪教育网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5~9题。
萧 何 荐 信
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注],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上曰:“若所追者谁?”何曰:“韩信也。”上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 顾王策安所决耳。”王曰:“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何曰:“王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终亡耳。”王曰:“吾为公以为将。”何曰:“虽为将,信必不留。”王曰:“以为大将。”何曰:“幸甚!”于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王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王许之,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
——《史记·淮阴侯列传》
[注] 上:指刘邦。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信度何等已数言上 度:估计
B.不及以闻,自追之 闻:听说
C.若亡,何也 若:你
D.王素慢无礼 素:一向
解析 B项,闻:使……闻,告诉或报告。
答案 B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与“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中的“奇”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三岁贯女,莫我肯德 B.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C.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D.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答案 D
7.下列四组句子都没有表现萧何重视韩信的一项是(3分)( )
①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
②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
③上大怒,如失左右手
④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
⑤顾王策安所决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①④⑤
答案 C
8.萧何极力向刘邦推荐韩信的根本原因是(3分)( )
A.韩信多次与萧何交谈,引起了萧何的重视。
B.刘邦对萧何十分信任,一向言听计从。
C.萧何发现韩信具有帮助刘邦争天下的才干。
D.诸将多有逃亡,刘邦为稳定军心,急欲拜将。
答案 C
9.翻译下列句子。(10分)
(1)“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顾王策安所决耳。(2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王也。(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大王如果想长期统治汉中,那就用不着善待韩信;如果想争霸天下,除了韩信就没有可以计事的了。21教育网
(2)就看大王怎样决策罢了。
(3)今天任命一位大将,就像是呼唤一个小孩子一样,这就是韩信离开大王的原因。
参考译文
韩信又多次和萧何谈天,萧何也很佩服他。汉王的部下多半是东方人,都想回到故乡去,因此队伍到达南郑时,半路上跑掉的军官就多到了几十个。韩信料想萧何他们已经在汉王面前多次保荐过他了,可是汉王一直不重用自己,就也逃跑了。萧何听说韩信逃跑了,来不及把此事报告汉王,就径自去追赶。有个不明底细的人报告汉王说:“丞相萧何逃跑了。”汉王极为生气,就像失掉了左右手似的。隔了一两天,萧何回来见汉王,汉王又是生气又是喜欢,骂道:“你逃跑,是为什么?”萧何答道:“我不敢逃跑,我是追逃跑的人。”“你去追回来的是谁?”萧何说:“韩信啊。”汉王又骂道:“军官跑掉的有好几十,你都没有追;倒去追韩信,这是撒谎。”萧何说:“那些军官是容易得到的,至于像韩信这样的人才,是普天下也找不出第二个来的。大王假如只想老做汉中王,当然用不上他;假如要想争夺天下,除了韩信就再也没有可以商量大计的人。只看大王如何打算罢了。”汉王说:“我也打算回东方去呀,哪里能够老闷在这个鬼地方呢?”萧何说:“大王如果决计打回东方去,能够重用韩信,他就会留下来;假如不能重用他,那么,韩信终究还是要跑掉的。”汉王说:“我看你的面子,派他做个将军吧。”萧何说:“即使让他做将军,韩信也一定不肯留下来的。”汉王说:“那么,让他做大将。”萧何说:“太好了。”当下汉王就想叫韩信来拜将。萧何说:“大王一向傲慢无礼,今天任命一位大将,就像是呼唤一个小孩子一样,这就是韩信要离开大王的原因。大王如果诚心拜他做大将,就该拣个好日子,自己事先斋戒,搭起一座高坛,按照任命大将的仪式办理,那才行啊!”汉王答应了。那些军官们听说了,个个暗自高兴。人人都以为自己会被任命为大将,等到举行仪式的时候,才知道是韩信,全军上下都大吃一惊。【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0.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7分)
楼 上
葛起耕
楼上何人吹玉箫,数声和月伴春宵。
断肠唤起江南梦,愁绝寒梅酒半销。
(1)这首诗的开头两句营造了怎样的氛围?(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的最后一句中说“愁绝”,即愁到了极点,从这首诗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诗人愁到了极点?(4分)【出处:21教育名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开头两句,诗人用“和”、“伴”二字,把箫声、月光、春宵有机地联系了起来,形成了良辰美景的恬静优美的氛围。
(2)开头两句以乐景写哀情, ( http: / / www.21cnjy.com )良辰美景对于飘零游子来说,不但没有美感,反而更添愁绪;第三句中的“断肠”、“江南梦”(故乡梦)更增添了愁绪,到了最后一句,诗人想借酒浇愁,但却看见了“寒梅”,诗人把对故乡的思念寄托在故乡的寒梅上,故一见“寒梅”,酒已半销,无奈愁何,故说“愁绝”。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11.填写下列空缺的名篇名句。(6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恨压三峰华岳低。(王实甫《西厢记》)
(2)大行不顾细谨,____________________。(司马迁《鸿门宴》)
(3)但以刘____________________,气息奄奄,人命危浅,____________________。(李密《陈情表》)21*cnjy*com
(4)仆诚以著此书,______________,传之其人。(司马迁《报任安书》)
(5)__________,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
答案 (1)泪添九曲黄河溢
(2)大礼不辞小让
(3)日薄西山 朝不虑夕
(4)藏之名山
(5)三顾频烦天下计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访《蚁族》作者廉思
却咏梅
“蚁族”群体多为“80后”,接受过高等教育,处境却如卑微的蚂蚁,群居在城市的边缘。
记者:“蚁族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廉思:研究发现,大城市均有大规 ( http: / / www.21cnjy.com )模的“蚁族”存在。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大都倾向于留在城市,加剧了大城市的磁体效应。2002年,有关部门制定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允许未落实工作单位的大学毕业生,其户口两年内可继续保留在原就读的高校,这就为“蚁族”的产生提供了依据。同时,随着我国首批扩招大学生进入社会,逐年增加的毕业生与下岗再就业职工和民工潮汇聚成就业洪峰,造成我国就业压力空前增大。这也必然要求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让更多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进入普通劳动者的行列,但是很多学生在思想上还没有完全适应这种转变。高等教育的发展也有值得反思的地方,市场需求情况并没有及时成为专业设置、招生人数划定的风向标。
记者:有读者反映,每个人年轻的时候都是艰苦奋斗出来的,“蚁族”并不值得同情或怜悯。你怎么看?
