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衫让《孔乙己》“靓”起来
引导学生从“找长衫——析长衫——写长衫——比长衫——议长衫”完成了对人物形象的解析与思考,完成了对小说深刻主题的探究。在新的教育理念下,把握语文教育的“变”与“不变”。从文化、语言、思维和审美的角度,思考“变”在哪里。知识点本身、核心素养、语文能力方面的培养是不变的,变的是授课的理念、方法,学生获得知识、提升能力的角度、方式等等。这堂课正让我们见识了新理念下的新课堂:从语言运用出发,在思维、创造基础上,最终再回到语言运用上来。
小说从三要素入手,通过细节分析形象,进而发现“衣服即枷锁”,由个人悲剧的表面看透悲剧的根源——社会科举制度。
首先,老师由“范问”起篇,让学生“找长衫”。
“读此文后,特别深刻的印象是什么?”结果如所预料——五花八门。四个“回”字的写法,孔被打断腿的样子,孔出场的样子,孔是惹人发笑的样子,是站着喝酒又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为什么呢?老师说:我跟你们一样,这个人很特别!来,把课文这段齐读一遍。学生齐读“孔乙己是站着喝酒并且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强化!强化!强化意味着重要。
随后整段描写成为研读的重点。紧接着,猜猜看:孔乙己为什么一直穿“长衫”?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疑则不进。众多不同答案出现:儒雅!不想跟短衣帮沦为一样。
回归文本找信息,这是最厉害的“招”!发现问题非高手,解决问题才是真能人。对课文正确而深入的理解就要深研课文。老师把和寡的高曲降了一个调,孩子自己能析出长衫里裹着的孔乙己的心灵、形象,他们就找到了文学写作的根。
俗话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无论自然风景,或是人物百态,都是挡不住的风景。老师的引导目的是让学生懂得一切词句“皆为形象而生”。“跑偏”是人生的大忌,也是课题思维的大忌,钦佩徐专家的掌舵之功。
“找”与“析”紧密相连,皆从文本出发,又归于作者本意,这是好作品,也是好思维,而方法更是最好的老师。
有“法”可依,才是学习中最好的老师。既然如此,那我们把孔乙己的出场都描写出长衫来。徐老师率先给出范例:……他伸出两根手指,把长衫的袖子轻轻掸一掸,挺直身子,脸上露出不屑置辩的神气。
“在孔乙己出场的时候写几句长衫,要能表现他的性格。”徐老师在巧妙引领孩子们向纵深探讨。
三分钟时间速成。说实话,速成有一点好处,用时间的紧迫感刺激学生大脑皮层的兴奋,产生超常思维与智慧,但速成的“毛坯”感得被理解和容忍。
几个学生发言,选中第7段。师生共同分析此时孔乙己的心理状态,徐老师拿出学生作品中“扯袖子”体现炫耀这个细节,加以鼓励。学生的发言,徐老师都要问问为什么?体现孔乙己什么性格?心理?再进一步启发,用什么词更好?孩子说不对的,徐老师纠正,孩子说孔乙己是尴尬的,用了“攥”这个词,徐老师又提出另外一个词,让对比思考。这种分析,结合课文内容文字的分析,更精准,更到位!这也是教育师者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不要脱离文本,又不囿于文本。学生讲到“排出九文大钱”的细节,徐老师做精典点评后,立即将对“长衫”处的描写引向描写“孔乙己”有钱时的样子。人物“落魄—有钱—落魄”的曲折命运就是当时坎坷时代的缩影。孔乙己都算不上有钱,也有人生的大喜大悲。他的“悲”似乎是众人的“喜”,他的“喜”见证了社会的“悲”。徐老师引导学生分析:“卷起右袖,甩一下左袖……”该有多炫耀!
从“找”与“析”,初浅也透彻,“写”的功夫更高一筹。舞台灯光在炙烤,几百双大人的眼睛在探测、期待。随后,学生用速成的作品完成了徐老师有限课堂时间里的紧迫任务。想博得掌声的孩子就是勇者!天底下找不到两片长得一模一样的树叶,孩子的作品也如此。徐老师再让学生回归文本,在猜测中创作,对比中想象,完美解析了孔乙己这一小人物的戏剧人生——的确,性格使然,社会制度使然。
这种以乐写哀更感其哀,能触及饱经沧桑的成年人的心灵,在这里也让小孩子们有所体会。
最可怕的写法就是“对比”,因为它能存活在篇篇文章中,处处生活里,它秒杀一切写法。“那最后一次出场呢?”
深秋来了,孔乙己又“走”来咸亨酒店喝酒,只不过他是用“手”“走”来的。主人公的结局也是作品的结局。
徐老师的又一高招语出如惊雷:(亮出文段后)他问:孔乙己身上的长衫哪里去了?想一想,也可以翻翻书。
穿长衫就“析”长衫,这是“就事论事”的做法;
出场不写长衫却“补”长衫的描写,这是“超乎想象的大胆”;
“长衫哪里去了”的追问,是让孩子发挥想象,不是天马行空,是引导学生回望前文,结合全文的整体思考,是看似浅显却不露声色的“放”。
有孩子说看10段,是被丁举人打坏了;有说当掉了;还有说两点的:秋天长衫不能抵御风寒,另外他自己觉得不方便脱下来了。
徐老师启发全体同学,你们都同意吗?人生低谷,他还在乎穿不穿长衫吗?第一点说天冷脱掉合理吗?徐老师参与个人意见的探讨,“亲民又融洽”。还有说被人偷走,被人扒掉了;自己脱下来收藏……比较出真知。似乎答案千千万,无法统一,但武艺高强的徐老师恰到好时抬出“央视网”的评论:
孔乙己之所以陷入生活的困境,不是因为读过书,而是放不下读书人的架子,不愿意劳动改变自身处境。长衫是衣服,更是心头枷锁。
这一一针见血的“议”,把联想和想象都带动起来了,并且是要抓住关键词的。超人徐老师引领学生要议一议这背后的因素。
“衣衫”是枷锁,锁住了孔乙己,其悲剧最该自己负责,那其他人就没有责任了吗?看看书,用几句话说清楚。孩子的发散思维再一次被调动起来:有孩子说丁举人打断孔乙己的腿,生活无法自理,又有补充说他失去尊严;有人说是小伙计或者短衣帮以及充分理由。孩子们引用文中语句,说出自己理由。反复出现的词语也被学生找到,被老师认可。
徐老师问:那鲁迅认为谁该负责?思维一旦碰撞出火花,就会散作满天星,又可聚成一束光。文章是鲁迅写的,我们读到最后,研到最后,学到最后,是不是该问问鲁迅想法?孩子们的思维被“拽”到问题的实质:丁举人的罪魁祸首!是谁让丁举人变得这样?如果他不是举人,是个员外,能不能这么做?老师引导孩子不是批评丁举人这一个人,是那个时代科举制度!是制度之恶!一个好的制度,能将恶人变好;一个恶的制度,能将好人变坏!徐老师又追问:如果孔乙己成为“孔举人”,会不会也去打断王乙己、张乙己的腿呢?学生说可能会的。他批判的不是一个人,是一群人!又是社会制度使然!“找——析——写——比——议(长衫)”,从文本到想象,从想象又回归文本,这是语文学习的精髓,是研读教材最好的方法,“水到”才“渠成”,“渠成”自然“水到”!