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
13.3《比热容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名 13.3 比热容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能通过实验探究得出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不同。 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应用水的比热容大的知识来解释自然现象、解决实际问题。(重点)
教学重点 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教学难点 通过比热容实验及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得到比热容的概念。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烧杯、铁架台、水、食用油、天平、加热器、温度计等 学生准备:课本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大家去过海边,夏天午后,沙子很热,海水却非常凉,为什么? 新知相授 一、认识比热容 1. 探究水吸收的热量跟哪些因素有关 将一壶水烧开与烧成温水吸收的热量一样多吗? 烧开一壶水与烧开半壶水需要的热量一样多吗? 大家知道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主要是和质量和升高的温度有关 实验探究 是不是只要物体的质量相等、升高的温度相同,它们吸收的热量就相等呢?或者说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是否还跟其他因素有关? 实验假设: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还可能与物质的种类有关。 实验准备: 比什么?拿谁比?怎么比?(2)怎么知道哪种物质吸收热量多?(3)要记录哪些数据? 实验设计: 进行实验: 实验方案一:用相同质量的两种物质(如食用油和水),让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加热时间。 数据记录表格(方案一) 现象分析:等质量的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温度,水比食用油吸收热量多(水需要的加热时间更长)。 由本次实验可以看出,水和食用油吸收热量的差异,是由它们的种类决定的。 实验方案二:用相同质量的两种物质,给它们加热相同时间,比较温度升高的多少(实验装置上图同样适用)。 数据记录表格(方案二) 现象分析:等质量的水和食用油,吸收相同的热量(加热相同的时间),水温度变化小,食用油温度变化大。 由本次实验可以看出,水和食用油吸收热量的差异,是由它们的种类决定的。 上面这些现象我们应该用什么物理量来表示一下呢? 经过科学测定,发现一般情况下,不同的物质,在质量相等、升高温度相同时,吸收的热量不同。物质的这种性质,科学家用物理量比热容来表示。 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比热容用符号c 表示,它的单位是焦每千克摄氏度,符号是J/(kg · ℃)。 比热容是反映物质自身性质的物理量(即是物质的属性),物质种类不同,比热容一般不同.(突出强调) 接下来完成【例1】: 【例1】如图所示,甲图所示是小明做“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实验的装置,使用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入质量相等的A、B两种液体,并用相同的装置加热。 (1)本实验需要用到天平这一测量工具,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且两种液体初温相同,这种研究方法叫________________。 (2)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可通过________________来比较;吸热能力的大小可通过温度计________________来判断,这种研究方法叫________________。 (3)加热时用玻璃棒搅拌液体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乙图所示为B液体在第2 min时温度计的示数,其示数为________________℃。 (5)将实验数据记录在如上表格中,分析数据可知,质量相等的A和B两种液体,加热相同时间,吸收的热量_____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液体________________(填“A”或“B”)升高的温度较高,说明液体________________的吸热能力更强。 【答案】(1)控制A、B两种液体质量相同;控制变量法。 加热时间;示数变化;转化法。 使液体受热均匀。 26 相同;B;A。 通关秘籍: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两种方法: (1)控制不同物质的质量相同,使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即加热时间相同),比较它们升高的温度,温度变化小的物质吸热能力强。 (2)控制不同物质的质量相同,使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它们吸收的热量,吸收热量多的物质吸热能力强。 