廉思:“蚁族现象”也确实反映了我国社会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比如,“蚁族”绝大多数来自经济欠发达地区,是名副其实的“穷二代”。他们勤奋苦读考上大学,背负着家庭很高的期望,但是目睹同学中“富二代”“权二代”毕业后轻易获得好职位、买房买车,自己却从村到村(从农村到聚居村),求职艰难。他们对贫富差距、社会不公的感受跟其他群体是不一样的。如果这样一群“精英候选人”无法参与社会,或者社会使他们“走投无路”,让他们以年轻脆弱的心灵和一无所有的经济能力裸露于经济危机之下,必将对我国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构成潜在威胁。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记者:通过你的研究,“蚁族”现在的思想状况是什么样子?21世纪教育网
廉思:中国社会存在大学生就是“天之骄 ( http: / / www.21cnjy.com )子”的传统观念,很多乡村出来的大学生自身还承载着父母的厚望、家族的“面子”,所以也会有类似“宁要北京一张床,不要外地一套房”的想法,迫使他们选择留下来做“蚁族”。“蚁族”普遍认为,在大城市生活会更有利于自己的人生发展。他们急切盼望以积极的思路有序地融入城市,成为新市民。在这个思路的基础上,剩下的问题就是研究怎么解决,采取什么政策、条件和进程。
记者:最后,请你对“蚁族”们说些心里话。
廉思:我要为“蚁族”鼓掌,“蚁族”并不是失败者,只是尚未成功。放平心态,坚信自己的选择,通过不懈的努力,“蚁族”一定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12.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蚁族现象”在各大城市都有存在,它反映出了深层次的社会问题,如果不认真审慎地对待这一现象,将影响到和谐社会的创建。
B.“蚁族”群体特点鲜明,他们年轻,坚忍,个人条件较欠缺,来自较落后地区,群居城市边缘,但仍积极融入自己所处的城市。
C.“蚁族”群体的存在必将对我国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构成潜在威胁,因此“蚁族”并不值得同情或怜悯。
D.大量民工涌入,大批工人下岗再就业增大了“蚁族”社会生存竞争压力,许多“蚁族”无法获得家庭帮助。
E.中国社会传统观念将大学生视为“天之骄子”,使许多大学生不能随着社会现实的变化而改变自我的定位。
解析 B项,“个人条件较欠缺”不符 ( http: / / www.21cnjy.com )合题意。C项,说法太绝对,只能说反映了我国社会一些深层次的问题,重点句是“如果这样一群‘精英候选人’无法参与社会……必将对我国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构成潜在威胁”。
答案 BC
13.根据文意,下列推断中合理的一项是(3分)( )
A.“蚁族”是“80后”,接受过高等教育,处境却如卑微的蚂蚁,群居在城市的边缘。
B.“蚁族”出现的原因之一缘于有关部门制定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
C.“蚁族”如果不能参与社会,就会对我国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构成很大威胁。
D.“蚁族”只要放平心态,坚信自己的选择,通过不懈的努力,就一定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解析 A项,原文是“多为80后”,即不限于 ( http: / / www.21cnjy.com )80后。C项,原文是说“对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构成潜在威胁”。D项,此句虽出自原文,但只是作者的祝愿,实现梦想需要诸多因素,不是只要放平心态,不懈努力就一定能实现。21cnjy.com
答案 B
14.试归纳概括“蚁族”现象产生的原因。(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传统思想观念、家庭的期望迫 ( http: / / www.21cnjy.com )使大学生选择留在大城市;②大城市的人生发展机会吸引大学生留下来;③我国就业政策的调整为“蚁族”的产生提供了依据;④我国就业压力空前增大;⑤大学生择业观的相对滞后,没能顺应社会现实的转变;⑥高等教育发展与社会需求相脱节。
15.结合全文,谈一谈对“蚁族”应持怎样的态度。(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对“蚁族”无法公平地参与社会竞争表示同情;②对“蚁族”给社会和谐与稳定构成潜在威胁表示隐忧;③对“蚁族”不能正确定位自己作为“普通劳动者”的身份表示批评;④对“蚁族”的选择与努力表示鼓励。
四、本大题4小题,共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山水画中的地质学
赵野木
①我国很早就出现了专门描绘自然山川之美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风景画,我们习惯叫“山水画”。山水画滥觞于六朝,独立于隋朝,发展于唐代,至五代进入高峰阶段,经两宋至元朝,成为居统治地位的画种。
②中国山水画一开始就重视写生,以自然为师。盛唐画家张璪说:“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师造化”就是向大自然学习,研究表现自然的技法。由于各位画家所居地域不同,山石结构不同,因而创造出不同的山石画法,其中主要是皴法。在我国古代著名的绘画技法书《芥子园画传》中列举前人的皴法就有近二十种:披麻皴、乱麻皴、大斧劈、小斧劈、雨点皴、荷叶皴、解索皴、乱柴皴等等。用这些皴法创作的山水画不是自然的简单摹拟,而是山水风貌的再现,是经过艺术加工的山水。
③相传唐朝的李思训创立了小斧劈皴 ( http: / / www.21cnjy.com )。宋代李唐“扩思训之皴而尽笔力以驰之,又变小斧劈为大斧劈”。范宽常用解索皴,他画的是终南山风光。元四大家之一倪云林首创折带皴,这位无锡人画的是太湖边上的石头。他的画横皴如迭糕,和太湖边石头上的层理相符。清代大画家石涛提倡“搜尽奇峰打草稿”,创造出拖泥带水皴,山水画又出现一番新的天地。
④这种种的山石皴法从自然科学角度来看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否反映了一些地质规律呢?我们的地质学家看到古代的山水画和《芥子园画传》中的图,能大致指出画的是哪种岩石:折带皴画的是水平层理的沉积岩和变质岩中的板岩;大斧劈皴画的山石可能是坚硬的花岗岩;解索皴画的是玄武岩山体;云头皴画的是风化的片岩;鬼皮皴画的是剥蚀特别厉害的沙岩。
⑤画家根据不同对象运用不同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画法。对象有变动,画法也会不同。火山的爆发、地震的发生往往会使地壳发生巨大的变动。一般地说,比较韧性的岩石如薄页岩或泥质岩石在受力不大的情况下容易发生弯曲变形,地质学上称为“褶皱”。比较脆性的岩石或厚层块状岩石如花岗岩、石灰岩受力较大时容易断裂变形,倾斜甚至直立,再经风化剥蚀作用,就会出现杂乱无章的奇形怪状。面对这样的山石再用表现垂直节理的披麻皴和表现水平层理的折带皴就不行了,而运用乱柴皴和乱麻皴等画法就比较合适。那些风化后的砂岩、砾岩、石灰岩等情况就更复杂些。
⑥这些皴法只是表现自然山石手法的一部分。自然界中的山岩,千番模样,万种风姿,光用这二十来种皴法是不能表现完全的,必须不断地丰富、创新。山水画的成熟过程就是画家用笔从简单到复杂的丰富过程。因此可以说,山水画的历史就是皴法不断发展的技法史。历史上凡有成就的画家,必定是不落前人窠臼,探索新的技法,表现新的山水的人。现代画家傅抱石画华山偏不用前人的荷叶皴,而创了一种大气磅礴的抱石皴,把华山的“雄伟”表现得更为理想。另一位画家石鲁在陕北黄土高原上也创出了一种表现黄土高原的新的皴法。
⑦被称为“现代绘画之父”的法国画家塞尚曾说过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了画好一张风景画,应先明了地质学上的地层。”中国古代画家并不一定懂得地质学,但他们凭着自己精确的观察,发现了山石结构、地质构造的不同,探求出新的画法去表现自然。如果今天的山水画家能够多学习一些地质知识,对绘画一定大有裨益。 21*cnjy*com
(选自《中国现代科学小品选》,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有删改)
16.第②段说“用这些皴法创作的山水画不是自然的简单摹拟,而是山水风貌的再现,是经过艺术加工的山水”,你如何理解?(4分)21·cn·jy·co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不是自然的简单摹拟”意思就是经过了艺术的提炼和加工,是说用皴法创作的山水画源于自然,但又高于自然。“山水风貌的再现”意味着是对山水样貌的描摹反映,“经过艺术加工”指其融入了画家本人主观的理解和体验。
答案 ①用皴法创作的山水画是画家师法自 ( http: / / www.21cnjy.com )然、表现自然的作品,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山水样貌的描摹反映。(2分)②山水画对自然山水的表现,在“外师造化”的基础上,融入了画家本人主观的理解和体验,经过了艺术的提炼和加工。(2分)
17.简析第③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对语段作用的分析,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展开。
答案 ①结构上承上启下。(1分)②内容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举例说明山水画的皴法来自于画家对自然山石的观察写生。(2分)并由不同皴法对应不同山石,引发山水画是否反映地质规律的讨论。
18.古今山水画家为什么要不断发展山水画的皴法?请结合文意分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要找出相关语段,再找住关键词语整合。
答案 ①从表面对象看,自然山石千姿百态,不同山石需要不同皴法来表现,现有皴法不能完全表现它们,因此需要发展出新的皴法。(3分)②从画家的艺术追求看,有成就的山水画家为了不落前人窠臼,更准确地表现对象,精益求精,并发挥创作个性,需要不断探索新的皴法。(3分)
五、本大题2小题,共12分。
19.阅读下面一段新闻,客观公正地对其点评。(6分)
荆楚网消息(楚天金报)⊙ ⊙(译:目瞪口呆);⊙__⊙(译:傻眼);1切斗4幻j,↓b倒挖d!(译:一切都是幻觉,吓不倒我的!)……如今,在不少学生的作业、日记中,信手一翻就能看见几处“火星文”。近年来,“火星文”汹涌而至,平时学生们在网上交流用的“火星文”,居然也出现在了课堂笔记、作业,甚至是考卷中。初中生喜欢“火星文”这种新鲜事物?就像是喜欢流行歌曲一样,如果谁不知道就等于落伍。另外,不少学生在来往信件或日记中使用“火星文”,不愿老师、家长看懂,以此捍卫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学生喜爱新鲜事物能够理解,但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可本末倒置,如果说因为偏好“火星文”而忽略了中国语言文字的学习,那将得不偿失;对于火星文保护隐私的“妙用”,也值得家长和老师们反思;是否应该了解孩子的内心想法,给孩子一些自己的空间?
