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二学期三校期中质量检测联考
五年级下册科学
(时间:30分钟、满分:50分钟)
考生注意:①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②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题纸或草稿纸上均无效;③本试题纸须随答题纸一起装入试题袋中交回!
一、选择题(共15分)
1.种子萌发所必需的条件是( )。
A.阳光 B.水分 C.土壤
2.做种子发芽实验时,每个盒子都应至少放三颗种子而不是一颗种子,主要是为了( )。
A.把吸水纸压得更实
B.避免因为种子自身原因导致实验出现偶然
C.让种子能充分地吸收水分
3.企鹅大多喜欢生活在人烟稀少,气候寒冷的环境,这是因为( )。
A.生物依赖环境 B.生物改变环境 C.生物影响环境
4.用相同大小的正方形铝箔纸做成不同底面积的船,测试它们的载重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制作技术的好坏和是否按要求制作,都不会影响载重量的测试结果
B.放置“货物”时,要轻轻地、有序地放,尽量让船底受力均匀
C.如果铝箔纸破损,可以继续折叠做船,不会影响测试结果
5.下列符合“绿色亚运”的做法是( )。
A.绿色出行 B.用电热水器代替太阳能 C.用煤炭取暖代替空调
二、判断题(共15分)
6.草原上的草减少了,草原上的鹰也会相应减少。( )
7.设计小船时,我们尽量选择价格贵的材料。( )
8.我国淡水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少,保护水资源从我做起。( )
9.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没有发生热传递,是因为它们具有相同的温度。( )
10.夏天,卖冰棍的商家会在冰柜上面盖上棉被,主要是为了阻止冰棍从外界吸收热量后融化。( )
三、综合题(共20分)
11.同学们在进行小组观察活动发现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会有不同,记录表如下。
生态瓶的情况 第一次观察 第二次观察 第三次观察
水较多 0 1 0
水较少 4 6 5
(1)从图表可知在 情况下小鱼生活得更好, 情况下小鱼频频浮出水面,你认为主要的原因是 (填“拥挤”“口渴”或“缺氧”)。
(2)你认为上述实验中哪个做法能保证实验数据更可靠一些。 。
(3)这样的观察活动和我们在科学课上经常做的 实验相类似。
12.热在铜丝上是怎样传递的?在一段铜丝上每隔一段距离用蜡粘上一根火柴棍,将铜丝的两端固定在铁架台上,并使火柴棍都向下悬挂(如图),在铜丝的右端用酒精灯加热。
(1)最先掉下来的是 火柴棍,接着掉下来的是 火柴棍,最后掉下来的是 火柴棍。(填写字母)。
(2)冷却后,同样的方法实验,加热铜丝的最左端,最后掉下来的是 火柴棍。
(3)我的结论是:热在铜丝上从温度 的一端向温度 的一端传递。
试卷第2页,共2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实验证明,种子要想萌发必须满足外界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有完整而有活力的胚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以及种子不在休眠期。可见B符合题意。
2.B
【详解】在实验中为了数据更加科学准确,往往要进行多次重复实验。因为一次实验具有偶然性,所以要多做几次实验,即提高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减小误差。取得多次的实验结果,用来求其平均,使得到的答案更加的准确。做种子发芽实验时,每个盒子都应至少放三颗种子而不是一颗种子,主要是为了避免因为种子自身原因导致实验出现偶然,所以B符合题意。
3.A
【详解】环境影响生物的生活,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去,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企鹅大多喜欢生活在人烟稀少,气候寒冷的环境,这是因为生物依赖环境,A是正确的选项。
4.B
【详解】A.制作技术的好坏和是否按要求制作,都会影响载重量的测试结果,错误;
B.放置“货物”时,要轻轻地、有序地放,尽量让船底受力均匀,正确;
C.如果铝箔纸破损,不可以继续折叠做船,会影响测试结果,错误;
所以B符合题意。
5.A
【详解】只要我们都保护环境,才能创造出绿色亚运,低碳生活。绿色出行是符合“绿色亚运”的做法,A是正确的选项;用电热水器代替太阳能、用煤炭取暖代替空调,都不利于节约能源,不符合“绿色亚运”的做法。
6.√
【详解】用食物链表示草原上“鹰、兔、草”之间的食物关系:草→兔→鹰。如果鹰少了,兔子的数量会增多;如果兔子的数量增多了,草的数量会减少;如果草的数量减少了,兔子的数量会减少;如果兔子的数量减少了,鹰的数量也会减少。
7.×
【详解】制造一艘小船时,在重量相同的材料中选择体积大的,在体积相同的材料中选择重量轻的,还要把船尽量造得大些。这样船排开的水量就会大些,受到水的浮力就会更大,装载的货物也会多一些。在选取造船材料时,我们主要考虑能够获得比较大的浮力的材料,应选择重量轻,体积大的材料,不是选择价格贵的材料。
8.√
【详解】我国人口众多,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3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所以我国淡水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少,保护水资源从我做起。题目说法正确。
9.√
【详解】热传递是包括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三种方式。热传导是固体热传递的主要方式;热对流是靠液体或气体的流动;热辐射是热以电磁波的形式直接向周围辐射,它不需要依靠任何介质。热是一种能量的形式,热能够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直到两者温度相同。故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没有发生热传递,是因为它们具有相同的温度。因为热总是从较热的一端传向较冷的一端。
10.√
【详解】棉被不容易传递热量,当把冰棍放在泡沫箱子里用棉被盖住后,外面空气中的热量不会进去,这样就可以减慢热传递,可以阻止冰棍从外界吸收热量后融化。所以题目说法是正确的。
11. 水较多 水较少 缺氧 多次观察 对比
【详解】(1)小鱼在水多的环境中生活的生长的较好,当缺氧时,小鱼会浮出水面;
(2)为保证实验数据可靠,应该进行多次观察;
(3)这样的观察活动和我们在科学课上经常做的对比实验类似。
12. A B C A 高 低
【分析】热是一种能量的形式,热能够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直到两者温度相同。
【详解】(1)在一段铜丝上每隔一段距离用蜡粘上一根火柴棍,将铜丝的两端固定在铁架台上,并使火柴棍都向下悬挂(如图),在铜丝的右端用酒精灯加热。最先掉下来的是离加热点最近的A火柴棍,接着掉下来的是B火柴棍,最后掉下来的是C火柴棍。
(2)冷却后,同样的方法实验,加热铜丝的最左端,最后掉下来的是离加热点最远的A火柴棍。
(3)我的结论是:热在铜丝上从温度高的一端向温度低的一端传递。
答案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