二、水的比热容 色拉油的比热容是:c油=1.97×103 J/(kg·℃) 水的比热容是:c水=4.2×103 J/(kg·℃) 大家可以尝试说出水的比热容的物理意义:1kg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J。 接下来完成【例2】、【例3】: 【例2】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容。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一桶水倒掉一半后,剩下的水的比热容c水=_____________;水结成冰后比热容______________(填“不变”或“改变”);干泥土的比热容约为0.84×103 J/(kg·℃),则相同质量的水和干泥土,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变化较____________(填“大”或“小”),这就使沿海地区气温变化不像内陆那样温差____________。 【答案】4.2×103J/(kg·℃);改变;小;大。 【例3】张家界森林公园内风景优美,其中金鞭溪婉转秀丽,下雨后溪边升起了一层雾,置身其中,宛如仙境,那么雾的形成属于________________现象;水还有许多用途,如用水作为汽车发动机冷却液是利用了水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答案】液化;比热容大。 通关秘籍: 1.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反映物体的吸热或放热能力。比热容的大小只与物质的种类及状态有关,与物体是否吸热(放热)、温度高低、质量大小等无关。 2. 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当吸收或放出相同热量时,比热容大的物质温度变化较小;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当温度变化相同时,比热容大的物质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 课堂练习 大家去过海边,夏天午后,沙子很热,海水却非常凉,为什么? 答:沙子的比热容小,升温快;海水的比热容大,升温慢;故夏天午后,沙子温度高于海水。 1. 铝的比热容是0.88×103 J/(kg·℃)。由此可知( ) A. 1 kg的铝温度升高1 ℃时放出的热量是0.88×103 J B. 1 kg的铝温度升高1 ℃时吸收的热量是0.88×103 J/(kg·℃) C. 1 kg的铝温度降低1 ℃时放出的热量是0.88×103 J D. 1 kg的铝温度升高到1 ℃时吸收的热量是0.88×103 J 【答案】C 2.甲、乙两物体质量都为1 kg,丙物体质量为2 kg,三个物体温度都升高1 ℃,吸收的热量Q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乙的比热容与丙的相等 B. 甲的比热容比乙的大 C. 甲的温度升高1 ℃,需吸收2 000 J的热量 D. 甲、乙的温度都降低1 ℃,乙比甲放出的热量多 【答案】B 本节课结束,谢谢大家!!!
布置作业 完成对应的同步练习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13.3 比热容 第一课时 同步精品试题
一、单选题
1.人的体重有三分之一是水分,这有助于调节自身的体温,以免因温度变化太快对人体造成损害,其主要原因是水的( )
A.密度小 B.比热容大 C.沸点高 D.凝固点低
2.根据表中几种物质的比热容,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物质 比热容/J kg﹣1 ℃﹣1 物质 比热容/J kg﹣1 ℃﹣1
水银 0.14×103 沙石 0.92×103
水 4.2×103 冰 2.1×103
A.制作体温计常用水银做介质,原因之一是水银的比热容小
B.北方楼房中的暖气用水做介质,利用了水的比热容大的特性
C.由于水比沙石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沙石吸收相同的热量后水升温比沙石快
D.水和冰的比热容不同,说明比热容的大小与物质状态有关
3.在两个上端开口的正方体容器内,分别装有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甲和乙两种液体,如图所示。一起放在太阳下暴晒10min,测得甲、乙两种液体上升相同的温度,已知单位面积的液体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是相同的,忽略容器吸、放热的影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液体的比热容较大 B.乙液体的比热容较大
C.它们的比热容一样大 D.无法比较它们比热容的大小
4.生产生活中,我们常利用水的比热容大这一性质。下列实例中与这一性质无关的是( )
A.初春夜晚向稻田中灌水保温 B.夏天中午洒水车洒水降温
C.城市建造人工湖来调节气温 D.热水袋用水来做取暖物质
5.如图所示,加热-40℃的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C段表示当前物体的状态仍是固体
B.冰的融化过程温度不变,说明熔化不需要吸热
C.水的沸腾过程温度不变,说明它的内能不变
D.由图可判断,加热时间相同时冰升温比水快,说明冰的比热容比水小
6.沿海地区江苏的昼夜温差较小,而内陆新疆的戈壁地区的昼夜温差较大。在新疆的某些地区出现“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 )
A.海水的密度小,沙石的密度大
B.海水的比热容大,沙石的比热容小