20.(2012·琼海模拟)请认真观察下面的这幅漫画《薄养厚祭》针对此现象写一则公益广告词,要求观点鲜明,不少于8个字。(6分)
公益广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1)发扬厚养薄奠传统,谱写敬老爱幼新风。
(示例2)生前尽孝,莫过于善待父母;死后铺张,无异于沽名钓誉。
六、作文(60分)
21.理解下面这句话的内涵,自选角度,自行立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来源:21世纪教育网]2·1·c·n·j·y
魔术在提醒人们,亲眼目睹的也会有假象。
答案 略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双基限时练(十九) 报任安书(节选)
一、基础训练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曩(nǎnɡ)者 丰穰(rǎnɡ)
襄(xiānɡ)助 攘(rǎnɡ)除
B.诽谤(bànɡ) 滂(pānɡ)沱
磅(bènɡ)秤 臂膀(bǎnɡ)
C.囚(qiú)禁 泅(qiú)渡
虬(qiú)枝 龟(qiú)兹
D.缧(léi)绁 傀儡(lěi)
牵累(lěi) 羸(léi)弱
解析 A项,穰:ránɡ。B项,磅:bànɡ。C项,龟:qiū。
答案 D
2.下面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刘兰芳谈到评书的发展时,首先想到的是培养观众、听众;认为没有了观众、听众,评书这种传统曲艺形式也只有藏之名山了。21·cn·jy·com
B.人说,中国的古代文学,“贬官文学”占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重要的位置。那些走上仕途的文人,往往不达世务,不会跑路子,走后门,还固执迂腐,一旦被贬,又抑郁难耐,于是便借助诗文来通其狂惑,一旦写出,便成了佳作。【来源:21·世纪·教育·网】
C.一个杰出的企业家,当地的知名人士,本来前途无量;可一个月的豪赌,使他倾家荡产,以致走上贩毒的道路,最终身陷缧绁,令人叹惋不已。21·世纪*教育网
D.机场附近山顶的大量无线发射台严重影响飞行安全,目前虽有一些已撤下山,但这对实现机场净空不过是九牛一毛。
解析 A项,藏之名山:把自己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作品保存起来,指留给志同道合的人。C项,身陷缧绁:指好人入狱。D项,九牛一毛:比喻极大的数量中极小的一部分,与“实现净空”不搭配。www-2-1-cnjy-com
答案 B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
牛马走:自谦,像牛马一样供人役使。
B.下流多谤议
下流:卑贱的地位。
C.不韦迁蜀,世传《吕览》
迁:调往,调任。
D.本纪十二,书八章21世纪教育网
本纪:史记体例之一,是为帝王作传。
解析 C项,迁:流放。
答案 C
4.选出加点词语含义相同的一项( )
A.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B.阙然久不报
吾今且报府
C.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D.思垂空文以自见
名垂千古
解析 A项,前“不一般”,后“不寻常的事”。B项,前“回复”,后“赴,前去”。C项,前“男奴”,后“好的”。
答案 D
5.选出下列各组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 )
A.
B.
C.
D.
解析 A项,前“被”,后“对”。B项,前“区别”,后“按职分”。C项,都是“对”。D项,前“自己”,后“那”。
答案 C
6.选出翻译有误的一项( )
A.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屈原被放逐,于是创作了《离骚》。
B.仆以口语遇遭此祸——我因为写文章遭到了这次灾祸。
C.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这恐怕和我内心相违背了吧。
D.则仆尝前辱之责——那么,我就抵偿了先前所受的屈辱。
解析 B项,“口语”译错,应为“说了几句话”。21世纪教育网
答案 B21世纪教育网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7~10题。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 ( http: / / www.21cnjy.com )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 ( http: / / www.21cnjy.com )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21教育网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称:相称。
B.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赋:铺述,这里指创作。
C.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责:责任。
D.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
诚:诚实。
答案 B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不得通其道 通古今之变
B.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 亦欲以究天人之际
C.近自托于无能之辞 下至于兹
D.不得通其道 然此可为智者道
答案 B
9.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司马迁“愤而著书”的思想的一组是( )
①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
②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
③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
④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⑤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⑥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②③④ D.④⑤⑥
答案 C
10.下列对这段文字的分析陈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司马迁列举了周文王、孔子、屈原、左丘明、孙膑、吕不韦、韩非等人受辱的事例,说明受辱者能在逆境中发愤图强,获得成功。
B.司马迁“就极刑而无愠色”,身受腐刑却能不以为辱,反而把它作为著书立说的动力,实在是难能可贵的。21世纪教育网21cnjy.com
C.司马迁著《史记》的目的在于研究历史,借鉴前人,同时又不拘泥于前人,力求有自己的见解。
D.从上述两段文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司马迁隐忍坚强的性格和沉郁悲痛的感情,进而想见他的为人,理解他,敬佩他,并为他一掬同情之泪。www.21-cn-jy.com
答案 B21世纪教育网
三、能力提升
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
夫仆与李陵,俱居门下,素非能相善也。趣舍异路,未尝衔杯酒、接殷勤之馀欢。然仆观其为人,自守奇士,事亲孝,与士信,临财廉,取与义,分别有让,恭俭下人,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其素所蓄积也,仆以为有国士之风。夫人臣出万死不顾一生之计,赴公家之难,斯以奇矣。今举事一不当,而全躯保妻子之臣,随而媒其短,仆诚私心痛之。且李陵提步卒不满五千,深践戎马之地,足历王庭,垂饵虎口,横挑强胡,仰亿万之师,与单于连战十有馀日,所杀过当,虏救死扶伤不给,旃裘之君长咸震怖,乃悉征其左、右贤王,举引弓之人,一国共攻而围之。转斗千里,矢尽道穷,救兵不至,士卒死伤如积。然陵一呼劳军,士无不起,躬自流涕,沫血饮泣,更张空拳,冒白刃,北向争死敌者。陵未没时,使有来报,汉公卿王侯皆奉觞上寿。后数日,陵败书闻,主上为之食不甘味,听朝不怡。大臣忧惧,不知所出。仆窃不自料其卑贱,见主上惨怆怛悼,诚欲效其款款之愚,以为李陵素与士大夫绝甘分少,能得人之死力,虽古之名将,不能过也。身虽陷败,彼观其意,且欲得其当而报于汉。事已无可奈何,其所摧败,功亦足以暴于天下矣。仆怀欲陈之而未有路,适会召问,即以此指推言陵之功,欲以广主上之意,塞睚眦之辞。未能尽明,明主不晓,以为仆沮贰师,而为李陵游说,遂下于理。
11.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素非能相善也 善:与……交好
B.且李陵提步卒不满五千 提:率领
C.仰亿万之师 仰:凭借
D.功亦足以暴于天下矣 暴:显示
解析 仰:面临。
答案 C
12.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B.
C.
D.
解析 A项,连词,但是/代词,这样。B项,均为代词,自己。C项,均为转折连词。D项,均为假设连词,即使。
答案 A
13.对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准确的一项是( )
A.即使凭借这个意思陈说李陵的功劳想以此宽慰皇上的心,堵住那些诋毁诬陷的言语。
B.就按这个意思陈说李陵的功劳,想以此推广皇上的恩宠,堵住那些诋毁诬陷的言语。
C.就按这个意思推脱李陵的功劳,想以此来宽慰皇上的心,堵住那些诋毁诬陷的言语。
D.就按这个意思陈说李陵的功劳,想以此来宽慰皇上的心,堵住那些诋毁诬陷的言语。
解析 句中“即”意为就,于是;第一个“以”,按;推言,陈说;意,心意。
答案 D
14.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李陵敬老守信,谦让有礼,英勇善战。在与单于作战中,由于寡不敌众又无援兵,最终兵败。
B.司马迁与李陵关系并不密切,但非常敬慕他的为人。司马迁“为李陵游说”,完全出于公心。
C.当李陵军未败时,使者送来捷报,汉公卿王侯纷纷捧觞祝贺;当失败的消息传来时,又各自“全躯保妻子”,而不为李陵说话。
D.李陵战败,汉武帝听朝不怡,可见主上为国而忧之心;司马迁为李陵游说,由于措辞不当,导致皇上治罪,责任不在主上。
解析 “由于措辞不当”“责任不在主上”不符合原文意思。
答案 D
参考译文
我和李陵都在宫廷内做官,平时并没有什么交情,彼此志趣不同,不曾在一起喝过一杯酒,在一起尽情交欢。然而我观察他的为人,是能自守节操的奇士,侍奉双亲讲孝道,和士人交往重诚信,在钱财面前廉洁,收取和给予都以义为准则,对有差别的事肯于退让,对人谦恭,甘居人后,时常想奋不顾身为国家的急难而牺牲自己,从他平素的言行表现来看,我认为他有国士的风度。作为臣子虽经历万般危险也不为自己的生命考虑,只想到解救公家之危难,这已是很出奇了。如今所做的事稍有不当,那些只顾保全自己和妻儿的大臣,接着就把他的失误尽情夸大,我确实内心里感到痛苦。况且李陵率领步兵不满五千,深入战场踏上匈奴的住地,在虎口中投下诱饵,对强悍的匈奴勇敢地挑战,迎着亿万敌军与单于连续作战十多天,所杀的敌人超过了自己的军队的人数,敌人顾不上救援死伤士兵,匈奴的君王都震惊恐怖,于是才把左右贤王的兵马全都调来,发动会拉弓射箭的人,全国的军队共同围攻李陵,李陵转战千里,箭用光了,路走绝了,救兵不到,士兵死伤的堆积如山,然而李陵一喊慰劳军队,士兵没有不奋起的,个个涕泪横流,满脸是血,吞下眼泪,再拉开空弓,冒着刀箭,向北争着和敌人拼死。李陵还没有覆没的时候,曾有使者来报告战况,汉朝的公卿王侯都举杯向皇上祝贺。过了几天,李陵兵败的奏章知道后,皇上为此吃饭不香,上朝不乐,大臣忧虑恐惧,不知道该怎么办。我私下没有考虑自己的卑贱,看到皇上的悲戚哀伤,真心想献上自己的恳切忠诚,认为李陵平时与军官们在一起,甘美的食物自己不吃,分东西自己少要,能使人们拼死为他效力,虽是古代名将,也不能超过他。李陵虽然兵败陷身匈奴,看他的心意,将要等到合适的时机报效汉朝。事情已经无可奈何,他消灭了那么多敌军,这战功也足能显示给天下了。我心中想陈述这个看法但没有机会,恰好皇上召见问话,我就按这个意思阐述李陵的战功,想用这番话宽慰皇上的心胸,堵塞怨恨李陵的人所说的坏话。没能完全说明,皇上不理解,认为我是有意中伤贰师将军李广利,并为李陵游说,于是就把我交付法庭。
四、语言表达
15.鲁迅评价司马迁的《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请仿照以上示例,从下列作品中任选两部,各写一则简短的评论。评论可以揭示作品的主题,可以表现作品的思想内容或写作特点。(每一则不超过20字)2·1·c·n·j·y
《诗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红楼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诗经》:悠远的民谣,先民的歌唱。
《论语》:仁者的叮咛,智者的思想。
《红楼梦》:流泪的宝黛恋,失去的大观园。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双基限时练(十八) 郑伯克段于鄢
一、基础训练
1.下列加点词语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百雉(zhì)之城 椎(chuí)心泣血
立锥(zhuī)之地 稚(zhì)气未脱
B.融融泄(xiè)泄 浅(jiān)浅流水
伐木丁(zhēnɡ)丁 流水琤(zhēnɡ)琤
C.遗(wèi)之良马 遗(yí)世独立
孝悌(dì)节义 感激涕(tì)零
D.暂付阙(quē)如 汉城魏阙(què)
交相问难(nán) 非难(nàn)于人
解析 B项,泄:yì,琤:chēnɡ。C项,悌:tì。D项,问难:nàn。
答案 A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祭仲对郑庄公的劝说一语中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如果对共叔段继续宽容姑息,那就会蔓草难除,养痈成患,应及早除之。而庄公认为,现在不如作壁上观,公叔段必将多行不义必自毙。21cnjy.com
A.一语中的 B.养痈成患
C.作壁上观 D.多行不义必自毙
解析 作壁上观:比喻在一旁观望,不动手帮助。
答案 C
3.下列加点的词语,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制,巖邑也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B.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先帝不以臣卑鄙
C.书曰:“郑伯克段于鄢。”书曰:“满招损,谦受益。”
D.请以遗之曹操遗孙权书
解析 A项,前“巖”是“严”的古 ( http: / / www.21cnjy.com )体字,险要的意思;后“严”是“尊重”。B项,前“鄙”是“边邑”;后“鄙”是“学识浅”。C项,前“书”指“春秋”正文;后“书”指“《尚书》”。D项,都是“送”,读wèi。2·1·c·n·j·y
答案 D
4.下列各组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
B.
C.
D.
解析 前“请”,表敬副词“请允许我”;后“请”动词“请求”。
答案 D
5.选出下列不是宾语前置句的一项( )
A.姜氏何厌之有 B.其是之谓乎
C.句读之不知 D.蚓无爪牙之利
解析 D项,是定语后置句。21世纪教育网
答案 D
6.选出翻译不正确的一项( )21世纪教育网
A.请京,使居之——(共叔段)请求封在京地,(庄公)就让他住在那里。21世纪教育网
B.大都不过参国之一——大的城市不能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
C.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一个国家不能承受两个人统治,您打算怎么办?
D.无生民心——不要使百姓产生二心。
解析 A项应为:(姜氏)请求。
答案 A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7~10题。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21教育网
书曰:“郑伯克段于鄢。”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不言出奔,难之也。
遂寘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不及黄泉 ( http: / / www.21cnjy.com ),无相见也!”既而悔之。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公曰:“尔有母遗,繄我独无!”颍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遂为母子如初。21·世纪*教育网
君子曰: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
7.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B.
C.
D.
解析 C项,不,不要。A项,战胜,能够。B项,挖隧道,隧道。D项,修建,保全。
答案 C
8.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B.
C.
D.