C.海水的内能多,沙石的内能少
D.海水吸收的热量少,沙石吸收的热量多
二、填空题
7.一台汽油机飞轮的转速为3600 r/min,在1s内汽油机对外做了 次功。汽油机用水作冷却液,是利用水的 大的特点。
8.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水和酒精,分别用两个相同的加热器加热(不计热量损失),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图线如图所示,则图线a的比热容 (填“大”或“小”),它是 的温度变化图像,他们升高相同温度时, 吸收的热量多。
9.在沿海地区炎热的天气里,由于陆地与海水的比热容不同,易形成海陆风;白天,陆地比大海升温 (慢/快),地面与海面上空的空气形成对流,形成海风,如图 (甲/乙)所示。
三、实验探究题
10.小侨要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现象”,同时又想要探究“不同燃料完全燃烧的放热能力”,他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两组实验装置:(甲图中两酒精灯完全相同;乙图中酒精和碎纸片的质量相同,烧杯中水的质量、初温也相同)
质量/g 升温10℃所需时间/s
沙子 100 60
水 100 252
(1)你认为研究不同燃料燃烧放热能力应选用 (选填“甲”或“乙”)图器材;
(2)进行甲图实验时,要控制水和沙子的初温和 相同;
(3)除了图中实验器材外,还要用到搅拌器,使用搅拌器的好处是 ;
(4)甲图实验中当沙子和水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小侨是通过比较 来判断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小侨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一中,分析实验数据可知 (选填“沙子”或“水”)的吸热能力强;
(5)下列示例中与比热容无关的是____(填字母);
A.城市建造人工湖来改善气候
B.空调房间里放盐水可以增加湿度
C.用冷水冷却发动机
(6)乙组实验中,通过 来反映燃料放出热量的多少。
答案部分
1.B
2.C
3.B
4.B
5.D
6.B
7.30;比热容
8.小;酒精;水
9.快;乙
10.(1)乙
(2)质量
(3)受热均匀
(4)加热时间;水
(5)B
(6)升高的温度13.3 比热容 第一课时 同步精品试题(含解析)
一、单选题
1.人的体重有三分之一是水分,这有助于调节自身的体温,以免因温度变化太快对人体造成损害,其主要原因是水的( )
A.密度小 B.比热容大 C.沸点高 D.凝固点低
【答案】B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人的体重有三分之一是水分,水的比热容较大,在吸收或放出同样热量的情况下,温度升高或者降低的较慢,有助于调节自身的体温。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根据表中几种物质的比热容,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物质 比热容/J kg﹣1 ℃﹣1 物质 比热容/J kg﹣1 ℃﹣1
水银 0.14×103 沙石 0.92×103
水 4.2×103 冰 2.1×103
A.制作体温计常用水银做介质,原因之一是水银的比热容小
B.北方楼房中的暖气用水做介质,利用了水的比热容大的特性
C.由于水比沙石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沙石吸收相同的热量后水升温比沙石快
D.水和冰的比热容不同,说明比热容的大小与物质状态有关
【答案】C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A.水银的比热容比较小,吸收相同的热量温度升得更高,可以更准确地测量物体的温度,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水的比热容比较大,降低相同的温度时可以放出更多的热量,取暖效果更好,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因为水比沙石的比热容大,在吸收和放出相同的热量时,水的温度变化小,沙石的温度变化大,所以相同质量的水和沙石吸收相同的热量后沙石升温比水快,C错误,符合题意;
D.物质处于不同的状态,比热容不相等,说明比热容的大小与物质状态有关,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3.在两个上端开口的正方体容器内,分别装有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甲和乙两种液体,如图所示。一起放在太阳下暴晒10min,测得甲、乙两种液体上升相同的温度,已知单位面积的液体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是相同的,忽略容器吸、放热的影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液体的比热容较大 B.乙液体的比热容较大
C.它们的比热容一样大 D.无法比较它们比热容的大小
【答案】B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由图可知,乙液体的面积大于甲液体的面积,根据单位面积的液体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是相同的可知,甲乙两种液体都暴晒10min,乙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甲液体吸收的热量;由于甲、乙液体的质量和初温相同,暴晒10min,甲、乙液体升高的温度相同,根据Q吸=cmΔt,当m、Δt相同时,c越大,Q吸越大,由此可知,乙液体的比热容较大。