解析 A项,前“之”代词“他”,后“之”代词“这情况”。B项,前“以”连词,后“以”介词。D项,前“及”动词“到”,后“及”介词“到”。www-2-1-cnjy-com
答案 C
9.下列各句中对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大叔完聚,缮甲兵 聚:聚集(粮草)
B.段不弟,故不言弟 弟:弟弟
C.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类:同类的人
D.其是之谓乎 是:这个(意思)
答案 B
10.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遂寘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姜氏走出隧道,赋诗说:“走出隧道外,心情多畅快。”
(2)孝子的孝道没有穷尽,永远赐给你的同类。
(3)于是庄公把姜氏放到了城颍,并向她发誓说。
三、能力提升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5题。
卖 酒 者 传
魏禧
万安县有卖酒者,以善酿致富。平生不欺人,或遣童婢沽,必问:“汝能饮酒否?”或倾跌破瓶缶,辄家取瓶,更注酒,使持以归。由是远近称长者。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里中有数聚饮平事①不得决者,相对咨嗟 ( http: / / www.21cnjy.com )。卖酒者问曰:“诸君何为数聚饮相咨嗟也?”聚饮者曰:“吾侪保甲贷乙金,甲逾期不肯偿,将讼。讼则破家,事连吾侪,数姓人不得休矣!”卖酒者曰:“几何数?”曰:“子母②四百金。”卖酒者曰:“何忧为?”立出四百金偿之,不责券③。 21*cnjy*com
客有橐重资于途,甚雪,不能行。闻卖酒者长者,趋寄宿。雪连日,卖酒者日呼客同博,以赢钱买酒肉相饮啖。客多负,私怏怏曰:“卖酒者乃不长者耶?然吾已负,且大饮啖,酬吾金也。”雪霁,客偿博所负,行。卖酒者笑曰:“主人乃取客钱买酒肉耶?天寒甚,不名博,客将不肯大饮啖。”尽取所偿负还之。【版权所有:21教育】
术者谈五行④,决卖酒者宜死。将及期,置酒,召所买田宅主毕至,曰:“吾往买若田宅,若中心愿之乎?价毋亏乎?”欲赎者视券,价不足者,追偿以金。又召诸子贷者曰:“汝贷金若干,子母若干矣。”能偿者捐其息,贫者立券还之。曰:“毋使我子孙患苦汝也!”及期,卖酒者大会戚友,沐棺更衣待死。卖酒者颜色阳阳如平时,戚友相候视,至夜分,乃散去。其后,卖酒者活更七年。21*cnjy*com
魏子曰:吾闻卖酒者好博,无事则与其 ( http: / / www.21cnjy.com )三子终日博,喧争无家人礼。或问之,曰:“儿辈嬉,否则博他人家,败吾产矣。”嗟乎!卖酒者匪唯长者,抑亦智士哉!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选自《魏叔子文集》,有删改
[注] ①平事:评议事情。②子母:利息和本金。③责券:求取借据。④谈五行:以五行之术测算命运。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诸君何为数聚饮相咨嗟也 数:多次,屡次
B.事连吾侪 吾侪:我辈
C.能偿者捐其息 捐:舍弃
D.贫者立券还之 立:订立
解析 D项,立:立即,马上。
答案 D
12.下列各组句子,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解析 A项,都是语气词,呢。B项,都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代词,……的东西。C项,都是代词,代这件事。D项,都是副词,前者可译为“才”,后者要译为“于是,就”。【来源:21cnj*y.co*m】
答案 D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卖酒者乐善好施的一组是( )
①辄家取瓶,更注酒,使持以归[来源:21世纪教育网]
②吾侪保甲贷乙金
③立出四百金偿之,不责券
④且大饮啖,酬吾金也
⑤尽取所偿负还之
⑥置酒,召所买田宅主毕至
A.①③④ B.②⑤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解析 解答此题要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卖酒者”“乐善好施”。②是聚饮者的话,④是客人的话,⑥是交代后事,都不符合题意;①③⑤则全都能表现卖酒者乐善好施。www.21-cn-jy.com
答案 C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卖酒者凭借精湛的酿酒技术而致富,做生意时诚信厚道、热心助人,他的良好品格赢得了人们的广泛尊敬。
B.在酒店聚饮的乡里数姓人家,为甲、乙二人的借贷官司所牵连,卖酒者急人所急,为乡亲仗义疏财,慷慨解囊。
C.在术者断决的死期将至之时,卖酒者神情自若地处理自己的后事,他尽量让利于债务人,使他们将来免受债务困扰,表现了良好的德行风范和心理素质。2-1-c-n-j-y
D.本文构思新颖,不落俗套,作者没有着力叙述卖酒者如何经营谋生、发家致富,而是突出写他为人排忧解难,以表现他慷慨助人、乐善好施的长者风范。
解析 B项,“数姓人”是“好几户人家”的意思。
答案 B
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天寒甚,不名博,客将不肯大饮啖。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源:21世纪教育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卖酒者大会戚友,沐棺更衣待死。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卖酒者匪唯长者,抑亦智士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天气非常寒冷,不以博弈为名,客人(您)必然不肯大吃大喝。
(2)卖酒的人聚集众多亲戚朋友,整治棺木更换服装等待死亡。
(3)卖酒的人不仅是有德行的人,而且是有智慧的人啊!
参考译文
(江西)万安县有个卖酒者,凭借精湛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酿酒技术而致富。一生从不欺负别人。如果遇见被(主人)派来买酒的奴仆、婢女,一定问:“你能饮酒吗?”以对方的酒量给他倒酒(饮),并叮嘱:“千万不要偷瓶中的酒喝,不然要受主人鞭笞的。”有时遇到(奴仆、婢女)走路不稳跌倒摔破了装酒的器皿,总是从自己家拿出瓶子,重新装好酒,让(奴仆、婢女)拿着回去。因为这些,远远近近的人都称赞他是有德行的人。【出处:21教育名师】
乡里有人多次聚在一块儿饮 ( http: / / www.21cnjy.com )酒,评议事情不能决断,相互叹息,大多脸色难看。卖酒者询问道:“诸位为什么多次聚在一块儿饮酒,评议事情不能决断,相互叹息呢?”聚在一起喝酒的人说:“我们为某甲向某乙借贷提供了担保,某甲超过期限不肯还贷,将要被起诉,如果被起诉就会倾家荡产,事情也就会牵连到我们,我们几家人就不能够休息了!”卖酒者询问:“你们担保了多少钱?”聚在一起喝酒的人回答“本息一共四百两。”卖酒者说:“这有什么值得发愁的呢?”立即拿出四百两帮他们偿还贷款,还不求取借据。
有个用口袋背着很多东西在路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行走的人,遇着了大雪,不能继续前行。听说卖酒者是有德行的人,赶紧到他家寄宿。雪一连下了几天,卖酒者每天叫客人同自己赌博,并把赢来的钱拿来买酒一同吃喝。客人大多数时候是赌输了,私下不高兴地说“卖酒者竟不是有德行的人?然而我已经赌输了,还要大吃大喝,花费(译者注:酬,主人进客也。——《说文》。凡主人酌宾曰献,宾还酌主人曰醋,主人又自饮以酌宾曰酬。这里意译为花费)从我这赢的钱。”雪停之后,客人兑现了赌博所输的钱准备出发。卖酒者笑着说:“哪里有主人竟要客人的钱买酒肉的道理?天气十分寒冷,不以博弈为名,客人(您)必然不肯大吃大喝。”卖酒者把从客人那赢来的钱如数还给了他。
有个方术之士(行占卜的人)谈论五行,判定卖酒者将死。方术之士判定的死期将到之时,他摆下酒宴,把他购置的田地屋舍的主人一起招来,说:“我以往买你们的田地屋舍,你们心中愿意吗?价格没有吃亏吧?”想要赎回的人按照当初契约的价格,价格不公道的,拿现金追补。又把向他借贷的人一起召来说:“你们借贷了资金若干,本息若干了。”如果有人能偿还,不要他们还利息;如果是贫困的人,立即把借据给他们(不要他们偿还了),并且说:“不要让我的子孙为追索借贷让你们受苦了!”到方术之士判定的死期,卖酒者聚集众多亲戚朋友,整治棺材,更换服装等待死亡。卖酒者的脸色和平时一样明亮,亲戚朋友面面相觑,等到半夜才散去。而卖酒者又活了七年。
魏先生说:我听说卖酒者喜好赌博,没事就和自己的三个儿子终日赌博,争执起来没有家人之间的礼节。有人问他,他说:“儿子们好玩耍,不这样他们就会与别人赌博,败坏我的家产了。”唉,卖酒者不仅是有德行的人,而且是有智慧的人啊!
四、语言表达
16.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问题。
近日,23岁的大学四年级女生王月成了石家庄市乃至全国的名人——她在石家庄市街路两侧脱了皮的树上和一些残破的电线杆上,创造了一些惟妙惟肖的美术作品。因为她的“树洞画”,石家庄市九中街已成了一个“景点”,每天来此欣赏的市民络绎不绝。她的“树洞画”经媒体报道后迅速在全国引起关注,各大门户网站、主流媒体均转载报道。21·cn·jy·com
假如你是“感动省城人物”的推选委员,请为“用小爱温暖冬天”的王月写一段推荐词。(7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树洞画”为城市装 ( http: / / www.21cnjy.com )点了一道充满创意的风景线。王月的艺术不仅在于化“缺陷”为“美丽”,更在于表达着人们内心深处对城市文化(艺术品位)的渴望。在寒冬里,它让人眼前一亮,心生温暖。【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双基限时练(十六) 段太尉逸事状
一、基础训练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氛(fēn)围 汾(fén)阳
邠(bīn)州 槟(bīn)榔
B.不慊(qiè) 道歉(qiàn)
虞(yù)侯 舆(yǔ)论
C.赭(zhě)石 褶(zhě)皱
蹩(bié)脚 躄(bì)足
D.惊愕(è) 粤(yuè)菜
花萼(è) 上腭(é)
解析 A项,槟:bīnɡ。B项,虞:yú,舆:yú。D项,腭:è。
答案 C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率以货窜名军伍中
其不率教者常有一二
B.天子以生人付公理
天地所以生人者原不过此数
C.请假设草具
久假不归
D.出入以为武人21世纪教育网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解析 A项,前“大都”,后“遵循” ( http: / / www.21cnjy.com )。B项,前“百姓”,后“养活人”。C项,全都是“借”的意思。D项,前“在朝外还是在朝内”,后偏义复词,侧重在“入”,“进入”的意思。
答案 C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B.
C.
D.
解析 A项,前介词“用”,后连词“而”。B项,都表判断。C项,前表反问语气,后推测语气。D项,前“于是,就”,后“如果”。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答案 B
4.下面的句子均有省略,选出补足省略成分不当的一项( )
A.吏以(之)告(于)泚。
B.人视之,(太尉)儒者也。
C.会州刺史崔公来,(太尉)言信行直。
D.旦,(晞与太尉)俱至孝德所,谢不能。
解析 C项,应是“崔公”。
答案 C
5.选出对下列句子解说不当的一项( )
(1)元和九年月日,永州司马员外置同正员柳宗元谨上史馆。(《段太尉逸事状》)
(2)虞山王毅叔远甫刻。(《核舟记》)
A.(1)句中的“元和”是唐宪宗的年号,此处是用年号纪年;而苏洵的作品集《嘉祐集》中的“嘉祐”也是皇帝的年号,不过它是用年号来命名作品集。2·1·c·n·j·y
B.“永州”和“虞山”都是地名,都是用居官所在地的名字来称呼自己。21世纪教育网
C.“司马员外置同正员”这是柳宗元的官阶,表述这些是为了说明自己的身份。
D.“王毅叔远甫”中“王毅”是姓名,“叔远”是字,“甫”是古代男子的美称。
解析 B项,“虞山”是王叔远的籍贯。
答案 B
6.下列对文句的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朱泚幸致货币——幸亏朱泚送来礼物。
B.然终不以在吾第——然而,最终不能把它放在吾的住宅里。
C.公见人被暴害,因恬然——您看到百姓受到残暴的伤害,仍处之安然。
D.纵士卒无赖——放纵士卒横行不法。
解析 A项,幸:译错,应为“如果”。B项,关键词:“以”“第”。C项,关键词:“被”“因”。D项,关键词:“无赖”。21cnjy.com
答案 A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7~12题。
太尉始为泾州刺史时,汾阳王①以副元帅 ( http: / / www.21cnjy.com )居蒲②,王子晞为尚书,领行营节度使,寓军邠州,纵士卒无赖。邠人偷嗜暴恶者,率以货窜名军伍中,则肆志,吏不得问。日群行丐取于市,不嗛,辄奋击,折人手足,椎釜鬲瓮盎盈道上,袒臂徐去,至撞杀孕妇人。邠宁节度使白孝德以王故,戚不敢言。www.21-cn-jy.com
太尉自州以状白府,愿计事。至则曰:“天子以生人付公理,公见人被暴害,因恬然,且大乱,若何?”孝德曰:“愿奉教。”太尉曰:“某为泾州,甚适,少事。今不忍人无寇暴死,以乱天子边事。公诚以都虞侯③命某者,能为公已乱,使公之人不得害。”孝德曰:“幸甚!如太尉请。”【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既署一月,晞军士十七人入市取酒,又以刃刺酒翁,坏酿器,酒流沟中。太尉列卒取十七人,皆断头注槊上,植市门外。晞一营大噪,尽甲。孝德震恐,召太尉,曰:“将奈何?”太尉曰:“无伤也!请辞于军。”孝德使数十人从太尉,太尉尽辞去。解佩刀,选老躄者一人持马,至晞门下。甲者出,太尉笑且入,曰:“杀一老卒,何甲也?吾戴吾头来矣!”甲者愕。因谕曰:“尚书固负若属耶?副元帅固负若属耶?奈何欲以乱败郭氏?为白尚书,出听我言。”晞出见太尉,太尉曰:“副元帅勋塞天地,当务始终。今尚书恣卒为暴,暴且乱,乱天子边,欲谁归罪?罪且及副元帅。今邠人恶子弟以货窜名军籍中,杀害人,如是不止,几日不大乱?大乱由尚书出,人皆曰,尚书倚副元帅,不戢士。然则郭氏功名其与存者几何?”21·世纪*教育网
言未毕,晞再拜曰:“公幸教晞以道,恩甚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愿奉军以从。”顾叱左右曰:“皆解甲,散还火伍中,敢哗者死。”太尉曰:“吾未晡食,请假设草具。”既食,曰:“吾疾作,愿留宿门下。”命持马者去,旦日来。遂卧军中。晞不解衣,戒候卒击柝卫太尉。旦,俱至孝德所,谢不能,请改过。邠州由是无祸。21*cnjy*com
——节选自《柳河东集》卷八
[注] ①汾阳王:即郭子仪。②蒲,州名,今山西永济县。③都虞侯:军队中的执法官。
7.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寓军邠州,纵士卒无赖 无赖:强横妄为
B.不嗛,辄奋击,折人手足 嗛:满意,满足
C.白孝德以王故,戚不敢言 戚:忧愁,忧伤
D.太尉自州以状白府 白府:白孝德之府
解析 D项,白:告诉。
答案 D
8.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用法判断正确的是( )
A.两个“以”字用法相同,两个“且”字用法不同。21世纪教育网
B.两个“以”字用法相同,两个“且”字用法相同。
C.两个“以”字用法不同,两个“且”字用法不同。
D.两个“以”字用法不同,两个“且”字用法相同。
解析 以:前是介词,“凭……的身份”,后是连词,相当于“而”。且:都是“将”。
答案 D
9.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解析 C项,一为“劝说”,一为“告辞离开”。
答案 C
10.下列句子分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太尉关心人民、不畏强暴的一组是( )
①太尉自州以状白府,愿计事
②皆断头注槊上
③太尉尽辞去
④皆解甲,散还火伍中
⑤戒候卒击柝卫太尉
A.①② B.③④⑤
C.①③④ D.②④
解析 ④⑤写他人。
答案 A
11.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段太尉在做泾州刺史时,汾阳王的儿子放纵手下的士兵强横妄为,当地节度使白孝德很忧虑,但却因为有汾阳王的缘故而不敢做声。21·cn·jy·com
B.段太尉看见士兵胡作非为,主动向节度使请缨去制止士兵的暴乱行为。
C.士兵们在集市上蛮横无 ( http: / / www.21cnjy.com )理的时候,太尉带人把他们逮捕并关押了起来,军营里一片骚乱,纷纷准备闹事,后来太尉带人亲自到军营说明了情况,事态才得以平息。2-1-c-n-j-y
D.太尉在去军营与尚书会谈时,从维护尚书家族的声望出发,替对方着想,令尚书十分感动,从而对太尉肃然起敬。
解析 C项,不是逮捕关押,是砍头示众。
答案 C
12.将文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率以货窜名军伍中。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公诚以都虞侯命某者。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大都用钱财行贿在军队里挂个名字。
(2)您如果能任命我为都虞侯。
三、能力提升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3~15题。
韩休,京兆长安人。工文辞,举贤良。 ( http: / / www.21cnjy.com )玄宗在东宫,令条对国政,与校书郎赵冬曦并中乙科,擢左补阙,判主爵员外郎。进至礼部侍郎,知制诰。出为虢州刺史。虢于东、西京为近州,乘舆所至,常税厩刍①,休请均赋它郡。中书令张说曰:“免虢而与它州,此守臣为私惠耳。”休复执论,吏白恐忤宰相意,休曰:“刺史幸知民之敝而不救,岂为政哉?虽得罪,所甘心焉。”讫如休请。以母丧解,服除,为工部侍郎,知制诰。迁尚书右丞。侍中裴光庭卒,帝敕萧嵩举所以代者,嵩称休志行,遂拜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来源:21cnj*y.co*m】
休直方不务进趋,既为相, ( http: / / www.21cnjy.com )天下翕然宜之。万年尉李美玉有罪,帝将放岭南。休曰:“尉小官,犯非大恶。今朝廷有大奸,请得先治。金吾大将军程伯献恃恩而贪,室宅舆马僭法度,臣请先伯献,后美玉。”帝不许,休固争曰:“罪细且不容,巨猾乃置不问,陛下不出伯献,臣不敢奉诏。”帝不能夺。大率坚正类此。初,嵩以休柔易,故荐之。休临事或折正嵩,嵩不能平。宋璟闻之曰:“不意休能尔,仁者之勇也。”嵩宽博多可,休峭鲠,时政所得失,言之未尝不尽。帝尝猎苑中,或大张乐,稍过差,必视左右曰:“韩休知否?”已而疏辄至。尝引鉴,默不乐。左右曰:“自韩休入朝,陛下无一日欢,何自戚戚,不逐去之?”帝曰:“吾虽瘠,天下肥矣。且萧嵩每启事,必顺旨,我退而思天下,不安寝。韩休敷陈治道,多讦直,我退而思天下,寝必安。吾用休,社稷计耳。”后以工部尚书罢。迁太子少师,封宜阳县子。卒,年六十八,赠扬州大都督,谥曰文忠,宝应元年,赠太子太师。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节选自《新唐书·韩休传》
[注] ①厩刍:草料。
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休复执论 执:坚持
B.休直方不务进趋 务:致力于
C.帝不能夺 夺:使……改变
D.吾用休,社稷计耳 计:计策
解析 计:考虑、谋划。
答案 D