故答案为:B
4.生产生活中,我们常利用水的比热容大这一性质。下列实例中与这一性质无关的是( )
A.初春夜晚向稻田中灌水保温 B.夏天中午洒水车洒水降温
C.城市建造人工湖来调节气温 D.热水袋用水来做取暖物质
【答案】B
【知识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比热容
【解析】A:初春夜晚温度较低,向稻田中灌水,水的比热容大,水向外放出较多热量时温度下降幅度小,从而起到保温的目的,A不符合题意; B:夏天中午洒水车洒水,利用水汽化吸收热量,达到降温的目的,B符合题意; C:城市建造人工湖,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性质,吸热温度升高不明显,放热温度下降不明显来调节气温,C不符合题意; D:热水袋用水来做取暖物质,原因是水的比热容大,吸热温度升高不明显,放热温度下降不明显,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如图所示,加热-40℃的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C段表示当前物体的状态仍是固体
B.冰的融化过程温度不变,说明熔化不需要吸热
C.水的沸腾过程温度不变,说明它的内能不变
D.由图可判断,加热时间相同时冰升温比水快,说明冰的比热容比水小
【答案】D
【知识点】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沸腾及沸腾条件;比热容
【解析】A. 如图,BC段吸热温度不变,是熔化过程,物体是固液共存状态,A不符合题意;
B. 冰的融化过程温度不变,但熔化过程要不断吸热,B不符合题意;
C. 水的沸腾过程温度不变,但沸腾要不断吸热,所以内能是增大的,C不符合题意;
D. 由图可判断,加热时间相同时冰升温比水快,根据 可知,冰的比热容比水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6.沿海地区江苏的昼夜温差较小,而内陆新疆的戈壁地区的昼夜温差较大。在新疆的某些地区出现“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 )
A.海水的密度小,沙石的密度大
B.海水的比热容大,沙石的比热容小
C.海水的内能多,沙石的内能少
D.海水吸收的热量少,沙石吸收的热量多
【答案】B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因为沙石的比热容较小,白天吸收热量后,砂石的温度升高的多,气温较高,夜晚放出热量后,砂石的温度下降的多,气温较低。由此可知,沙漠地区白天黑夜的温差大,产生了“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现象。海水的比热容较大,白天吸收热量后,海水的温度升高的少,气温较低,夜晚放出的热量后。温度下降的少,气温较高,因此沿海地区昼夜温差较小。由此可知,温差大小与海水、砂石的密度、内能无关,与比热容有关,且在升高相同温度时,海水吸收的热量多,砂石吸收的热量少。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二、填空题
7.一台汽油机飞轮的转速为3600 r/min,在1s内汽油机对外做了 次功。汽油机用水作冷却液,是利用水的 大的特点。
【答案】30;比热容
【知识点】比热容;内燃机的四个冲程
【解析】已知,一台汽油机飞轮的转速为3600 r/min,在1s内飞轮转动60圈,飞轮转动2圈对外做功1次,则在1s内汽油机对外做了30次功。
比热容是表征物质吸放热性能的重要指标,汽油机用水作冷却液,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特点。
8.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水和酒精,分别用两个相同的加热器加热(不计热量损失),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图线如图所示,则图线a的比热容 (填“大”或“小”),它是 的温度变化图像,他们升高相同温度时, 吸收的热量多。
【答案】小;酒精;水
【知识点】比热容;热量的计算
【解析】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水和酒精,由图像可知,加热相同时间,即水和酒精吸收相同的热量时,图像a升温更快,因此图像a的吸热能力弱,比热容小,它是酒精的温度变化图像。
酒精和水升高相同的温度,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所以水吸收的热量多。
9.在沿海地区炎热的天气里,由于陆地与海水的比热容不同,易形成海陆风;白天,陆地比大海升温 (慢/快),地面与海面上空的空气形成对流,形成海风,如图 (甲/乙)所示。
【答案】快;乙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因为水的比热容比泥土、沙石的比热容大,白天,在太阳照射下陆地和海水吸收相同的热量,海水温度上升慢,陆地升温快;陆地吸热后,温度上升快,热空气上升,风从海面吹向陆地,形成海风,故乙正确。
三、实验探究题
10.小侨要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现象”,同时又想要探究“不同燃料完全燃烧的放热能力”,他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两组实验装置:(甲图中两酒精灯完全相同;乙图中酒精和碎纸片的质量相同,烧杯中水的质量、初温也相同)