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解析 A项,都是介词,因为。B项, ( http: / / www.21cnjy.com )前“之”为“的”,后“之”用于主谓之间。C项,前“……的情况”,后表被动。D项,前“何”,“为什么”;后“何”,“什么”。21教育网
答案 A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韩休擅长写文章,被举荐为贤良,在玄宗为太子时,受命逐条回答有关国政问题,此后担任过一系列重要的官职。
B.韩休任虢州刺史期间,体察民情,请求为虢州百姓减免赋税,经过努力终获成功,表现出他为民请命的仁爱之心。
C.韩休因萧嵩举荐而任宰相,他的耿介刚直与萧嵩的宽容随和形成互补,二人关系也很和谐,因而得到宋璟的赞许。
D.韩休秉公直谏给了玄宗很大压力,但面对谗言,玄宗非常清醒,将韩休与萧嵩进行比较,说明了任用韩休的理由。
解析 二人关系不和谐。
答案 C
参考译文
韩休,是京城长安人。韩休擅长写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章,被举荐为德才兼备的人。唐玄宗还是太子的时候,让他按条逐一对答国家政事的询问,和校书郎赵冬曦一起考中乙科进士,提拔为左补阙(唐代谏官名),出任主爵员外郎。又回朝廷任礼部员外郎,担任知制诰(掌管诏令的官)。离开朝廷到虢州担任刺史。虢州是靠近东京、西京的州,马车、兵车(也可以翻译为皇帝的车马)到达后,经常征收草料税,韩休请求把税赋分摊到其他的州郡中去。中书令张说说:“免除虢州的税赋分摊到别的州,这是虢州太守为了自己私人的利益罢了。”韩休坚持自己的意见,下面的官吏告诉他你这样做是违背了宰相的意思,韩休说:“(我作为)刺史本来了解到百姓的困苦却不去救助,这难道是为政之道吗?即使得罪宰相,我也是心甘情愿的。”最终还是按照韩休请求的那样实行了。因为母亲去世而解职,守孝期满,担任工部侍郎,又任知制诰。调任尚书右丞。侍中裴光廷去世,皇上下令萧嵩推举一个可以代替裴光廷的人,萧嵩赞颂韩休的志向和品行,于是授予韩休担任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www-2-1-cnjy-com
韩休做人严肃正直,不追求功名利禄。 ( http: / / www.21cnjy.com )如今他当上了宰相,是很符合当时朝廷上下期望的。万年尉李美玉犯了罪,皇上将要把他流放到岭南去。韩休说:“万年尉是个小官,所犯的又不是大罪。现在朝廷中有更大的邪恶的人,请求先治他们的罪。金吾大将军程伯献依仗皇上的恩宠而贪赃枉法,他的住宅、乘坐的车马都超越了法律的规定,臣请求先处理程伯献,再处理李美玉。”皇上没有答应,韩休就坚持争辩:“罪轻的人尚且不被宽容,罪重的人竟然放过而不去问罪,如果陛下不放逐程伯献,我不能接受诏令。”皇上不能改变韩休的想法。韩休坚决、正直大致如此。开始,萧嵩因为韩休恬淡平和,以为很容易控制他,所以也就引荐了他。等韩休办事时有时会反驳,甚至指责萧嵩,萧嵩也不能说服他。宋璟听说后说:“没有想到韩休能这样,这是仁者的勇气啊。”萧嵩宽容、博爱、随和,而韩休却严正刚直,对时政得失,说话没有不说彻底的。唐玄宗曾经到后花园游玩打猎,有时在宫中设宴行乐,稍有过失,总是赶紧问左右的随从人员:“这件事韩休知道不知道?”不一会儿,韩休的劝谏书就已经送到了。唐玄宗曾对着镜子闷闷不乐,旁边的人劝说道:“自从韩休当了宰相以来,陛下没有一天是欢乐的,为何独自悲伤,不将他撤换掉让他离开呢?”唐玄宗感叹道:“我虽然瘦了,但国家必定富裕了。萧嵩上奏事情常常依顺我的旨意,从不与我反着来,可退朝后想想天下的大事,我睡不安稳啊!韩休大量陈说治理国家的道理,他常常为国家社稷与我争执,退朝后我则可以宽心睡个安稳觉。我重用韩休,是出于社稷江山的考虑罢了。”后来,在工部尚书的职位上罢免了官职。后提升为太子少师,封宜阳县县令。死时六十八岁,赠扬州大都督的称号,谥号为文忠。宝应元年,追赠太子太师。【版权所有:21教育】
四、语言表达
16.将下面的长句改写为四个短句,可以调整语序,增删个别词语,但不能改变原意。
日前一科学家和他的团队历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多年在青海湖的裸鲤身上首次找到一种灵敏度高、成本低廉、培养速度快、保存简单、使用方便并已经在上海苏州河治理、汶川水质安全检测中得到应用和科学验证的水质检测好材料——非致病的淡水型发光细菌。 21*cnjy*co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日前一科学家和他的团队历时多年在青海湖的裸鲤身上首次发现一种非致病的淡水型发光细菌。这种细菌是一种水质检测好材料。它灵敏度高、成本低廉、培养速度快、保存简单、使用方便。它已经在上海苏州河治理、汶川水质安全快速检测中得到应用和科学验证。【出处:21教育名师】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双基限时练(十四) 鸿门宴
一、基础训练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不相同的一项是( )
A.鲰生 刍议 胡诌 邹忌 绉裙
B.刀俎 诅咒 咀嚼 沮丧 狙击
C.瞋目 缜密 镇守 和阗 娇嗔
D.犒劳 枯槁 竹篙 嵩呼 蓬蒿
解析 A项,zōu|chú|zhōu|z ( http: / / www.21cnjy.com )ōu|zhòu。B项,zǔ|zǔ|jǔ|jǔ|jū。C项,chēn|zhěn|zhèn|tián|chēn。D项,kào|ɡǎo|ɡāo|sōnɡ|hāo。
答案 D
2.下列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陈永畴认为,在目前情况下,中国多数合作社都是能人带头,他们劳苦功高,但这种辛勤和贡献却没有相应的法定报酬给予肯定。
B.明眼人都明白,在世人高度关注气候和环境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当头,欧美发达国家现在纷纷打出“气候牌”和他们之前常用的“民主牌”“人权牌”一样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通过对别国高耗能产品征收所谓的碳关税,推行气候霸权。2-1-c-n-j-y
C.我们这个旅游团,虽说是临时组合,但每个成员的素质都很高,都能遵守旅游规则,七天的景区游览,可以说做到了秋毫无犯,文明旅游。 21*cnjy*com
D.近年来,大学生就业率偏低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在各城市艰难谋生成为很多人的无奈,打工族们对一份工作的渴求催生了一些老板的凌人盛气,打工者则陷入“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尴尬境地任人宰割。【来源:21cnj*y.co*m】
解析 C项秋毫无犯:形容军队纪律严明,丝毫不侵犯群众利益。
答案 C
3.下列句中加点字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沛公军霸上
②常以身翼蔽沛公
③范增数目项王
④籍吏民,封府库
⑤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⑥项伯杀人,臣活之
⑦爽心悦目
A.①②⑤/③④/⑥⑦ B.①③④/②⑤/⑥⑦
C.②⑥⑦/③④⑤/① D.③⑥/⑤⑦/①②④
解析 ①③④为名词作动词;②⑤为名词作状语;⑥⑦为使动用法。
答案 B
4.对下列加点“为”字的词性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使子婴为相
②为击破沛公军
③皆为龙虎
④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⑤约为婚姻
⑥若入前为寿
⑦若属皆且为所虏
⑧军中无以为乐
⑨何辞为
A.①③⑤⑥⑧⑨/②④⑦ B.①③⑤⑥⑧/②④/⑦/⑨
C.①③④⑤⑥⑧/②⑦/⑨ D.①③⑤⑥/②④⑦⑧/⑨
解析 ①③⑤⑥⑧为动词,②④介词,替,给;⑦介词,表被动;⑨语气词。
答案 B
5.下列加点的词语同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①约为婚姻
②臣战河南
③沛公居山东时
④项伯许诺
⑤所以遣将守关者
⑥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
⑦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⑧君王为人不忍
A.①④⑧ B.②③⑥
C.②⑤⑦ D.④⑥⑧
答案 D
6.对下列加点的“之”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①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代词 称代项王)
②拔剑撞而破之 (代词 指代玉斗)
③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 (代词 称代刘邦)
④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结构助词 “的”)
⑤项伯及夜驰之沛公军 (动词 到)
⑥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结构助词 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A.①②④ B.③④⑤
C.①②⑥ D.②⑤⑥
解析 ③指代“刘邦欲王关中这件事”。
答案 B
7.对下列加点词的人称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若入前为寿
②若属皆且为所虏
③公为我献之
④吾属今为之虏矣
⑤项伯杀人,臣活之
⑥会其怒,不敢献
A.②④/①③/⑤⑥ B.④/①②/③⑤⑥21世纪教育网
C.④/①②③/⑤⑥ D.③④/①②/⑤⑥
答案 C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8~10题。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8.文中所叙宴会上座次是依照尊卑主客排列的。根据文中所叙,请将下列人物所坐位置指出来(将序号填入方框内)。
①范增 ②项羽 ③沛公 ④张良21世纪教育网
解析 古人宴会上,坐西脸朝东为尊位,其次是坐北脸朝南,再其次是坐南脸朝北。
答案 ② 张良④
9.翻译下列句子。
(1)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军营里没有什么娱乐的,请让我舞剑助兴吧!
(2)范增多次使眼色给项羽,举起所佩戴的玉玦向项羽多次示意。
(3)项伯也拔出剑舞起来,并常常用自己的身体像羽翼一样掩护刘邦,项庄(最终)不能击杀沛公。
10.刘邦见项羽时所说的话有几层意思?说这些话的目的是什么?项羽对之作何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在称呼上,对项羽一口一个将军;对自己一口一个臣字,表达自己的恭敬。
(2)他用共同起义的老关系来打动项羽,接着恭维了项羽的功勋,也表白自家苦劳。
(3)他虚情假意说自己“能先入关破秦”是一件“不自愿”的事。
(4)“得复见将军于此”表明他一向惦记着项羽,再次见到十分高兴。
(5)他把向项羽告密的人称为“小人”,把项羽对他恼火的责任推到小人身上,来融解凝冻空气。
(6)“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也在表明过去彼此间关系是好的,有误会是目前的事。[来源:21世纪教育网]21·cn·jy·com
三、能力提升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1~14题。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而待。谓 ( http: / / www.21cnjy.com )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乃自刎而死。www.21-cn-jy.com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的意思。
(1)江东虽小,地方千里。
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众数十万人,亦足以王也。
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
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持短兵接战。
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方圆、纵横。[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称王。
(3)西进、动词。
(4)即使。
(5)兵器。[21世纪教育网
12.与“籍独不愧于心乎”句中的“独”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B.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
C.今独臣有船。
D.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
解析 A、C两项,唯独、只有。B项,表反问。D项,仅。
答案 B
13.“项王身亦被十余创”这句话的正确译文是( )
A.项王的身上也被十几个敌人刺伤。
B.项王的身上也覆盖着十余处创伤。
C.项王自己也受伤十余处。
D.项王自身也受了十余处伤痕。
答案 C
14.“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项羽这句话变化而来的一个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1教育网
答案 无颜见江东父老
参考译文
于是项羽就想东渡乌江(长江西岸的乌江浦)。乌江亭长把船停靠在岸边等候项羽,对项羽说:“江东虽小,土地千里,民众数十万,也足够称王的。希望大王急速过江。现在只有我有船,汉军即使追到这,没有什么办法渡江。”项羽笑道:“上天既然要灭亡我,我为什么还要渡江呢?况且我项羽(当初带领)江东的子弟八千人渡过乌江向西挺进,现在无一人生还。即使江东的父老兄弟怜爱我而拥我为王,我还有什么脸面去见他们?即使他们不说什么,我难道不在心里感到惭愧吗?”于是对亭长说:“我知道您是年高有德的人。我骑这匹马五年了,所遇到的都没有对手,曾经日行千里,不忍心杀掉它,把它赠给你吧!”于是命令骑兵都下马步行,手持短小轻便的武器交战。仅仅项籍就杀了汉军几百人,项王自身也受了十几处伤。回头看见汉军骑兵中的司马吕马童(原是项羽部将,这时已背楚归汉)说:“你不是我的老朋友吗?”吕马童面对着项羽,指示给王翳说:“这是项羽。”项羽便说道:“我听说汉王拿一千两黄金、一万户封邑悬赏征求我的头,我给你一点好处。”就割脖子自杀了。21cnjy.com
四、语言表达
15.阅读下面一则寓言,按照要求续写。要求:①点明主题;②语意连贯;③不少于50个字(含标点符号)。2·1·c·n·j·y
磨盘围绕着磨心不停地转动着,一圈,又一圈……
终于有一天,磨盘忍耐不住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冲着磨心大发脾气:“我受够了!我这么大个儿,凭什么要以你为中心,一天到晚围着你团团转?别在这里碍事,没有你,我会做得更好!”【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磨心无法再呆下去了,只好走开。
磨盘心想,现在终于可以随心所欲了。它铆足劲地转,但转不了几圈,就一骨碌滚到地上去了。
这时候,磨心平静地对磨盘说:“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磨盘想离开磨心,觉得自己会做的更 ( http: / / www.21cnjy.com )好,结果滚到地上。这个寓言告诉我们:只有分工合作,相互配合,才能更好地把工作做好。另外,续写的内容还必须与原文衔接,同原文的语体风格一致。
答案 示例1:你别生气,听我解释。 ( http: / / www.21cnjy.com )虽然我是中心,你围绕着我转,但并不代表我比你重要。其实, 这是我们各自的职责所在,我们只有互相配合,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共同完成我们的工作。
示例2:磨盘老兄,你听我说,虽然我 ( http: / / www.21cnjy.com )们都有各自的自由,但自由这东西不是绝对的。追求自由固然是件好事,但任何自由都要受到一定的约束。希望你能知道,我不是你追求自由的障碍,而是同甘共苦的好兄弟。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6.在画线处填上恰当的话,使前后内容句式对应,修辞方法相同。
给生命一个微笑,无论你是伫立在成功的峰顶,还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论你是在为爱而陶醉,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世纪*教育网
给生命一个微笑。微笑的人并非没有痛苦,只不过他们把痛苦锤炼成绚丽的诗行;微笑着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www-2-1-cnjy-com
答案 (示例)徘徊在失败的低谷 在为恨而伤怀 并非没有挫折
只不过他们把挫折当做前进的动力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