质量/g 升温10℃所需时间/s
沙子 100 60
水 100 252
(1)你认为研究不同燃料燃烧放热能力应选用 (选填“甲”或“乙”)图器材;
(2)进行甲图实验时,要控制水和沙子的初温和 相同;
(3)除了图中实验器材外,还要用到搅拌器,使用搅拌器的好处是 ;
(4)甲图实验中当沙子和水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小侨是通过比较 来判断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小侨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一中,分析实验数据可知 (选填“沙子”或“水”)的吸热能力强;
(5)下列示例中与比热容无关的是____(填字母);
A.城市建造人工湖来改善气候
B.空调房间里放盐水可以增加湿度
C.用冷水冷却发动机
(6)乙组实验中,通过 来反映燃料放出热量的多少。
【答案】(1)乙
(2)质量
(3)受热均匀
(4)加热时间;水
(5)B
(6)升高的温度
【知识点】燃料的热值;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实验
【解析】(1)研究不同燃料燃烧放热能力应选用不同的燃料,因此选乙组器材。
(2)根据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两种方法,要控制不同物质的质量相同,故要控制水和沙子的初温和质量相同。
(3)除了图中实验器材外,还要用到搅拌器,使用搅拌器的好处是使物质受热均匀。
(4)根据比较吸热能力的第一种方法,甲图实验中当沙子和水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小侨是通过比较加热时间来判断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小侨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升高相同温度,水加热时间长,故水的吸热能力强;
(5)A.城市建造人工湖来改善气候,因水的比热容大,当环境温度发生改变时,水的温度变化不明显,从而调节周围环境的温度,与比热容有关。A不符合题意;
B.空调房间里放盐水可以增加湿度,是通过蒸发增加湿度的,与比热容无关。B符合题意;
C.用冷水冷却发动机,因水的比热容大,降低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多,与比热容有关。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6)乙组实验中,通过水升高的温度来反映应燃料放出热量的多少。(共29张PPT)
内能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
第13章
13.3 比热容 第一课时
Contents
目
录
02
新知相授
新课导入
01
03
课堂小结
04
课堂练习
教学目标
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02
能通过实验探究得出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不同。
01
03
了解水的比热容。
新课导入
夏天午后,沙子很热,海水却非常凉,为什么?
新知相授
一、认识比热容
1. 探究水吸收的热量跟哪些因素有关
烧开一壶水与烧开半壶水需要的热量一样多吗?
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将一壶水烧开与烧成温水吸收的热量一样多吗?
质量和升高的温度
实验探究
是不是只要物体的质量相等、升高的温度相同,它们吸收的热量就相等呢?或者说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是否还跟其他因素有关?
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还可能与物质的种类有关。
实验假设
(1)比什么?拿谁比?怎么比?
(2)怎么知道哪种物质吸收热量多?
(3)要记录哪些数据?
实验探究
实验准备
实验设计
实验探究
实验方案一:用相同质量的两种物质(如食用油和水),让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加热时间。(两实验使用的都是同一加热器)
数据记录表格(方案一)
物质的种类 水 食用油或(沙子) 升高的温度(℃)
加热的时间(min)
进行实验
实验探究
等质量的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温度,水比食用油吸收热量多(水需要的加热时间更长)。
由本次实验可以看出,水和食用油吸收热量的差异,是由它们的种类决定的。
现象分析
实验探究
实验方案二:用相同质量的两种物质,给它们加热相同时间,比较温度升高的多少(实验装置上图同样适用)。
数据记录表格(方案二)
物质的种类 水 食用油或(沙子) 升高的温度(℃)
加热的时间(min)
进行实验
实验探究
等质量的水和食用油,吸收相同的热量(加热相同的时间),水温度变化小,食用油温度变化大。
由本次实验可以看出,水和食用油吸收热量的差异,是由它们的种类决定的。
现象分析
新知相授
经过科学测定,发现一般情况下,不同的物质,在质量相等、升高温度相同时,吸收的热量不同。物质的这种性质,用物理量比热容来表示。
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比热容用符号c 表示,它的单位是焦每千克摄氏度,符号是J/(kg · ℃)。
什么是比热容
新知相授
比热容是反映物质自身性质的物理量(即是物质的属性),物质种类不同,比热容一般不同.
【例1】如图所示,甲图所示是小明做“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实验的装置,使用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入质量相等的A、B两种液体,并用相同的装置加热。
加热时间/min 0 1 2 3 4 5
A液体的温度/℃ 10 14 18 22 26 30
B液体的温度/℃ 10 18 34 42 50
(1)本实验需要用到天平这一测量工具,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且两种液体初温相同,这种研究方法叫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控制A、B两种液体质量相同
控制变量法
(1)本实验需要用到天平这一测量工具,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且两种液体初温相同,这种研究方法叫________________。
(2)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可通过________________来比较;吸热能力的大小可通过温度计________________来判断,这种研究方法叫________________。
控制A、B两种液体质量相同
控制变量法
加热时间
示数变化
转换法
(3)加热时用玻璃棒搅拌液体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乙图所示为B液体在第2 min时温度计的示数,其示数为________________℃。
使液体受热均匀
26
(5)将实验数据记录在如上表格中,分析数据可知,质量相等的A和B两种液体,加热相同时间,吸收的热量_____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液体________________(填“A”或“B”)升高的温度较高,说明液体________________的吸热能力更强。
相同
B
A
通关秘籍: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两种方法:
(1)控制不同物质的质量相同,使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即加热时间相同),比较它们升高的温度,温度变化小的物质吸热能力强。
(2)控制不同物质的质量相同,使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它们吸收的热量,吸收热量多的物质吸热能力强。
新知相授
二、水的比热容
色拉油的比热容是: c 油= 1.97×103 J/(kg·℃)
水的比热容是: c 水= 4.2×103 J/(kg · ℃)
尝试说出水的比热容的物理意义:
1 kg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 ℃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 J。
【例2】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容。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一桶水倒掉一半后,剩下的水的比热容c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结成冰后比热容______________(填“不变”或“改变”);干泥土的比热容约为0.84×103 J/(kg·℃),则相同质量的水和干泥土,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变化较________________(填“大”或“小”),这就使沿海地区气温变化不像内陆那样温差________________。
4.2×103 J/(kg·℃)
改变
小
大
【例3】张家界森林公园内风景优美,其中金鞭溪婉转秀丽,下雨后溪边升起了一层雾,置身其中,宛如仙境,那么雾的形成属于________________现象;水还有许多用途,如用水作为汽车发动机冷却液是利用了水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液化
比热容大
通关秘籍:
1.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反映物体的吸热或放热能力。比热容的大小只与物质的种类及状态有关,与物体是否吸热(放热)、温度高低、质量大小等无关。
2. 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当吸收或放出相同热量时,比热容大的物质温度变化较小;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当温度变化相同时,比热容大的物质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
课堂小结
2.定义: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
3.单位:焦耳每千克摄氏度,符号是J/(kg·℃)
4.特性: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用字母c表示
1.实验过程
2.实验结论: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热量不同。
1.物理意义:表示物质吸热能力的物理量
比热容
探究物质吸热能力
比热容
课堂练习
夏天午后,沙子很热,海水却非常凉,为什么?
沙子的比热容小,升温快;海水的比热容大,升温慢;故夏天午后,沙子温度高于海水。
1. 铝的比热容是0.88×103 J/(kg·℃)。由此可知( )
A. 1 kg的铝温度升高1 ℃时放出的热量是0.88×103 J
B. 1 kg的铝温度升高1 ℃时吸收的热量是0.88×103 J/(kg·℃)
C. 1 kg的铝温度降低1 ℃时放出的热量是0.88×103 J
D. 1 kg的铝温度升高到1 ℃时吸收的热量是0.88×103 J
C
课堂练习
2. 甲、乙两物体质量都为1 kg,丙物体质量为2 kg,三个物体温度都升高1 ℃,吸收的热量Q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乙的比热容与丙的相等
B. 甲的比热容比乙的大
C. 甲的温度升高1 ℃,需吸收2 000 J的热量
D. 甲、乙的温度都降低1 ℃,乙比甲放出的热量多
B
课堂练习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